滤网洁净度传感器和空气处理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77712发布日期:2018-09-18 21:51阅读:10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传感
技术领域
,特别涉及一种滤网洁净度传感器和空气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在空气处理设备中,通常设有滤网,一方面能够避免室内空气中的杂质进入空气处理设备内部导致设备故障,另一方面也能够改善室内空气的质量。随着使用时间的增长,滤网上将附着灰尘、病菌等,因此有必要设置滤网洁净度传感器对滤网的洁净度进行检测。然而,随着使用时间的积累,滤网洁净度传感器本身也会积累灰尘、病菌等,导致检测效果变差,检测寿命降低。技术实现要素: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滤网洁净度检测方法,旨在解决上述难以分辨滤网的安装状态的技术问题,提高滤网洁净度传感器的检测准确度。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滤网洁净度传感器,所述滤网洁净度传感器包括信号发射组件、信号接收组件和防尘件,所述信号发射组件包括第一承托件和信号发射管,所述信号发射管设于所述第一承托件上;所述信号接收组件包括第二承托件和信号接收管,所述信号接收管设于所述第二承托件上,且所述信号接收管与所述信号发射管相对设置,所述信号发射管和所述信号接收管之间具有用于设置滤网的间隙;所述防尘件活动连接于所述第一承托件,所述防尘件具有遮蔽所述信号发射管的第一防尘位置和显露所述信号发射管的第一检测位置,和/或所述防尘件活动连接于所述第二承托件,所述防尘件具有遮蔽所述信号接收管的第二防尘位置和显露所述信号接收管的第二检测位置。可选地,所述防尘件与所述第一承托件转动连接;和/或,所述防尘件与所述第二承托件转动连接。可选地,所述防尘件的转轴与所述信号发射管之间相距第一预设距离设置;和/或,所述防尘件的转轴与所述信号接收管之间相距第二预设距离设置。可选地,所述防尘件的转轴设于所述防尘件的端部。可选地,所述防尘件的转轴设于所述防尘件的中部。可选地,所述滤网洁净度传感器还包括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驱动轴与所述防尘件的转轴相连;所述第一承托件内开设有第一容置腔,所述驱动组件设于所述第一容置腔中;和/或,所述第二承托件内开设有第二容置腔,所述驱动组件设于所述第二容置腔中。可选地,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相啮合的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套设在所述驱动电机的驱动轴上,所述从动齿轮套设在所述防尘件的转轴上。可选地,所述第一承托件朝向所述信号接收管的一侧开设有第一防干扰槽;和/或,所述第二承托件朝向所述信号发射管的一侧开设有第二防干扰槽。可选地,所述防尘件对应于所述信号发射管的位置开设有第一让位槽,当所述防尘件处于所述第一防尘位置时,所述信号发射管位于所述第一让位槽中;和/或,所述防尘件对应于所述信号接收管的位置开设有第二让位槽,当所述防尘件处于所述第二防尘位置时,所述信号接收管位于所述第二让位槽中。可选地,信号为红外信号或超声信号中的至少一种。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空气处理设备,所述空气处理设备包括滤网和滤网洁净度传感器,所述防尘件设于所述信号发射管和所述滤网之间,和/或所述防尘件设于所述信号接收管和所述滤网之间;所述滤网洁净度传感器包括信号发射组件、信号接收组件和防尘件,所述信号发射组件包括第一承托件和信号发射管,所述信号发射管设于所述第一承托件上;所述信号接收组件包括第二承托件和信号接收管,所述信号接收管设于所述第二承托件上,且所述信号接收管与所述信号发射管相对设置,所述信号发射管和所述信号接收管之间具有用于设置滤网的间隙;所述防尘件活动连接于所述第一承托件,所述防尘件具有遮蔽所述信号发射管的第一防尘位置和显露所述信号发射管的第一检测位置,和/或所述防尘件活动连接于所述第二承托件,所述防尘件具有遮蔽所述信号接收管的第二防尘位置和显露所述信号接收管的第二检测位置。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滤网洁净度传感器包括信号发射组件,信号接收组件和防尘件,其中,信号发射组件包括第一承托件和信号发射管,信号发射管设于第一承托件上;信号接收组件包括第二承托件和信号接收管,信号接收管设于第二承托件上,且信号接收管与信号发射管相对设置,信号发射管和信号接收管之间具有用于设置滤网的间隙;防尘件活动连接于第一承托件,防尘件具有遮蔽信号发射管的第一防尘位置和显露信号发射管的第一检测位置,和/或防尘件活动连接于第二承托件,防尘件具有遮蔽信号接收管的第二防尘位置和显露信号接收管的第二检测位置。在检测滤网的洁净度时,控制信号发射管对应的防尘件处于第一检测位置,信号接收管对应的防尘件处于第二检测位置,以显露信号发射管和信号接收管,实现滤网洁净度的检测;在无需检测洁净度时,控制信号发射管对应的防尘件活动至第一防尘位置,信号接收管对应的防尘件活动至第二防尘位置,以遮蔽信号发射管和信号接收管,避免环境中的灰尘、病菌等沉积到滤网洁净度传感器上,保障传感器本体处于洁净的状态,以改善其检测效果,延长其检测寿命。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实用新型滤网洁净度传感器一实施例中防尘件处于检测位置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防尘件处于防尘位置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滤网洁净度传感器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2中滤网洁净度传感器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滤网洁净度传感器另一实施例中防尘件处于检测位置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中防尘件处于防尘位置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00信号发射组件110第一承托件111第一容置腔112第一防干扰槽120信号发射管200信号接收组件210第二承托件211第二容置腔212第二防干扰槽220信号接收管300防尘件310转轴320第一让位槽330第二让位槽400滤网500驱动组件510驱动电机511驱动轴520主动齿轮530从动齿轮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滤网洁净度传感器包括信号发射组件100,信号接收组件200和防尘件300,其中,信号发射组件100包括第一承托件110和信号发射管120,信号发射管120设于第一承托件110上;信号接收组件200包括第二承托件210和信号接收管220,信号接收管220设于第二承托件210上,且信号接收管220与信号发射管120相对设置,信号发射管120和信号接收管220之间具有用于设置滤网400的间隙;防尘件300活动连接于第一承托件110,防尘件300具有遮蔽信号发射管120的第一防尘位置和显露信号发射管120的第一检测位置,和/或防尘件300活动连接于第二承托件210,防尘件300具有遮蔽信号接收管220的第二防尘位置和显露信号接收管220的第二检测位置。具体的,图1和图2中包括两个防尘件300。分别与第一承托件110和第二承托件210活动连接,以保护信号发射管120和信号接收管220,避免灰尘、病菌等在其上沉积而影响检测效果。信号发射管120和信号接收管220相互配合,以检测滤网400的洁净度,可通过光信号或声信号等进行检测,当滤网400的洁净度发生变化,即滤网400上沉积灰尘、病菌等时,信号接收管220所接收到的由信号发射管120发射的检测光信号或检测声信号的强度将发生变化,从而反映出滤网400的洁净度变化。例如,当通过光学原理检测滤网洁净度时,信号发射管120是光发射管,相应的,信号接收管220是光接收管。其中,光发射管可以选用发光二极管或发光三极管,在电路控制下,光发射管发射检测光,检测光被滤网400透射后,可以被光接收管接收到。检测光可以是连续的或脉冲的。光接收管不仅可以接收到透射的检测光,也可能会接收到少量的环境光。为了尽可能减少环境光对滤网400的洁净度检测的干扰,可以选择红外光作为检测光,即选用红外发光二极管或红外发光三极管作为光发射管,相应的,选用红外光敏三极管作为光接收管。当然,当根据声学原理检测滤网洁净度,随着滤网洁净度的变化,声波的传播特性也将发生变化,此时,信号发射管120可以是超声发射管,相应的,信号接收管220可以是超声接收管。信号发射管120设置在第一承托件110上,信号接收管220设置在第二承托件210上,并相对间隔设置,以实现洁净度的检测。防尘件300可以是一个或多个,与信号发射管120或信号接收管220对应设置。在图1和图2中,设置有两个防尘件300,当然,在其它示例中,也可以只为信号发射管120设置防尘件300,或只为信号接收管220设置防尘件300,后文中将以设置两个防尘件300为例详细阐述,只设置一个防尘件300的情形可同理推知,在此不再赘述。防尘件300用于控制信号发射管120和信号接收管220的状态,当信号发射管120对应的防尘件300处于第一防尘位置时,灰尘、病菌等在信号发射管120上的沉积量将大大降低,同理,当信号接收管220对应的防尘件300处于第二防尘位置时,灰尘、病菌等在信号接收管220上的沉积量也将大大降低,从而使滤网洁净度传感器能够保持较好的工作状态,改善检测效果,延长检测寿命。而在检测滤网400的洁净度时,控制信号发射管120对应的防尘件300活动至第一检测位置,并控制信号接收管220对应的防尘件300活动至第二检测位置,使信号发射管120和信号接收管220相对显露,从而使检测信号在信号发射管120和信号接收管220之间传播,以准确反映滤网400的洁净度情况。其中,防尘件300与第一承托件110之间的活动连接可以是滑动连接或转动连接等,同理,防尘件300与第二承托件210之间的活动连接可以是滑动连接或转动连接等。当采用滑动连接时,在防尘件300上设置导轨,在第一承托件110或第二承托件210上设置导槽,或者,在防尘件300上设置导槽,在第一承托件110或第二承托件210上设置导轨,通过导槽引导导轨在其中滑动,以实现防尘件300位置的改变。当采用转动连接时,防尘件300相对第一承托件110或第二承托件210转动,以实现位置的改变,后文中还将详细阐述。在本实施例中,滤网洁净度传感器包括信号发射组件100,信号接收组件200和防尘件300,其中,信号发射组件100包括第一承托件110和信号发射管120,信号发射管120设于第一承托件110上;信号接收组件200包括第二承托件210和信号接收管220,信号接收管220设于第二承托件210上,且信号接收管220与信号发射管120相对设置,信号发射管120和信号接收管220之间具有用于设置滤网400的间隙;防尘件300活动连接于第一承托件110,防尘件300具有遮蔽信号发射管120的第一防尘位置和显露信号发射管120的第一检测位置,和/或防尘件300活动连接于第二承托件210,防尘件300具有遮蔽信号接收管220的第二防尘位置和显露信号接收管220的第二检测位置。在检测滤网400的洁净度时,控制信号发射管120对应的防尘件300处于第一检测位置,信号接收管220对应的防尘件300处于第二检测位置,以显露信号发射管120和信号接收管220,实现滤网洁净度的检测;在无需检测洁净度时,控制信号发射管120对应的防尘件300活动至第一防尘位置,信号接收管220对应的防尘件300活动至第二防尘位置,以遮蔽信号发射管120和信号接收管220,避免环境中的灰尘、病菌等沉积到滤网洁净度传感器上,保障传感器本体处于洁净的状态,以改善其检测效果,延长其检测寿命。进一步的,防尘件300与第一承托件110转动连接;和/或,防尘件300与第二承托件220转动连接。其中,防尘件300的转轴可以是设置的实轴,也可以是限位出的虚轴。转动连接的结构简单,在灵活控制防尘件300的位置的同时,有利于节省滤网洁净度传感器所占的空间,降低成本。由于防尘件300的转轴310处将承受较大的应力,为了避免应力对检测的干扰,特别是采用检测光检测时,应力引起的光路的微小变化就可能导致检测信号的偏差,因此,防尘件300的转轴310与信号发射管120之间相距第一预设距离设置;和/或,防尘件300的转轴310与信号接收管220之间相距第二预设距离设置。通过使信号发射管120或信号接收管220与转轴310相隔一定的距离设置,从而提高滤网洁净度传感器的稳定性,以改善检测效果。如图1和图2所示,信号发射管120和对应的防尘件的转轴分别位于第一承托件110的两端,同样,信号接收管220和对应的防尘件的转轴分别位于第二承托件210的两端。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防尘件300的转轴310设于防尘件300的端部。当转轴310设置在端部时,一方面能够减少转轴310处的应力对滤网洁净度传感器的影响,特别是在采用光信号检测的情况下,有利于保障光路的稳定性;另一方面也便于拆装或擦洗防尘件300,以更好地维护滤网洁净度传感器,延长其使用寿命。进一步的,如图3和图4所示,滤网洁净度传感器还包括驱动组件500,驱动组件500包括驱动电机510,驱动电机510的驱动轴511与防尘件300的转轴310相连,以带动防尘件300转动。其中,第一承托件110内开设有第一容置腔111,相应的驱动组件500设于第一容置腔111中。第二承托件210内开设有第二容置腔211,相应的驱动组件500设于第二容置腔211中。通过设置容置腔以安置驱动组件,使滤网洁净度传感器的外观更加简洁,同时避免了环境中的灰尘、病菌等在驱动组件500上的沉积,使防尘件300的活动更加可靠,延长了滤网洁净度传感器的寿命。在本实施例中,驱动组件500还包括主动齿轮520和从动齿轮530,主动齿轮520套设在驱动电机510的驱动轴511上,从动齿轮530套设在防尘件300的转轴310上。通过设置主动齿轮520和从动齿轮530,一方面能够使驱动电机510的转速和防尘件300的转速之间满足一定的比例关系,以保障防尘件300的转速处于合适的范围内,避免防尘件300转动过快对检测的稳定性造成不良影响,另一方面也增大了驱动电机510设置位置的可选范围,便于适当增大驱动电机510和防尘件300之间的距离,以减小驱动电机510的振动等对检测准确度造成不良影响。其中,驱动电机510可选择步进电机,以精确控制防尘件300的转动角度。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中,如图5和图6所示,防尘件300的转轴310设于防尘件300的中部。相比上一实施例中防尘件300的转轴设于端部,本实施例中防尘件300的活动对空间的占用更小。以信号发射管120对应的防尘件300为例,当其在第一防尘位置和第一检测位置之间切换时,基本不会超出第一承托件110的两端以外,而只是占用平行于滤网平面方向上的一定空间,而滤网400本身具有一定的面积,因此平行于滤网平面方向上通常由足够的空间。本实施例中的滤网洁净度传感器的空间紧凑型更好。当然,本实施例中的滤网洁净度传感器也可以包括驱动组件500,驱动组件500包括驱动电机510,驱动电机510设于第一承托件110和第二承托件210中部的容置腔中,驱动电机510的驱动轴511与转轴310相连,以带动防尘件300转动,在本实施例中,驱动轴511可直接穿设在防尘件300中作为转轴310,以简化驱动结构。在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第一承托件110朝向信号接收管220的一侧开设有第一防干扰槽112;和/或,第二承托件210朝向信号发射管120的一侧开设有第二防干扰槽212。防干扰槽的设置能够使至少部分检测信号在防干扰槽的反射作用下改变传播方向或使其强度大幅衰减,从而避免过多的检测信号被第一承托件110或第二承托件210的壁反射至信号接收管220,形成杂散信号造成干扰,而使信号接收管220接收到的为经滤网直接透射的检测信号,以提高检测的准确度。同时,防干扰槽的开设还可以有效减少滤网洁净度传感器的重量和体积,节约原材料,也便于滤网洁净度传感器在狭小空间中的安装。在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中,防尘件300对应于信号发射管120的位置开设有第一让位槽320,当防尘件300处于第一款防尘位置时,信号发射管120位于第一让位槽320中;和/或,防尘件300对应于信号接收管220的位置开设有第二让位槽330,当防尘件300处于第二防尘位置时,信号接收管220位于第二让位槽330中。如图1所示,通过设置让位槽,一方面可以减小在防尘件300的活动过程中与信号发射管120或信号接收管220发生碰撞的可能性,从而提高滤网洁净度传感器的使用寿命,保障可靠的检测效果;另一方面,让位槽的周缘相对凸出,可以有效避免灰尘、病菌等从缝隙中进入让位槽内部而对检测造成不良影响。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空气处理设备,空气处理设备包括滤网400和滤网洁净度传感器,防尘件300设于信号发射管120和滤网400之间,和/或防尘件300设于信号接收管220和滤网400之间,该滤网洁净度传感器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空气处理设备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其中,该空气处理设备包括空调器、空气净化器等。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技术领域
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