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斜拉桥空心实验墩的水平荷载加载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10231发布日期:2018-10-19 21:23阅读:390来源:国知局
一种适用于斜拉桥空心实验墩的水平荷载加载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平荷载加载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适用于斜拉桥空心实验墩的水平荷载加载装置。



背景技术:

斜拉桥的设计和建造在我国已经经历了30多年的发展历程。混凝土斜拉桥索塔锚固区一般设计成箱形空心薄壁断面, 以充分发挥混凝土的材料特性。为了抵抗强大的斜拉索索力, 混凝土斜拉桥可在索塔锚固区内设置适当的预应力束。索塔为斜拉桥梁中的重要受力构件,在施工中为重点控制对象,因此在桥塔施工时现场应对桥塔的力学性能进行足尺模型实验。

目前,施工现场对索塔锚固区的力学性能进行对顶实验时,存在实验设备及相关装置没有做到精细化要求,对实验的重视程度不够深入,实验方法不合理等问题;实验现场无专业实验人员指导,无合理的实验加载装置,任由现场施工工人采取简单粗暴的方法进行实验,如此,实验过程不但不符合实验设计要求,并且对实验所测得的数据结果不利,从而降低对工程施工的指导价值;千斤顶与塔壁接触面应采取有效措施分散对顶力,避免造成混凝土试件的局部承压破坏。不合理的实验加载装置不仅达不到实验设计要求,同时还存在安全隐患,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适用于斜拉桥空心实验墩的水平荷载加载装置,能够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适用于斜拉桥空心实验墩的水平荷载加载装置,包括若干大吨位千斤顶,所述大吨位千斤顶的左端设有第一分载梁,所述大吨位千斤顶的右端设有第二分载梁,所述第一分载梁的左端与第一加载梁连接,所述第二分载梁的右端与第二加载梁连接,所述第一加载梁的左端连接有第一封头肋板,所述第二加载梁的右端连接有第二封头肋板。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分载梁的右端连接有第一补强钢板,所述第二分载梁的左端连接有第二补强钢板,所述第一补强钢板和第二补强钢板分别与所述大吨位千斤顶左端和右端相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分载梁和第二分载梁上均水平间隔设有若干支撑肋板。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分载梁与所述第一加载梁之间通过第一连接钢板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分载梁与所述第二加载梁之间通过第二连接钢板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封头肋板的左端连接有第一均压垫块。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封头肋板的右端连接有第二均压垫块。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均压垫块和所述第二均压垫块均采用3cm厚钢板。

进一步地,所述大吨位千斤顶的数量为两个。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分载梁、第二分载梁、第一加载梁和第二加载梁均采用多拼工字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根据斜拉索锚固区特性,在水平荷载加载装置的材料选型上要通过设计计算,因需所置,可以根据实验设计要求加载,很好地实现实验目的,提高实验准确性和可靠性;构造简单、体型小、操作灵便,受力与传力路径明确,成本低廉,可适用于各种类似的工程试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斜拉桥空心实验墩的水平荷载加载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斜拉桥空心实验墩的水平荷载加载装置的实用效果图。

图中:1.大吨位千斤顶;2.第一分载梁;3.第二分载梁;4.第一加载梁;5.第二加载梁;6.第一封头肋板;7.第二封头肋板;8.第一补强钢板;9.第二补强钢板;10.支撑肋板;11.第一连接钢板;12.第二连接钢板;13. 第一均压垫块;14.第二均压垫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斜拉桥空心实验墩的水平荷载加载装置,包括若干大吨位千斤顶1,所述大吨位千斤顶1的左端设有第一分载梁2,所述大吨位千斤顶1的右端设有第二分载梁3,所述第一分载梁2的左端与第一加载梁4连接,所述第二分载梁3的右端与第二加载梁5连接,所述第一加载梁4的左端连接有第一封头肋板6,所述第二加载梁5的右端连接有第二封头肋板7。

所述第一分载梁2的右端连接有第一补强钢板8,所述第二分载梁3的左端连接有第二补强钢板9,所述第一补强钢板8和第二补强钢板9分别与所述大吨位千斤顶1左端和右端相配合。

所述第一分载梁2和第二分载梁3上均水平间隔设有若干支撑肋板10。

所述第一分载梁2与所述第一加载梁4之间通过第一连接钢板11连接。

所述第二分载梁3与所述第二加载梁5之间通过第二连接钢板12连接。

所述第一封头肋板6的左端连接有第一均压垫块13。

所述第二封头肋板7的右端连接有第二均压垫块14。

所述第一均压垫块13和所述第二均压垫块14均采用3cm厚钢板。

所述大吨位千斤顶1的数量为两个。

所述第一分载梁2、第二分载梁3、第一加载梁4和第二加载梁5均采用多拼工字钢。

为了方便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以下通过具体使用方式上对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在具体使用时,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斜拉桥空心实验墩的水平荷载加载装置,包括大吨位千斤顶1,优选的,大吨位千斤顶1为2个同级别,以第一加载梁4和第二加载梁5轴线为基准上下平行布置,大吨位千斤顶1设置于第一分载梁2和第二分载梁3之间,第一分载梁2和第二分载梁3在分别与第一加载梁4和第二加载梁5连接,第一分载梁2、第二分载梁3、第一加载梁4和第二加载梁5均采用多拼工字钢,第一补强钢板8和第二补强钢板9设置的位置与大吨位千斤顶1加载位置对应,用以增加第一分载梁2、第二分载梁3结构的稳定性,增加使用寿命,减小损坏程度,第一封头肋板6的左端连接有第一均压垫块13,第二封头肋板7的右端连接有第二均压垫块14,第一均压垫块13和第二均压垫块14均与目标物接触,将荷载传递至目标物上,第一均压垫块13和第二均压垫块14均为3cm厚钢板、尺寸根据受压区正投影面积确定。

具体使用时,在实验墩两侧搭设双排脚手架,双排脚手架上设置横梁,将手动葫芦固定在横梁上留作调整大吨位千斤顶1和加载装置位置用;先用吊车将加载装置和大吨位千斤顶1放入空心墩中,然后用葫芦将加载装置吊起调平,加载梁一端的均压垫块准确贴紧拉索锚固区正投影位置,再调整上下大吨位千斤顶1位置,使其分别水平对准加载梁上的荷载加载位置,以上操作完成后两个同等级的大吨位千斤顶1按照实验设计加载方案同步施加荷载。

综上所述,借助于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根据斜拉索锚固区特性,在水平荷载加载装置的材料选型上要通过设计计算,因需所置,可以根据实验设计要求加载,很好地实现实验目的,提高实验准确性和可靠性;构造简单、体型小、操作灵便,受力与传力路径明确,成本低廉,可适用于各种类似的工程试验。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