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北斗、GPS一体化小型卫星定位通信模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96328发布日期:2019-01-04 23:52阅读:429来源:国知局
一种北斗、GPS一体化小型卫星定位通信模块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通信领域,具体是一种北斗、GPS一体化小型卫星定位通信模块。



背景技术:

目前的一体化小型卫星定位通信模块支持的频点较单一,比如只有北斗B3频点、S频点与L频点,很少做到北斗B3频点、北斗B1频点、GPS L1频点深组合导航与定位,且还有S频点与L频点定位、通信、指挥功能的一体化小型卫星定位通信模块。

北斗导航系统采用与GPS系统类似的三维自主定位原理,且兼容RDSS有源定位和短报文通信,在应急救援和无法使用常规通信的应用领域,利用RDSS短报文通信可以实现将应用终端获得的位置信息及时与外部进行共享。

当前,在便携嵌入式应用领域对卫星定位通信模块的要求越来越严苛,既要求功能齐全、集成度高,又要求体积小、功耗低,这对导航定位通信模块的设计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北斗、GPS一体化小型卫星定位通信模块,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北斗、GPS一体化小型卫星定位通信模块,包括固定脚、盒体、盖板、线通接口器、发射信号接口、RF_B3接口、RDSS接收接口、定位孔、固定螺丝、RF_B1/L1接口和微型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的四角设有固定脚,固定脚上设有定位孔,盒体侧面的一端设有线通接口器,盒体的内部设有集成电路板,线通接口器的底端焊接在集成电路板上,盒体侧面的另一端设有发射信号接口,发射信号接口通过引脚焊接安装在集成电路板上;所述发射信号接口的一侧设有RF_B3接口,RF_B3接口的一端设在盒体上的圆孔中,RF_B3接口的另一端焊接在集成电路板上,发射信号接口的另一侧设有RDSS接收接口,RDSS接收接口通过引脚焊接在集成电路板上;所述盒体的另一侧底端设有RF_B1/L1接口,RF_B1/L1接口的底端焊接在盒体内部的集成电路板上,集成电路板通过固定螺丝固定安装在盒体的底部,盒体底部设有微型连接器,集成电路板通过微型连接器与外部进行数据通信及供电;所述盖板与盒体构成两个独立腔室,射频板和基带板分别安装在一个腔室中,盒体分为上下两个独立空间,盒体内部的集成电路板上设有滤波器、功率分配器、放大器、射频开关、参考时钟、多模多频基带处理设备以及多种电子设备。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盖板与盒体构成两个独立腔室,射频板和基带板分别安装在一个腔室中。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盒体通过定位孔集成安装在整机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盒体与盖板均为不锈钢材质。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线通接口器、发射信号接口、RF_B3接口、RDSS接收接口、RF_B1/L1接口通过数据线与整机设备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盒体分为上下两个独立空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盒体内部的集成电路板上设有滤波器、功率分配器、放大器、射频开关、参考时钟、多模多频基带处理设备以及多种电子设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采用小型化、低功耗、多模自由组合、收发一体化设计,因其体积小,功能丰富,可广泛用于其它导航、定位类、应急通信类设备,且外部接口简单,只需提供DC+5V电源及射频信号即可工作;本实用新型有四个螺丝固定孔,可供快速安装和拆卸。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北斗、GPS一体化小型卫星定位通信模块结构的爆炸要素图。

图2为一种北斗、GPS一体化小型卫星定位通信模块中硬件功能实现的示意图。

图中:包括固定脚1、盒体2、盖板3、线通接口器4、发射信号接口5、RF_B3接口6、RDSS接收接口7、定位孔8、固定螺丝9、RF_B1/L1接口10和微型连接器1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北斗、GPS一体化小型卫星定位通信模块,包括固定脚1、盒体2、盖板3、线通接口器4、发射信号接口5、RF_B3接口6、RDSS接收接口7、定位孔8、固定螺丝9、RF_B1/L1接口10和微型连接器11,所述盒体2的四角设有固定脚1,固定脚1上设有定位孔8,方便安装,方便整机客户集成,大大提高整机设备的可靠性,盒体2侧面的一端设有线通接口器4,盒体2的内部设有集成电路板,线通接口器4的底端焊接在集成电路板上,盒体2侧面的另一端设有发射信号接口5,发射信号接口5通过引脚焊接安装在集成电路板上;所述发射信号接口5的一侧设有RF_B3接口6,RF_B3接口6的一端设在盒体2上的圆孔中,RF_B3接口6的另一端焊接在集成电路板上,发射信号接口5的另一侧设有RDSS接收接口7,RDSS接收接口7通过引脚焊接在集成电路板上;所述盒体2的另一侧底端设有RF_B1/L1接口10,RF_B1/L1接口10的底端焊接在盒体2内部的集成电路板上,集成电路板通过固定螺丝9固定安装在盒体2的底部,盒体2底部设有微型连接器11,集成电路板通过微型连接器11与外部进行数据通信及供电;盒体2分为上下两个独立空间,盖板3和盒体2构成两个独立腔室,射频板和基带板分别装在一个腔室中,两块PCB板通过微型连接器连接,传递数字中频信号、时钟信号、电源及数据接口信号,盒体2的内部的集成电路板上设有滤波器、功率分配器、放大器、射频开关、参考时钟、多模多频基带处理设备以及多种电子设备;基带板由多模多频基带处理、对外连接器、电源管理、守时模块、储存管理组成;多模多频基带处理支持RNSS、RDSS融合的基带处理,将RNSS和RDSS两种体制相融合,支持RDSS辅助RNSS定位功能、支持北斗/GPS兼容定位,将RNSS定位频点扩展为北斗B3、北斗B1、GPS L1三频兼容,定位可靠性更优。电源管理只需对外连接器为其提供DC+5V的电源,可自行转换为模块需要的电源域,包括DC 3.3V、2.5V、1.8V、1.2V,也有着自己独特的上电顺序管理,为各个模块提供需要的上电时序。守时模块在主电源断电后无缝切换至对外微型连接器的第13引脚(VCC_RTC)电源,保存时间信息以便于下次上电后快速输出定位、测速及时间信息。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