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式三电极电化学实验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20764发布日期:2018-08-21 17:26阅读:15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化学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可调式三电极电化学实验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电化学是研究电和化学反应相互关系的科学。电和化学反应相互作用可通过电池来完成,也可利用高压静电来实现(如氧通过无声放电管转变为臭氧),二者统称为电化学,后者为电化学的一个分支,称为放电化学。由于放电化学有了专门的名称,因而,电化学往往专门指“电池的科学”。

电化学是研究两类导体形成的带电界面现象及其上所发生的变化的科学。如今已形成了合成电化学、量子电化学、半导体电化学、有机导体电化学、光谱电化学、生物电化学等多个分支。电化学在化工、冶金、机械、电子、航空、航天、轻工、仪表、医学、材料、能源、金属腐蚀与防护、环境科学等科技领域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当前世界上十分关注的研究课题,如能源、材料、环境保护、生命科学等等都与电化学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关联在一起。

所有电化学体系至少含有浸在电解质溶液中或紧密附于电解质上的两个电极,而且在许多情况下有必要采用隔膜将两电极分隔开。电极是与电解质溶液或电解质接触的电子导体或半导体,为多相体系。电化学体系借助于电极实现电能的输入或输出,电极是实施电极反应的场所。一般电化学体系分为二电极体系和三电极体系,用的较多的是三电极体系。相应的三个电极为工作电极、参比电极和辅助电极。其中工作电极又称研究电极,是指所研究的反应在该电极上发生,通常根据研究的性质来预先确定电极材料,最常见的“惰性”固体电极材料是玻碳(铂、金、银、铅和导电玻璃)等;辅助电极又称为对电极,辅助电极用于和工作电极构成回路,从而使工作电极上电流畅通,以保证所研究的反应在工作电极上发生,但必须无任何方式限制电池观测的响应;参比电极是指一个已知电势的接近于理想不极化的电极,参比电极上基本没有电流通过,用于测定研究电极(相对于参比电极)的电极电势,在实验中,根据不同研究体系选择不同的参比电极,水溶液体系中常见的参比电极有:饱和甘汞电极、Ag/AgCl电极、标准氢电极等,常用的非水参比体系为Ag/Ag+(乙腈)。

目前市面上实验室研究用的三电极体系固定装置,多是根据实验需要,首先将电解池固定,然后通过第三方直接或者其他支撑工具将三个电极分别固定于电解池中的一定高度和角度,在需要调节时或者移动时,需要将各个支撑工具分别移开,再进行调整固定,操作繁杂,且由于实验中三电极之间的位置不固定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的三电极电化学实验固定装置存在的操作繁琐以及固定不当从而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的问题,提供一种可调式三电极电化学实验固定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可调式三电极电化学实验固定装置,包括底座、电极固定架和电解池;

底座为圆柱形结构,底座的顶部设置有第一滑轨,第一滑轨为4个且相互垂直,4个第一滑轨均从圆心径向分布,第一滑轨上滑动安装有弹性夹持块,底座的侧壁上水平开设有第二滑轨和第三滑轨;

电极固定架为“L”形结构且用于固定参比电极、辅助电极或工作电极,用于固定参比电极的电极固定架固定设置于底座的侧壁上,用于固定辅助电极和工作电极的电极固定架分别滑动连接于第二滑轨和第三滑轨上,且第二滑轨和第三滑轨从底座与用于固定参比电极的电极固定架的连接部位的正上方按照相反方向以延伸的方式在底座上设置,电极固定架的竖梁上设置有面向底座的第四滑轨,第四滑轨上滑动连接有伸缩杆,伸缩杆的末端设置有弹簧夹;

电解池包括反应池以及与反应池扣合的池盖,反应池与弹性夹持块卡扣式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还在于,

其中,弹簧夹持块、电极固定架以及伸缩杆与滑轨连接处均设置有紧固装置。

其中,第二滑轨和第三滑轨对应的圆心角均为0~150°。

其中,池盖上设置有至少三个电极插入孔和至少一个通气孔。

其中,伸缩杆为内杆、套设在内杆上的外管以及用于固定内杆和外管的锁紧机构。

其中,底座的底部设置有防滑垫。

其中,电解池包含100mL、150mL、200mL、500mL以及1000mL多个规格。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位于底座上的第一滑轨以及滑动连接的4个弹性夹持块,能够适合于不同大小的电解池,弹性夹持块保证实验过程中电解池的稳定,减少实验误差;通过第二滑轨、第三滑轨以及与其滑动连接并用于固定工作电极和辅助电极的电极固定架,能够根据需求移动电极固定架,使两个电极固定架满足三个电极的位置需求,电极固定架上的第四滑轨以及滑动连接的伸缩杆,使电极位置的调节更加便捷,每个滑动连接处设置有紧固螺栓,固定牢固,有效减少了因为人为移动导致电化学实验产生的误差,本装置操作简单,结构合理,使用方便,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可调式三电极电化学实验固定装置的正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可调式三电极电化学实验固定装置的背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电极固定架;3、第一滑轨;4、弹簧夹持块;5、第二滑轨;6、第三滑轨;7、第四滑轨;8、伸缩杆;9、弹簧夹;10、反应池;11、池盖。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进一步描述。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可调式三电极电化学实验固定装置,包括底座1、电极固定架2和电解池,底座1用于放置电解池以及连接电极固定架2,电极固定架2用于对工作电极、参比电极以及辅助电极进行固定,电解池为电化学实验提供反应场所;

底座1为圆柱形结构,底座1的顶部设置有第一滑轨3,第一滑轨3为4个且相互垂直,4个第一滑轨3均从圆心径向分布,第一滑轨3上滑动安装有弹性夹持块4,第一滑轨3用于满足弹性夹持块4的移动,弹性夹持块4用于固定电解池,在实验过程中,根据实验的需要,电解池包含100mL、150mL、200mL、500mL以及1000mL多个规格,不同规格的电解池的底部直径不同,弹性夹持块能够满足不同的电解池,底座1的侧壁上水平开设有第二滑轨5和第三滑轨6,第二滑轨5和第三滑轨6的起点在同一条竖直直线上,分别沿着底座1的侧壁向顺时针方向和逆时针方向延伸一定角度;

电极固定架2为“L”形结构且用于固定参比电极、辅助电极或工作电极,用于固定参比电极的电极固定架2固定设置于底座1的侧壁上,用于固定辅助电极和工作电极的电极固定架2分别滑动连接于第二滑轨5和第三滑轨6上,且第二滑轨5和第三滑轨6从底座1与用于固定参比电极的电极固定架2的连接部位的正上方按照相反方向以延伸的方式在底座1上设置,即用于固定参比电极的电极固定架2固定于底座1的侧壁下方,设置于底座1侧壁上的第二滑轨5和第三滑轨6的端部位于该电极固定架2的正上方,第二滑轨5和第三滑轨6分别从端部沿着底座1侧壁向顺时针方向和逆时针方向延伸,电极固定架2的竖梁上设置有面向底座1的第四滑轨7,第四滑轨7上滑动连接有伸缩杆8,伸缩杆8的末端设置有弹簧夹9,第四滑轨7用于伸缩杆8的上下移动,伸缩杆8用于调整弹簧夹9的伸长长度,弹簧夹9用于固定电极;

电解池包括反应池10以及与反应池10扣合的池盖11,反应池10与弹性夹持块4卡扣式连接。

其中,弹簧夹持块4、电极固定架2以及伸缩杆8与滑轨连接处均设置有用于固定的紧固装置。

其中,第二滑轨5和第三滑轨6对应的圆心角均为0~150°。

其中,池盖11上设置有至少三个电极插入孔和至少一个通气孔,电极插入孔用于插入各个电极,通气孔用于满足实验过程中的氧气环境或者惰性气体环境。

其中,伸缩杆8为内杆、套设在内杆上的外管以及用于固定内杆和外管的锁紧机构。

其中,底座1的底部设置有用于防滑保护的防滑垫。

其中。电解池包含100mL、150mL、200mL、500mL以及1000mL多个规格。

具体实施时,首先将给固定装置放置于实验桌面上,然后根据电解池的大小调节弹簧夹持块4并将该电解池进行固定,加入电解液,然后根据池盖11上的三个电极所对应的位置调节用于固定工作电极和辅助电解的电极固定架2的角度,然后进行固定,然后通过第四滑轨调节伸缩杆8的高度,调节伸缩杆8的长度使对应的电极插入到对应的电极插入孔中并进行固定,将该电化学固定装置上的三个电极与电化学工作站连接进行实验。

以上公开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