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械式电容差压传感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70597发布日期:2018-11-16 23:27阅读:13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传感器,具体涉及一种机械式电容差压传感器。

背景技术

如图2所示,传统电容式差压传感器主要具有如下缺点:(1)由于玻璃绝缘体金属镀层加工难度大、精度低,无法满足微小量程需求;(2)传统电容差压传感器的生产工艺复杂,损坏无法修复,由于要填充硅油,硅油泄露会造成事故和产品污染,机械式微电容差压传感器可反复修复,无填充物使用方便安全可靠。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结构设计简单、合理,装配简单,可反复维修、维护,加工制造简单且成本低的机械式电容差压传感器。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上述的机械式电容差压传感器,包括壳体、绝缘体支撑块、金属膜片固定块、金属膜片、陶瓷绝缘体和固定电极;所述绝缘体支撑块匹配安装于所述壳体的中段内部;所述金属膜片固定块匹配安装于所述壳体的上下两端内侧且与所述壳体的上下两端之间通过密封圈密封连接;所述金属膜片竖直安装于所述壳体的中段内部且匹配位于所述绝缘体支撑块之间,所述金属膜片的上下两端分别与安装在所述壳体上下两端内侧的所述金属膜片固定块连接;所述陶瓷绝缘体匹配安装于所述绝缘体支撑块的外壁;所述固定电极一端向所述壳体的外侧伸出,另一端依次水平穿过所述壳体的中段和所述第二陶瓷绝缘体的中段并伸入所述绝缘体支撑块的中段内部。

所述机械式电容差压传感器,其中:所述壳体为一体结构,其自上下两端面竖直开设有金属膜片固定块安装孔,中段内部为绝缘体支撑块容置腔,中段相对两侧的壳壁均水平开设有固定电极穿孔;所述壳体的上端面竖直开设有一对引压孔,且一对所述引压孔分别位于所述金属膜片固定块安装孔的相对两侧;所述壳体的下端相对两侧水平开设有一对壳体通孔。

所述机械式电容差压传感器,其中:所述绝缘体支撑块包括匹配安装于所述绝缘体支撑块容置腔内相对两侧的第一绝缘体支撑块和第二绝缘体支撑块;所述第一绝缘体支撑块的外壁开设有第一陶瓷绝缘体安装槽且沿所述第一陶瓷绝缘体安装槽的槽底中央水平贯通开设有第一电极插孔;所述第一陶瓷绝缘体安装槽在位于所述第一电极插孔上侧的槽底沿水平方向贯通开设有第一支撑块连接孔,所述第一陶瓷绝缘体安装槽在位于所述第一电极插孔下侧的槽底沿水平方向贯通开设有第一支撑块通孔,自所述第一陶瓷绝缘体安装槽的上侧槽壁顶端面沿水平方向贯通开设有第一支撑块装配孔,自所述第一陶瓷绝缘体安装槽的下侧槽壁顶端面沿水平方向贯通开设有第一支撑块引流孔;所述第二绝缘体支撑块的外壁开设有第二陶瓷绝缘体安装槽且沿所述第二陶瓷绝缘体安装槽的槽底中央水平贯通开设有第二电极插孔;所述第二陶瓷绝缘体安装槽在位于所述第二电极插孔上侧的槽底沿水平方向贯通开设有第二支撑块连接孔,所述第二陶瓷绝缘体安装槽在位于所述第二电极插孔下侧的槽底沿水平方向贯通开设有第二支撑块通孔,自所述第二陶瓷绝缘体安装槽的上侧槽壁顶端面沿水平方向贯通开设有第二支撑块装配孔,自所述第二陶瓷绝缘体安装槽的下侧槽壁顶端面沿水平方向贯通开设有第二支撑块引流孔。

所述机械式电容差压传感器,其中:所述金属膜片固定块包括第一金属膜片固定块和第二金属膜片固定块;所述第一金属膜片固定块匹配安装于所述壳体上端的所述金属膜片固定块安装孔内,其下端伸入所述绝缘体支撑块容置腔的上部内侧并与所述第一绝缘体支撑块和第二绝缘体支撑块的上端接触连接;所述第一金属膜片固定块与所述绝缘体支撑块容置腔的内腔壁之间通过密封圈密封连接,所述第一金属膜片固定块的下端相对两侧水平开设有一对固定块装配孔,一对所述固定块装配孔分别匹配与所述第一支撑块装配孔和第二支撑块装配孔对准连通并配以紧固件,使所述第一金属膜片固定块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金属膜片固定块匹配安装于所述金属膜片固定块安装孔内,其下端伸入所述绝缘体支撑块容置腔的下部内侧并与所述第一绝缘体支撑块和第二绝缘体支撑块的下端接触连接;所述第二金属膜片固定块与所述绝缘体支撑块容置腔的内腔壁之间通过另一密封圈密封连接,所述第二金属膜片固定块的下端相对两侧水平开设有一对固定块通孔,一对所述固定块通孔分别匹配与所述壳体下端的一对所述壳体通孔对准连通并配以紧固件,使所述第二金属膜片固定块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

所述机械式电容差压传感器,其中:所述金属膜片竖直安装于所述绝缘体支撑块容置腔中部,其上端连接于所述第一金属膜片固定块的中段内部,下端连接于所述第二金属膜片固定块的中段内部。

所述机械式电容差压传感器,其中:所述陶瓷绝缘体包括第一陶瓷绝缘体和第二陶瓷绝缘体;所述第一陶瓷绝缘体匹配固设于所述第一陶瓷绝缘体安装槽内,其上端沿水平开设有第一绝缘体连接孔,下端沿水平开设有第一绝缘体通孔;所述第一绝缘体连接孔与所述第一支撑块连接孔匹配对准并配以紧固件,使所述第一陶瓷绝缘体的上端与所述第一绝缘体支撑块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绝缘体通孔匹配与所述第一支撑块通孔对准连通并配以紧固件,使所述第一陶瓷绝缘体的下端与所述第一绝缘体支撑块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陶瓷绝缘体匹配固设于所述第二陶瓷绝缘体安装槽内,其上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陶瓷绝缘体安装槽的槽底,其上端沿水平开设有第二绝缘体连接孔,下端沿水平开设有第二绝缘体通孔;所述第二绝缘体连接孔与所述第二支撑块连接孔匹配对准并配以紧固件,使所述第二陶瓷绝缘体的上端与所述第二绝缘体支撑块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绝缘体通孔匹配与所述第二支撑块通孔对准连通并配以紧固件,使所述第二绝缘体通孔的下端与所述第二绝缘体支撑块的下端固定连接。

所述机械式电容差压传感器,其中:所述固定电极包括第一固定电极和第二固定电极;所述第一固定电极一端向所述壳体外侧伸出,另一端依次水平穿过所述壳体一侧的所述固定电极穿孔和所述第一陶瓷绝缘体的中段伸入所述第一电极插孔内;所述第二固定电极一端向所述壳体外侧伸出,另一端依次水平穿过所述壳体另一侧的所述固定电极穿孔和所述第二陶瓷绝缘体的中段伸入所述第二电极插孔内。

有益效果:

本发明机械式电容差压传感器结构设计简单、合理,相比传统电容差压传感器少了两端的隔离膜片、填充硅油、玻璃绝缘体和金属镀层,装配简单,可反复维修、维护,加工简单,产品成本低于传统差压传感器,具有很好的市场前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机械式电容差压传感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传统差压传感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其中,下文中出现的方位词“上端”、“下端”、“竖直”、“水平”、“内”、“外”均与图1中所示方位一致。

如图1所示,本发明机械式电容差压传感器,包括壳体1、绝缘体支撑块2、金属膜片固定块3、金属膜片4、陶瓷绝缘体5、密封圈6和固定电极7。

该壳体1为一体结构,其上下两端面均竖直开设有金属膜片固定块安装孔11,该壳体1的中段内部即位于两端的金属膜片固定块安装孔11之间的区域为绝缘体支撑块容置腔12,该壳体1中段壳壁的相对两侧均水平开设有固定电极穿孔13;其中,该壳体1的上端面竖直开设有一对引压孔14,该一对引压孔14位于金属膜片固定块安装孔11的相对两侧,该壳体1的下端相对两侧水平开设有一对壳体通孔15。

该绝缘体支撑块2匹配安装于该壳体1的绝缘体支撑块容置腔12内,其包括匹配安装于该绝缘体支撑块容置腔12内相对两侧的第一绝缘体支撑块21和第二绝缘体支撑块22。

该第一绝缘体支撑块21的外壁开设有第一陶瓷绝缘体安装槽211且沿第一陶瓷绝缘体安装槽211的槽底中央水平贯通开设有第一电极插孔212,该第一陶瓷绝缘体安装槽211位于第一电极插孔212上侧的槽底沿水平方向贯通开设有第一支撑块连接孔210,该第一陶瓷绝缘体安装槽211位于第一电极插孔212下侧的槽底沿水平方向贯通开设有第一支撑块通孔213,自该第一陶瓷绝缘体安装槽211上侧槽壁的顶端面沿水平方向贯通开设有第一支撑块装配孔214,自该第一陶瓷绝缘体安装槽211下侧槽壁的顶端面沿水平方向贯通开设有第一支撑块引流孔215。

该第二绝缘体支撑块22的外壁开设有第二陶瓷绝缘体安装槽221且沿第二陶瓷绝缘体安装槽221的槽底中央水平贯通开设有第二电极插孔222,该第二陶瓷绝缘体安装槽221位于第二电极插孔222上侧的槽底沿水平方向贯通开设有第二支撑块连接孔220,该第二陶瓷绝缘体安装槽221位于第二电极插孔222下侧的槽底沿水平方向贯通开设有第二支撑块通孔223,自该第二陶瓷绝缘体安装槽221上侧槽壁的顶端面沿水平方向贯通开设有第二支撑块装配孔224,自该第二陶瓷绝缘体安装槽221下侧槽壁的顶端面沿水平方向贯通开设有第二支撑块引流孔225。

该金属膜片固定块3匹配安装于该壳体1的金属膜片固定块安装孔11内,其包括第一金属膜片固定块31和第二金属膜片固定块32。

该第一金属膜片固定块31匹配安装于该壳体1上端的金属膜片固定块安装孔11内,其下端伸入绝缘体支撑块容置腔12上部内侧并与第一绝缘体支撑块21和第二绝缘体支撑块22的上端接触连接;该第一金属膜片固定块31与该绝缘体支撑块容置腔12的内腔壁之间通过密封圈6密封连接,该第一金属膜片固定块31的下端相对两侧水平开设有一对固定块装配孔311,该一对固定块装配孔311分别匹配与第一绝缘体支撑块21的第一支撑块装配孔214和第二绝缘体支撑块22的第二支撑块装配孔224对准连通并配以紧固件,使第一金属膜片固定块31与壳体1固定连接。

该第二金属膜片固定块32匹配安装于该壳体1下端的金属膜片固定块安装孔11内,其下端伸入绝缘体支撑块容置腔12下部内侧并与第一绝缘体支撑块21和第二绝缘体支撑块22的下端接触连接;该第二金属膜片固定块32与该绝缘体支撑块容置腔12的内腔壁之间通过另一密封圈6密封连接,该第二金属膜片固定块32的下端相对两侧水平开设有一对固定块通孔321,该一对固定块通孔321分别匹配与该壳体1下端的一对壳体通孔15对准连通并配以紧固件,使第二金属膜片固定块32与壳体1固定连接。

该金属膜片4竖直安装于该外壳1的绝缘体支撑块容置腔12中部,其上端连接于第一金属膜片固定块31的中段内部,下端连接于第二金属膜片固定块32的中段内部。

该陶瓷绝缘体5匹配安装于该绝缘体支撑块2外侧,其包括第一陶瓷绝缘体51和第二陶瓷绝缘体52。

该第一陶瓷绝缘体51匹配固设于该第一绝缘体支撑块21外壁的第一陶瓷绝缘体安装槽211内,其上端沿水平开设有第一绝缘体连接孔510,下端沿水平开设有第一绝缘体通孔511;该第一绝缘体连接孔510与该第一绝缘体支撑块21的第一支撑块连接孔210匹配对准并配以紧固件,使第一陶瓷绝缘体51的上端与第一绝缘体支撑块21的上端固定连接;该第一绝缘体通孔511匹配与第一绝缘体支撑块21的第一支撑块通孔213对准连通并配以紧固件,使第一陶瓷绝缘体51的下端与第一绝缘体支撑块21的下端固定连接。

该第二陶瓷绝缘体52匹配固设于该第二绝缘体支撑块22外壁的第二陶瓷绝缘体安装槽221内,其上端沿水平开设有第二绝缘体连接孔520,下端沿水平开设有第二绝缘体通孔521;该第二绝缘体连接孔520与第二绝缘体支撑块22的第二支撑块连接孔220匹配对准并配以紧固件,使第二陶瓷绝缘体52的上端与第二绝缘体支撑块22的上端固定连接;该第二绝缘体通孔521匹配与第二绝缘体支撑块22的第二支撑块通孔223对准连通并配以紧固件,使第二绝缘体通孔521的下端与第二绝缘体支撑块22的下端固定连接。

该固定电极7包括第一固定电极71和第二固定电极72。其中,该第一固定电极71一端向壳体1外侧伸出,另一端依次水平穿过壳体1一侧的固定电极穿孔13和第一陶瓷绝缘体51中段伸入第一绝缘体支撑块21的第一电极插孔212内。该第二固定电极72一端向壳体1外侧伸出,另一端依次水平穿过壳体1另一侧的固定电极穿孔13和第二陶瓷绝缘体52中段伸入第二绝缘体支撑块22的第二电极插孔222内。

本发明结构设计简单、合理,装配简单,可反复维修、维护,加工制造简单且成本低。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