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能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13655发布日期:2018-12-25 21:01阅读:380来源:国知局
电能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低压电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能表。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电能表设有用于防止电压电流接线端子内缩的防内缩结构,可防止接线端钮在受到轴向外推力时接线端子出现内缩现象,但装配后电能表的表内和表外相连通,从而大大降低了电能表整体的防尘、防水性能,严重影响电能表的使用安全性、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既可防止在受外力时接线端钮内缩,又可提高防水防尘性能、使用安全和使用寿命的电能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能表,包括底座1、端钮盒2、接线端钮3、辅助端钮4和密封圈5,所述底座1的一端设有与底座1外连通的端缺口10,所述端钮盒2的一端置于底座1的端缺口10内,端钮盒2的另一端为用于支承辅助端钮4的支承部20,所述密封圈5套在端钮盒2的支承部20上,所述辅助端钮4置于支承部20上,密封圈5位于底座1的支承部20与底座1和辅助端钮4之间,使得在底座1内分隔出密封空间13,所述密封空间13内设有挡筋40,所述接线端钮3的第一端置于端钮盒2的容纳孔腔21内,接线端钮3的第二端伸入密封空间13内,且接线端钮3的第一端与第二端的连接处设有与挡筋40相抵的抵挡面30,接线端钮3受力朝密封空间13内移动时被挡筋40所挡。

优选地,所述接线端钮3位于辅助端钮4与底座1的底板11之间,所述辅助端钮4向接线端钮3延伸形成所述挡筋40,挡筋40悬竖在密封空间13内并与接线端钮3的轴向垂直。

优选地,所述端钮盒2的支承部20包括U形支架201,所述U形支架201的三个侧臂均竖立在底座1的底板11上,且U形支架201的避让开口203朝向密封空间13内,所述密封圈5包括水平设置的水平段51,所述水平段51依次沿U形支架201的一侧侧臂、中间侧臂和另一侧侧臂设置在U形支架201的顶面上。

优选地,所述U形支架201的顶面上设有与水平段51相配合的容纳槽204,密封圈5的水平段51嵌入U形支架201的容纳槽204内。

优选地,所述密封圈5还包括竖立设置的U形段52,所述U形段52的两侧侧臂分设在底座1的两侧侧板12与U形支架201的两侧侧臂之间,U形段52的中间侧臂设置在底座1的底板11与支承部20的底面之间,且U形段52的两端分别与水平段51的两端连接。

优选地,所述底座1上设有与密封圈5的U形段52相配合的U形的卡位槽14,密封圈5的U形段52嵌入底座1的卡位槽14内;所述支承部20的外壁上设有与卡位槽14相配合的U形的卡位凸起205,支承部20的卡位凸起205卡入底座1的卡位槽14内并与密封圈5的U形段52相抵接。

优选地,所述端钮盒2的支承部20还包括与U形支架201的三个侧臂相连接的加强板202,所述端钮盒2的加强板202贴合层叠在底座1的底板11上。

优选地,所述辅助端钮4置于端钮盒2一端的支承部20上,端钮盒2的另一端上设有位于两侧的两个侧挡板22,所述侧挡板22与辅助端钮4对接且两者的顶面平齐。

优选地,所述接线端钮3的第一端与第二端的宽度相等,接线端钮3的第一端的厚度大于第二端的厚度以形成位于第二端上方和/或下方的所述抵挡面30。

本实用新型的电能表,通过将挡筋结构在密封圈以内,接线端钮在受到轴向外推力时接线端子不内缩,又可提高防水防尘性能、使用安全和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电能表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电能表的侧剖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端钮盒、接线端钮和辅助端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端钮盒和接线端钮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端钮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接线端钮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辅助端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至8给出的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电能表的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电能表不限于以下实施例的描述。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电能表,包括底座1、端钮盒2、接线端钮3、辅助端钮4和密封圈5,所述底座1的一端设有与底座1外连通的端缺口10,所述端钮盒2的一端置于底座1的端缺口10内,端钮盒2的另一端为用于支承辅助端钮4的支承部20,所述密封圈5套在端钮盒2的支承部20上,所述辅助端钮4置于支承部20上,密封圈5位于底座1的支承部20与底座1和辅助端钮4之间,使得在底座1内分隔出密封空间13,所述密封空间13内设有挡筋40,所述接线端钮3的第一端置于端钮盒2的容纳孔腔21内,接线端钮3的第二端伸入密封空间13内,且接线端钮3的第一端与第二端的连接处设有与挡筋40相抵的抵挡面30,接线端钮3受力朝密封空间13内移动时被挡筋40所挡。所述密封圈5的一侧为封闭在底座1内的密封空间13,密封圈5的另一侧则可与底座1外相连通。本实用新型的电能表,通过将挡筋结构在密封圈以内,接线端钮在受到轴向外推力时接线端子不内缩,又可提高防水防尘性能、使用安全和使用寿命。

如图2和图7-8所示,所述接线端钮3位于辅助端钮4与底座1的底板11之间,所述辅助端钮4向接线端钮3延伸形成所述挡筋40,挡筋40悬竖在密封空间13内并与接线端钮3的轴向垂直,挡筋40在与接线端钮3接触时挡筋40的侧面与接线端钮3的抵挡面30贴合。通过将挡筋设置在辅助端钮上,并与接线端钮的轴向间隙配合,相较于挡筋设置在底座上,布局更加合理,便于装配,且防内缩效果更佳。并且,所述接线端钮3的第一端与第二端的宽度相等,接线端钮3的第一端的厚度大于第二端的厚度以形成位于第二端上方和/或下方的所述抵挡面30。

如图3-6所示,所述端钮盒2的支承部20包括U形支架201,所述U形支架201的三个侧臂均竖立在底座1的底板11上,且U形支架201的避让开口203朝向密封空间13内并起到避让接线端钮3的第二端和挡筋40的作用,所述端钮盒2的支承部20还包括与U形支架201的三个侧臂相连接的加强板202,所述端钮盒2的加强板202贴合层叠在底座1的底板11上。所述密封圈5包括水平设置的水平段51,所述水平段51依次沿U形支架201的一侧侧臂、中间侧臂和另一侧侧臂设置在U形支架201的顶面上。所述U形支架201的顶面上设有与水平段51相配合的容纳槽204,密封圈5的水平段51嵌入U形支架201的容纳槽204内。密封圈的水平段设计成U形结构,使得密封屏障多一层,提高密封效果。

所述密封圈5还包括竖立设置的U形段52,所述U形段52的两侧侧臂分设在底座1的两侧侧板12与U形支架201的两侧侧臂之间,U形段52的中间侧臂设置在底座1的底板11与支承部20的底面即加强板202的底面之间,且U形段52的两端分别与水平段51的两端连接。所述底座1的侧板12和底板11上设有与密封圈5的U形段52相配合的U形的卡位槽14,密封圈5的U形段52嵌入底座1的卡位槽14内;所述支承部20的外壁上设有与卡位槽14相配合的U形的卡位凸起205,支承部20的卡位凸起205卡入底座1的卡位槽14内并与密封圈5的U形段52相抵接。卡位凸起和卡位槽的设置,既提高电能表的整体密封性,又起到端钮盒在底座内的安装定位和固定。

此外,所述辅助端钮4置于端钮盒2一端的支承部20上,端钮盒2的另一端上设有位于两侧的两个侧挡板22,所述侧挡板22与辅助端钮4对接且两者的顶面平齐。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