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病原体检测载玻片及其组合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41964发布日期:2019-03-19 21:45阅读:272来源:国知局
一种病原体检测载玻片及其组合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病原体检测器材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病原体检测载玻片及其组合结构,用于疟原虫检测的载玻片。



背景技术:

疟疾是严重威胁人民身体健康的重要寄生虫病,疟原虫是人体疟疾的病原体。在病原体检测中,涂片染色法快速,准确,是一项重要的检测技术。目前,镜检疟原虫仍是诊断疟疾的重要手段。医疗和科研机构多通过血涂片染色查见疟原虫虫体即可确诊。

但是由于现在多是用通用型的载玻片,对于初学者或是长期不用的人员在制作厚薄血膜时,会出现厚薄血膜位置,大小定位不准,制作的涂片不统一,检测分析耗时较长,影响检测准确性,不美观。染色第一次观察后,再次观察或者换人复检时,都很难找到相应的靶区域,需要重新。因此,需要一种能快速,准确的用于疟原虫检测的载玻片以决绝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病原体检测载玻片,能够快速定位,便于样本的检测分析,制作的厚血膜,提高检测效率和准确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疟原虫检测载玻片,包括标签区1和样品区2,样品区2包括厚血膜区3和薄血膜区4,其特征在于在厚血膜区的载玻片上标有定位的标线5,标线5为一个圆形或两个以上的同心圆、0<圆的直径≤载玻片的宽度。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标线5同心圆的直径≤载玻片长度的1/6。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标线5同心圆的直径长度相差≥0.05cm。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标线5同心圆的直径为0.8cm-1.0cm。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标线5同心圆可在载玻片的水平中轴线上。

进一步地,所述的疟原虫检测载玻片,还包括定位标线6,定位标线6为与载玻片垂直中轴线重合的直线;或圆心在载玻片中心的半椭圆形,半椭圆的短半径r,载玻片的宽度≥r>标线5同心圆的直径。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定位标线为防水烤漆线。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标线上还涂有防划涂层。

进一步地,所述的防划涂层为透明的油漆涂层或透明的硅胶涂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一种疟原虫检测载玻片组合结构,包括标签区1和样品区2,样品区2包括厚血膜区3和薄血膜区4,而且在载玻片底层设有定位卡片,定位卡片尺寸与载玻片相同,在载玻片对应的厚血膜区3设有定位的标线5,标线5为一个直径或两个以上直径不同的同心圆,直径小于载玻片的宽度。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卡片的材料为玻璃、金属、聚合物类或纸。

通过本实用新型的载玻片,可以方便制作标准疟原虫涂片,在进行疟原虫涂片染色后,可在第一次显微镜观察时将血片上的靶区域定于相应的标线区,从而在下次观察时通过寻找所定位的标线区域而迅速找到靶区域。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载玻片A的实施例俯视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载玻片B的实施例俯视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载玻片的一实施例在俯视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该疟原虫检测载玻片,包括标签区1和样品区2,样品区2包括厚血膜区3和薄血膜区4,在载玻片的厚血膜区3设有定位的标线5,标线5为同心圆,同心圆的直径为0.8~1cm。

在厚血膜的制作时,刮取约4~5ul,使血滴与平置的载玻片接触,血滴放在同心圆中心位置,再由里向外旋转,转数圈后得到直径与同心圆相近的0.8~1cm圆形。本实用新型的载玻片,可以方便制作标准的病原体,尤其是疟原虫涂片,在进行疟原虫涂片染色后,可在第一次显微镜观察时将血片上的靶区域定于相应的标线区,从而在下次观察时通过寻找所定位的标线区域而迅速找到靶区域。

通过该载玻片制作的血膜厚薄均匀,过厚易于脱落,过薄达不到检出率的要求。在此基础上,还可将定位标线6设置为与载玻片垂直中轴线重合的直线;通过该载玻片制作的厚血膜厚度均匀,形状规则,以油镜视野,可见5~10个白细胞。能有效的改善因样品制作难度大,重现性差问题,可有效的提高检测的准确性,进一步解决该检测方法对实验人员的操作技能要求高的要求,极大的提高检测效率。

同时,当定位标线5圆心在载玻片的水平中轴线上时,样品检测观察时更便捷。

参考图1,还可将定位标线6为圆心在载玻片中心的半椭圆形,半椭圆的短半径r小于载玻片的宽度。进一步对薄血膜区4样品的制备,进一步提高检测的准确性。

本说明书中多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实施例的重点有所不同,而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或相似的部分相互参见即可。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