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食品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23090发布日期:2019-02-10 22:59阅读:155来源:国知局
一种食品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食品安全检测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食品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食品中,尤其是熟食中的亚硝酸钠添加量大于国家规定的数量,因为不方便携带亚硝酸钠检测装置,不能知道食品中的亚硝酸钠含量是否超标,亚硝酸盐是一种毒性很强的物质,它能使血液血红蛋白中的亚铁离子氧化成高铁离子,从而使其失去结合氧的能力,阻碍体内氧的运输,使人体发生急性中毒,严重时引起生命危险。亚硝酸盐可导致维生素A的氧化破坏并阻碍胡萝卜素转化为维生素A,致使人体维生素A不足。同时进入肠胃中的亚硝酸盐遇到胺极易转化成致癌物质亚硝胺,从已经进行的动物实验已证实亚硝胺具有强烈的致癌性。由于亚硝酸盐的毒性严重危害健康,而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却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土壤、水质、蔬菜等均发现含有不同量的亚硝酸盐。因此准确快速测检测亚硝酸的含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食品工业中由于非法添加,亚硝酸盐超标的现象与屡见不鲜,而且现有的食品检测装置不具有先粉碎的功能,这样难以准确检测的食品内亚硝酸的含量。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

现有装置无法对待检测食品进行粉碎,难以精准检测到亚硝酸盐的含量,无法满足检测者的需要。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食品检测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食品检测装置设置有:

进料口、进料挡板旋钮、进料挡板、中心轴、粉碎刀、外壳、可视窗口、电机仓、电机转轴、电机、溶剂加入口、支架、出料口、亚硝酸盐试纸。

所述进料口焊接于所述外壳上端;所述进料挡板横向卡装于所述进料口;所述进料口挡板旋钮通过螺纹固定于所述进料口挡板上;所述中心轴焊接于所述电机转轴上;所述粉碎刀焊接于所述中心轴上;所述可视窗口开于所述外壳外表面。

所述电机通过螺丝固定于电机仓底部;所述支架焊接于所述外壳底部外壁;所述出料口焊接于所述外壳底部;所述亚硝酸盐试纸置于所述出料口;出料口安装有溶剂加入口。

进一步,所述亚硝酸盐试纸通过加持装置固定于出料口。

进一步,出料口上安装有阀门;出料口与亚硝酸盐试纸之间铺有滤纸。

所述可视窗口所用材料为亚克力板,并且可视窗口可以打开。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优点及积极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有的粉碎室能够对食物进行粉碎处理,然后通过亚硝酸盐检测试纸进行检测,采用试纸条方式,能够在30秒之内完成样品检测,便于现场快速检测亚硝酸盐含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食品检测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出料口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中:1、进料口;2、进料挡板旋钮;3、进料挡板;4、中心轴;5、粉碎刀;6、外壳;7、可视窗口;8、电机仓;9、电机转轴;10、电机;11、溶剂加入口;12、支架;13、出料口;14、亚硝酸盐试纸;15、滤纸;16、阀门。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发明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食品检测装置,

进料口1焊接于所述外壳6上端;所述进料挡板3横向卡装于所述进料口1;所述进料口挡板旋钮2通过螺纹固定于所述进料口挡板3上;所述中心轴4焊接于所述电机转轴9上;所述粉碎刀5焊接于所述中心轴4上;所述可视窗口7 开于所述外壳6外表面。

所述电机10通过螺丝固定于电机仓8底部;所述支架12焊接于所述外壳6 底部外壁;所述出料口13焊接于所述外壳6底部;所述亚硝酸盐试纸14置于所述出料口13。出料口13安装有溶剂加入口11。

所述亚硝酸盐试纸14通过加持装置固定于出料口。

所述出料口13处设置有阀门16。出料口与亚硝酸盐试纸之间铺有滤纸15。

所述可视窗口7所用材料为亚克力板,并且可视窗口可以打开。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开动电机10,电机转轴9带动中心轴4上的粉碎刀 5进行转动,通过进料口1将待测食品添加入检测装置中,通过粉碎刀5的旋转将待测食品进行粉碎,粉碎的食品进入到出料口13,打开出料口13的阀门,在出料口13后安装一个溶剂(溶剂为水)加入口11,样品进入样品提取室14,亚硝酸盐溶解之后通过滤纸15过滤,最后打开阀门16滤液滴到试纸条上。通过亚硝酸盐试纸14对已经粉碎完毕的待测食品进行检测。进料挡板3的设置可以调节添加待测食品的速率。通过可视窗口7可以直观看见食品粉碎情况。

本实用新型一种食品检测装置,通过设有的粉碎室能够对食物进行粉碎处理,然后通过亚硝酸盐检测试纸进行检测,采用试纸条方式,能够在30秒之内完成样品检测,便于现场快速检测亚硝酸盐含量。

以上所述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