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钢轨焊头落锤机的钢轨送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46006发布日期:2018-08-10 20:27阅读:27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钢轨送入装置,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于钢轨焊头落锤机的钢轨送入装置。



背景技术:

铁路长钢轨焊接生产过程中,焊接后的钢轨长1.5—1.9m,重量90-114Kg(以60Kg/m钢轨为例),为了对钢轨焊接质量的检验,需要定期的对钢轨焊头进行落锤检验;其检测方法是由人工将焊接后的钢轨放入落锤机锤体中心位置用的专用支撑机架上,通过升降机将一顿重的重锤提升到一定的高度后释放重锤自由坠落,使重锤的中心凸点正好落在钢轨焊接的位置,用来检验钢轨焊缝承受的冲击力。但是,由于落锤机内部空间所限,专用支撑机架周围仅能容纳1-2人,不易操作,需要人工将钢轨抬高放置到一定高度的专用支撑机架上,人工劳动强度大,且重锤一旦意外坠落将直接危害人工的人身安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钢轨焊头落锤机的钢轨送入装置,以降低人工的劳动强度。

本实用新型由如下技术方案实施:一种用于钢轨焊头落锤机的钢轨送入装置,其包括主机架、输送滚筒和电机,在所述主机架顶部转动设有一组所述输送滚筒,在所述输送滚筒两端的所述主机架的上方分别转动设有一根相对于所述输送滚筒平行设置的传动轴,所述电机与任一所述传动轴传动连接;在每根所述传动轴的两端分别同轴固定有一个齿轮,所述输送滚筒同一侧的两个所述齿轮通过链条传动,在两个所述链条之间固定有两个等间距布置的拨杆。

进一步的,其还包括楔形支架,所述楔形支架的顶端与所述输送滚筒顶端齐平,在所述楔形支架的楔形面上转动设有一组提升滚筒。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利用本实用新型可代替人工将钢轨放置到落锤机的专用支撑机架上,可有效降低人工的劳动强度,同时无需人工进入落锤机内部,进而规避重锤意外坠落而危害人身安全的风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主机架1、输送滚筒2、电机3、传动轴4、齿轮5、链条6、拨杆7、楔形支架8、提升滚筒9。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用于钢轨焊头落锤机的钢轨送入装置,其包括主机架1、输送滚筒2和电机3,在主机架1顶部转动设有一组输送滚筒2,其还包括楔形支架8,楔形支架8的顶端与输送滚筒2顶端齐平,在楔形支架8的楔形面上转动设有一组提升滚筒9,将钢轨一端放置到楔形支架8底端后,沿着提升滚筒9向上推动钢轨即可使钢轨到达输送滚筒2顶部,无需人工将钢轨搬运至输送滚筒2上,可有效降低人工的劳动强度;

在输送滚筒2两端的主机架1的上方分别转动设有一根相对于输送滚筒2平行设置的传动轴4,电机3与任一传动轴4传动连接;在每根传动轴4的两端分别同轴固定有一个齿轮5,输送滚筒2同一侧的两个齿轮5通过链条6传动,在两个链条6之间固定有两个等间距布置的拨杆7;钢轨到达输送滚筒2顶部后,启动电机3,电机3带动对应的传动轴4转动,进而通过齿轮5带动链条6转动,链条6转动的过程中,随着链条6一起转动,进而将输送滚筒2顶部的钢轨推动至落锤机的专用支撑机架上,利用本实用新型可代替人工将钢轨放置到落锤机的专用支撑机架上,可有效降低人工的劳动强度,同时无需人工进入落锤机内部,进而规避重锤意外坠落而危害人身安全的风险。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