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试验环境气体泄漏检测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889835发布日期:2019-02-15 22:58阅读:215来源:国知局
一种试验环境气体泄漏检测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环境安全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试验环境气体泄漏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实验室中产生的气体很多都是有害的,实验环境的密封性非常重要,故而需要进行气体泄漏检测。现有的实验环境气体泄漏检测都是测量气体浓度。如此,在人工打开试验环境时的气体挥发也会被认为是环境泄露,识别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背景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试验环境气体泄漏检测方法。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试验环境气体泄漏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在实验环境的开合位置设置挥发成份检测装置,通过挥发成份检测装置实时检测挥发气体浓度;

s2、建立第一时间集合,并预设浓度安全阈值s0;

s3、获取挥发成份检测装置不同时刻的检测到的挥发气体浓度值并记录;

s4、将最近一次获取的挥发气体浓度值sn与上一次获取的挥发气体浓度值sn-1进行比较;如果,sn=sn-1,则返回步骤s3;

如果,sn>sn-1,则执行以下步骤:

s51、将最近一次挥发气体浓度值的采集时间记录到第一时间集合中;

s52、判断第一时间集合中最新获取的采集时间与最早获取的采集时间形成的时间长度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的风险阈值;

s53、是,则判断试验环境泄露;否,则返回步骤s3;

如果,sn<sn-1,则执行以下步骤:

s61、判断最近一次获取的挥发气体浓度值sn是否小于或等于浓度安全阈值s0;

s62、否,则返回步骤s3;是,则清空第一时间集合并返回步骤s3。

优选的,步骤s3中,通过挥发成份检测装置周期性采集挥发气体浓度值。

优选的,采集周期为5-30s。

优选的,步骤s53中,当sn>sn-1且第一时间集合中最新获取的采集时间与最早获取的采集时间形成的时间长度小于风险阈值时,则将挥发气体浓度值采集周期调整为预设的第二采集周期再返回步骤s3;步骤s62中,sn<sn-1且最近一次获取的挥发气体浓度值sn小于或等于浓度安全阈值s0时,则清空第一时间集合并将挥发气体浓度值采集周期调整为预设的第一采集周期再返回步骤s3;第二采集周期小于第一采集周期。

优选的,步骤s51中,第一时间集合中的多个采集时间根据时间顺序进行排列。

优选的,步骤s2中还包括建立第二时间集合;步骤s61还包括:将最近一次挥发气体浓度值的采集时间记录到第二时间集合中;当sn<sn-1,还包括:s61a、计算第一时间集合中最后的采集时间和最早的采集时间之间的差值作为参照值f1;s62中,当sn大于s0,则将第二时间集合中最后的采集时间和最早的采集时间之间的差值fn与参照值f1比较,判断fn≤f1+k是否成立,k为计算常数;如果成立,则返回步骤s3;如果不成立,则进行环境通风异常报警并返回步骤s3。

优选的,步骤s61中,第二时间集合中的采集时间顺序排列。

优选的,步骤s4中,针对第一个采集到的挥发气体浓度值sn,将浓度安全阈值s0作为sn-1与sn进行比较。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试验环境气体泄漏检测方法,根据最近一次获取的挥发气体浓度值sn与上一次获取的挥发气体浓度值sn-1进行比较以判断实验环境外部的挥发气体浓度变化趋势,并进一步通过挥发气体浓度上升趋势持续时间判断试验环境是否泄露。如此,可自动识别并忽视试验环境的短暂开放,即忽略实验环境在操作过程中的人工开启。如此,提高了实验环境泄露检测的可靠性,有利于避免不正确的警报。

本发明中,通过对当前挥发气体浓度值sn的量值判断,实现了对实验环境外部的挥发气体浓度的安全检测。本步骤中,在sn<sn-1且最近一次获取的挥发气体浓度值sn小于或等于浓度安全阈值s0时,清空第一时间集合并返回步骤s3,以方便在下一次实验环境外部的挥发气体浓度上升时,再次调用第一时间集合对挥发气体浓度上升趋势持续时间进行判断。如此,实现了每一次实验环境外部的挥发气体浓度上升趋势的独立检测和判断,有利于提高实验环境泄露检测的精确和有效。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提出的一种试验环境气体泄漏检测方法流程图;

图2为实施例2提出的一种试验环境气体泄漏检测方法流程图;

图3为实施例3提出的一种试验环境气体泄漏检测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参照图1,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试验环境气体泄漏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在实验环境的开合位置设置挥发成份检测装置,通过挥发成份检测装置实时检测挥发气体浓度。以便根据实验环境外部的挥发气体浓度判断实验环境泄露与否。

具体的,本实施方式中,实验环境的开合位置指的是门等控制实验环境与外部通断的部件与实验环境主体之间的缝隙位置例如试验柜实验室的门缝位置等。本实施方式中,将挥发成份检测装置安装在门缝位置,可第一时间检测到泄露的挥发气体浓度变化,从而提高实验环境泄露检测的及时性。

s2、建立第一时间集合,并预设浓度安全阈值s0。

s3、获取挥发成份检测装置不同时刻的检测到的挥发气体浓度值并记录。

s4、将最近一次获取的挥发气体浓度值sn与上一次获取的挥发气体浓度值sn-1进行比较。如果,sn=sn-1,表示上一次挥发气体浓度值采集时间至当前时间这一段时间内实验环境未发生泄露,则返回步骤s3。

具体的,本步骤步骤s4中,针对第一个采集到的挥发气体浓度值sn,将浓度安全阈值s0作为sn-1与sn进行比较。

如果,sn>sn-1,则执行以下步骤:

s51、将最近一次挥发气体浓度值的采集时间记录到第一时间集合中。通过该步骤,可对检测到的挥发气体浓度上升过程中每一个挥发气体浓度值的采集时间进行记录。

s52、判断第一时间集合中最新获取的采集时间与最早获取的采集时间形成的时间长度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的风险阈值。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时间集合中的多个采集时间根据时间顺序进行排列,如此第一时间集合中最新获取的采集时间与最早获取的采集时间形成的时间长度即为第一时间集合和第一个采集时间与最后一个采集时间之间的长度。如此,通过第一时间集合中,采集时间的顺序排列,有利于提高时间长度的计算效率,从而提高通过该方法检测实验环境泄露与否的实时性。

s53、是,则判断试验环境泄露。否,则返回步骤s3。

如此,本实施方式中,根据最近一次获取的挥发气体浓度值sn与上一次获取的挥发气体浓度值sn-1进行比较以判断实验环境外部的挥发气体浓度变化趋势,并进一步通过挥发气体浓度上升趋势持续时间判断试验环境是否泄露。如此,可自动识别并忽视试验环境的短暂开放,即忽略实验环境在操作过程中的人工开启。如此,提高了实验环境泄露检测的可靠性,有利于避免不正确的警报。

如果,sn<sn-1,则执行以下步骤:

s61、判断最近一次获取的挥发气体浓度值sn是否小于或等于浓度安全阈值s0。

s62、否,则返回步骤s3。是,则清空第一时间集合并返回步骤s3。

本步骤,通过对当前挥发气体浓度值sn的量值判断,实现了对实验环境外部的挥发气体浓度的安全检测。本步骤中,在sn<sn-1且最近一次获取的挥发气体浓度值sn小于或等于浓度安全阈值s0时,清空第一时间集合并返回步骤s3,以方便在下一次实验环境外部的挥发气体浓度上升时,再次调用第一时间集合对挥发气体浓度上升趋势持续时间进行判断。如此,实现了每一次实验环境外部的挥发气体浓度上升趋势的独立检测和判断,有利于提高实验环境泄露检测的精确和有效。

本实施例的步骤s3中,通过挥发成份检测装置周期性采集挥发气体浓度值。具体的,采集周期为5-30s。

实施例2

相对于实施例1,本实施例的步骤s53中,当sn>sn-1且第一时间集合中最新获取的采集时间与最早获取的采集时间形成的时间长度小于风险阈值时,则将挥发气体浓度值采集周期调整为预设的第二采集周期再返回步骤s3。步骤s62中,sn<sn-1且最近一次获取的挥发气体浓度值sn小于或等于浓度安全阈值s0时,则清空第一时间集合并将挥发气体浓度值采集周期调整为预设的第一采集周期再返回步骤s3。第二采集周期小于第一采集周期。

如此,本实施例中,在环境中挥发气体浓度上升过程中,缩短挥发气体检测周期,有利于在实验环境泄露时提高响应效率,从而提高环境安全监测的可靠,有利于避免风险事件的发生。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中,步骤s2中还包括建立第二时间集合。步骤s61还包括:将最近一次挥发气体浓度值的采集时间记录到第二时间集合中。

当sn<sn-1,还包括:s61a、计算第一时间集合中最后的采集时间和最早的采集时间之间的差值作为参照值f1。

s62中,当sn大于s0,则将第二时间集合中最后的采集时间和最早的采集时间之间的差值fn与参照值f1比较,判断fn≤f1+k是否成立,k为计算常数;如果成立,则返回步骤s3;如果不成立,则进行环境通风异常报警并返回步骤s3。

如此,本实施方式中,实现了挥发气体浓度下降速度和挥发气体浓度上升速度的对比,从而实现了对环境通风效果的检测,以及时发现通风异常情况,从而进行检修,以保证试验环境的安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涉及的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