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缸盖气密性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26421发布日期:2018-11-30 23:48阅读:16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发动机缸盖的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发动机具备良好的气密性是汽车动力优良的前提,发动机缸盖同缸体一样,是发动机的主体部件,故缸盖的气密性检测是汽车生产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其意义主要体现在尽早对缸盖在使用过程中是否能保持良好的封闭性做出定量的判定,避免对泄漏的工件作进一步的加工和装配,以保证汽车的在使用过程中的整体质量和安全性。

传统检测方法多依赖手工,检测结果的可靠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检测人员的技术水平,导致检测结果的可靠性差,同时检测效率低下。市场对汽车需求量的不断加大,人们对汽车的各项性能的不断提高,都对汽车部件的气密性检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为了解决目前的手工对发动机缸盖的检测存在效率低的问题和检测结果可靠性差的问题。

发动机缸盖气密性检测装置,包括机架(1)、输送系统总成(2)、封堵系统总成(3)和夹紧总成(4);

所述机架(1)上设有上安装板和下安装板;

所述输送系统总成(2)包括输送辊道(5)、第一缸盖导向杆(6-1)、第二缸盖导向杆(6-2)、辊道驱动电机(7)、挡料气缸(8)、辊道升降导杆(9)、辊道升降液压缸(10)、缸盖放置台(11-1);

所述封堵系统总成(3)包括上向封堵装置(12)、前向封堵装置(16)、后向封堵装置(13)、左向封堵装置(15)和右向封堵装置(14);

所述下安装板的上板面上设置输送辊道(5),输送辊道(5)由若干平行设置的输送辊构成,轨道驱动电机(7)驱动输送辊道(5)的输送辊转动,实现发动机缸盖的输送;以发动机缸盖在输送辊道(5)上的运动方向作为前方,相反的方向为后方,即发动机缸盖的来料方向作为后方,以发动机缸盖在输送辊道(5)上的运动方向为基准分别定义左方、右方、上方和下方;

在输送辊道(5)的输送辊上方两侧分别设置第一缸盖导向杆(6-1)、第二缸盖导向杆(6-2);

在输送辊道(5)前方的一端设置挡料气缸(8);

下安装板的上板面上还设置缸盖放置台(11-1);下安装板中心设有开口;

下安装板的下板面上设有辊道升降导杆(9),辊道升降导杆(9)穿过下安装板中心的开口,且辊道升降导杆(9)的一端连接输送辊道(5),辊道升降液压缸(10)驱动输送辊道(5)沿着辊道升降导杆(9)移动,实现输送辊道(5)和轨道驱动电机(7)共同升降;

当输送辊道(5)下降时,缸盖放置台(11-1)从平行设置的输送辊之间的缝隙露出并能够承托住发动机缸盖;缸盖放置台(11-1)上设置下方封堵头液压缸;

夹紧总成(4)包括左夹紧装置(151)、右夹紧装置(141);左夹紧装置(151)、右夹紧装置(141)分别设置在输送辊道(5)的左方和右方;左夹紧装置液压缸(151-1)驱动左夹紧装置(151)移动,右夹紧装置液压缸(141-1)驱动右夹紧装置(141)移动,左夹紧装置(151)、右夹紧装置(141)分别在两侧夹紧发动机缸盖;

前向封堵装置(16)包括前向封堵固定板和前向封堵头,前向封堵固定板上设置前向封堵头液压缸,前向封堵头通过前向封堵头液压缸实现移动;输送辊道(5)前方的机架支柱上设有前向封堵装置导轨(16-1),前向封堵装置升降液压缸(16-2)驱动前向封堵固定板沿着前向封堵装置导轨(16-1)上下移动;

后向封堵装置(13)包括后向封堵固定板和后向封堵头,后向封堵固定板上设置后向封堵头液压缸,后向封堵头通过后向封堵头液压缸实现移动;输送辊道(5)后方的机架支柱上设有后向封堵装置导轨(13-1),后向封堵装置升降液压缸(13-2)驱动后向封堵固定板沿着后向封堵装置导轨(13-1)上下移动;

右夹紧装置(141)的上方设置右向封堵装置(14),右向封堵装置(14)包括右向封堵固定板和右向封堵头,右向封堵固定板上设置右向封堵头液压缸,右向封堵头通过右向封堵头液压缸实现移动;

上向封堵装置(12)包括上向封堵固定板、上向封堵头,上向封堵固定板上设置上向封堵头液压缸,上向封堵头通过上向封堵头液压缸实现移动;上安装板上设有上向封堵装置导杆(12-1)和上向封堵装置升降液压缸(12-2),上向封堵装置升降液压缸(12-2)驱动上向封堵固定板沿着上向封堵装置导杆(12-1)伸缩方向上移动;

左向封堵装置(15)包括凸轮轴封堵气缸固定架(15-4)、凸轮轴封堵头(15-8),凸轮轴封堵气缸固定架(15-4)上设置凸轮轴封堵气缸(15-7),凸轮轴封堵头通过凸轮轴封堵气缸(15-7)实现移动;

上安装板上设有左向封堵装置水平面横向运动导轨(15-2),或者上安装板上设有左向封堵装置固定架(15-1),左向封堵装置固定架上设置左向封堵装置水平面横向运动导轨(15-2);横向运动导轨液压缸(15-5)驱动水平面横向运动导轨滑块沿着左向封堵装置水平面横向运动导轨(15-2)运动,水平面横向运动导轨滑块上设置左向封堵装置水平面纵向运动导轨(15-3),纵向运动导轨液压缸驱动(15-6)驱动凸轮轴封堵气缸固定架(15-4)沿着左向封堵装置水平面纵向运动导轨(15-3)运动;凸轮轴封堵气缸固定架(15-4)带动凸轮轴封堵气缸(15-7)移动,凸轮轴封堵气缸(15-7)驱动凸轮轴封堵头(15-8)运动实现对发动机缸盖凸轮轴内部的孔道口的封堵。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缸盖导向杆(6-1)、第二缸盖导向杆(6-2)外周壁之间的距离比大于发动机缸盖宽度2~3mm。

进一步地,所述的轨道驱动电机(7)为变频电机。

进一步地,所述的所有封堵头上设有密封圈。

进一步地,所述的后向封堵固定板上设置后向封堵头液压缸,后向封堵头通过后向封堵头液压缸实现移动是通过以下装置实现的:

后向封堵固定板上设置第一封堵头液压缸和第二封堵头液压缸,第一封堵头液压缸上直接驱动一个后向封堵头移动实现孔道口封堵;第二封堵头液压缸上设置一块后向附属固定板,后向附属固定板上设置多个后向封堵头,并驱动多个封堵头一同进行孔道口封堵。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装置能够实现发动缸盖气密性的自动检测。相比现有的人工检测方法,利用本发明装置的发动机缸盖自动检测的效率至少能够得到数十倍的提高。并且由于完全依赖于装置实现发动缸盖气密性的自动检测,避免了依赖于检测人员进行检测,能够大幅提高检测的准确率,发动缸盖气密性的检测准确率能够达到99%以上。

本发明的凸轮轴封堵气缸固定架可以将凸轮轴封堵气缸设置一定角度;由于左向封堵装置水平面横向运动导轨和左向封堵装置水平面纵向运动导轨,以及凸轮轴封堵气缸能够实现凸轮轴封堵头的三维运动,这样可以实现从凸轮轴封堵头从发动机缸盖凸轮轴的开口处深入内,然后在调整是三维运动能够实现发动机缸盖凸轮轴内部孔道口的封堵。只要将本发明前向封堵装置、后向封堵装置、左向封堵装置、右向封堵装置、上向封堵装置的结构按照实际的发动机缸盖进行调整,所以本发明可以适用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发动机缸盖的气密性检测。

附图说明

图1为发动机缸盖气密性检测装置的结构图;

图2为机架结构示意图;

图3为输送系统总成的结构图;

图4为图3的俯视图;

图5为夹紧总成结构图;

图6为图5侧视图;

图7为夹紧总成立体结构图;

图8为发动机缸盖运动方向上的前向封堵装置结构图;

图9为图8的左视图;

图10为发动机缸盖运动方向的反方向上的后向封堵装置结构图;

图11为图10的右视图;

图12为上向封堵装置右视图;

图13为上向封堵装置结构图;

图14为上向封堵装置左视图;

图15为图13的俯视图;

图16为图13的仰视图;

图17为左向封堵装置结构图;

图18为图17的侧视图;

图19为图17的俯视图;

图20为图17的仰视图;

图21为发动机缸盖气密性检测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22为夹紧总成的立体示意图;

图23为封堵系统总成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一:

如图1和图21所示,发动机缸盖气密性检测装置,包括机架1、输送系统总成2、封堵系统总成3和夹紧总成4;

如图2所示,所述机架1上设有上安装板1-1和下安装板1-2;

如图3、图4和图22所示,所述输送系统总成2包括输送辊道5、第一缸盖导向杆6-1、第二缸盖导向杆6-2、辊道驱动电机7、挡料气缸8、辊道升降导杆9、辊道升降液压缸10、缸盖放置台11-1;

如图23所示,所述封堵系统总成3包括上向封堵装置12、前向封堵装置16、后向封堵装置13、左向封堵装置15和右向封堵装置14;

所述下安装板的上板面上设置输送辊道5,输送辊道5由若干平行设置的输送辊构成,轨道驱动电机7驱动输送辊道5的输送辊转动,实现发动机缸盖的输送;以发动机缸盖在输送辊道5上的运动方向作为前方,相反的方向为后方,即发动机缸盖的来料方向作为后方,以发动机缸盖在输送辊道5上的运动方向为基准分别定义左方、右方、上方和下方;

在输送辊道5的输送辊上方两侧分别设置第一缸盖导向杆6-1、第二缸盖导向杆6-2;

在输送辊道5前方的一端设置挡料气缸8,挡料气缸8的活塞杆伸出时能够挡住发动机缸盖在输送辊道5上向前运动,起到发动机缸盖的限位作用;

下安装板的上板面上还设置多个缸盖放置台11-1;下安装板中心设有开口;

下安装板的下板面上设有辊道升降导杆9,辊道升降导杆9穿过下安装板中心的开口,且辊道升降导杆9的一端连接输送辊道5,辊道升降液压缸10驱动输送辊道5沿着辊道升降导杆9移动,实现输送辊道5和轨道驱动电机7共同升降;

当输送辊道5下降时,多个缸盖放置台11-1能够从平行设置的输送辊之间的缝隙露出并能够承托住发动机缸盖;可以是一个缸盖放置台11-1上设置下方封堵头液压缸,也可以是多个缸盖放置台11-1上分别设置下方封堵头液压缸,根据实际的发动机缸盖底面上设置的流道孔数量和位置而定;

如图5至图7所示,夹紧总成4包括左夹紧装置151、右夹紧装置141;左夹紧装置151、右夹紧装置141分别设置在输送辊道5的左方和右方;左夹紧装置液压缸151-1驱动左夹紧装置151移动,右夹紧装置液压缸141-1驱动右夹紧装置141移动,左夹紧装置151、右夹紧装置141分别在两侧夹紧发动机缸盖;

如图8至图9所示,前向封堵装置16包括前向封堵固定板16-4和一个或多个前向封堵头,前向封堵固定板上设置前向封堵头液压缸16-5,前向封堵头通过前向封堵头液压缸实现移动;输送辊道5前方的机架支柱上设有前向封堵装置导轨16-1,前向封堵装置升降液压缸16-2驱动前向封堵固定板沿着前向封堵装置导轨16-1上下移动;

如图10至图11所示,后向封堵装置13包括后向封堵固定板13-4和一个或多个后向封堵头,后向封堵固定板上设置后向封堵头液压缸13-5,后向封堵头通过后向封堵头液压缸实现移动;输送辊道5后方的机架支柱上设有后向封堵装置导轨13-1,后向封堵装置升降液压缸13-2驱动后向封堵固定板沿着后向封堵装置导轨13-1上下移动;

右夹紧装置141的上方设置右向封堵装置14,右向封堵装置14包括右向封堵固定板和一个或多个右向封堵头,右向封堵固定板上设置右向封堵头液压缸,右向封堵头通过右向封堵头液压缸实现移动;

如图12至图16所示,上向封堵装置12包括上向封堵固定板12-3、一个或多个上向封堵头,上向封堵固定板上设置上向封堵头液压缸12-4,上向封堵头通过上向封堵头液压缸实现移动;上安装板上设有上向封堵装置导杆12-1和上向封堵装置升降液压缸12-2,上向封堵装置升降液压缸12-2驱动上向封堵固定板沿着上向封堵装置导杆12-1伸缩方向上移动;

如图17至图20所示,左向封堵装置15包括一个或多个凸轮轴封堵气缸固定架15-4、一个或多个凸轮轴封堵头15-8,凸轮轴封堵气缸固定架15-4上设置凸轮轴封堵气缸15-7,凸轮轴封堵头通过凸轮轴封堵气缸15-7实现移动;

上安装板上设有左向封堵装置水平面横向运动导轨15-2,或者上安装板上设有左向封堵装置固定架15-1,左向封堵装置固定架上设置左向封堵装置水平面横向运动导轨15-2,如图18所示;横向运动导轨液压缸15-5驱动水平面横向运动导轨滑块沿着左向封堵装置水平面横向运动导轨15-2运动,水平面横向运动导轨滑块上设置左向封堵装置水平面纵向运动导轨15-3,纵向运动导轨液压缸驱动15-6驱动一个或多个凸轮轴封堵气缸固定架15-4沿着左向封堵装置水平面纵向运动导轨15-3运动;凸轮轴封堵气缸固定架15-4带动凸轮轴封堵气缸15-7移动,凸轮轴封堵气缸15-7驱动凸轮轴封堵头15-8运动实现对发动机缸盖凸轮轴内部的孔道口的封堵。

凸轮轴封堵气缸固定架15-4可以将凸轮轴封堵气缸15-7设置一定角度;由于左向封堵装置水平面横向运动导轨15-2和左向封堵装置水平面纵向运动导轨15-3,以及凸轮轴封堵气缸15-7能够实现凸轮轴封堵头15-8的三维运动,这样可以实现从凸轮轴封堵头15-8从发动机缸盖凸轮轴的开口处深入内,然后在调整是三维运动能够实现发动机缸盖凸轮轴内部孔道口的封堵。

当进行发动机缸盖检测时,首先使右向封堵装置14抬起,发动机缸盖通过输送系统总成2实现上料,挡料气缸8的活塞杆伸出挡住缸盖,使发动机缸盖处于检测工位,通过左夹紧装置151、右夹紧装置141实现发动机缸盖的夹紧固定。然后由控制柜4内plc可编程控制器控制前向封堵装置、后向封堵装置、左向封堵装置、右向封堵装置、上向封堵装置的结构封堵不同的孔道口(如油道对应的的各个孔道口,气道对应的的各个孔道口)进行各个孔道的气密性检测。完成检测过程后,上向封堵装置12、后向封堵装置13、右向封堵装置14、左向封堵装置15以及前向封堵装置16分别按顺序收回,辊道升降液压缸10带动升降导杆9和输送辊道5上升,使被测发动机缸盖回到输送辊道5上,挡料气缸8收回,驱动电机7启动带动输送辊道5旋转将被测缸盖送出检测工位。

实际上可以根据发动机缸盖的实际情况调整前向封堵装置、后向封堵装置、左向封堵装置、右向封堵装置、上向封堵装置的结构,或将前向封堵装置、后向封堵装置、左向封堵装置、右向封堵装置、上向封堵装置按照实际情况变换相应的方向,作为其他方向的封堵装置使用。前向封堵装置16、后向封堵装置13、右向封堵装置13对应的封堵头可是通过直接设置在对应封堵固定板或固定架上的封堵头液压缸实现运动,进行孔道封堵;也可以是在对应封堵固定板固定架上的封堵头液压缸上设置加装附属固定板,然后将对应的封堵头设置在对应加装的附属固定板上,通过对应封堵固定板上的封堵头液压缸驱动加装的附属固定板运动实现封堵头封堵孔道,附属固定板实际上就是利用一个封堵头液压缸,通过一块附属固定板驱动多个封堵头一同进行孔道口封堵。

具体实施方式二:

本实施方式所述第一缸盖导向杆6-1、第二缸盖导向杆6-2外周壁之间的距离比大于发动机缸盖宽度2~3mm。

其他结构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三:

本实施方式所述的轨道驱动电机7为变频电机。

其他结构与具体实施方式一或二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四:

本实施方式所述的所有封堵头上设有密封圈。

其他结构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三之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五:

本实施方式所述的后向封堵固定板上设置后向封堵头液压缸,后向封堵头通过后向封堵头液压缸实现移动是通过以下装置实现的:

后向封堵固定板上设置第一封堵头液压缸和第二封堵头液压缸,第一封堵头液压缸上直接驱动一个后向封堵头移动实现孔道口封堵;第二封堵头液压缸上设置一块后向附属固定板,后向附属固定板上设置多个后向封堵头,并驱动多个封堵头一同进行孔道口封堵。

其他结构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四之一相同。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