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法测量极距换算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48018发布日期:2018-08-10 20:41阅读:103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球物理勘探领域,特别是一种电法测量极距换算尺。



背景技术:

高密度电法即高密度电阻率法,它是以岩、土导电性的差异为基础,研究人工施加稳定电流场的作用下地下传导电流分布规律的一类电法勘探方法。

采用高密度电法勘测时,通过在测线上设置较高密度的测点,将全部电极布置在一定间隔的测点上,然后进行数据采集。由于使用电极数量多,而且电极之间可以自由组合,这样可以提供更多的地电信息,使电法勘探能像地震勘探一样使用覆盖式的测量方式。其优点有:(1)电极布设一次性完成,减少了因电极设置引起的干扰和由此带来的测量误差;(2)能有效地进行多种电极排列方式的测量,从而可以获得较丰富的关于地电结构状态的地质信息;(3)数据的采集和收录全部实现了自动化,不仅采集速度快,而且避免了由于人工操作所引起的误差和错误;(4)可以实现资料的现场实时处理和脱机处理,大大提高了电阻率法的智能化程度。

目前,诸如高密度电法在内的电法测量野外布线多采用手持GPS放点或拉皮尺量距的方法来指导电极的布设。但对于小极距测点布设来说,手持GPS精度误差较大,拉皮尺测距则通常又忽略了坡度对水平距的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方案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装置简易、携带方便,提高测点间水平距离精度的电法测量极距换算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电法测量极距换算尺,包括扇形尺和铅锤指针,所述扇形尺设置有刻度盘,所述刻度盘用于标示坡度以及与所述坡度对应的极距转换系数;所述扇形尺中轴线上设置有转轴,所述铅锤指针被配置为可绕所述转轴自由转动,且竖直放置时保持铅锤状态。

所述扇形尺即平面形状呈扇形的尺,以扇形的圆形为所述扇形尺的圆心,以扇形的圆弧为所述扇形尺的圆弧。

使用时,所述扇形尺立放,其圆弧边缘靠准山坡倾向,所述铅锤指针指示山坡坡度对应在所述刻度盘上的坡度刻度,根据所述刻度盘上的坡度刻度及对应的极距转换系数即可快速计算出电极铺设需要的地面距离。

进一步地,所述刻度盘设置在所述扇形尺圆弧内侧。即所述刻度盘紧贴所述扇形尺最大半径处设置,增大所述刻度盘的相邻刻度值的间距,提高刻度分辨率,便于使用者读数。

进一步地,所述刻度盘外侧为坡度刻度显示区,内侧为极距转换系数刻度显示区。即所述刻度盘为以所述扇形尺圆心为圆心的同心圆两圈层结构,其外侧圈层为坡度刻度显示区,内侧圈层为极距转换系数刻度区。应当理解,外侧仍然为扇形大半径一侧,内侧为扇形小半径一侧。

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刻度盘也可以外侧为极距转换系数显示区,内侧为坡度刻度显示区。长期使用过程中,外侧显示区容易出现磨损而显示不清晰的问题,由于坡度刻度为等角度差额递增,易于估算,而极距转换系数为不易计算的常数。因此,优选的方案为所述刻度盘外侧为坡度刻度显示区,内侧为极距转换系数显示区。

进一步地,所述坡度显示区每隔5°划分坡度区间。由于转换系数增速随坡度增大而增加,若坡度间隔较小,在坡度平缓区转换系数差异不大;若坡度间隔较大,在坡度陡峭区域转换系数差异较大,将导致计算出的地面铺设距离误差较大。因此,较为适合的数值为每隔5°划分为不同的坡度区间。

进一步地,所述坡度显示区的坡度显示范围为60°~80°。本领域人员应当理解,当所述扇形尺立放于水平地面时,所述铅锤指针指向所述扇形尺中轴线,该点刻度盘坡度刻度标定为0°,以该点为中心,坡度沿所述扇形尺圆弧向两侧递增,任一侧的坡度显示范围为60°~80°。

进一步地,对应于所述坡度刻度显示区的坡度刻度范围,所述扇形尺的圆心角为120°~160°。

进一步地,所述转轴设置于所述扇形尺圆心处。所述转轴设置于所述扇形尺圆心位置,即所述铅锤指针的旋转轴为所述扇形尺立放时的顶端,在所述铅锤指针指针端位置一定的情况下,增加所述铅锤指针直线段的距离,相对增加其重量,提升其坠落效应。

进一步地,所述铅锤指针下端指针重量为所述铅锤指针整体的2/3以上。

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铅锤指针顶端为环状结构,所述环状结构套接在所述转轴上。

另一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铅锤指针顶端与所述转轴固定连接,所述转轴被配置为可自由转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法测量极距换算尺装置简洁,易于制造,实际布设电极时,施工人员采用该换算尺,把其扇形底边靠准山坡倾向,通过铅锤指针就能精确测量出地形坡度,并根据铅锤指针指示的转换系数算出斜坡上实际应该布设的电极斜距,准确校正了电极布设的水平极距,从而更好地控制了如高密度电法在内的电法测量野外数据的采集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电法测量极距换算尺结构图;

图中标记:01-扇形尺,02-刻度盘,03-转轴,04-铅锤指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实施例1提供一种电法测量极距换算尺,如图1所示,包括扇形尺01和铅锤指针04,所述扇形尺01设置有刻度盘02,所述刻度盘02用于标示坡度以及与所述坡度对应的极距转换系数;所述扇形尺01中轴线上设置有转轴03,所述铅锤指针04被配置为可绕所述转轴01自由转动,且竖直放置时保持铅锤状态。

使用时,所述扇形尺01立放,其圆弧边缘靠准山坡倾向,所述铅锤指针04 指示山坡坡度对应在所述刻度盘02上的坡度刻度,根据所述刻度盘02上的坡度刻度及对应的极距转换系数即可快速计算出电极铺设需要的地面距离,即电极铺设斜距。

所述刻度盘02设置在所述扇形尺01圆弧内侧。所述刻度盘02紧贴所述扇形尺01最大半径处设置,增大所述刻度盘02的相邻刻度值的间距,提高刻度分辨率,便于使用者读数。

所述刻度盘02外侧为坡度刻度显示区,内侧为极距转换系数刻度显示区。所述刻度盘02为以所述扇形尺01圆心为圆心的同心圆两圈层结构,其外侧圈层为坡度刻度显示区,内侧圈层为极距转换系数刻度区,所述外侧仍然为扇形大半径一侧,所述内侧为扇形小半径一侧。

所述坡度显示区每隔5°划分坡度区间。由于转换系数增速随坡度增大而增加,若坡度间隔较小,在坡度平缓区转换系数差异不大;若坡度间隔较大,在坡度陡峭区域转换系数差异较大,将导致计算出的地面铺设距离误差较大。因此,较为适合的数值为每隔5°划分为不同的坡度区间。

所述坡度显示区的坡度显示范围为60°。当所述扇形尺立放于水平地面时,所述铅锤指针04指向所述扇形尺01中轴线,该点刻度盘坡度刻度标定为0°,以该点为中心,坡度沿所述扇形尺01圆弧向两侧递增,任一侧的坡度显示范围为60°。

对应于所述坡度刻度显示区的坡度刻度范围,所述扇形尺01的圆心角为 120°。

所述转轴03设置于所述扇形尺01圆心处。所述转轴03设置于所述扇形尺 01圆心位置,即所述铅锤指针04的旋转轴为所述扇形尺01立放时的顶端,在所述铅锤指针04指针端位置一定的情况下,增加所述铅锤指针04直线段的距离,相对增加其重量,提升其坠落效应。

所述铅锤指针04下端指针重量为所述铅锤指针04整体的2/3以上。

所述铅锤指针04顶端为环状结构,所述环状结构套接在所述转轴03上。即所述转轴03自身不转动,所述铅锤指针04绕所述转轴03自由转动,所述铅锤指针竖放时受重力作用保持铅锤状态。

实施例2

实施例2提供一种电法测量极距换算尺,其结构仍然如图1所示,其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所述铅锤指针04与所述转轴03的具体连接方式。实施例 2中,所述铅锤指针04顶端与所述转轴03固定连接,所述转轴03被配置为可自由转动,即所述转轴03自身可自由旋转,带动所述铅锤指针03转动,使所述铅锤指针04竖放时保持铅锤状态。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