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石灰消化速率快速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16433发布日期:2018-09-25 18:23阅读:121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石灰消化速率快速检测装置,属于烧结生产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烧结生产工艺中,用一部分或全部生石灰、活性灰替代石灰石作为烧结熔剂,利用生石灰、活性灰消化时产生的热量预热烧结混合料,同时生石灰、活性灰遇水消化后形成粒径较小的胶体物质,有利于提高烧结混合料的成球,提高烧结产质量。由于生石灰是用罐车间断性往石灰仓补料,不同时间、不同厂家提供的生石灰,cao和消化速率均存在差异,从生石灰配加到烧结过程响应,需要大约30min,如操作工未能及时掌握生石灰情况,会给烧结操作带来极大影响。最终导致产质量大幅波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生石灰不能快速检测消化速率,影响烧结工序,降低产品质量。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生石灰消化速率快速检测装置,包括底座、立柱、储液杯、滑动支架、测温装置、集热罩、反应杯、反应杯固定件和锁紧件;所述立柱竖直设置,并垂直设置在底座上,滑动支架套设在立柱外侧,并可沿立杆上下滑动,锁紧件可将滑动支架固定于立柱上;反应杯通过反应杯固定件可固定于底座上,集热罩和储液杯均与滑动支架连接,滑动支架下滑时,可使得集热罩将反应杯罩住;储液杯下端设置有带阀门的出液管,出液管下端伸入集热罩内;测温装置可测出集热罩内侧空间的温度。

其中,上述装置中还包括搅拌器,所述搅拌器与滑动支架连接,且搅拌器的搅拌轴穿过集热罩,搅拌轴下端的搅拌头延伸至集热罩内。

其中,上述装置中滑动支架包括套管、上支架和下支架,套管套设在立柱的外侧,并可上下滑动;上支架和下支架平行设置且一端分别垂直于套管轴线,并与套管外壁连接,搅拌器的驱动电机与上支架远离套管端连接,集热罩与下支架远离套管端连接,储液杯与下支架中部连接。

其中,上述装置中所述测温装置为温度显示仪,所述温度显示仪包括电连接的探头和显示器,探头竖直设置在集热罩上并伸入集热罩内,显示器设置在上支架的中部。

其中,上述装置中所述反应杯固定件包括设置在反应杯下端的至少两个插销,底座上设置适配的插孔,使反应杯可与底座插接。

其中,上述装置中所述锁紧件为锁紧螺杆,套管外壁上垂于轴线方向设置有适配的螺纹孔,锁紧螺杆与套管螺纹连接。

其中,上述装置中立柱的下部外壁上设置有定位环。

其中,上述装置中储液杯上设置有刻度线,储液杯下方的阀门为电磁阀,且电磁阀与搅拌器电机电连接。

其中,上述装置中还包括排气管,所述排气管倾斜设置,下端与集热罩外壁连接,并与集热罩内部连通。

进一步,上述装置中集热罩内壁下部设置有密封环,所述密封环内壁为锥形结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装置通过测温装置可测出生石灰与水反应时各时间点的温度,通过多个时间点的测温,并记录下来,通过查看达到最高温度的时间来确定生石灰的消化速率。本装置可快速准确判断生石灰消化速率,将以往操作信息提前30min以上,解决生石灰消化情况靠懵的难题。同时该装置具有小巧、便携、易使用等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图1中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密封环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是底座,111是插孔,2是立柱,3是定位环,4是锁紧件,5是密封环,6是套管,7是显示器,8是上支架,9是搅拌器,10是探头,11是集热罩,12是排气管,13是反应杯,131是插销,14是储液杯,15是阀门,16是出液管,17是下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发明的一种生石灰消化速率快速检测装置,包括底座1、立柱2、储液杯14、滑动支架、测温装置、集热罩11、反应杯13、反应杯固定件和锁紧件4;所述立柱2竖直设置,并垂直设置在底座1上,滑动支架套设在立柱2外侧,并可沿立杆上下滑动,锁紧件4可将滑动支架固定于立柱2上;反应杯13通过反应杯固定件可固定于底座1上,集热罩11和储液杯14均与滑动支架连接,滑动支架下滑时,可使得集热罩11将反应杯13罩住;储液杯14下端设置有带阀门15的出液管16,出液管16下端伸入集热罩11内;测温装置可测出集热罩11内侧空间的温度。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将立杆垂直设置在底座1上端面上,使滑动支架分别与集热罩11和储液杯14连接固定,通过锁紧件4即可将滑动支架固定在立柱2上,将反应杯13固定在底座1上端面上,并在杯内加入200g生石灰,同时在储液杯14内加入等量的水,将滑动支架下滑,是集热罩11罩住反应杯13,并打开储液杯14下端的阀门15,使得水沿着出液管16流入反应杯13内,通过测温装置记录加入水后,集热罩11内部空间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清理反应杯13并再次加入另一个批号的生石灰,进行上述操作同时记录集热罩11内部空间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将所有批号的石灰均进行上述操作后,比较各批号生石灰测得的最高温度和达到最高温度所需的时间。最高温度越高说明反应越剧烈放出的热量越大,消化速率越好;达到最高温度所需的时间越短说明反应速度快,消化速率越好;即可判定不同批号的生石灰活性高低。本装置可根据试样的数量进行测量温度和时间:试样一,加入水后80s达到最高温度90℃;试样二,加入水后80s达到最高温度94℃;试样三,加入水后90s达到最高温度94℃;试样四,加入水后40s达到最高温度95℃;试样五,加入水后110s达到最高温度95℃;试样六,加入水后270s达到最高温度90℃;试样七,加入水后556s达到最高温度69℃。通过试样一和试样六,试样二和试样三,试样四和试样五,可得出达到相同的最高温度,所用时间最短则消化速率越高,故试样一消化速率优于试样六,试样二消化速率优于试样三,试样四消化速率优于试样五。通过试样四和试样七可得出的结论是达到最多高温度的时间越短,且所需时间越小,则消化速率越高,故试样四的消化速率由于试样七。

优选的,上述装置中还包括搅拌器9,所述搅拌器9与滑动支架连接,且搅拌器9的搅拌轴穿过集热罩11,搅拌轴下端的搅拌头延伸至集热罩11内。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本装置只是为测量结果与实际烧结工序操作调节一定故优选还设置搅拌器9,同时搅拌器9的转速应与烧结工序中的搅拌转速一致。

优选的,上述装置中滑动支架包括套管6、上支架8和下支架17,套管6套设在立柱2的外侧,并可上下滑动;上支架8和下支架17平行设置且一端分别垂直于套管6轴线,并与套管6外壁连接,搅拌器9的驱动电机与上支架8远离套管6端连接,集热罩11与下支架17远离套管6端连接,储液杯14与下支架17中部连接。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本装置进一步优选滑动支架的具体结构,将套管6套设在立杆外侧,上支架8和下支架17平行设置且一端分别与套筒外壁连接固定,且上支架8和下支架17与套管6的轴线垂直设置。搅拌器9与上支架8另一端连接固定,集热罩11与下支架17另一端连接固定,储液杯14安装在下支架17的中部位置。可优选搅拌器9的搅拌轴垂直于集热罩11的上端面。

优选的,上述装置中所述锁紧件4为锁紧螺杆,套管6外壁上垂于轴线方向设置有适配的螺纹孔,锁紧螺杆与套管6螺纹连接。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本装置优选套管6与立柱2的连接方式是拧动锁紧螺杆将其固定。可优选锁紧螺杆的伸入端对称铰接有两弧形结构固定片,固定片侧面上设置有条纹结构。

优选的,上述装置中所述反应杯固定件包括设置在反应杯13下端的至少两个插销131,底座1上设置适配的插孔111,使反应杯13可与底座1插接。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本装置优选反应杯13和底座1的固定方式为插接固定,具体是在反应杯13的下端面上设置至少2个插销131,在底座1上设置插孔111,插销131直接插入插孔111内,就可将反应杯13固定在底座1上,防止搅拌器9工作带动反应器摆动,影响测量结果。

优选的,上述装置中所述测温装置为温度显示仪,所述温度显示仪包括电连接的探头10和显示器7,探头10竖直设置在集热罩11上并伸入集热罩11内,显示器7设置在上支架8的中部。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本装置为了记录不同时刻的集热罩11内部温度,优选测温装置为包括探头10和显示器7的温度显示仪,不需手动记录。直接查看即可,使用较方便。

优选的,上述装置中立柱2的下部外壁上设置有定位环3。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为防止调节滑动支架高度时,滑动支架掉落造成直接撞击反应杯13使其构件损坏,本装置优选在立柱2下部设置定位环3,使得滑动支架下滑时通过定位环3可防止继续下落。特别是锁紧件4失灵时可有效保护装置构件。

优选的,上述装置中储液杯14上设置有刻度线,储液杯14下方的阀门15为电磁阀,且电磁阀与搅拌器9电机电连接。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为精确计量加入反应的水量,本装置优选在储液杯14上设置刻度线方便计量。同时为进一步使得数据更加准确,本装置还优选将储液杯14下端的阀门15设置成电磁阀,并进一步将电磁阀与搅拌器9电机电连接,使得一旦电磁阀工作,搅拌器9的电机也能迅速启动,使得试验数据更加准确。

优选的,上述装置中还包括排气管12,所述排气管12倾斜设置,下端与集热罩11外壁连接,并与集热罩11内部连通。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由于生石灰和水结合是放热反应,会造成部分石灰粉尘和水蒸汽溢出,可能会烫伤工作人员。本装置正是考虑到这一问题,故优选在集热罩11上倾斜设置有排气管12,用于排放过量的粉尘和水蒸气。同时由于排气管12的设置可减少或避免烫伤工作人员,使得本装置使用更加安全。

优选的,上述装置中集热罩11内壁下部设置有密封环5,所述密封环5内壁为锥形结构。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由于集热罩11在滑动支架下滑时,可将反应杯13罩住,但集热罩11内壁和反应杯13外壁会存在间隙,造成热量的损失,会影响实验数据的准确性。本装置优选在集热罩11下部内壁设置密封环5,使得集热罩11与反应杯13之间的间隙有效密封。同时为了使得集热罩11向下运动时快速将间隙密封,本装置进一步优选密封环5内壁为锥形结构,也即是上小下大的结构,使得套入反应杯13时大端先将反应杯13套入,小端可与反应杯13外壁贴合更加紧密,密封更好。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