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纤传感器多向调节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13936发布日期:2018-09-11 21:46阅读:58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激光机配件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光纤传感器多向调节支架。



背景技术:

激光机包含激光喷码机、激光打标机等,激光机需要用到光纤传感器来检测打标位置,而对于不同的客户的使用环境,对打标位置的要求均不相同,为了适应不同客户使用环境的要求,需要现场调整光纤传感器的精确位置。

为了方便光纤传感器现场调节方便,现有的激光机上的光纤传感器安装支架为可调支架,其结构包括竖杆和安装于竖杆上的横杆,光纤传感器位置可调地安装在横杆上。但是现有的这种光纤传感器安装支架,仅能在一个平面内进行竖向调节和横向调节,不能在立体空间内多方向调节,不能很好地适应现场调节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方便地进行多方向调节的光纤传感器多向调节支架。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光纤传感器多向调节支架,包括金属软管,所述金属软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带外螺纹的管状连接头,所述金属软管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带内螺纹的管状连接头;

所述带内螺纹的管状连接头的内径与激光打标机的光纤传感器的外径相适配,所述带内螺纹的管状连接头的内螺纹与激光打标机的光纤传感器的外螺纹相适配。

优选的,所述金属软管的外围套设有软性保护层。

优选的,所述软性保护层为PE胶层。

优选的,所述带外螺纹的管状连接头包括本体部和螺纹连接部,外螺纹设置在所述螺纹连接部上。

优选的,所述带外螺纹的管状连接头与所述金属软管的端部紧固为一体。

优选的,所述带内螺纹的管状连接头与所述金属软管的端部紧固为一体。

优选的,所述金属软管为波纹管。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光纤传感器多向调节支架在实际使用时,光纤传感器穿过多向调节支架的带外螺纹的管状连接头和金属软管,伸出带内螺纹的管状连接头,光纤传感器的探测头上带有外螺纹,与带内螺纹的管状连接头螺纹连接。多向调节支架的带外螺纹的管状连接头与激光打标机的光路螺纹连接,使多向调节支架的带外螺纹的管状连接头固定于激光打标机的光具座上。金属软管是具有一定刚性的柔性管,能够方便的弯转调整,使光纤传感器的探测头调整至具体使用环境的精确需要位置。

本实用新型中,带外螺纹的管状连接头包括本体部和螺纹连接部,外螺纹设置在螺纹连接部上,本体部的设置,方便了带外螺纹的管状连接头与激光打标机的光路螺纹连接的操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光纤传感器多向调节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光纤传感器多向调节支架与光纤传感器的安装连接示意图;

图中:1-带外螺纹的管状连接头;11-本体部;12-螺纹连接部;2-金属软管;3-带内螺纹的管状连接头;31-内螺纹;4-软性保护层;5-光纤传感器;51-探测头;52-光纤。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参照图1,本实施例的光纤传感器多向调节支架,包括金属软管2,金属软管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带外螺纹的管状连接头1,金属软管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带内螺纹的管状连接头3;带内螺纹的管状连接头3的内径与激光打标机的光纤传感器的外径相适配,带内螺纹的管状连接头3的内螺纹31与激光打标机的光纤传感器的外螺纹相适配,即内螺纹的管状连接头3和激光打标机的光纤传感器的外螺纹能够螺纹连接。金属软管2采用波纹管。

金属软管2的外围套设有软性保护层4。

软性保护层4为PE胶层,即聚乙烯材料的胶层。

带外螺纹的管状连接头1与金属软管2的端部紧固为一体。

带内螺纹的管状连接头3与金属软管2的端部紧固为一体。

参照图2,本实用新型的光纤传感器多向调节支架在实际使用时,光纤传感器5穿过多向调节支架的带外螺纹的管状连接头1和金属软管2,伸出带内螺纹的管状连接头3,光纤传感器5的探测头51上带有外螺纹,与带内螺纹的管状连接头3螺纹连接,光纤传感器5的光纤52穿过金属软管2,伸出带外螺纹的管状连接头1。多向调节支架的带外螺纹的管状连接头1与激光打标机的光路螺纹连接,使多向调节支架的带外螺纹的管状连接头1固定于激光打标机的光具座上,光具座用于固定激光打标机的激光器。金属软管2是具有一定刚性的柔性管,能够方便的弯转调整,使光纤传感器的探测头调整至具体使用环境的精确需要位置。

本实用新型中,带外螺纹的管状连接头1包括本体部11和螺纹连接部12,外螺纹设置在螺纹连接部12上,本体部11的设置,方便了带外螺纹的管状连接头1与激光打标机的光路螺纹连接的操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