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锰离子测定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46520发布日期:2018-08-10 20:31阅读:23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检测微量锰离子浓度的装置,尤其涉及一种便携式锰离子测定仪。



背景技术:

锰是自然界中最常见的金属元素之一,可用于多种工业用途。锰在水中的浓度高时,将会导致水的味道和颜色的变化。锰是人体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人体内所需要的锰主要来源于食物和饮水,饮用水锰离子过多,可引起食欲不振,呕吐,腹泻,胃肠道紊乱,大便失常。直接测量水中锰离子的浓度,是野外应用和监测的理想选择。目前,我国在微量锰离子的快速检测方面还处于空白阶段,完全依赖进口,进口试剂价格高昂,因此开发国产微量锰离子快速测定仪十分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容易操作,方便携带,结果准确且适合于现场快速检测的便携式锰离子测定仪。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方案实现:

一种便携式锰离子测定仪,包括外壳,所述外壳上设有可放置比色器的插槽,以及可覆盖插槽并能与外壳可拆卸分离的盖子;紧邻插槽设有可对放置在插槽的比色器中的试样进行检测的发射管和检测器;还包括处理器、放大电路和触摸显示屏模块,所述处理器分别与放大电路和触摸显示屏模块电连接,所述放大电路分别与检测器和触摸显示屏电连接,所述发射管与触摸显示屏电连接;所述处理器中设有锰离子络合物颜色-锰离子浓度内置标准曲线,所述锰离子络合物颜色-锰离子浓度内置标准曲线为根据锰离子标准系列溶液与显色剂反应生成橙色化合物制作而成;检测器根据检测到的颜色深浅转化成电信号传输至处理器,处理器处理电信号并根据锰离子络合物颜色-锰离子浓度内置标准曲线得出待检试样的锰离子浓度,处理器将锰离子浓度输出至触摸显示屏模块以显示。

所述触摸显示屏模块上设有电源控制电路、译码电路、调零电路和显示屏,所述电源控制电路与译码电路电连接,所述译码电路与调零电路电连接,所述显示屏与译码电路电连接。通过触摸显示屏模块的触控操作,实现各功能。

所述发射管为波长480nm的发光二极管,检测器为硅光电二极管。所述处理器为单片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根据锰离子标准系列溶液与显色剂显色的颜色制作内置标准曲线,足够多的标准溶液浓度可满足较高的测定精度;配合比色器,用于水中微量锰离子浓度的快速检测,避免了现有水中微量锰离子浓度测定装置的缺点,具有操作简便,结果准确,价格便宜,便于携带,适合现场快速检测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便携式锰离子测定仪电路连接框图;

图2为便携式锰离子测定仪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阐述。

实施例1

如图1和2所示,一种便携式锰离子测定仪,包括外壳,所述外壳上设有可放置比色器的插槽111,以及可覆盖插槽111并能与外壳可拆卸分离的盖子110;紧邻插槽111设有可对放置在插槽的比色器中的试样进行检测的发射管和检测器;还包括处理器、放大电路和触摸显示屏模块,所述处理器分别与放大电路和触摸显示屏模块电连接,所述放大电路分别与检测器和触摸显示屏模块电连接,所述发射管与触摸显示屏模块电连接;所述处理器中设有锰离子络合物颜色-锰离子浓度内置标准曲线,所述锰离子络合物颜色-锰离子浓度内置标准曲线为根据锰离子标准系列溶液与显色剂反应生成橙色化合物制作而成;检测器根据检测到的颜色深浅转化成电信号传输至处理器,处理器处理电信号并根据锰离子络合物颜色-锰离子浓度内置标准曲线得出待检试样的锰离子浓度,处理器将锰离子浓度输出至触摸显示屏模块以显示。

所述触摸显示屏模块上设有电源控制电路、译码电路、调零电路和显示屏121,所述电源控制电路与译码电路电连接,所述译码电路与调零电路电连接,所述显示屏与译码电路电连接。通过触摸显示屏模块的触控操作,实现各功能。

所述发射管为波长480nm的发光二极管,检测器为硅光电二极管。所述处理器为单片机。

按照GB5750-2006的有关规定配制锰离子标准系列溶液,溶液与显色剂(PAN试剂)在比色器中发生反应,生成橙色化合物。根据所显示的颜色深浅,制作成锰离子络合物颜色-锰离子浓度内置标准曲线。

在使用本实用新型的测定仪测定水中的微量锰离子浓度时,先将10ml待测水样(试样)加入到一比色器中,然后将一份显色剂倒入水样中,待混合均匀后将比色器放置到插槽中,启动测定仪(使用者可通过触摸显示屏模块上的显示屏进行触控操作),显示屏上便会显示水样中锰离子的浓度。

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其中具体实现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显而易见的替换形式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