漏液检测板及漏液监测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26149发布日期:2019-04-05 21:48阅读:300来源:国知局
漏液检测板及漏液监测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检测
技术领域
,特别是涉及漏液检测
技术领域
,具体为一种漏液检测板。
背景技术
:通常公司散热系统会采用的是风冷技术。但对于功耗和热量极大的产品,如as20g2,内含八个功耗300w的gpumodule,单box最大功耗可达3000w,此时,风冷的冷却功耗大、噪声高、设备密度低等缺陷就变得显著了,因此导入了液冷技术。目前采用的冷却液具有一定的导电性,一旦发生漏液,会对系统造成极大的损害。因此,漏液检测是液冷系统必不可少的安保措施。针对液体检测,目前市场有现成产品,但都是针对生活和工业生产,运用到我们产品中有以下缺陷:1)安装位置不好定。由于每个box节点以及rack机架都需要检测,检测器只能集中放置在一个托盘,液体感知线和输出信号线从该托盘接到各个节点以及机架上,这样接线会比较混乱;2)接口连接不方便。由于都是主要运用于生活和工业生产中,感知线和输出信号的接口都是用螺丝锁接的,安装在rack里面时操作不方便;3)供电不方便。现有产品基本都是交流220v和交流110v供电,在rack上取电不方便;4)电压监控不方便。交流220v和110v电压监控复杂,不方便被bmc直接监控。技术实现要素: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漏液检测板,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漏液监测系统检测漏液不方便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漏液检测板,装设于待检测节点中,所述漏液检测板包括:至少一检测组件,装设于所述待检测节点中的至少一个待检测体上,输出一检测组件状态信号;一信号处理板,与所述检测组件相连,根据所述检测组件输出的所述检测组件状态信号确定所述待检测体是否发生漏液。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检测组件包括:一端接电阻;一感应线,包括第一感应线和第二感应线,所述第一感应线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感应线的第一端分别与所述端接电阻的两端相连;所述第一感应线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感应线的第二端形成用于与所述信号处理板相连的连接端;其中:所述检测组件状态信号为所述连接端感应所述端接电阻阻值生成的阻抗信号。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感应线还包括:一包覆层,包覆于所述第一感应线和所述第二感应线外面并露出所述连接端。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信号处理板包括:一印制电路板;至少一个连接端口,装设于所述印制电路板的一侧,用于与所述检测组件相连;一信号转换电路,装设于所述印制电路板上,分别与各所述连接端口相连,用于将从所述感应线接收的阻抗信号转换为电压信号;一第一比较器,装设于所述印制电路板上,与所述信号转换电路相连,用于对所述电压信号和漏液参考电压进行比较输出第一比较信号以确定所述待检测体是否发生漏液。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漏液检测板还包括:第一指示元件,装设于所述印制电路板上,与所述第一比较器相连,用于在所述待检测体是否发生漏液时,进行报警指示。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信号处理板包括:一第二比较器,装设于所述印制电路板上,与所述信号转换电路相连,用于将所述电压信号与感应线状态参考电压进行比较输出第二比较信号以确定所述检测组件是否发生短路或断路。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漏液检测板还包括:第二指示元件,装设于所述印制电路板上,与所述第二比较器相连,用于在所述检测组件是否发生断路或断路时,进行报警指示。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信号转换电路包括:第一分压电阻,与所述连接端口相连,将从所述检测组件接收的阻抗信号转换为电压信号;第二分压电阻,一端与所述第一分压电阻相连,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比较器相连,将所述分压信号输出到所述第一比较器;第三分压电阻,一端与所述第一分压电阻相连,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比较器相连,将所述分压信号输出到所述第二比较器。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信号处理板与一主板相连,将处理后的信号输出到所述主板。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漏液监测系统,所述漏液监测系统包括如上所述的漏液检测板。如上所述,本发明的一种漏液检测板,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采用漏液检测板安装在待检测节点(box节点)中,可接入两路感知线,可同时监控节点内部和机架(rack)上的水管是否有漏液,而且感知线选用快插连接方式,方便将机架(rack)上的感知线接入。附图说明图1显示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漏液检测板的整体原理结构图。图2显示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漏液检测板中检测组件的一种优选结构图。图3显示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漏液检测板的一种具体原理结构示意图。图4显示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漏液检测板中信号转换电路的一种结构示例图。元件标号说明100漏液检测板110检测组件111端接电阻112感应线1121第一感应线1122第二感应线120信号处理板121印制电路板122连接端口123信号转换电路1231第一分压电阻1232第二分压电阻1233第三分压电阻124第一比较器125第一指示元件126第二比较器127第二指示元件200主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发明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发明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请参阅图1至图4。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发明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发明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发明可实施的范畴。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漏液检测板,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漏液监测系统检测漏液不方便的问题。以下将详细阐述本实施例的一种漏液检测板的原理及实施方式,使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需要创造性劳动即可理解本实施例的一种漏液检测板。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本发明提供一种漏液检测板100,装设于待检测节点中,所述漏液检测板100包括:至少一检测组件110和一信号处理板120。以下对本实施例的漏液检测板100进行详细说明。于本实施例中,所述漏液检测板100包括至少一检测组件110,所述检测组件110装设于所述待检测节点中的至少一个待检测体上,输出一检测组件状态信号。具体地,如图2所示,于本实施例中,所述检测组件110包括:一端接电阻111和一感应线112。如图2所示,所述感应线112包括第一感应线1121和第二感应线1122,所述第一感应线1121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感应线1122的第一端分别与所述端接电阻111的两端相连;所述第一感应线1121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感应线1122的第二端形成用于与所述信号处理板120相连的连接端。所以本实施例的所述漏液检测板100可接入两路感知线,即能同时检测节点内部和rack上的水管情况。其中:所述检测组件状态信号为所述连接端感应所述端接电阻111阻值生成的阻抗信号。所述第一感应线1121、所述第二感应线1122和所述端接电阻111一起构成一个回路,所述第一感应线1121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感应线1122的第二端感知所述端接电阻111的阻值变化,也就是说,在感知线一端的两个接头感受到的阻抗值为端接阻值,例如,所述端接电阻111的阻值为1m欧姆。当有冷却液滴到感知线上时,所述端接电阻111的阻抗会发生变化。经实验,冷却液阻抗大概在1m左右,以此列出感知线上所有情况对应的阻抗如下表1所示:表1阻抗(m欧)正常1短路0开路无穷漏液0.5(0~1)于本实施例中,所述感应线112还包括:一包覆层,所述包覆层包覆于所述第一感应线1121和所述第二感应线1122外面并露出所述连接端。所以,所述检测组件110安装在待检测节点内部,供电方便,例如,供电采用12v_stby,直接从取自主板200,输出信号和电源供电直接采用常规的连接器(connector)和线缆(cable)连接,将输出信号直接送入主板bmc(基板管理控制器),以便rmc和bmc及时获取信息,感知线选用快插连接方式,方便将机架(rack)上的感知线接入。于本实施例中,所述信号处理板120与所述检测组件110相连,根据所述检测组件110输出的所述检测组件状态信号确定所述待检测体是否发生漏液。具体地,于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所述信号处理板120包括:一印制电路板121,至少一个连接端口122,一信号转换电路123以及一第一比较器124。如图3所示,所述信号处理板120包括至少一个连接端口122,所述连接端口122装设于所述印制电路板121的一侧,用于与所述检测组件110相连;所述信号转换电路123装设于所述印制电路板121上,分别与各所述连接端口122相连,用于将从所述感应线112接收的阻抗信号转换为电压信号。于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比较器124装设于所述印制电路板121上,与所述信号转换电路123相连,用于对所述电压信号和漏液参考电压进行比较输出第一比较信号以确定所述待检测体是否发生漏液。于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所述漏液检测板100还包括:第一指示元件125,装设于所述印制电路板121上,与所述第一比较器124相连,用于在所述待检测体是否发生漏液时,进行报警指示。所述第一指示元件125优选为指示灯。此外,于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所述信号处理板120包括:一第二比较器126,装设于所述印制电路板121上,与所述信号转换电路123相连,用于将所述电压信号与感应线112状态参考电压进行比较输出第二比较信号以确定所述检测组件110是否发生短路或断路。于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所述漏液检测板100还包括:第二指示元件127,装设于所述印制电路板121上,与所述第二比较器126相连,用于在所述检测组件110是发生断路或断路时,进行报警指示。所述第二指示元件127优选为指示灯。所以本实施例的漏液检测板100自带感知线断路检测,当感知线连接处松动或者中间有断开现象,漏液检测板100会通过指示灯进行报警指示,例如所述指示灯变为红色,并告知感知线异常。于本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所述信号转换电路123包括:第一分压电阻1231,第二分压电阻1232以及第三分压电阻1233。所述第一分压电阻1231与所述连接端口122相连,将从所述检测组件110接收的阻抗信号转换为电压信号;所述第二分压电阻1232一端与所述第一分压电阻1231相连,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比较器124相连,将所述分压信号输出到所述第一比较器124;所述第三分压电阻1233一端与所述第一分压电阻1231相连,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比较器126相连,将所述分压信号输出到所述第二比较器126。于本实施例中,所述信号处理板120还与一主板200相连,将处理后的信号输出到所述主板200。所以,本实施例的漏液检测板100利用电阻分压将阻抗信号转化成电压信号,然后将电压信号分别送到两个比较器(所述第一比较器124和所述第二比较器126)中。其中一个比较器可以用于提取感知线异常信息,如短路和开路;另外一个比较器用于提取漏液信息,最后将这些信号统一送到bmc,bmc将对漏液信息做实时监控。此外,为了突出本发明的创新部分,本实施例中并没有将与解决本发明所提出的技术问题关系不太密切的技术特征引入,但这并不表明本实施例中不存在其它的结构和功能特征。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基本构想,遂图式中仅显示与本发明中有关的组件而非按照实际实施时的组件数目、形状及尺寸绘制,其实际实施时各组件的型态、数量及比例可为一种随意的改变,且其组件布局型态也可能更为复杂。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漏液监测系统,所述漏液监测系统包括如上所述的漏液检测板100,上述已经对所述漏液检测板100进行了详细说明,在此不再赘述。综上所述,本发明采用漏液检测板安装在待检测节点(box节点)中,可接入两路感知线,可同时监控节点内部和机架(rack)上的水管是否有漏液,而且感知线选用快插连接方式,方便将机架(rack)上的感知线接入。所以,本发明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种种缺点而具高度产业利用价值。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发明。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发明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
技术领域
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发明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发明的权利要求所涵盖。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