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气排放监测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93551发布日期:2019-01-04 23:39阅读:147来源:国知局
烟气排放监测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烟气监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烟气排放监测系统。



背景技术:

烟气排放监测系统可对固定污染源长时间在线连续监测,实时监测污染物的排放浓度,计算排放率、排放总量,确保排污企业的污染物浓度和排放总量达标。其监测结果是通过红外分析仪进行分析,而水分是影响红外仪表测量准确性的一个重要因素,现有的监测系统除湿效果较差,影响分析结果。并且,现有的监测系统中通常只有一个干燥除湿装置,除湿不彻底,且当干燥除湿装置发生损坏后整个监测系统不能正常工作,影响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烟气排放监测系统,以解决背景技术中除湿效果差、工作效率低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烟气排放监测系统,包括通过管路依次连通的采样探头、干燥器、抽气泵、冷凝干燥器、缓冲器、流量计和分析仪;

所述采样探头上安装有碳化硅陶瓷过滤器,所述采样探头和干燥器的连接管路上还连通有反吹装置;

所述干燥器包括矩形密封的壳体,所述壳体的底部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内固定嵌入有散热器,所述壳体内设置有制热体,所述壳体的内部底壁上固定有导热板,所述导热板的上表面上固定有冷凝板,所述冷凝板的上表面上固定有冷凝板压块,所述冷凝板压块的上表面上固定有导气板,所述导气板上开设有互相连通的进气道和出气道,所述进气道和出气道的另一端开口均位于所述导气板的上表面上,且所述出气道为竖直设置,所述进气道为弯曲管道;

所述冷凝干燥器包括依次连通的冷凝器、过滤器、毛细管、蒸发器和压缩机,所述蒸发器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固定有蒸发管和多个换热管,所述多个换热管之间依次串联连通,串联后的换热管分别连通抽气泵和所述缓冲器,所述蒸发管的出口和入口分别伸出所述外壳的外部,所述蒸发管的入口连通所述毛细管,所述蒸发管的出口连通所述压缩机;所述外壳内还固定有循环泵;

所述干燥器和所述抽气泵之间的管路上连通有备用管道的一端,所述备用管道的另一端连通所述冷凝干燥器和缓冲器之间的管路,且所述备用管道上设置有阀门。

优选的,所述冷凝干燥器和所述缓冲器之间还连通有精细过滤器,串联后的换热管分别连通抽气泵和所述精细过滤器,所述备用管道的另一端连通所述冷凝干燥器和所述精细过滤器之间的管路。

优选的,所述外壳上还设置有温度传感器和控制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位于所述外壳内,所述温度传感器、所述循环泵和所述压缩机均电连接所述控制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含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烟气排放监测系统,包括通过管路依次连通的采样探头、干燥器、抽气泵、冷凝干燥器、缓冲器、流量计和分析仪。本实用新型利用干燥器和冷凝干燥器两种干燥装置对烟气进行除湿干燥,保证了除湿干燥的效果,使烟气中不含水分,从而保证分析结构的准确性;干燥器的散热器直接嵌入壳体底部的凹槽内,增大了与壳体的接触面积,壳体底部连同壳体底壁直接构成导热板,凹槽的设置使散热器和导热板的接触面积增大,提高了散热性能;冷凝干燥器进一步保证了除湿效果,且控温准确;并且,备用管道的设置使干燥器可直接连通缓冲器,在冷凝干燥器故障或者无需冷凝干燥器的情况下可打开备用管道的阀门,使干燥器直接连通缓冲器,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介绍,显而易见的,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烟气排放监测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烟气排放监测系统的干燥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烟气排放监测系统的冷凝干燥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烟气排放监测系统的冷凝干燥器蒸发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烟气排放监测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所示:采样探头1、干燥器2、壳体21、散热器22、制热体23、导热板24、冷凝板25、冷凝板压块26、导气板27、抽气泵3、冷凝干燥器4、冷凝器41、过滤器42、毛细管43、蒸发器44、外壳441、蒸发管442、换热管443、循环泵444、温度传感器445、压缩机45、缓冲器5、流量计6、分析仪7、反吹装置8、备用管道9、精细过滤器10。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参见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烟气排放监测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由图1可知,所述烟气排放监测系统包括通过管路依次连通的采样探头1、干燥器2、抽气泵3、冷凝干燥器4、缓冲器5、流量计6和分析仪7;

所述采样探头1上安装有碳化硅陶瓷过滤器,所述采样探头1和干燥器2的连接管路上还连通有反吹装置8;

如图2所示,所述干燥器2包括矩形密封的壳体21,所述壳体21的底部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内固定嵌入有散热器22,所述壳体21内设置有制热体23,所述壳体21的内部底壁上固定有导热板24,所述导热板24为曲面结构,所述导热板24的上表面上固定有冷凝板25,所述冷凝板25的上表面上固定有冷凝板压块26,所述冷凝板压块26的上表面上固定有导气板27,所述导气板27上开设有互相连通的进气道和出气道,所述进气道和出气道的另一端开口均位于所述导气板27的上表面上,且所述出气道为竖直设置,所述进气道为弯曲管道;

如图3所示,所述冷凝干燥器4包括依次连通的冷凝器41、过滤器42、毛细管43、蒸发器44和压缩机45,如图4所示,所述蒸发器44包括外壳441,所述外壳441内固定有蒸发管442和多个换热管443,所述多个换热管443之间依次串联连通,串联后的换热管443分别连通抽气泵3和所述缓冲器5,所述蒸发管442的出口和入口分别伸出所述外壳441的外部,所述蒸发管442的入口连通所述毛细管43,所述蒸发管442的出口连通所述压缩机45;所述外壳441内还固定有循环泵444;

所述干燥器2和所述抽气泵3之间的管路上连通有备用管道9的一端,所述备用管道9的另一端连通所述冷凝干燥器4和缓冲器5之间的管路,且所述备用管道9上设置有阀门。

本实施例中,所述外壳441内还设置有温度传感器445和控制器,所述温度传感器445位于所述外壳441内,所述温度传感器445、所述循环泵444和所述压缩机45均电连接所述控制器。冷凝干燥器4工作时,压缩机45对制冷剂做功,制冷剂从压缩机45出来后,处于高温高压气态,当它进入冷凝器41时释放热量,从而变成常温高压液态,随后制冷剂通过毛细管43,压力随之迅速下降,制冷剂进入蒸发器44后气化,吸收热量,对壳体内的水进行制冷,冷却后的水对换热管443进行制冷,同时气化后的制冷剂进入压缩机45继续下一个循环,引入了循环泵444对壳体内的水进行搅拌,使得水温度分布均衡,从而使得控温精准,工作过程由控制器来控制。

本实用新型设置了缓冲器5,避免了采样流量虚高问题,且本申请利用干燥器2和冷凝干燥器4两种干燥装置对烟气进行除湿干燥,保证了除湿干燥的效果,使烟气中不含水分,从而保证分析结构的准确性;干燥器2的散热器22直接嵌入壳体21底部的凹槽内,增大了与壳体21的接触面积,壳体21底部连同壳体21的底壁直接构成导热板24,凹槽的设置使散热器22和导热板24的接触面积增大,提高了散热性能;冷凝干燥器4进一步保证了除湿效果,且控温准确;并且,备用管道9的设置使干燥器2可直接连通缓冲器5,在冷凝干燥器4故障或者无需冷凝干燥器4的情况下可打开备用管道9的阀门,使干燥器2直接连通缓冲器5,使用方便。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所述冷凝干燥器4和所述缓冲器5之间还连通有精细过滤器10,串联后的换热管443分别连通抽气泵3和所述精细过滤器10,所述备用管道9的另一端连通所述冷凝干燥器4和所述精细过滤器10之间的管路。

当然,上述说明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实用新型未经描述的技术特征可以通过或采用现有技术实现,在此不再赘述;以上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参照优选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都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宗旨,也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