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浓度矿石浆液浓度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19555发布日期:2018-06-05 23:58阅读:154来源:国知局
高浓度矿石浆液浓度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浓度检测装置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浓度矿石浆液浓度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密度检测方式为放射源型密度计,随着科技进步和环保形势要求的日益严格,放射源型密度计正在逐步被无放射源型密度计所取代。

然而无放射源差压密度计的测试原理为液体压强定律p=ρgh(已知重力加速度g,和被测液体高度h,通过测量压力差值p,可计算出密度ρ)。以上原理如果在测量静止液体时会比较准确,但是,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被测液体流动会产生较大的测量误差,进而影响正常生产,有时候甚至还会导致生产事故。

因此,现有的无放射源差压密度计现在多用于测量酒精等均一液体的密度,由于矿山高浓度浆液含泥浆较多,采用无放射源差压密度计,会发生沉积、堵塞的现象,而且检测误差大。

因此,开发利用无放射源差压密度计检测矿山高浓度泥浆密度的装置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浓度矿石浆液浓度检测装置,本实用新型为无放射源差压密度计,可用于检测高浓度矿石浆液的密度。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高浓度矿石浆液浓度检测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设有浆液入口和浆液出口;所述壳体内设有第一稳流机构和第二稳流机构;所述第一稳流机构为倾斜设置在浆液入口处的阻流板;所述第二稳流机构为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的多孔管,所述多孔管底部设有封板,所述多孔管的周壁以及封板上设置若干开孔;所述多孔管内部插入差压变送器。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浆液入口位于所述壳体侧壁的下部;所述浆液出口位于所述壳体侧壁的上部。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阻流板在竖直方向的投影高度为浆液入口内径的2/3-4/5。阻流板倾斜设置,其作用在于一定程度阻挡浆液进入壳体的速度,阻流板阻挡的越多,稳流效果越好,但是不能过小,过小容易发生堵塞。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多孔管与所述壳体同轴设置。这样多孔管位于壳体正中央,可进一步降低测量误差。

作为优选方案,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管的底部位于所述阻流板的上方。浆液由浆液入口进入壳体后,自下而上逐步充满壳体,而在这个过程中,浆液会由多孔管上的孔进入多孔管,进入多孔管的浆液流速已经被二次稳流,流速很小,测量精度高。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壳体底部设有排空口。测量完毕后,便于排空壳体内部的残留浆液。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浆液出口处连接有浆液引流管。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差压变送器的压差显示表固定于所述壳体的顶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的矿石浆液密度检测装置可用于准确测量高浓度矿石浆液的浓度,本实用新型不会发生沉积堵塞情况,而且检测误差小,适于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高浓度矿石浆液浓度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浆液入口处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压差变送器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图2、图3所示,一种高浓度矿石浆液浓度检测装置,包括壳体10,壳体10侧面的下部设有浆液入口7,壳体10侧面的上部设有浆液出口3,浆液出口3连接有浆液引流管4。壳体10底部设有排空口6,排空扣6处设有排空阀5。排空口6的设置可以便于取样,也便于在寒冷条件下排空壳体内的浆液。

壳体10内设有第一稳流机构和第二稳流机构。其中,第一稳流机构为倾斜设置在浆液入口7处的阻流板8,阻流板8在竖直方向的投影高度为浆液入口7内径的2/3-4/5。阻流板倾斜设置,其作用在于一定程度阻挡浆液进入壳体的速度,阻流板阻挡的越多,稳流效果越好,但是不能过小,过小容易发生堵塞。

第二稳流机构为设置于壳体10内的多孔管9,多孔管9与壳体10同轴设置。多孔管9的底部设有封板9-1,多孔管9的周壁以及封板9-1上设置若干开孔9-2;这样多孔管9位于壳体10正中央,可进一步降低测量误差。多孔管9内部插入差压变送器1。多孔管9的底部位于阻流板8的上方,浆液由浆液入口7处的阻流板8一次稳流减速后进入壳体10,浆液自下而上逐步充满壳体,而在浆液充满壳体的过程中,浆液会由多孔管9上的开孔9-2进入多孔管9,浆液由开孔9-2进入多孔管9,这样进入多孔管9的浆液已经被二次稳流,流速很小。

上述差压变送器1包括低压端传感器1-3、高压端传感器1-2和压差显示表1-1。压差显示表1-1通过法兰2固定于壳体10的顶部。由于差压变送器1为现有技术常用组件,本实用新型也并未对此作改进,因此在本实用新型中对差压变送器的结构不作赘述。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无放射源差压密度计,基本原理为液体压强定律p=ρgh(已知重力加速度g和被测液体高度h,通过测量压力差值p,可计算出密度ρ)。其中,h为压差变送器所固定的,即为高压端感应点以及低压端感应点之间的高度差。因此,由测量结果压差值以及压差变送器所确定的被测液体高度h,即可测量出浆液密度ρ。

以上原理如果在测量静止液体时会比较准确,本实用新型压差变送器插入多孔管9内,多孔管9内的浆液流速非常低,几乎近似为静止状态,因此可用于准确测量浆液密度。

使用本实用新型测量浆液密度,只需要将矿石浆液由本实用新型的浆液入口通入并由浆液出口排出,在这个过程中测量压差值,即可实现矿石浆液的密度测量。

实施例2

如图1、图2、图3所示,一种高浓度矿石浆液浓度检测装置,包括壳体10,壳体10侧面的下部设有浆液入口7,壳体10侧面的上部设有浆液出口3。壳体10底部设有排空口6,排空扣6处设有排空阀5。排空口6的设置可以便于取样,也便于在寒冷条件下排空壳体内的浆液。

壳体10内设有第一稳流机构和第二稳流机构。其中,第一稳流机构为倾斜设置在浆液入口7处的阻流板8,阻流板8在竖直方向的投影高度为浆液入口7内径的2/3-4/5。阻流板倾斜设置,其作用在于一定程度阻挡浆液进入壳体的速度,阻流板阻挡的越多,稳流效果越好,但是不能过小,过小容易发生堵塞。

第二稳流机构为设置于壳体10内的多孔管9。多孔管9的底部设有封板9-1,多孔管9的周壁以及封板9-1上设置若干开孔9-2。多孔管9内部插入差压变送器1。多孔管9的底部位于阻流板8的上方,浆液由浆液入口7处的阻流板8一次稳流减速后进入壳体10,浆液自下而上逐步充满壳体,而在浆液充满壳体的过程中,浆液会由多孔管9上的开孔9-2进入多孔管9,浆液由开孔9-2进入多孔管9,这样进入多孔管9的浆液已经被二次稳流,流速很小。

上述差压变送器1包括低压端传感器1-3、高压端传感器1-2和压差显示表1-1。压差显示表1-1通过法兰2固定于壳体10的顶部。由于差压变送器1为现有技术常用组件,本实用新型也并未对此作改进,因此在本实用新型中对差压变送器的结构不作赘述。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