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锂电池防爆试验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97098发布日期:2019-04-23 21:38阅读:186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锂电池防爆试验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电池测试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多功能锂电池防爆试验机。



背景技术:

锂电池现已广泛应用于手机、玩具、电动自行车或其它日常用品上,我国是充电电池产销大国,出口量巨大,根据gb/t18287等标准要求,需对充电电池做大电流充放电试验。

在以往的试验过程中,多次发生过电池爆炸起火事故,严重威胁了试验人员和试验设备的安全,且大多数试验机往往只能灭火,不能进行声光提醒,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多功能锂电池防爆试验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锂电池防爆试验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锂电池充放电试验过程不安全以及试验机功能单一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多功能锂电池防爆试验机,包括试验机主体,所述试验机主体上表面设有高压气罐和声光报警器,所述试验机主体右侧面嵌设有外部接线端,所述试验机主体前表面铰接有实验门,所述实验门外表面左侧设有两个强力合页,所述强力合页一侧连接于所述实验门外表面,另一侧连接于所述试验机主体前表面,所述实验门外表面设有把手,所述实验门内表面靠近边沿的位置设有密封圈,所述实验门表面嵌设有防爆玻璃;

所述试验机主体表面开设有实验空腔,所述实验空腔右侧内壁嵌设有内部接线端,所述实验空腔后侧内壁开设有若干均匀等距排列的散气口,所述散气口后方设有排烟风扇,所述排烟风扇后方开设有排烟窗。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所述高压气罐上表面开设有二氧化碳气体入口管,所述高压气罐下表面设有二氧化碳气体喷头,所述二氧化碳气体喷头穿过所述试验机主体上表面进入所述实验空腔内部。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所述二氧化碳气体喷头靠近所述高压气罐的位置设有电磁阀。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所述二氧化碳气体喷头靠近端口处设有一圈压力感应器。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所述压力感应器和所述电磁阀通过导线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所述压力感应器和所述声光报警器通过导线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所述压力感应器与所述内部接线端通过导线连接,所述压力感应器与所述外部接线端通过导线连接,所述内部接线端和所述外部接线端通过导线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所述压力感应器与所述排烟风扇通过导线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将实验的锂电池和内部接线端相连接,再把外部接线端和外部电源设备相连接,实验锂电池便接通电源,可进行充放电实验;当实验的锂电池发生爆炸时,实验空腔的气压急速升高,导致压力感应器产生反应,通过导线断开内部接线端与实验锂电池的连通,也断开外部接线端与连接外部电源设备的连通;同时通过导线开启声光报警器,使声光报警器发出警报;同时通过导线打开电磁阀让二氧化碳进入实验空腔内部,对爆炸的实验锂电池进行灭火;同时通过导线开启排烟风扇,使得实验空腔内部的烟雾尽快散去;操作简单,解决了锂电池充放电试验过程不安全以及试验机功能单一的问题,便于普及和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前方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实验门打开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后方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的电磁阀结构示意图。

图中:1、试验机主体;10、实验空腔;2、实验门;21、把手;22、强力合页;23、密封圈;3、防爆玻璃;4、高压气罐;40、二氧化碳气体入口管;41、二氧化碳气体喷头;5、外部接线端;6、声光报警器;7、内部接线端;8、散气口;9、压力感应器;11、排烟窗;12、排烟风扇;13、电磁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请参阅图1-4,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多功能锂电池防爆试验机,包括试验机主体1,如图1所示,试验机主体1上表面设有高压气罐4和声光报警器6,试验机主体1右侧面嵌设有外部接线端5,试验机主体1前表面铰接有实验门2,实验门2外表面左侧设有两个强力合页22,强力合页22一侧连接于实验门2外表面,另一侧连接于试验机主体1前表面,实验门2外表面设有把手21,如图2所示,实验门2内表面靠近边沿的位置设有密封圈23。

本实施例中,试验机主体1由1.5mm厚a3钢板制作而成,并经过烤漆处理,这样制作出来的试验机主体1强度高,质量好,不容易损坏。

值得说明的是,实验门2表面嵌设有防爆玻璃3,通过防爆玻璃3可看到实验空腔10内部进行测试的锂电池,可对其状态记录,进行实验数据的收集。

本实施例中,声光报警器6采用常熟市常阳仪表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bj3011声光报警器6,其配套的电路和电源也由该厂家提供;此外,本发明中涉及到声光报警器6为现有技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完全可以实现,无需赘言,本发明保护的内容也不涉及对声光报警器6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的改进。

如图2所示,试验机主体1表面开设有实验空腔10,实验空腔10右侧内壁嵌设有内部接线端7,实验空腔10后侧内壁开设有若干均匀等距排列的散气口8,二氧化碳气体喷头41靠近端口处设有一圈压力感应器9。

值得说明的是,压力感应器9和声光报警器6通过导线连接,当实验的锂电池发生爆炸时,实验空腔10的气压急速升高,导致压力感应器9产生反应,通过导线开启声光报警器6,使其发出警报,吸引试验人员的注意,可快速对实验进行观察,并处理后续安全问题。

本实施例中,压力感应器9采用上海航欧机电设备公司的transducertechnique压力感应器,其配套的电路和电源也由该厂家提供;此外,本发明中涉及到压力感应器9为现有技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完全可以实现,无需赘言,本发明保护的内容也不涉及对压力感应器9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的改进。

值得说明的是,内部接线端7和外部接线端5通过导线连接,内部接线端7用于连接实验锂电池,外部接线端5用于连接外部电源设备,当实验锂电池通过导线与内部接线端7相连接后,再把外部接线端5和外部电源设备相连接,实验锂电池便接通电源,可进行充放电实验了。

进一步的,压力感应器9与内部接线端7通过导线连接,压力感应器9与外部接线端5通过导线连接,当实验的锂电池发生爆炸时,实验空腔10的气压急速升高,导致压力感应器9产生反应,通过导线断开内部接线端7与实验锂电池的连通,同时也断开外部接线端5与连接外部电源设备的连通,保证不会发生电源事故,避免意外。

如图3所示,散气口8后方设有排烟风扇12,排烟风扇12后方开设有排烟窗11。

值得说明的是,压力感应器9与排烟风扇12通过导线连接,当实验的锂电池发生爆炸时,实验空腔10的气压急速升高,导致压力感应器9产生反应,通过导线开启排烟风扇12,锂电池爆炸产生的烟雾通过散风口8进入到试验机主体1后方,排烟风扇12的运转可加速空气的流通,能尽快散去实验空腔10内部的烟雾,加快实验的进展。

如图4所示,高压气罐4上表面开设有二氧化碳气体入口管40,高压气罐4下表面设有二氧化碳气体喷头41,二氧化碳气体喷头41穿过试验机主体1上表面进入实验空腔10内部,二氧化碳气体喷头41靠近高压气罐4的位置设有电磁阀13。

本实施例中,电磁阀13采用上海湖泉阀门有限公司生产的zcs.2p电磁阀,其配套的电路和电源也由该厂家提供;此外,本发明中涉及到电磁阀13为现有技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完全可以实现,无需赘言,本发明保护的内容也不涉及对电磁阀13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的改进。

值得说明的是,压力感应器9和电磁阀13通过导线连接,当实验的锂电池发生爆炸时,实验空腔10的气压急速升高,导致压力感应器9产生反应,通过导线打开电磁阀13,让二氧化碳通过二氧化碳气体喷头41进入实验空腔10内部,对爆炸的实验锂电池进行灭火,安全可靠。

本实施例的多功能锂电池防爆试验机在使用时,握住把手21,打开实验门2,把实验的锂电池放入实验空腔10中,把实验的锂电池和内部接线端7相连接,再握住把手21,关闭实验门2,把二氧化碳导管和二氧化碳气体入口管40相连接,再把外部接线端5和外部电源设备相连接,实验锂电池便接通电源,可进行充放电实验,此时可通过防爆玻璃3对实验锂电池进行状态观察;

当实验的锂电池发生爆炸时,实验空腔10的气压急速升高,导致压力感应器9产生反应,通过导线断开内部接线端7与实验锂电池的连通,也断开外部接线端5与连接外部电源设备的连通;同时通过导线开启声光报警器6,使声光报警器6发出警报,吸引试验人员的注意;同时通过导线打开电磁阀13让二氧化碳从高压气罐4再通过二氧化碳气体喷头41进入实验空腔10内部,对爆炸的实验锂电池进行灭火;同时通过导线开启排烟风扇12,排烟风扇12的运转可加速空气的流通,尽快散去实验空腔10内部的烟雾,加快实验的进展;操作简单,解决了锂电池充放电试验过程不安全以及试验机功能单一的问题,便于普及和推广。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发明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发明,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