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二元自组装识别苯丙氨酸对映体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809053发布日期:2019-02-10 13:23阅读:187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二元自组装识别苯丙氨酸对映体的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分子识别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二元自组装识别苯丙氨酸对映体的方法。



背景技术:

手性化合物具有物化性质相似的光学异构体,它们较难区分。由于手性不同,异构体生物活性也可能迥异,因此,在生化分析、药物化学或有机合成领域手性识别是一项重要工作。过去,基于手性柱的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已经广泛运用识别或分离手性对映体,其缺点是高成本、耗时长和工作繁琐,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应用。另外,基于核磁、质谱、红外、紫外和圆二色谱等仪器的手性研究通常依赖结构复杂的手性化合物。电化学手性传感器方法简单快速,但对电活性较差的物质,例如:苯丙氨酸,也存在检测不灵敏的问题。本发明涉及到的二元自组装体可以用于苯丙氨酸的手性识别,扫描电镜(sem)得到的自组装体形貌和尺寸可以用于识别苯丙氨酸手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基于二元自组装识别苯丙氨酸对映体的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是:苯丙氨酸异构体分别和α-环糊精双核铜(cu2-α-cd)自组装,采用在水溶液中得到微米级自组装体,通过扫描电镜(sem)或高倍光学显微镜观察组装体形貌和大小,利用形貌和尺寸差异识别苯丙氨酸对映体。

上述制备方法的具体步骤为:

(1)称取27.5mgcu2-α-cd溶解于10ml超纯水中,备2份;

(2)称取4.1mgl/d-phe分别溶解于10ml超纯水中;

(3)将10mll/d-phe溶液分别加入10mlcu2-α-cd溶液中,在20~35摄氏度下搅拌1小时,然后在0~15摄氏度下自组装24~48h。即获得l/d-phe与cu2-α-cd的二元自组装体;

(4)将二元自组装体(d/l-phe/cu2-α-cd)进行sem表征。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利用二元自组装体形貌和尺寸不同,实现苯丙氨酸对映体的识别。

附图说明

图1实施例1所得样品sem图

图2实施例2所得样品sem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1

(1)称取27.5mgcu2-α-cd溶解于10ml超纯水中;

(2)称取4.1mgl-phe溶解于10ml超纯水中;

(3)将10mll-phe溶液加入10mlcu2-α-cd溶液中,25℃搅拌1小时,然后8℃静置自组装48h。产物经高速离心,超纯水洗涤3次后,冷冻干燥,获得l-phe与cu2-α-cd二元自组装体;

(4)sem表征二元自组装体(l-phe/cu2-α-cd)形貌和尺寸。

实施例2

(1)称取27.5mgcu2-α-cd溶解于10ml超纯水中;

(2)称取4.1mgd-phe溶解于10ml超纯水中;

(3)将10mld-phe溶液加入10mlcu2-α-cd溶液中,,25℃搅拌1小时,然后8℃静置自组装48h。产物经高速离心,超纯水洗涤3次后,冷冻干燥,获得d-phe与cu2-α-cd自组装的二元自组装体;

(4)sem表征二元自组装体(d-phe/cu2-α-cd)形貌和尺寸。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二元自组装识别苯丙氨酸对映体的方法,以苯丙氨酸对映体(L/D‑Phe)分别与α‑环糊精双核铜(Cu2‑α‑CD)自组装,制备苯丙氨酸/α‑环糊精双核铜的二元自组装体,扫描电镜(SEM)表征其形貌和尺寸,通过形貌和大小的差异,识别苯丙氨酸对映体。

技术研发人员:陶永新;张加;彭勇刚;储富强;秦勇;孔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常州大学
技术研发日:2018.11.21
技术公布日:2019.02.0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