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滑油泡沫特性所用气体扩散头渗透率测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64559发布日期:2018-11-07 20:18阅读:1801来源:国知局
润滑油泡沫特性所用气体扩散头渗透率测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润滑油泡沫特性测定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润滑油泡沫特性所用气体扩散头渗透率测定装置。



背景技术:

GB/T 12579-2002《润滑油泡沫特性测定法》附录A气体扩散头最大孔径和渗透率的测定,规范了测定润滑油泡沫特性所用气体扩散头渗透率的标准方法,该方法需要稳定且干燥可调的空气,液体压差计用于测量液体的压力,气体体积测量仪用于测量气体体积和吸滤瓶。在测定过程中存在以下缺点:操作过程复杂,需要将液体压差计、气体体积测量仪和吸滤瓶整体连接起来,容易漏气;测量过程干扰因素较多,因为空气不干燥,空气湿度大,影响测量结果;管路漏气造成气体流量的测量不准确,影响到测量结果;使用立式碾时,容易引起煤样飞溅,影响代表性。目前没有专用于测定润滑油泡沫特性所用的气体扩散头渗透率测定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润滑油泡沫特性所用气体扩散头渗透率测定装置。为了对披露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有一个基本的理解,下面给出了简单的概括。该概括部分不是泛泛评述,也不是要确定关键/重要组成元素或描绘这些实施例的保护范围。其唯一目的是用简单的形式呈现一些概念,以此作为后面的详细说明的序言。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提供一种润滑油泡沫特性所用气体扩散头渗透率测定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置气泵、数显压力表及流量计,所述壳体正面设置调压阀;所述气泵、所述调压阀、所述数显压力表及所述流量计通过不锈钢管路顺次连接,所述不锈钢管路通过所述调压阀调节气体的压力和流量;所述壳体顶部设置气接头,所述流量计通过第一硅胶管与所述气接头连接。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气接头与第二硅胶管的首端连接,所述第二硅胶管的末端与不锈钢管连接,所述不锈钢管的末端设置气体扩散头。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壳体的背面设置流量计接口,所述流量计接口与第三硅胶管连接。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硅胶管、所述第三硅胶管及所述不锈钢管的内径均为8mm。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三硅胶管的长度为0.5m。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数显压力表的显示面、所述流量计的液晶屏、所述气泵的开关及电源开关设置在所述壳体的正面。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壳体背面还设置有电源插座、空气进气口及空气出气口。

本实用新型所带来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可自制可调干燥空气,并将液体压差计、气体体积测量仪结合在一起,实现一体化测量装置,结构简单,易于操作,而且有效避免漏气和其他干扰因素影像测量结果。

为了上述以及相关的目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包括后面将详细说明并在权利要求中特别指出的特征。下面的说明以及附图详细说明某些示例性方面,并且其指示的仅仅是各个实施例的原则可以利用的各种方式中的一些方式。其它的益处和新颖性特征将随着下面的详细说明结合附图考虑而变得明显,所公开的实施例是要包括所有这些方面以及它们的等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润滑油泡沫特性所用气体扩散头渗透率测定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在测量气体扩散头最大孔径时的正面安装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在测量气体扩散头渗透率时的背面安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和附图充分地示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案,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践它们。其他实施方案可以包括结构的、逻辑的、电气的、过程的以及其他的改变。实施例仅代表可能的变化。除非明确要求,否则单独的部件和功能是可选的,并且操作的顺序可以变化。一些实施方案的部分和特征可以被包括在或替换其他实施方案的部分和特征。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的范围包括权利要求书的整个范围,以及权利要求书的所有可获得的等同物。

本实用新型的润滑油泡沫特性所用气体扩散头渗透率测定装置,是按照国家标准GB/T 12579-2002《润滑油泡沫特性测定法》附录A(标准的附录)气体扩散头最大孔径和渗透率的测定设计制造的,本装置适用于该标准下测定气体扩散头最大孔径和渗透率。

本实用新型的润滑油泡沫特性所用气体扩散头渗透率测定装置的技术参数如下:

数显压力表0-1Kpa-20Kpa,0.1级;

流量计:0-10L/min;

气体扩散头渗透率在2.45Kpa,即250mmH2O,空气压力下,通过气体扩散头的空气流量为3000~6000ml/min;

电源:AC220V±10%;

频率:50Hz±2.5%;

工作温度:0~45℃;

工作湿度:≤80%。

如图1至3所示,在一些说明性的实施例中,提供一种润滑油泡沫特性所用气体扩散头渗透率测定装置,包括:壳体1,壳体1内设置气泵2、数显压力表3及流量计4。

壳体1正面设置调压阀5,数显压力表3的显示面31、流量计4的液晶屏41、气泵2的开关21及电源开关6设置在壳体的正面。

壳体1的背面设置流量计接口42、电源插座7、空气进气口8及空气出气口9。

气泵2、调压阀5、数显压力表3及流量计4通过不锈钢管路10顺次连接,不锈钢管路10通过调压阀5调节气体的压力和流量,壳体1的顶部设置气接头11,流量计4通过第一硅胶管12与气接头11连接。气接头11与第二硅胶管13的首端连接,第二硅胶管13的末端与不锈钢管14连接,不锈钢管14的末端设置气体扩散头15。流量计接口42与第三硅胶管16连接。第二硅胶管13、第三硅胶管16及不锈钢管14的内径均为8mm;第三硅胶管16的长度为0.5m。

气体扩散头的最大孔径的测定过程如下:

用量筒量取约220ml蒸馏水或者除盐水。

将气接头11用第二硅胶管13连接不锈钢管14,将气体扩散头15拧紧到不锈钢管14的末端,注意螺纹末端应有一个直径3mm的O型圈作密封。

将气体扩散头15投入量筒17中,将不锈钢管14穿过胶塞18,调整到合适高度,保证气体扩散头15放入量筒17以后位于水面以下100mm处。将气体扩散头15放入清水中,用洗耳球对不锈钢管14顶端吹气,看到气泡从气体扩散头15冒出为止。这样做的目的是吹落原附着在气体扩散头15表面的灰尘或者碎屑。

将调压阀5调至关闭状态,即打开气泵2后,数显压力表3的数值无变化为0。然后使空气压力以490Pa/min的速率增加,直至气体扩散头15的第一个气泡冒出为止。

当气体扩散头15的第一个气泡冒出时,读取数显压力表3的压力值,单位是mmH2O。由于压力表精准度高,反应速度比不上调压阀5的速度,在增大压力时,速度一定要慢,有耐心。做一次最大孔径实验的时间大约在15分钟左右。切勿急速旋转调压阀5,这时测出的数据是不准确的。

试验进行以前,必须对气体扩散头15进行清洗。清洗方法为依次将其浸泡在适量的石油醚中,用随机配带的气泵通过进气管抽吸压气的办法在石油醚中至少反复洗涤3次,然后用清洁干燥的空气将进气管及气体扩散头彻底吹干方可。

每个气体扩散头需在被测液体中浸泡2分钟以后再开始测试,每测完一个气体扩散头,需关闭气泵2,拧下气体扩散头15释放掉管路内压力,建议间隔30秒至1分钟后再次开机。调压阀5也要在每次开机前,调小至近乎关闭的状态,从0逐渐按照50mmH2O/min的速度增大气压,不可在前次实验未调小调压阀的情况下操作,此时测得数据不准确。

气体扩散头的渗透率的过程如下:

将气接头11用第二硅胶管13连接内径8mm的不锈钢管14,将气体扩散头15拧紧到不锈钢管14的末端,注意螺纹末端应有一个直径3mm的O型圈作密封。

将气体扩散头放入吸虑瓶19中,此时要求气体扩散头15必须是干燥的,将不锈钢管14固定到胶塞18上,将胶塞18压紧到1000ml的吸虑瓶19的瓶口,一定要塞紧不能漏气,保证气体扩散头15位于吸虑瓶19中间的位置。

具支管用长0.5m,内径8mm的第三硅胶管16连接到背面的流量计接口42处,将压力调节到2.45Kpa,读取流量计4的数值,单位是L/min,该数值乘以1000即为该气体扩散头15的渗透率值,单位是ml/min。

气体扩散头15必须是干燥,无油,无挥发性气体的,否则接入气体流量计会造成流量计损坏。

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应当理解,结合本文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种说明性的逻辑框、模块、电路和算法步骤均可以实现成电子硬件、计算机软件或其组合。为了清楚地说明硬件和软件之间的可交换性,上面对各种说明性的部件、框、模块、电路和步骤均围绕其功能进行了一般地描述。至于这种功能是实现成硬件还是实现成软件,取决于特定的应用和对整个系统所施加的设计约束条件。熟练的技术人员可以针对每个特定应用,以变通的方式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决策不应解释为背离本公开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