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直线传感器外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19991发布日期:2018-11-02 23:00阅读:10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直线传感器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直线传感器外壳。



背景技术:

直线传感器又称直线位移传感器、电阻尺、碳膜尺、电子尺。在生产过程中,位移的测量一般分为测量实物尺寸和机械位移两种。按被测变量变换的形式不同,位移传感器可分为模拟式和数字式两种。其原理为:将可变的电阻滑轨定置在传感器固定的部位,传感器滑轨连接稳态直流电压,允许流过微安培的小电流,滑片和始端之间的电压,与滑片移动的长度成正比,通过滑片在滑轨上的位移来测量不同的阻值。直线传感器广泛的应用于自动化控制系统以及接卸设备当中。

直线传感器又分为拉杆式、滑块式、自恢复式、铰接式。滑块式直线位移传感器是一种以电压输出与旋转角度或直线位移呈线性关系的高精度位移传感器。它充分利用了导电塑料在电气性能、工艺性能和机械性能等各方面的优异特性,正在逐步替代碳膜和金属膜电阻。

直线位移传感器的优点:可以用于精确测量和定位控制,配合显示仪表,也可以做为测量仪器进行人工测量。该系列产品具有很大的选择空间。然而,现有的直线传感器外壳平滑,使用时常常很难将其与其他机构连接,难以固定或安装到所需地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直线传感器外壳,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直线传感器难以固定或安装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涉及直线传感器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直线传感器外壳。本实用新型包括:壳体;壳体包括:彼此连接的第一侧壁;第二侧壁;第三侧壁;第四侧壁;第一侧壁用于与直线传感器的滑块电阻滑动连接;第二侧壁和第三侧壁间隔相对设置,且第二侧壁和第三侧壁分别设于第一侧壁的两侧;第四侧壁与第一侧壁相对设置;沿顺时针方向,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第三侧壁和第四侧壁依次连接;第二侧壁开设第一凹槽,第一凹槽沿第二侧壁的长度方向延伸。

进一步的,所述第三侧壁开设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沿所述第三侧壁的长度方向延伸。

进一步的,所述第四侧壁开设第三凹槽,所述第三凹槽沿所述第四侧壁的长度方向延伸。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凹槽为梯形;沿所述第二侧壁自表面至内部的方向,所述第一凹槽为正梯形。

进一步的,所述梯形体深度为4-6cm。

进一步的,所述梯形体短边为8-12cm。

进一步的,所述梯形体长边为13-17cm。

进一步的,所述梯形体深度为5cm。

进一步的,所述梯形体短边为10cm。

进一步的,所述梯形体长边为15cm。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直线传感器外壳,包括:壳体;壳体包括:彼此连接的第一侧壁;第二侧壁;第三侧壁;第四侧壁;第一侧壁用于与直线传感器的滑块电阻滑动连接;第二侧壁和第三侧壁间隔相对设置,且第二侧壁和第三侧壁分别设于第一侧壁的两侧;第四侧壁与第一侧壁相对设置;沿顺时针方向,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第三侧壁和第四侧壁依次连接;第二侧壁、第三侧壁、第四侧壁上均开设凹槽,凹槽沿第二侧壁、第三侧壁、第四侧壁长边方向延伸。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直线传感器外壳通过在第二侧壁、第三侧壁和第四侧壁上开设凹槽,使得直线传感器能够通过三个侧壁上的凹槽与其他机构相连,来解决现有技术中直线传感器难以固定或安装到所需地点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直线传感器外壳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直线传感器外壳的侧壁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直线传感器外壳的凹槽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直线传感器外壳的优选方式的尺寸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0-壳体;110-第一侧壁;111-滑块电阻;120-第二侧壁;121- 第一凹槽;130-第三侧壁;131-第二凹槽;140-第四侧壁;141-第三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现有的直线传感器外壳平滑,难以固定或安装到所需地点。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直线传感器外壳通过在第二侧壁120、第三侧壁130和第四侧壁140上开设凹槽150,使得直线传感器能够通过三个侧壁上的凹槽150与其他机构相连,来解决现有技术中直线传感器难以固定或安装到所需地点的问题。

请参照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直线传感器外壳整体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直线传感器外壳,包括:壳体100;壳体100包括:彼此连接的第一侧壁110;第二侧壁120;第三侧壁130;第四侧壁140;第一侧壁110用于与直线传感器的滑块电阻111滑动连接;第二侧壁120和第三侧壁130间隔相对设置,且第二侧壁120和第三侧壁130分别设于第一侧壁110的两侧;第四侧壁140与第一侧壁110相对设置;沿顺时针方向,第一侧壁110和第二侧壁120、第三侧壁130和第四侧壁140依次连接;

请参照图2,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直线传感器外壳的侧壁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第二侧壁120开设第一凹槽121,第一凹槽121沿第二侧壁120的长度方向延伸。第一凹槽121用来跟其他机构配适以达到将直线传感器固定或安装。

第三侧壁130开设第二凹槽131,第二凹槽131沿第三侧壁130 的长度方向延伸。第二凹槽131用来跟其他机构配适以达到将直线传感器固定或安装。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凹槽131与第一凹槽121相同,具体使用时取决于使用环境、安装需求和对直线传感器上滑块电阻111的位置要求等,可以只使用第一凹槽121达到将直线传感器固定的作用,也可以使用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131同时将直线传感器固定安装。

第四侧壁140开设第三凹槽141,第三凹槽141沿第四侧壁140 的长度方向延伸。第三凹槽141用来跟其他机构配适以达到将直线传感器固定或安装。

具体地说,直线传感器为长方体,长方体中有四个平面面积大小相同,这四个平面均为长方形,本实用新型所进行改造的就是直线传感器中面积大小相同的四个长方形侧壁中的第二侧壁120、第三侧壁 130和第四侧壁140。本实用新型采用在直线传感器外壳的三个侧壁上开设凹槽的形式,使得直线传感器能够通过凹槽结构与其他机构配适,能够更容易将直线传感器固定或安装。

进一步的是,开设凹槽的侧壁应该是除了与直线传感器的滑块电阻111连接的第一侧壁110之外,在其余的三个侧壁上分别开设第一凹槽121,第二凹槽131,第三凹槽141。

作为优选,第一凹槽121为梯形;梯形结构能够更好的连接直线传感器与其他结构。

具体的说,沿第二侧壁120自表面至内部的方向,第一凹槽121 为正梯形。具体的说,第一凹槽121向直线传感器的内部凹陷,并沿着第二侧壁120的长边方向延伸。这样的结构能够使得直线传感器在与之相连的机构上沿着长边方向滑动。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凹槽131和第三凹槽141分别为沿第三侧壁和第四侧壁自表面至内部的方向,第二凹槽131和第三凹槽141为正梯形。

优选的是,请参照图3,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直线传感器外壳的凹槽结构示意图。如图三所示,第一凹槽121、第二凹槽131 和第三凹槽141分别开设在直线传感器第二侧壁120;第三侧壁130 和第四侧壁140上长边的中心线处,该处位置能够更好的平衡直线传感器安装之后的受力情况。

具体的说,第一侧壁110和第四侧壁140长边为350-400cm;短边为35-42cm。

第二侧壁120和第三侧壁130短边为30-35cm。第二侧壁120和第三侧壁130的长边都与第一侧壁110和第四侧壁140的长边相连,所以第二侧壁120和第三侧壁130的长边即为350-400cm。

作为优选,第一侧壁110和第四侧壁140长边为377cm,短边为 38cm。

第二侧壁120和第三侧壁130长边为377cm,短边为33cm。

接下来对第一凹槽121的具体结构展开进一步的说明。

请参照图3,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直线传感器外壳的凹槽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第一凹槽121凹陷得到了正梯形体,正梯形体即是正梯形面延伸得到的立体结构。即沿着第二侧壁120的法线方向切割可以得到梯形面,该梯形面沿着第二侧壁120的长边延伸得到梯形体。

沿第二侧壁120自表面至内部的方向,第一凹槽121为正梯形。该结构能够使与直线传感器相连的机构更好的固定直线传感器,若是沿自内部至表面的方向,第一凹槽121为正梯形,则帮助直线传感器固定的机构很难能固定直线传感器。

具体的说,梯形体的深度为4-6cm。请参照图4,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直线传感器外壳的优选方式的尺寸示意图。

优选的是,梯形体的深度为5cm。

具体的说,梯形体的短边为8-12cm。

优选的是,梯形体的短边为10cm。

具体的说,梯形体的长边为13-17cm。

优选的是,梯形体的长边为15cm。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优选方式均是考虑现有直线传感器的大小后设计。该结构形成的梯形面的斜边与梯形面短边所在的直线传感器外壳水平面的夹角为63°。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直线传感器与配适的安装座通过如上所说的凹槽150进行连接,在安装座将对应结构与直线传感器的凹槽150 连接之后,便可将安装座安装固定到所需的位置,通过滑动直线传感器,调整直线传感器的具体位置。

需要说明的是,与直线传感器配适的安装座可以通过滑动等多种方式进行连接,在此不做赘述。并且凹槽结构中可以通过材料的选择来增大摩擦力,使得直线传感器与其他结构(如配适的安装座)连接之后能够减少脱落的发生。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