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丝网印刷电极测定的反应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47614发布日期:2019-04-09 20:52阅读:44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丝网印刷电极测定的反应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化学测量仪器,具体涉及一种用于丝网印刷电极测定的反应装置。



背景技术:

电化学生物传感器是基于生物识别的高度专一性发展起来的一种分析技术,在临床诊断、农残分析、食品药品工业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电化学生物传感器采用固体电极作基础电极,将生物敏感分子固定在电极表面,通过生物分子间的特异性识别作用,基础电极作为信号传导器将电极表面发生的识别反应信号导出,变成可以测量的电信号,从面实现对分析目标物进行定量或定性分析的目的。在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研制中,一个关键的技术就是如何将生物敏感分子稳定、高活性地固定到基体电极表面,构成传感器的敏感膜。近年来生物敏感分子的固定技术得到很大的发展,主要包括物理吸附、静电吸附、共价交联法、包埋法等。这些方法制备的生物传感器过程烦琐、复杂,电极表面敏感膜的更新较为繁琐,而利用磁性材料将有望解决该问题。磁性材料可与生物敏感分子结合,在外加磁场作用(磁铁) 下,将生物敏感分子定位于电极表面,非常方便地实现传感器敏感膜的更新,降低成本。

但在实际应用中,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如果采用常规的柱状电极,测定中柱状电极需竖直深入到待测液面下,磁铁无法放置于电极反应区域附近。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如果采用丝网印刷电极,电极水平放置,磁铁可置于电极的下方,测定时测试液滴加于电极反应区域表面。溶液中磁性材料与生物敏感分子结合,在磁铁的作用下固定于电极反应区域表面,能非常方便地实现传感器敏感膜的更新,降低成本。问题在于在有无磁场的对比试验中需要重新搭建测试仪器,操作繁琐且不便。且有的生物敏感分子反应时需要保持在特殊气体(如氮气或者氧气)的通气状态下,直接在丝网印刷电极表面直接滴加测试液则无法进行通气。而目前各大公司针对丝网印刷电极研发的反应池均无法满足通气和置放磁铁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提供磁场环境,可提供特殊气体氛围的一体化的丝印电极反应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丝网印刷电极测定的反应装置,包括模块一和模块二。

所述模块一包括中间部分和外包部分;所述中间部分为方形块,中间设置有反应池;所述反应池通过气道连通到外部大气。

所述模块二用于放置丝网印刷电极。

模块一固定于模块二上。

进一步的,上述反应装置还包括模块三;所述模块三内部设置有磁铁;模块三铰接于模块二下面。

进一步的,所述反应池为设置在模块一中间柱形孔,贯穿模块一的上下表面。

进一步的,所述的气道为贯穿于反应池柱面和模块一侧面的柱形通道。

进一步的,所述的模块二上表面为电极承载面,用于放置电极。

进一步的,所述模块一和模块二的侧面设置有角码并通过螺栓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中间部分由聚二甲基硅氧烷制成。

进一步的,所述模块一、二、三除模块二的中间部分外均由环氧树脂制成。

本新型专利的有益效果:

1)模块三的内部嵌有磁铁,可为测量提供磁场环境;

2)模块一的气道设置可为测量提供特殊气体氛围;

3)模块三铰接设计可实现有无磁场的便捷转换以进行对比试验;

4)模块三可拆卸设计方便该模块移除以进行常规测试,适用面广。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的结构图;

图2为实施例2的结构图;

附图标记:1-外包部分,2-中间部分,21-反应池,22-气道,3-角码,4-螺丝,5-螺母, 6-丝网印刷电极,7-模块二,8-合页,9-磁铁,10-模块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完全不限于此。

实施例1

图1示出了实施例1的结构,该结构可用于无需磁场环境,常规测试和特殊气体环境下的测试。该结构包括模块一和模块二7:模块一包括外包部分1和中间部分2;外包部分1由环氧树脂制成;中间部分2为嵌入式的由聚二甲基硅氧烷制成的方形块,其中间开有贯穿于模块一上下表面的柱形孔即为反应池21;所述反应池21通过气道22连通到外部大气,该气道为贯穿于反应池21柱面和模块一侧面的柱形通道用于通入特殊气体。模块二7上表面用于放置丝网印刷电极6。模块一和模块二7的侧面设置有角码3并通过螺丝4和螺母5固定。

实施例2

图2示出了实施例2的结构。模块一和模块二7的结构和连接方式均与实施例1相同,只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增加了模块三10。模块三10内部设置有磁铁9,模块三10铰接于模块二7下面。磁铁9用于需要在磁场中进行测试的情形,合页8的设置使得模块三10可以翻折以移除磁场,可用于测试在有无磁场的情形下形成对比。

其中模块一、二、三的制作方法如下:

1、模块一中间部分:将聚二甲基硅氧烷和相应的固化剂按照质量之比为10:1(其比例根据实验室的需要比例灵活配比),倒入相应的模具中后于烘箱60℃烘1个小时。在模具中央有自制的孔洞模型直径为1mm,无需打孔。在需要打孔(进气通道)的情况下,烘热参数为60℃,40-50分钟,打孔厚度为不超过3cm。

2、模块二外包部分:将上述制好的聚二甲基硅氧烷模型放入比上述稍大的模型中,将环氧树脂硬胶AB胶按照质量之比为3:1的比例调和,倒入其中。春夏天固化为过夜,秋冬稍冷固化为1-3天。

3、模块二及模块三均为环氧树脂AB硬胶,同2中比例进行制作。

模块一、二、三的形状可根据需求进行选择,方形或柱形等。

使用方法:

本实用新型需要先进行组装后方可使用。首先将丝网印刷电极6放置于模块二7上表面的中间位置,然后覆盖上模块一,调整电极6的位置使得其正好位于反应池21的正下方,以使得反应池21中的工作电极、参比电极及对电极同时处于反应池中;然后对准角码3并使用螺丝4和螺母5紧密固定,由于加固采用了角码3以及螺栓固定,丝网印刷电极6固定牢固,检测中不会出现漏液、位置变动的情况,电信号稳定,测试误差小;再根据需要选择性连接气22以通入特殊气体,气道22不使用时可实用橡胶塞进行密封,同样的根据测试的需要选择性的加装模块三10以产生磁场;最后即可开始数据测试。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