高钛型高炉渣物相的鉴定方法及应用与流程

文档序号:15254677发布日期:2018-08-24 20:25阅读:24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矿物物相鉴定
技术领域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高钛型高炉渣物相的鉴定方法及应用。
背景技术
:截止2012年底,攀钢由高炉冶炼钒钛磁铁矿而累计排放的含钛高炉渣已达6000多万吨,现正以约360万吨/年的速度增长。但是由于炉渣组分复杂,至今尚未找到大规模利用的有效途径。若不加以利用,大量含钛高炉渣的堆放,不仅浪费资源,还污染环境。如何推动我国钛资源高效、清洁、可持续利用,已成为攀钢乃至全国共同关注的课题。攀钢从很早就开始对高炉渣提钛及综合利用展开研究,研究试验了多种工艺技术,最终认为“高炉渣高温碳化-低温氯化”工艺具有较好的产业化前景。该技术首先将高炉渣中的tio2碳化为碳化钛,再利用碳化钛氯化反应的热力学和动力学优势,在低温下将碳化钛选择性氯化生成ticl4,氯化渣水洗脱氯后用作水泥原料。与其他技术相比该工艺流程简短,tio2的回收率达到70%以上。但上述工艺在攀钢目前处于扩大试验阶段,许多内在物相的转变机理问题尚未完全弄清楚,故对高炉渣中各元素和物相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将高钛型高炉渣中主要物相的分布规律及主要含钛物相的组成分析准确、清楚,对于后期指导高炉渣中钛资源的综合回收利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国内外对于高钛型高炉渣物相的变化的相关资料及其匮乏。目前,未见有针对高钛型高炉渣物相的鉴别方法的相关报道。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钛型高炉渣物相的鉴定方法,综合偏光显微镜、扫描电镜及能谱仪对高钛型高炉渣中主要物相进行鉴别测定,可实现对于高钛型高炉渣中各物相分布规律及主要含钛物相组成的准确分析,为后续指导高炉渣中钛资源的综合回收利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钛型高炉渣物相的鉴定方法的应用。为了实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本发明提供一种高钛型高炉渣物相的鉴定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将高钛型高炉渣制成光片样品;(b)采用偏光显微镜对光片样品中各物相颜色和晶形进行鉴别;(c)在扫描电子显微镜下通过能谱仪对各物相对应的晶形进行元素定量分析,计算其理论分子式,即完成高钛型高炉渣物相的鉴定。进一步的,步骤(b)中,将偏光显微镜调至反射光下,对光片样品在反射光下进行观察,确定各种物相的颜色和晶形;将偏光显微镜调至正交偏光下,再对各种物相在偏光下的颜色进行记录。进一步的,步骤(c)中,步骤(c)中,在扫描电子显微镜下找到偏光显微镜中对应的晶形,然后用能谱仪对各物相对应的晶形进行微区化学元素的测定。进一步的,步骤(c)中,对能谱微区测定的化学元素进行归一化处理,即仅保留质量含量高于5.0%的化学元素,然后计算各化学元素的原子百分比;优选地,步骤(c)中,根据化学元素价态和原子百分比计算该物相的理论分子式,并参照标准矿物分子式来确定该物相的种类,即完成高钛型高炉渣物相的鉴定。进一步的,步骤(a)中,将高钛型高炉渣与胶结物混合,固化,得到预处理样品,将预处理样品进行磨制,抛光处理,得到光片样品;优选地,步骤(a)中,将高钛型高炉渣置于模具中与胶结物混合,并使胶结物完全浸没高钛型高炉渣,将模具置于真空中,反复抽取真空若干次,至胶结物中不再有气泡冒出,静置固化,得到预处理样品。进一步的,所述胶结物包括胶结树脂和固结剂,所述胶结树脂和固结剂的质量比为(3-8):1,优选为(4-7):1,进一步优选为5:1;优选地,所述胶结树脂包括环氧树脂和/或酚醛树脂;优选地,所述固结剂包括乙二胺、双氰胺或三乙醇胺中的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优选地,所述胶结物包括环氧树脂与乙二胺。进一步的,步骤(a)中,固化的时间为6-12h,优选为6-10h,进一步优选为8h。进一步的,步骤(a)中,将预处理样品依次进行逐级磨制;优选地,将预处理样品依次采用180-200#、400-600#、800-1000#和1000-1200#金刚砂纸上磨制,磨制时间分别为1-3min、4-6min、8-11min和9-12min;优选地,步骤(a)中,将磨制后的预处理样品进行逐级抛光处理;优选地,步骤(a)中,将磨制后的预处理样品置于抛光机上进行抛光处理,抛光膏的粒度依次为7-9μm、2-3μm和0.5-1μm。进一步的,所述高钛型高炉渣物相的鉴定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将高钛型高炉渣置于模具中与胶结物混合,并使胶结物完全浸没高钛型高炉渣,将模具置于真空中,反复抽取真空若干次,至胶结物中不再有气泡冒出,静置固化,得到预处理样品;将预处理样品依次进行逐级磨制后,进行逐级抛光处理,即得到光片样品;(b)将偏光显微镜调至反射光下,对光片样品在反射光下进行观察,确定各种物相的颜色和晶形;再将偏光显微镜调至正交偏光下,对各种物相在偏光下的颜色进行记录;(c)在扫描电子显微镜下找到物相对应的晶形,然后用能谱仪对各物相对应的晶形打点分析进行测定,分析物相组成,即完成高钛型高炉渣物相的鉴定。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高钛型高炉渣物相的鉴定方法在高钛型高炉渣物相分析中的应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高钛型高炉渣物相的鉴定方法及应用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钛型高炉渣物相的鉴定方法,通过综合偏光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及能谱仪对高钛型高炉渣中主要物相晶形以及组成测定,将光学测定以及化学成分测定结合起来,实现了对高钛型高炉渣物相高效、准确、便捷的鉴定,确保了测定数据的可靠性,清楚了解到高钛型高炉渣中钛元素的主要赋存形式,为后期高钛型高炉渣中钛资源的综合回收利用提供技术支撑。(2)本发明提供的高钛型高炉渣物相的鉴定方法简单、方便、高效、准确,可推广应用于各实验室、生产现场和研究院所的物相鉴定。(3)本发明还提供了高钛型高炉渣物相的鉴定方法的应用,鉴于上述高钛型高炉渣物相的鉴定方法所具有的优势,使得其在高钛型高炉渣物相分析中具有良好的应用。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实施例1透射光下高钛型高炉渣中微区ⅰ中主要物相形貌;图2为实施例1透射光下高钛型高炉渣中微区ⅱ中主要物相形貌;图3为实施例1透射光下高钛型高炉渣中微区ⅲ中主要物相形貌;图4为实施例1反射光下高钛型高炉渣中微区ⅳ中主要物相形貌;图5为实施例2反射光下高钛型高炉渣中微区ⅰ中主要物相形貌;图6为实施例2反射光下高钛型高炉渣中微区ⅱ中主要物相形貌;图7为实施例2透射光下高钛型高炉渣中微区ⅲ中主要物相形貌;图8为实施例2透射光下高钛型高炉渣中微区ⅳ中主要物相形貌;图9为实施例3透射光下高钛型高炉渣中微区ⅰ中主要物相形貌;图10为实施例3透射光下高钛型高炉渣中微区ⅱ中主要物相形貌;图11为实施例3反射光下高钛型高炉渣中微区ⅲ中主要物相形貌;图12为实施例3反射光下高钛型高炉渣中微区ⅳ中主要物相形貌。其中,图1-12中的a、b、c、d、e和f分别对应不同的物相。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案进行详细描述,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理解,下列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应视为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售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高钛型高炉渣物相的鉴定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将高钛型高炉渣制成光片样品;(b)采用偏光显微镜对光片样品中各物相颜色和晶形进行鉴别;(c)在扫描电子显微镜下通过能谱仪对各物相对应的晶形进行测定,分析物相组成,即完成高钛型高炉渣物相的鉴定。应当说明的是,本发明中所述的“高钛型高炉渣”,一般是指二氧化钛含量在20%以上的高炉渣。此类高炉渣组分复杂,未经物相的组成分析,是很难再次利用的。为此,本发明提供了高钛型高炉渣物相的鉴定方法,通过综合偏光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及能谱仪对高钛型高炉渣中主要物相晶形以及组成测定,将光学测定(物相晶形)以及化学成分(组成)测定结合起来,实现了对高钛型高炉渣物相均匀、方便、高效、准确的鉴定,确保了测定数据的可靠性,通过上述鉴定方法可清楚了解到高钛型高炉渣中钛元素的主要赋存形式,为后期高炉渣中钛资源的综合回收利用提供技术支撑。具体的,在步骤(a)中将高钛型高炉渣制成光片样品。由于高钛型高炉渣较为疏松,可采用胶结物将高钛型高炉渣进行胶结后,磨制,抛光,以使得光片样品表面没有划痕和污点为止。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步骤(a)中,将高钛型高炉渣与胶结物混合,固化,得到预处理样品,将预处理样品进行磨制,抛光处理,得到光片样品。优选地,步骤(a)中,将高钛型高炉渣置于模具中与胶结物混合,并使胶结物完全浸没高钛型高炉渣,将模具置于真空中,反复抽取真空若干次,至胶结物中不再有气泡冒出,静置固化,得到预处理样品。其中,胶结物的选择以及用量直接影响到高钛型高炉渣的固化效果。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胶结物包括胶结树脂和固结剂,胶结树脂和固结剂的质量比为(3-8):1,优选为(4-7):1,进一步优选为5:1。典型但非限制性的胶结树脂和固结剂的质量比为3:1、4:1、5:1、6:1、7:1或8:1。优选地,胶结树脂包括环氧树脂和/或酚醛树脂;优选地,固结剂包括乙二胺、双氰胺或三乙醇胺中的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优选地,胶结物包括环氧树脂与乙二胺,环氧树脂与乙二胺的质量比为5:1。将高钛型高炉渣和胶结物混合后,将上述混合物置于真空条件下,反复抽取真空若干次,目的是排除上述混合物的气泡,使高钛型高炉渣与胶结物充分接触,且防止后续固化后得到的预处理样品中存在气泡从而影响物相以及晶形鉴定的准确性。当胶结物中不再有气泡冒出,即可静置固化。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步骤(a)中,静置固化的时间为6-12h,优选为6-10h,进一步优选为8h。典型但非限制性的静置固化的时间为6h、7h、8h、9h、10h、11h或12h。通过对胶结物中胶结树脂、固结剂的种类和用量以及静置固化时间的限定,使得胶结物与高钛型高炉渣可达到良好的胶结固化效果。将预处理样品依次进行逐级磨制。光片样品的磨制质量对鉴定矿物和观察结构特征影响极大,如果磨制的光片样品质量不好,常常会影响鉴定工作的准确性。因此,必须学会磨制高质量的光片样品。对于预处理样品的磨制方式不作特殊限定,可采用金刚砂纸磨制,也可以采用金刚石磨制磨盘进行逐级磨制。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将预处理样品依次采用180-200#、400-600#、800-1000#和1000-1200#金刚砂纸上磨制,磨制时间分别为1-3min、4-6min、8-11min和9-12min;需要说明的是,随着磨制细度的增加,磨制时间也相应增长。将磨制好的预处理样品进行抛光。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步骤(a)中,将磨制后的预处理样品进行逐级抛光处理;优选地,步骤(a)中,将磨制后的预处理样品置于抛光机上进行抛光处理,抛光膏的粒度依次为7-9μm、2-3μm和0.5-1μm。抛光时可根据预处理样品的软硬程度,选择不同的磨料和抛光膏以及抛光膏的粒度。通过对上述高钛型高炉渣与胶结物制成光片样品步骤的限定,使得制备出高质量的光片样品,为后续鉴定工作提供基础保证。将上述制好的光片样品在偏光显微镜下进行各物相颜色和晶形的检测。偏光显微镜是利用光的偏振特性对具有双折射性物质进行研究以及鉴定。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步骤(b)中,将偏光显微镜调至反射光下,对光片样品在反射光下进行观察,确定各种物相的颜色和晶形;在将偏光显微镜调至正交偏光下,再对各种物相在偏光下的颜色进行记录。通过偏光显微镜对高钛型高炉渣中的各种物相在反射光和正交偏光下进行粗略鉴别,可观察光片样品中各物相的显微结构(晶形)。同时,还可以对各物相的晶形进行标识,以方便后续采用能谱仪进行成分元素分析时,快速、便捷得确定各物相位置。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步骤(c)中,在扫描电子显微镜下找到物相对应的晶形,然后用能谱仪对各物相对应的晶形打点分析进行测定;优选地,采用edax能谱仪对各物相对应的晶形打点分析。edax能谱仪是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或透射电子显微镜(tem)上用的一种附属分析设备。当在扫描电子显微镜上观察电子显微图像的同时,可以用edax能谱仪分析显微图像上的一个点,或一个线或一个面上各个点所发射的x射线的能量和强度,以确定显微图像上的各点或者区域内的元素信息(种类和含量)。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步骤(c)中,对能谱微区测定的化学元素进行归一化处理,即仅保留质量含量高于5.0%的化学元素,然后计算各化学元素的原子百分比;优选地,步骤(c)中,根据化学元素价态和原子百分比计算该物相的理论分子式,并参照标准矿物分子式来确定该物相的种类,即完成高钛型高炉渣物相的鉴定。通过步骤(c)可清楚了解到高钛型高炉渣中钛元素的主要赋存形式。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高钛型高炉渣物相的鉴定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将高炉渣置于模具中与胶结物混合,并使胶结物完全浸没高炉渣,将模具置于真空中,反复抽取真空若干次,至胶结物中不再有气泡冒出,静置固化,得到预处理样品;将预处理样品依次进行逐级磨制,后进行逐级抛光处理,即得到光片样品;(b)将偏光显微镜调至反射光下,对光片样品在反射光下进行观察,确定各种物相的颜色和晶形;再将偏光显微镜调至正交偏光下,对各种物相在偏光下的颜色进行记录;(c)在扫描电子显微镜下找到物相对应的晶形,然后用edax能谱仪对各物相对应的晶形打点分析进行测定,分析物相组成,即完成高钛型高炉渣物相的鉴定。通过对鉴定方法具体步骤的限定,确保各步骤测定数据的可靠性以及准确性,实现了对高钛型高炉渣物相高效、准确、便捷的鉴定,为后期高炉渣的高温碳化-低温氯化提供技术支撑。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高钛型高炉渣物相的鉴定方法在高钛型高炉渣物相分析中的应用。鉴于上述高钛型高炉渣物相的鉴定方法所具有的优势,使得其在高钛型高炉渣物相分析中具有良好的应用。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高钛型高炉渣物相的鉴定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将高钛型高炉渣制成光片样品对具有代表性的块状高炉渣样品进行预处理,包括切割、打磨等工序,制出直径约为φ3mm的标准样品;配制胶结物(环氧树脂与乙二胺质量比为5:1),将预处理好的高炉渣的试样放入φ30mm的模具中(注意打磨面要向下),用事先配制好的胶结物进行填充,使其液面浸没高炉渣整个样品,将模具放入castn′vac1000真空仪中反复抽取真空几次,直到模具中的液面不再有气泡冒出为止,最后将其静置约8h,得到预处理样品;取出预处理样品,然后分别在180#、400#、800#和1000#的金刚砂纸上对其进行逐级磨制,磨制时间大约为1min、5min、10min和10min,使其磨制面基本无划痕;然后在抛光机上对其进行逐级抛光处理,抛光膏的粒度分别为9μm、3μm和1μm,抛光时间不限,对抛光好的样品在显微镜进行检查,直至没有划痕和污点为止,否则继续抛光,即可获得光片样品。(b)采用偏光显微镜对光片样品中各物相颜色和晶形进行鉴别首先,将偏光显微镜调至反射光下,对制好的光片样品在反射光下进行观察,确定各种物相的颜色和晶形;再将偏光显微镜调至正交偏光下,对各种物相在偏光下的颜色进行记录。(c)采用能谱仪对各物相对应的晶形进行测定,分析物相组成在扫描电子显微镜下找到各物相对应的晶形,然后用edax能谱仪对各物相对应的晶形打点分析进行测定,分析物相组成,即完成高钛型高炉渣物相的鉴定。实施例2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高钛型高炉渣物相的鉴定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将高钛型高炉渣制成光片样品对具有代表性的块状高炉渣样品进行预处理,包括切割、打磨等工序,制出直径约为φ3mm的标准样品;配制胶结物(酚醛树脂与三乙醇胺质量比为7:1),将预处理好的高炉渣的试样放入φ30mm的模具中(注意打磨面要向下),用事先配制好的胶结物进行填充,使其液面浸没高炉渣整个样品,将模具放入castn′vac1000真空仪中反复抽取真空几次,直到模具中的液面不再有气泡冒出为止,最后将其静置约10h,得到预处理样品;取出预处理样品,然后分别在180#、400#、800#和1000#的金刚砂纸上对其进行逐级磨制,磨制时间大约为2min、6min、9min和12min,使其磨制面基本无划痕;然后在抛光机上对其进行逐级抛光处理,抛光膏的粒度分别为7μm、2μm和0.5μm,抛光时间不限,对抛光好的样品在显微镜进行检查,直至没有划痕和污点为止,否则继续抛光,即可获得光片样品。步骤(b)和步骤(c)与实施例1相同,具体可参见实施例1。实施例3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高钛型高炉渣物相的鉴定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将高钛型高炉渣制成光片样品对具有代表性的块状高炉渣样品进行预处理,包括切割、打磨等工序,制出直径约为φ3mm的标准样品;配制胶结物(环氧树脂与三乙醇胺质量比为4:1),将预处理好的高炉渣的试样放入φ30mm的模具中(注意打磨面要向下),用事先配制好的胶结物进行填充,使其液面浸没高炉渣整个样品,将模具放入castn′vac1000真空仪中反复抽取真空几次,直到模具中的液面不再有气泡冒出为止,最后将其静置约6h,得到预处理样品;取出预处理样品,然后分别在200#、400#、800#和1000#的金刚砂纸上对其进行逐级磨制,磨制时间大约为1min、5min、11min和12min,使其磨制面基本无划痕;然后在抛光机上对其进行逐级抛光处理,抛光膏的粒度分别为9μm、2μm和0.5μm,抛光时间不限,对抛光好的样品在显微镜进行检查,直至没有划痕和污点为止,否则继续抛光,即可获得光片样品。步骤(b)和步骤(c)与实施例1相同,具体可参见实施例1。为进一步验证上述实施例的效果,特设以下实验例。实验例1选取了正常生产试验高炉渣作为检验试样,采用实施例1的鉴定方法对检验试样进行分析鉴定。以实施例1为例,对高炉渣的微观显微结构以及物相组成进行分析。其中,图1-4为实施例1中高炉渣的微观显微结构,并对图1-4中的主要物相的颜色和晶形进行识别,结果如下:物相a晶形:串珠状,颜色棕褐色;物相b晶形:板状或柱状,颜色黄色;物相c晶形:菱形状,颜色浅绿色;物相d晶形:燕尾状,颜色墨绿色;物相e晶形:方形状或链状,颜色棕黄色;物相f晶形:圆粒状,颜色灰白色。然后,对高炉渣中各物相对应的晶形进行测定,在扫描电子显微镜下通过edax能谱仪对各物相对应的晶形进行物相分析,分析结果具体见表1。表1高炉渣中主要物相的化学元素组成元素cncamgalnaositivfe物相a--31.20---25.41-43.39--物相b--23.504.5110.88-28.5322.2710.31--物相c---35.0538.78-25.99-0.08--物相d--18.2310.150.8829.2116.1025.43--物相e8.1410.30------80.121.44-物相f----------100.00结合图1-4以及表1中的数据并与物性手册进行对比,可知,该高炉渣中物相主要由物相a(钙钛矿)、物相b(钛辉石)、物相c(镁铝尖晶石)、物相d(富钛深绿辉石)、物相e(碳氮化钛)和物相f(金属铁)组成。实验例2选取了正常生产试验高炉渣作为检验试样,采用实施例2的鉴定方法对检验试样进行分析鉴定。以实施例2为例,对高炉渣的微观显微结构以及物相组成进行分析。其中,图5-8为实施例2中高炉渣的微观显微结构,并对图5-8中的主要物相的颜色和晶形进行识别,结果如下:物相a晶形:串珠状,颜色棕褐色;物相b晶形:板状或柱状,颜色黄色;物相c晶形:菱形状,颜色浅绿色;物相d晶形:燕尾状,颜色墨绿色;物相e晶形:方形状或链状,颜色棕黄色;物相f晶形:圆粒状,颜色灰白色。然后,对高炉渣中各物相对应的晶形进行测定,在扫描电子显微镜下通过edax能谱仪对各物相对应的晶形进行物相分析,分析结果具体见表2。表2高炉渣中主要物相的化学元素组成元素cncamgalnaositivfe物相a--38.11---15.93-45.96--物相b--22.237.9810.72-27.8123.377.89--物相c---35.2942.13-21.37-1.21--物相d--18.118.529.000.2427.8116.3120.01--物相e7.7710.03------78.213.99-物相f----------100.00结合图5-8以及表2中的数据并与物性手册进行对比,可知,该高炉渣中物相主要由物相a(钙钛矿)、物相b(钛辉石)、物相c(镁铝尖晶石)、物相d(富钛深绿辉石)、物相e(碳氮化钛)和物相f(金属铁)组成。实验例3选取了正常生产试验高炉渣作为检验试样,采用实施例3的鉴定方法对检验试样进行分析鉴定。以实施例3为例,对高炉渣的微观显微结构以及物相组成进行分析。其中,图9-12为实施例3中高炉渣的微观显微结构,并对图9-12中的主要物相的颜色和晶形进行识别,结果如下:物相a晶形:串珠状,颜色棕褐色;物相b晶形:板状或柱状,颜色黄色;物相c晶形:菱形状,颜色浅绿色;物相d晶形:燕尾状,颜色墨绿色;物相e晶形:方形状或链状,颜色棕黄色;物相f晶形:圆粒状,颜色灰白色。然后,对高炉渣中各物相对应的晶形进行测定,在扫描电子显微镜下通过edax能谱仪对各物相对应的晶形进行物相分析,分析结果具体见表3。表3高炉渣中主要物相的化学元素组成元素cncamgalnaositivfe物相a--35.20---21.97-42.83--物相b--25.173.7710.78-26.4124.869.01--物相c---32.1040.01-25.89-2.00--物相d--17.0811.230.6130.2220.3120.55--物相e9.549.38------78.102.98-物相f----------100.00结合图9-12以及表3中的数据并与物性手册进行对比,可知,该高炉渣中物相主要由物相a(钙钛矿)、物相b(钛辉石)、物相c(镁铝尖晶石)、物相d(富钛深绿辉石)、物相e(碳氮化钛)和物相f(金属铁)组成。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高钛型高炉渣物相的鉴定方法,可实现对高钛型高炉渣物相高效、准确、便捷的鉴定,确保了测定数据的可靠性,使人们可清楚了解到高钛型高炉渣中钛元素的主要赋存形式,为后续指导高炉渣中钛资源的综合回收利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