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急变速识别方法、装置、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18867210发布日期:2019-10-14 18:34阅读:145来源:国知局
一种急变速识别方法、装置、系统与流程

本申请涉及车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急变速识别方法、装置、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市民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城市机动车保有量快速增长,交通事故的数量随着车辆的增多而逐年增加,驾驶安全问题一直备受关注。调查显示,有近1/3的交通事故是由驾驶员操作违规引起的,比如车辆突然急加速或者急减速等。

对车辆进行急加减速识别有利于培养良好的驾驶习惯,减少财产损失,降低交通事故的发生;对车队管理部门,有利于全面掌握驾驶员驾驶情况,及时采取措施,防患于未然,提高车队管理水平;对保险公司,可以更全面的评估风险指标,更精准的损失估计,大大降低理赔成本;对监管机构,有利于提升监管效率和监管能力,有效规避交通事故、强化道路安全,构建和谐社会,因此对车辆的急加减速的识别判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目前对车辆急加减速的识别方法有多种,包括在远端服务器通过卫星定位数据实时辨识的方法、通过传感器模块进行监测的方法、通过时间窗计算加减速的方法、主成分分析法以及加速度传感器采集法等。

其中,在远端服务器通过卫星定位数据实时辨识的方法只能在有网络的情况下才能获取卫星定位数据,急加速与急减速的识别有延迟,不能实时提醒驾驶员,而且更重要的是在大多数情况下车辆中没有网络,通过该方法无法实现识别,实用性较小,网络费用较高。通过传感器模块进行监测的方法以及加速度传感器采集法都需要在车辆上增加相应的数据采集模块,增加了成本,而且计算方法复杂,耗时长,不能满足实时性。通过时间窗以及主成分分析法数据采集过程复杂繁琐,计算方法复杂,耗时长。

因此,如何高效地利用简单的设备进行车辆的急加减速的识别,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急变速识别方法,该方法可以高效地利用简单的设备进行车辆的急加减速的识别;本申请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急变速识别装置及系统,具有上述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急变速识别方法,包括:

根据通过车载gps获取的当前车辆行驶速度以及第一时间的行驶速度计算所述车辆的加速度;其中,所述第一时间与当前时间的间隔小于间隔阈值;

根据所述加速度判断是否为急变速;

当判定为急变速时,判断与上次急变速行为的时间间隔是否大于第一阈值;

如果与上次急变速行为的时间间隔大于所述第一阈值,记录当前为急变速行为;

如果与上次急变速行为的时间间隔小于所述第一阈值,判断当前急变速行为与上次急变速行为类型是否相同;其中,所述急变速行为类型包括:急加速以及急减速;

如果当前急变速行为与上次急变速行为类型相同,根据当前急变速行为对所述上次急变速行为进行记录;

如果当前急变速行为与上次急变速行为类型不同,记录当前为急变速行为。

优选地,所述根据通过gps获取的当前车辆行驶速度以及第一时间的行驶速度计算车辆的加速度包括:

通过gps获取两次连续的车辆行驶速度;

根据所述两次连续的车辆行驶速度计算车辆的加速度。

优选地,所述通过gps获取两次连续的车辆行驶速度包括:

通过采集速度为1次/秒的gps获取两次连续的车辆行驶速度。

优选地,所述急变速识别方法还包括:

当判定为非急变速时,判断当前急变速标志是否为真;

如果是,根据当前行驶情况对所述急变速行为进行记录后重置。

优选地,所述急变速识别方法还包括:

当判定为急变速行为时,进行急变速报警提示。

优选地,所述车辆急变速识别方法还包括:

当网络连通时,将记录后的急变速数据上报。

本申请公开一种急变速识别装置,包括:

加速度计算单元,用于根据通过gps获取的当前车辆行驶速度以及第一时间的行驶速度计算车辆的加速度;其中,所述第一时间与当前时间的间隔小于间隔阈值;

第一判断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加速度判断是否为急变速;

第二判断单元,用于当判定为急变速时,判断与上次急变速行为的时间间隔是否大于第一阈值;

第一记录单元,用于如果与上次急变速行为的时间间隔大于所述第一阈值,记录当前为急变速行为;

第三判断单元,用于如果与上次急变速行为的时间间隔小于所述第一阈值,判断当前急变速行为与上次急变速行为类型是否相同;其中,所述急变速行为类型包括:急加速以及急减速;

第二记录单元,用于如果当前急变速行为与上次急变速行为类型相同,根据当前急变速行为对所述上次急变速行为进行记录;

第三记录单元,用于如果当前急变速行为与上次急变速行为类型不同,记录当前为急变速行为。

本申请公开一种急变速识别系统,包括:

gps传感器,用于采集车辆的实时行驶速度;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急变速识别装置,用于根据所述实时行驶速度对车辆是否处于急变速状态进行识别。

优选地,所述急变速识别系统还包括:

报警装置,用于当通过所述急变速识别装置判定为急变速行为时,进行急变速报警提示。

优选地,所述急变速识别系统还包括:

服务器,用于当所述急变速识别装置通过通讯装置将车辆运行状态发送至所述服务器时,对所述车辆运行状态进行管理。

本申请所提供的急变速识别方法通过车载gps获取车辆的行驶速度,两次速度的提取时间间隔尽量短,以保证计算过程的准确性,而且采集的数据为实时数据,可以保证计算过程的实时性,以便于实时进行识别判断,根据实时行驶速度计算车辆加速度,判断是否为急变速,如果是,当本次急变速行为与上次急变速行为间隔时间较长时,说明本次急变速与上次急变速过程不连续,不属于一次变速过程,则将本次急变速行为作为单独的急变速行为进行处理;当本次急变速行为与上次急变速行为时间间隔较短,但两次急变速均属于同种类型时,即都属于急加速或都属于急减速时,说明本次急变速与上次急变速为一个连续的过程,将本次急变速行为与上次急变速行为合并,将本次急变速作为上次急变速的延续;当本次急变速行为与上次急变速行为时间间隔较短,而且两次急变速不属于同种类型时,即上次急变速为急加速,本次为急减速,或者上次为急减速,本次为急加速时,说明车辆在短时间内分别经历急加速以及急减速,需将本次急变速行为作为单独的急变速行为进行处理。

本申请所提供的急变速识别方法在车载终端只利用gps完成对车辆实时速度的采集,一般车辆中均设置有gps,没有增加任何传感器,因此本申请能运行在任何含有gps模块的车载终端或其他设备里,应用范围广泛,成本低。而且本申请提供的识别方法可以实现在无网络情况下的正常识别,对应用的系统的要求低,实现成本低,另外,本身请提供的识别方法过程简单,准确率高、耗时短,实时性强,可以实现高效地利用简单的设备进行车辆的急加减速的识别的目的。

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急变速识别装置及系统,具有上述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急变速识别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急变速识别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急变速识别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急变速识别系统的结构框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急变速识别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信息处理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急变速识别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的核心是提供一种急变速识别方法,该方法能够高效地利用简单的设备进行车辆的急加减速的识别;本申请的另一核心是提供一种急变速识别装置及系统,具有上述有益效果。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请参考图1,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急变速识别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s101、根据通过车载gps获取的当前车辆行驶速度以及第一时间的行驶速度计算车辆的加速度;其中,第一时间与当前时间的间隔小于间隔阈值。

本申请提供的急变速识别方法运行于车载终端中,不需要网络即可完成识别过程,通过设置于车载终端的gps传感器进行实时车辆速度的获取,加速度的计算过程在此不做限定,加速度的大小等于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增量,根据两次获取的实时速度以及时间间隔即可求得车辆当前的加速度,其中,为保证加速度计算的准确率,第一时间与当前时间的间隔小于间隔阈值,第一时间即除当前外获取行驶速度的时间,在此对间隔阈值不做限定,为了保证计算的加速度为当前时刻的加速度,减少时间误差,优选地,可以选用通过gps获取两次连续的车辆行驶速度,例如,gps传感器在当前采集的车辆行驶速度为v1,此时可以判断当前采集的数据是否为第一条数据,如果是,将获取的v1作为第一时间的行驶速度,通过gps传感器再次采集实时行驶速度;如果当前采集的数据不是第一条数据,则可以获取与当前时间最接近的一条记录作为第一时间的数据。两次数据采集过程为连续的两次采集,即两次速度获取相隔的时间间隔即为设定的gps传感器数据采集的间隔,采集速度数据的时间间隔越小越能反映加速度的实时性。

gps传感器的数据采集速率在此不做限定,可以设定为1次/秒、2次/秒、3次/1秒等,为保证及时对急变速行为作出判断,保证加速度计算准确率,gps数据采集频率尽量高于1次/秒,为方便加速度的计算,提高数据采集精度提高识别过程的实时性以及准确性,优选地,可以通过采集速度为1次/秒的gps获取两次连续的车辆行驶速度。将gps传感器的数据采集速率设定为1次/秒时,若动点的速度v1经过1秒后变成v2,加速度的大小等于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增量,则其加速度为a=v2-v1,减少了数据相除的过程,计算只用到了前后两秒的速度,计算简单、有效、准确,可以提高数据计算效率。

步骤s102、根据加速度判断是否为急变速。

在此对判断方法不做限定,可以通过判断加速度的绝对值与加速度阈值的关系,若计算得到的当前加速度的绝对值大于预先设定的加速度阈值,则判定当前车辆正处于急变速;若计算得到的当前加速度的绝对值小于预先设定的加速度阈值,则为正常行驶。对加速度阈值具体的数值设定不做限定。另外,也可以进一步通过判断加速度与加速度阈值的关系判定是否为急变速。直接比较加速度与加速度阈值的关系,若加速度大于加速度阈值,则是急加速;若加速度小于负的加速度阈值,则是急减速,若加速度介于二者之间,则是正常行驶。如果选择前者时,由于对加速度计算绝对值后无法判断当前为加速或者为减速,为获取变速的类型为加速或者减速,在计算绝对值之前可以首先根据加速度的符号对变速的类型进行记录,当然,也可以不获取变速的类型,将加速以及减速统一进行相同的处理,在此不做限定。

步骤s103、当判定为急变速时,判断与上次急变速行为的时间间隔是否大于第一阈值;

当判定当前为急变速时,需要进一步判断当前的急变速行为是作为上一次检测到的急变速行为的延续,或者是在正常行驶过程中的一次急变速行为。判断方法即为判断与上次急变速行为的时间间隔是否大于第一阈值,如果是,则可以判定本次急变速行为与之前的急变速行为无关,可以作为一次单独的急变速行为进行相应的处理,在此对第一阈值的具体数值设定不做限定,比如可以设定为3s。

步骤s104、如果与上次急变速行为的时间间隔小于第一阈值,判断当前急变速行为与上次急变速行为类型是否相同;其中,急变速行为类型包括:急加速以及急减速;

如果与上次急变速行为的时间间隔小于第一阈值,则本次急变速行为可能为上次急变速行为的延续,需要判断当前急变速行为与上次急变速行为类型是否相同,如果相同,则可将两次急变速行为合为一次急变速行为进行处理,具体参见步骤s106,若两次急变速行为类型不同,即上次为急加速,当前为急减速,或者上次为急减速,本次为急加速,则本次急变速行为需要单独处理,在此对具体处理过程不做限定。

步骤s105、如果与上次急变速行为的时间间隔大于第一阈值,记录当前为急变速行为;

记录为急变速行为的具体过程不做限定,可以设置急变速标志位,记录开始时间,开始速度以及加速度值等。

如果当前急变速行为与上次急变速行为类型不同,记录当前为急变速行为,具体与步骤s105相同,具体可参见上述介绍。

步骤s106、如果当前急变速行为与上次急变速行为类型相同,根据当前急变速行为对上次急变速行为进行记录;

如果当前急变速行为与上次急变速行为类型相同则将两次急变速作为一次进行处理,处理过程不做限定。

在此对当判定为非急变速的情况不做限定,可以如图1中步骤s107进行正常行驶处理,在此对正常行驶处理过程不做限定,可以不作处理,也可以在检测到车辆为正常行驶后对之前的急变速行为数据进行整理。优选地,可以当判定为非急变速时,判断当前急变速标志是否为真;如果是,根据当前行驶情况对急右转弯急变速行为进行记录后重置。

具体地,可以判断当前是否处于急变速行为,判断当前是否处于急变速行为可以通过判断当前急变速标志是否为真,若是,记录急变速结束时间(可以以当前时间作为急变速结束时间)、结束速度(可以以当前速度作为急变速结束速度)等数据,置急变速标志为假,之前有急变速标志为真,急变速间隔时间为0等。也可以判断之前是否有急变速行为,如果有,累计急变速间隔时间;若间隔时间大于第一阈值,存储急变速数据且重置急变速相关变量等。

基于上述实施例,对判定为急变速行为后的处理过程不做限定,可以将变速行为记录后用作实验分析统计,更多的,为了保证车辆行驶过程中生命财产安全,可以在判定当前处于急变速行为后进行急变速报警提示,在此对报警提示方式不做限定,可以通过车载终端的报警灯,或者显示屏、语音报警等。当将本次急变速行为与上次急变速行为合并处理时,可以不进行报警提示,也可以进行连续提示,在此不做限定。

上述实施例的所有执行过程大部分均设置于车载终端,不需要网络即可以实现,为了实现采集数据的最大价值,优选地,可以当网络连通时,将记录后的急变速数据上报。上报至可以对这些数据进行处理的设备,比如服务器,进行信息的管理,包括急加减速信息的展示、回放等。

基于上述实施例,本申请所提供的急变速识别方法在车载终端只利用gps完成对车辆实时速度的采集,一般车辆中均设置有gps,没有增加任何传感器,因此本申请能运行在任何含有gps模块的车载终端或其他设备里,应用范围广泛,成本低。而且本申请提供的识别方法可以实现在无网络情况下的正常识别,对应用的系统的要求低,实现成本低,另外,本身请提供的识别方法过程简单,准确率高、耗时短,实时性强,可以实现高效地利用简单的设备进行车辆的急加减速的识别的目的。

为整体对本方案的步骤进行介绍,在此以车载终端为执行主体对本申请提出的一种方案进行介绍,其它方案均可参照本实施例的介绍。具体地,以区分判断急变速类型为急加速或急减速,第一阈值为3s,识别到急变速行为后立即上报等具体情况为例进行介绍,具体流程示意图请参照图2。

(1)车载终端开机或上线,初始化急加减速相关变量;

(2)检测位置信息是否结束(即判断车载终端是否关机或下线);若否,转(3);若是,转(20);

(3)获得当前gps信息,并判断是否是开机后第一条数据;若否,转(4);若是,转(19);

(4)解析gps信息获得当前速度,当前速度减去上一个速度信息得到当前加速度值,并与阈值比较;若加速度大于阈值,则是急加速,转(5);若加速度小于负的阈值,则是急减速,转(10);若加速度介于二者之间,则是正常行驶,转(15);

(5)判断之前有急减速标志是否为真,若是,则将急减速数据上报,且重置急减速相关变量;转(6);

(6)判断急减速的标志是否为真,若是,记录急减速结束时间、结束速度,将急减速数据上报,且重置急减速相关变量;转(7);

(7)判断之前有急加速标志是否为真且急加速的间隔时间是否小于等于3秒,若是,置急加速标志为真,急加速间隔时间为0,之前有急加速标志为假;这样便可保留急加速的开始时间、开始速度,只需再更新急加速过程中的最大加速度和结束时间、结束速度;转(8);

(8)判断急加速标志是否为假,若是,播放急加速报警,记录急加速开始时间、开始速度;转(9);

(9)更新急加速过程中的最大加速度;转(19);

(10)判断之前有急加速标志是否为真,若是,则将急加速数据上报,且重置急加速相关变量;转(11);

(11)判断急加速标志是否为真,若是,记录急加速结束时间、结束速度,将急加速数据上报,且重置急加速相关变量;转(12)

(12)判断之前有急减速标志是否为真且急减速的间隔时间是否小于等于3秒,若是,置急减速标志为真,急减速间隔时间为0,之前有急减速标志为假;转(13);

(13)判断急减速标志是否为假,若是,播放急减速报警,记录急减速开始时间、开始速度;转(14);

(14)更新急减速过程中的最大减速度;转(19);

(15)判断之前有急加速标志是否为真,若是,累计急加速间隔时间;若间隔时间大于3秒,上报急加速数据且重置急加速相关变量;转(16);

(16)判断急加速标志是否为真,若是,记录急加速结束时间、结束速度,置急加速标志为假,之前有急加速标志为真,急加速间隔时间为0;转(17);

(17)判断之前有急减速标志是否为真,若是,累计急减速间隔时间;若间隔时间大于3秒,上报急减速数据且重置急减速相关变量;转(18);

(18)判断急减速标志是否为真,若是,记录急减速结束时间、结束速度,置急减速标志为假,之前有急减速标志为真,急减速间隔时间为0;转(19);

(19)更新上一个的速度信息为当前速度信息;转(2);

(20)结束。

基于上述实施例对本申请技术方案的介绍,本申请提出的急变速识别简单、准确、实时、无网络情况也能正常运行,对系统的要求低、没有额外增加特殊传感器,成本低、在发生急加减速行为时,能够实时报警提醒,另外,本申请可应用在任何含有gps传感器的车载终端里,而且车载终端可使用其他任何含有gps传感器的设备代替,实现了高效地利用简单的设备进行车辆的急加减速识别的目的。

请参考图3,图3为本申请具体实施方式所提供的急变速识别装置的结构框图,该装置可以包括:

加速度计算单元100,用于根据通过gps获取的当前车辆行驶速度以及第一时间的行驶速度计算车辆的加速度;其中,第一时间与当前时间的间隔小于间隔阈值;

第一判断单元200,用于根据所述加速度判断是否为急变速;

第二判断单元300,用于当判定为急变速时,判断与上次急变速行为的时间间隔是否大于第一阈值;

第一记录单元400,用于如果与上次急变速行为的时间间隔大于第一阈值,记录当前为急变速行为;

第三判断单元500,用于如果与上次急变速行为的时间间隔小于第一阈值,判断当前急变速行为与上次急变速行为类型是否相同;其中,急变速行为类型包括:急加速以及急减速;

第二记录单元600,用于如果当前急变速行为与上次急变速行为类型相同,根据当前急变速行为对上次急变速行为进行记录;

第三记录单元700,用于如果当前急变速行为与上次急变速行为类型不同,记录当前为急变速行为。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具体实施方式中的急变速识别装置中的各个单元,其工作过程请参考急变速识别方法对应的具体实施方式,在此不再赘述。第一、第二等叙述方式仅用作功能性区分。不同的单元实际中可以设置于同一单元,比如上述第三记录单元与第一记录单元可以作为一个单元进行设置等,在此不做限定。

请参考图4,图4为本申请具体实施方式所提供的急变速识别系统的结构框图,该系统可以包括:gps传感器800以及急变速识别装置900。具体地,急变速识别装置900可参照上述介绍,在此不再赘述。

gps传感器主要用于采集车辆的实时行驶速度,在此对gps传感器的具体类型不做限定。

具体地,本身请提供的急变速识别系统可以还包括:报警装置,用于当通过急变速识别装置判定为急变速行为时,进行急变速报警提示。

具体地,本身请提供的急变速识别系统可以还包括:服务器,用于当急变速识别装置通过通讯装置将车辆运行状态发送至服务器时,对车辆运行状态进行管理。

在此以急变速识别系统包括感知层、传输层、终端层三层,其中,终端层包括若干智能车载终端,具体终端中包括gps模块(即gps传感器),通讯模块,急加减速识别模块(即急变速识别装置)以及语音报警模块(即报警装置)为例进行介绍,如图5所示。在终端层,每个车载终端包括gps模块,通讯模块,急加减速识别模块以及语音报警模块,急加减速识别模块识别当前驾驶行为是否是急加速或急减速,若是,则将当前急加速或急减速数据上报,且触发语音报警模块进行报警,以反馈提醒驾驶员。传输层主要完成数据的传输,可以采用交通部门先有的交通光纤专网,也可以采用电信运营商的ip通信网络和互联网,其中,公路信息感知网络和车载局域网基于ipv6技术构建;在接入层面,可以采用有线网络接入方式(比如xdsl,mstp,pon等),也可以采用2g/3g/lte、wlan等各种无线接入方式由通过每个智能车载终端通过3g无线通信网连接到服务器。应用层进行信息的管理,包括急加减速信息的展示、回放等,在系统中,每个车辆既是信息的采集者,上报者,又是系统服务的对象。

系统各层完成一定的信息处理功能,各层之间通过相互通信和传递信息,协调合作,实现驾驶行为的识别以及行为数据的上报等功能。信息处理流程如图6所示,大致可分为四个部分:

gps传感器以预先设定的频率(比如1次/秒)获取当前车辆的位置信息,急加减速识别模块对获取到的当前速度信息进行处理,获取当前的加速度,判断当前加速度是否大于阈值(阈值是车载终端在上线时通过发送相应的请求消息从车联网服务支撑平台获取的;若车载终端未联网,则使用车载终端的默认值),若大于阈值,则是急加速或者急减速,触发报警(比如语音报警)以反馈提醒驾驶员,同时将该急加减速数据上报至车联网服务支撑平台。

系统采用组网灵活、开放、可伸缩、端到端的面向公路智能交通系统的无线物联网总体架构和技术框架,建立识别驾驶行为的数据采集、信息安全传送、信息融合发布的一体化系统平台。

请参考图7,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急变速识别系统的结构示意图,该识别系统可因配置或性能不同而产生比较大的差异,可以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处理器(centralprocessingunits,cpu)322(例如,一个或一个以上处理器)和存储器332,一个或一个以上存储应用程序342或数据344的存储介质330(例如一个或一个以上海量存储设备)。其中,存储器332和存储介质330可以是短暂存储或持久存储。存储在存储介质330的程序可以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模块(图示没标出),每个模块可以包括对数据处理设备中的一系列指令操作。更进一步地,中央处理器322可以设置为与存储介质330通信,在识别系统301上执行存储介质330中的一系列指令操作。

识别系统301还可以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电源326,一个或一个以上有线或无线网络接口350,一个或一个以上输入输出接口358,和/或,一个或一个以上操作系统341,例如windowsservertm,macosxtm,unixtm,linuxtm,freebsdtm等等。

上面所描述的急变速识别方法中的步骤可以由急变速识别系统的结构实现。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可读存储介质,下文描述的可读存储介质与上文描述的急变速识别方法可相互对应参照。

本申请公开的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程序,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急变速识别方法的步骤。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具体实施方式中的急变速识别装置中的各个单元,其工作过程请参考图1对应的具体实施方式,在此不再赘述。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设备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移动终端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移动终端(可以是手机,或者平板电脑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access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装置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

专业人员还可以进一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终端或者二者的结合来实现,为了清楚地说明硬件和软件的可互换性,在上述说明中已经按照功能一般性地描述了各示例的组成及步骤。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方法或算法的步骤可以直接用硬件、处理器执行的软件模块,或者二者的结合来实施。软件模块可以置于随机存储器(ram)、内存、只读存储器(rom)、电可编程rom、电可擦除可编程rom、寄存器、硬盘、可移动磁盘、cd-rom、或技术领域内所公知的任意其它形式的存储介质中。

以上对本申请所提供的急变速识别方法、装置、系统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申请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