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沉积物中磷、硫和铁同步采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13570发布日期:2018-08-21 16:27阅读:42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环境介质中磷、硫、铁的富集和分析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沉积物中磷、硫和铁同步采集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对水体沉积物中活性磷、硫、铁的测定主要采取主动方式,将沉积物从水体中取出后,送回实验室进行分析。由于沉积物在水体的自然条件下处于还原环境,取出后极易发生变化,造成分析误差。目前发展的被动采样技术,可以将能吸收磷或硫等元素的凝胶薄膜插入沉积物中,原位富集磷或硫,再将凝胶薄膜取出后,通过分析凝胶薄膜上的磷或硫,间接获取沉积物中活性磷、硫、铁的信息。

薄膜扩散梯度技术(diffusivegradientsinthinfilms,dgt)是一种非破坏性、原位获取沉积物中污染物分布和活性的技术,能够利用凝胶薄膜富集并测定沉积物活性磷或硫,但目前dgt测定中所用的凝胶薄膜均为单一吸收功能的凝胶薄膜,即只能吸收磷或硫,不能同步吸收和富集磷、硫、铁,造成分析测定效率低下,同时运行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沉积物中磷、硫和铁同步采集装置。提高dgt技术水体环境分析中活性磷、硫、铁的测定效率,同时降低测定成本。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沉积物中磷、硫和铁同步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装置由凝胶薄膜与固定架组成,水合氢氧化锆粉末、碘化银颗粒、chelex-100阳离子交换树脂和聚丙烯酰胺的混合液,研磨和超声破碎后形成的膜液胶凝后制成的凝胶薄膜。

所述的凝胶薄膜表面包括氢氧化锆、chelex-100阳离子交换树脂和碘化银颗粒,其中碘化银颗粒粒径≤5μm。

所述的凝胶薄膜中,水合氢氧化锆、碘化银与chelex-100阳离子交换树脂的重量比为1:0.5:0.5。

所述的凝胶薄膜采用以下方法制得,将1g水合氢氧化锆粉末、0.5gchelex-100阳离子交换树脂、0.5g碘化银颗粒及聚丙烯酰胺水溶液混合,制成均匀的成膜液,加入适量四甲基二乙胺和过硫酸铵后,将该成膜液注入玻璃模具中,在1-1.5℃低温下水平放置,使得氢氧化锆和碘化银颗粒自由沉降后,再升温至25±2℃放置,直到成膜液胶凝成膜。

本发明的优点及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采集装置使用三种吸附剂的搭配非常合理。对目标物的吸附性能取决于吸附剂在膜表面的分布;分布密度越大,则吸附性能越强。如果要实现一种采集设备同步富集三种目标物的功能,所采用的三种吸附剂均需要分布在凝胶薄膜表面,使得吸附剂能够直接接触到目标物,产生吸附作用。已有的单一或双重功能的采集装置。对水合氢氧化锆、碘化银、chelex-100阳离子交换树脂添加量的优化,可使得本发明的凝胶薄膜,氢氧化锆、碘化银、chelex-100阳离子交换树脂分布密度合理,达到同步富集磷、硫、铁的功能,大大提高富集和检测的效率。

由于碘化银有催化作用,对凝胶薄膜制作有较强的干扰作用,因此本发明凝胶薄膜的制作方法中的条件或参数,需要经过优化和控制。对上述参数优化后,本发明凝胶薄膜的制备过程中,碘化银有合适的沉降和胶凝速度,从而在表面形成三种吸附剂的合理搭配;而且能够保持凝胶薄膜稳定的形状,不变形,吸附剂颗粒不脱落,同时吸附性能保持稳定,有效期达到2年以上。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以具体实施方式为限,而是由权利要求加以限定。

图1本发明的凝胶薄膜表面的电镜扫描(sem)图像,可以看到凝胶薄膜表面氢氧化锆、chelex-100阳离子交换树脂分布致密,碘化银颗粒均匀,粒径小于5μm。

图2本发明的凝胶薄膜在充分吸附硫离子后膜表面的电镜扫描图像,可看到生成的硫化银沉淀颗粒均匀分布于凝胶薄膜表面。

图3本发明的凝胶薄膜截面的电镜扫描和能谱扫描(eds)图像,可以看出银在凝胶薄膜表面的分布比锆多,说明碘化银优先沉降到凝胶薄膜表面。

实施例1

一种沉积物中磷、硫和铁同步采集装置,其制作方法如下:

用25%氨水调节0.1m的氧氯化锆水溶液ph达到并稳定在7.0±0.2,所产生的沉淀用去离子水洗至没有氯离子,沉淀经离心去除上清液后,用吹风机干燥,至其含水率为50%,再用研钵磨成粉末,得到含水率50%的水合氢氧化锆粉末。

将1g含水率50%的水合氢氧化锆粉末、0.5g碘化银颗粒、0.5gchelex-100阳离子交换树脂及4ml30%聚丙烯酰胺溶液混合均匀,并研磨和超声分散后,制得膜液,静置10min去除沉淀。再向去除沉淀后的上清液中加入3μltemed和75μl10%(wt)的过硫酸铵,快速混匀后将其缓慢注入夹有0.4mm、厚度均匀的u形塑料薄片的两片玻璃板组成的模具的空隙中;将气泡赶尽后,玻璃板在1℃低温下水平放置半小时,使水合氢氧化锆和碘化银颗粒自由沉降到底部,则向下一面为凝胶薄膜的正面,然后升温至25±2℃,放置半小时,使得膜液胶凝成膜。然后将玻璃板撬开,取出凝胶薄膜,放入去离子水中浸泡24小时,期间换水3次。

所制得的凝胶薄膜的sem和eds图像,其表面碘化银颗粒分布均匀致密,粒径≤5μm。

将同步凝胶薄膜切成直径2.5cm的圆片,放入同时含有1mg/l的磷、硫、铁的溶液中,室温下振荡180分钟,凝胶薄膜对磷和硫的富集量均随着振荡时间在增加,且两者的增加趋势非常类似,富集180分钟后,凝胶薄膜对磷、硫、铁的富集效率分别达到97%、95%和94%。

实施例2

按照实施例1的方法制备含水率45%的水合氢氧化锆粉末。

将1g含水率45%的水合氢氧化锆粉末、0.5gchelex-100阳离子交换树脂和0.5g碘化银颗粒及3ml30%聚丙烯酰胺溶液混合均匀,并研磨和超声分散后,制得膜液,静置10min去除沉淀。再向去除沉淀后的上清液中加入4μltemed和100μl10%(wt)的过硫酸铵,快速混匀后将其缓慢注入夹有0.4mm、厚度均匀的u形塑料薄片的两片玻璃板组成的模具的空隙中;将气泡赶尽后,玻璃板在4℃低温下水平放置半小时,使水合氢氧化锆和碘化银颗粒自由沉降到底部,则向下一面为凝胶薄膜的正面,然后升温至15±1℃,放置半小时,使得膜液胶凝成膜。然后将玻璃板撬开,取出凝胶薄膜,放入去离子水中浸泡24小时,期间换水3次。

所制得的凝胶薄膜其表面氢氧化锆和碘化银颗粒分布均匀致密,粒径≤5μm。

实施例3

按照实施例1的方法制备含水率55%的水合氢氧化锆粉末。

将1g含水率55%的水合氢氧化锆粉末、0.5gchelex-100阳离子交换树脂和0.5g碘化银颗粒及5ml30%聚丙烯酰胺溶液混合均匀,并研磨和超声分散后,制得膜液,静置10min去除沉淀。再向去除沉淀后的上清液中加入2μltemed和50μl10%(wt)的过硫酸铵,快速混匀后将其缓慢注入夹有0.4mm、厚度均匀的u形塑料薄片的两片玻璃板组成的模具的空隙中;将气泡赶尽后,玻璃板在2℃低温下水平放置半小时,使水合氢氧化锆和碘化银颗粒自由沉降到底部,则向下一面为凝胶薄膜的正面,然后升温至35±2℃,放置半小时,使得膜液胶凝成膜。然后将玻璃板撬开,取出凝胶薄膜,放入去离子水中浸泡24小时,期间换水3次。

所制得的凝胶薄膜其表面氢氧化锆和碘化银颗粒分布均匀致密,粒径≤5μm。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