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内腔斜孔出水口的阀体强度试验用封堵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08599发布日期:2019-02-10 13:20阅读:110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有内腔斜孔出水口的阀体强度试验用封堵工装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阀体在高压水压试验中所使用的工装,特别涉及一种内带有内腔斜孔出水口的阀体进行高压水压试验时所使用的封堵阀体进出水口的封堵工装。



背景技术:

对于核电领域所使用的阀门,当阀门阀体制造完成后,要对阀体进行高压水压强度试验,以检验阀体的强度是否达到设计要求;试验时,需将阀体的所有阀口用封堵板封堵,然后向阀体的阀腔内注入高压水,并保压一段时间,看阀体是否有渗水现象发生;但当阀体内腔带有倾斜孔出水口时,由于阀体内腔斜孔与封堵板外端的压紧工装成一定的角度,在高压试验时,封堵板的外侧压紧力与阀腔内高压水对封堵板的向外压力不在一条直线上,容易使阀口内的封堵板脱离阀体,造成封堵试验失败;另外,由于封堵板要嵌入到倾斜孔出水口内,封堵板的侧立面是呈倾斜圆柱状的,以达到与倾斜孔出水口的腔内内侧面紧密贴合的目的,在该倾斜配合面上要设置o形密封圈,而现有的o形密封圈仅适合于垂直圆柱立面,选择适合倾斜状圆柱桩立面上的密封圈存在困难。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带有内腔斜孔出水口的阀体强度试验用封堵工装,解决了封堵板密封圈选择困难和封堵板容易脱离阀体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以上技术问题的:

一种带有内腔斜孔出水口的阀体强度试验用封堵工装,包括阀体,在阀体中分别设置有阀体左端倾斜出水口、阀体右端倾斜出水口和阀体上端垂直出水口,在阀体左端倾斜出水口内设置有左封堵块,在左封堵块与阀体左端倾斜出水口的内腔之间设置有左o形密封圈,在阀体右端倾斜出水口内设置有右封堵块,在右封堵块与阀体右端倾斜出水口的内腔之间设置有右o形密封圈,在左封堵块上设置有注水通孔,在阀体的左端面上设置有左压板,在阀体的右端面上设置有右压板,在左压板与右压板之间分别设置有上对拉螺栓和下对拉螺栓,在左压板的中央设置有中心通孔,在中心通孔中设置有注水连通弯管,注水连通弯管的右端与注水通孔的左端通过焊接连通在一起,在注水连通弯管的左端通过焊接连通有接管嘴。

在阀体上端垂直出水口上设置有阀体上端封堵盖,阀体上端封堵盖通过连接螺栓与阀体固定连接在一起,在接管嘴上连接有可调压水泵。

本发明工装简单,使用方便,节省了生产成本,缩短了产品的供货周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一种带有内腔斜孔出水口的阀体强度试验用封堵工装,包括阀体11,在阀体11中分别设置有阀体左端倾斜出水口13、阀体右端倾斜出水口14和阀体上端垂直出水口15,在阀体左端倾斜出水口13内设置有左封堵块3,在左封堵块3与阀体左端倾斜出水口13的内腔之间设置有左o形密封圈4,在阀体右端倾斜出水口14内设置有右封堵块6,在右封堵块6与阀体右端倾斜出水口14的内腔之间设置有右o形密封圈10,在左封堵块3上设置有注水通孔17,在阀体11的左端面上设置有左压板12,在阀体11的右端面上设置有右压板7,在左压板12与右压板7之间分别设置有上对拉螺栓8和下对拉螺栓9,在左压板12的中央设置有中心通孔18,在中心通孔18中设置有注水连通弯管2,注水连通弯管2的右端与注水通孔17的左端通过焊接连通在一起,在注水连通弯管2的左端通过焊接连通有接管嘴1。

在阀体上端垂直出水口15上设置有阀体上端封堵盖5,阀体上端封堵盖5通过连接螺栓16与阀体11固定连接在一起,在接管嘴1上连接有可调压水泵;本发明主要考虑如何设计封堵板来解决阀体水压试验时非标准倾斜进出水口的封堵问题,方便封堵用o形圈的选择;用封堵块代替封堵板,将封堵块插入到倾斜的阀体内出水口中,克服了为封堵板的倾斜圆柱状侧立面选择密封圈的难题,对封堵块与倾斜的阀体内出水口之间的圆柱形配合,只需选择现有的o形密封圈即可实现很好的密封效果;另外,两侧压板再通过封堵块共同承压阀内高压水的压力,避免了封堵板容易在试验过程中脱离阀体的缺陷。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有内腔斜孔出水口的阀体强度试验用封堵工装,解决了封堵板密封圈选择困难和封堵板容易脱离阀体的问题。在阀体左端倾斜出水口(13)内设置有左封堵块(3),在左封堵块(3)与阀体左端倾斜出水口(13)的内腔之间设置有左O形密封圈(4),在阀体右端倾斜出水口(14)内设置有右封堵块(6),在右封堵块(6)与阀体右端倾斜出水口(14)的内腔之间设置有右O形密封圈(10),在左封堵块(3)上设置有注水通孔(17),在左压板(12)与右压板(7)之间分别设置有上对拉螺栓(8)和下对拉螺栓(9),在中心通孔(18)中设置有注水连通弯管(2)。本发明工装简单,使用方便,节省了生产成本,缩短了产品的供货周期。

技术研发人员:王育军;李小龙;胡许峰;耿晋亮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西江淮重工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09.29
技术公布日:2019.02.0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