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电网的电磁环境的监控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61063发布日期:2018-09-18 18:09阅读:38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智能电网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智能电网的电磁环境的监控装置。



背景技术:

智能电网就是电网的智能化(智能电力),也被称为“电网2.0”,它是建立在集成的、高速双向通信网络的基础上,通过先进的传感和测量技术、先进的设备技术、先进的控制方法以及先进的决策支持系统技术的应用,实现电网的可靠、安全、经济、高效、环境友好和使用安全的目标,其主要特征包括自愈、激励和保护用户、抵御攻击、提供满足21世纪用户需求的电能质量、容许各种不同发电形式的接入、启动电力市场以及资产的优化高效运行。智能电网周边的电磁环境对电网的正常工作有很大影响,需要对电磁环境实时监控,及时采取防护措施,避免对正常供电造成影响,因此我们提出一种智能电网的电磁环境的监控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智能电网的电磁环境的监控装置,可以对智能电网周边的电磁环境实时监控,及时采取防护措施,避免对正常供电造成影响,保证了工厂生产和居民日常生活用电,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电网的电磁环境的监控装置,包括主体,所述主体的上表面设有安装架,安装架的顶端设有安装板,安装板的上表面设有太阳能发电设备,太阳能发电设备的输出端电连接蓄电池的输入端,蓄电池安装在主体内部,主体的内部侧表面分别设有PLC控制器、无线发射器、高斯计和电磁辐射检测仪,PLC控制器的输入端与蓄电池的输出端电连接,高斯计的输出端和电磁辐射检测仪的输出端均与PLC控制器的输入端电连接,PLC控制器与无线发射器双向电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主体的两侧表面均设有安装块,安装块的上表面开设有安装孔。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安装架的侧表面和安装板的侧表面均开设有通孔,通孔内设有螺杆,螺杆的端部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栓。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主体的内部侧表面设有GPS模块,GPS模块与PLC控制器双向电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主体的侧表面分别设有蜂鸣器和爆闪灯,蜂鸣器的输入端和爆闪灯的输入端均与PLC控制器的输出端电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无线发射器与第一无线接收器双向电连接,第一无线接收器与移动终端双向电连接,移动终端的输入端与内置电池的输出端电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无线发射器与第二无线接收器双向电连接,第二无线接收器与监控中心主机双向电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监控中心主机的输出端电连接显示屏的输入端,且监控中心主机的输出端电连接扬声器的输入端。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监控中心主机的输入端与键盘的输出端电连接,且监控中心主机的输入端与鼠标的输出端电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监控中心主机的输入端与变压器的输出端电连接,变压器的输入端与电源的输出端电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可以对智能电网周边的电磁环境实时监控,及时采取防护措施,避免对正常供电造成影响,保证了工厂生产和居民日常生活用电。

2、本发明通过高斯计能够测量恒定磁场、直流磁场、交流磁场和脉冲磁场,电磁辐射检测仪主要用于生活中电器、高压线、基站等的辐射测量,通过高斯计和电磁辐射检测仪可以实时检测智能电网周边的电磁环境。

3、本发明PLC控制器可以通过无线发射器和第二无线接收器将电磁环境实时上传到监控中心主机,工作人员可以通过显示屏实时观察,操作简单,使用方便。

4、本发明通过扬声器可以提供警报,便于工作人员及时采取防护措施,提高了工作效率,通过太阳能发电设备和蓄电池为主体供电,有利于环境保护,通过螺杆和螺栓可以调节太阳能发电设备的角度,可以提高阳光利用率。

5、本发明主体通过安装块和安装孔固定安装,GPS模块用于定位,当主体出现故障时需要维修时,维修人员可以通过移动终端和GPS模块确定主体的大致位置,同时蜂鸣器和爆闪灯可以通过声光报警,帮助维修人员快速确定位置,进一步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俯视图;

图3为本发明电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主体、2安装块、3安装孔、4蜂鸣器、5爆闪灯、6安装架、7安装板、8太阳能发电设备、9螺杆、10固定螺栓、11PLC控制器、12高斯计、13电磁辐射检测仪、14蓄电池、15GPS模块、16无线发射器、17第一无线接收器、18移动终端、19内置电池、20第二无线接收器、21监控中心主机、22显示屏、23扬声器、24键盘、25鼠标、26变压器、27电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智能电网的电磁环境的监控装置,包括主体1,主体1的两侧表面均设有安装块2,安装块2的上表面开设有安装孔3,主体1通过安装块2和安装孔3固定安装,主体1的上表面设有安装架6,安装架6的顶端设有安装板7,安装板7的上表面设有太阳能发电设备8,安装架6的侧表面和安装板7的侧表面均开设有通孔,通孔内设有螺杆9,螺杆9的端部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栓10,通过螺杆9和螺栓10可以调节太阳能发电设备8的角度,可以提高阳光利用率,太阳能发电设备8的输出端电连接蓄电池14的输入端,蓄电池14安装在主体1内部,主体1的内部侧表面分别设有PLC控制器11、无线发射器16、高斯计12和电磁辐射检测仪13,PLC控制器11的输入端与蓄电池14的输出端电连接,通过太阳能发电设备8和蓄电池14为主体1供电,有利于环境保护,高斯计12的输出端和电磁辐射检测仪13的输出端均与PLC控制器11的输入端电连接,高斯计12能够测量恒定磁场、直流磁场、交流磁场和脉冲磁场,电磁辐射检测仪13主要用于生活中电器、高压线、基站等的辐射测量,通过高斯计12和电磁辐射检测仪13可以实时检测智能电网周边的电磁环境,PLC控制器11与无线发射器16双向电连接,无线发射器16与第二无线接收器20双向电连接,第二无线接收器20与监控中心主机21双向电连接,PLC控制器11可以通过无线发射器16和第二无线接收器20将电磁环境实时上传到监控中心主机21,监控中心主机21的输出端电连接显示屏22的输入端,工作人员可以通过显示屏22实时观察,操作简单,使用方便,且监控中心主机21的输出端电连接扬声器23的输入端,扬声器23可以提供警报,便于工作人员及时采取防护措施,提高了工作效率,监控中心主机21的输入端与键盘24的输出端电连接,且监控中心主机21的输入端与鼠标25的输出端电连接,监控中心主机21的输入端与变压器26的输出端电连接,变压器26的输入端与电源27的输出端电连接,无线发射器16与第一无线接收器17双向电连接,第一无线接收器17与移动终端18双向电连接,移动终端18的输入端与内置电池19的输出端电连接,主体1的内部侧表面设有GPS模块15,GPS模块15与PLC控制器11双向电连接,GPS模块15用于定位,当主体1出现故障时需要维修时,维修人员可以通过移动终端18和GPS模块15确定主体1的大致位置,主体1的侧表面分别设有蜂鸣器4和爆闪灯5,蜂鸣器4和爆闪灯5可以通过声光报警,帮助维修人员快速确定位置,进一步提高了工作效率,蜂鸣器4的输入端和爆闪灯5的输入端均与PLC控制器11的输出端电连接,PLC控制器11控制蜂鸣器4、爆闪灯5、GPS模块15和无线发射器16的方式均为现有技术中常用的方法,该智能电网的电磁环境的监控装置,可以对智能电网周边的电磁环境实时监控,及时采取防护措施,避免对正常供电造成影响,保证了工厂生产和居民日常生活用电。

在使用时:通过安装块2和安装孔3将主体1安装在需要监控的地区,高斯计12测量周边的磁场并传送相应信号到PLC控制器11,电磁辐射检测仪13进行辐射测量并传送相应信号到PLC控制器11,PLC控制器11通过无线发射器16和第二无线接收器20将电磁环境实时上传到监控中心主机21,工作人员通过显示屏22实时观察,操作简单,使用方便,扬声器23提供警报,便于工作人员及时采取防护措施,提高了工作效率。

本发明可以对智能电网周边的电磁环境实时监控,及时采取防护措施,避免对正常供电造成影响,保证了工厂生产和居民日常生活用电,高斯计12能够测量恒定磁场、直流磁场、交流磁场和脉冲磁场,电磁辐射检测仪13主要用于生活中电器、高压线、基站等的辐射测量,通过高斯计12和电磁辐射检测仪13可以实时检测智能电网周边的电磁环境,PLC控制器11可以通过无线发射器16和第二无线接收器20将电磁环境实时上传到监控中心主机21,工作人员可以通过显示屏22实时观察,操作简单,使用方便,扬声器23可以提供警报,便于工作人员及时采取防护措施,提高了工作效率,通过太阳能发电设备8和蓄电池14为主体1供电,有利于环境保护,通过螺杆9和螺栓10可以调节太阳能发电设备8的角度,可以提高阳光利用率,主体1通过安装块2和安装孔3固定安装,GPS模块15用于定位,当主体1出现故障时需要维修时,维修人员可以通过移动终端18和GPS模块15确定主体1的大致位置,同时蜂鸣器4和爆闪灯5可以通过声光报警,帮助维修人员快速确定位置,进一步提高了工作效率。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