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遮物帘装配工装的旋转块及含该旋转块的逆止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52197发布日期:2019-04-20 02:48阅读:245来源:国知局
用于遮物帘装配工装的旋转块及含该旋转块的逆止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配件加工设备,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遮物帘装配工装的旋转块及含该旋转块的逆止环。



背景技术:

汽车遮物帘装配工装的扭力传感器用于检测遮物帘的扭力大小,而缺乏限位的情况下,则在检测过程中容易发生反向旋转,这对于检测工作的安全性会带来较大的不利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遮物帘装配工装的旋转块及含该旋转块的逆止环,其可以避免扭力传感器连接端发生反向转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遮物帘装配工装的旋转块,该旋转块包括左斜向部(1)、右斜向部(2);

所述左斜向部包括左上边缘(1a)、左下边缘(1b)、设置于左上边缘和右下边缘左端部的左圆弧形端部(1c),所述左斜向部靠近左圆弧形端部设置有第一圆孔(1d);

所述右斜向部包括右上边缘(2a)、右下边缘(2b)、设置于右上边缘和右下边缘右端部的右圆弧形端部(2c),所述右斜向部靠近右弧形端部设置有第二圆孔(2d);

所述左斜向部的正投影长度大于右斜向部正投影的长度;

所述左上边缘与右上边缘之间设置有圆弧形倒角结构(3a);

所述左下边缘与右下边缘之间设置有圆弧形倒角结构(3b)。

进一步,所述左上边缘与右上边缘之间的夹角为168°;

所述左下边缘与右下边缘之间的夹角为149°。

进一步,所述左圆弧形端部所在的圆心与第一圆孔的圆心重合;

所述右圆弧形端部所在的圆心与第二圆孔的圆心重合。

一种包括用于遮物帘装配工装的旋转块的逆止环,其包括:

环状体(4);

设置于环状体的若干止动块组件(5),其包括:通过转轴(5b)而可转动地安装于环状体所设容置槽(4a)内的止动块(5a),所述容置槽的转轴安装处设置有防止止动块沿着转轴逆时针转动的限位斜面(4b),所述止动块设置有与限位斜面配合的倾斜面,所述止动块的自由端与容置槽底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6)。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旋转块可以让待检测件进行正向转动,而可以避免待检测件发生反向转动,从而有效的保护扭力传感器。

附图说明

图1为用于遮物帘装配工装的旋转块主视图。

图2为用于遮物帘装配工装的旋转块仰视图。

图3为用于遮物帘装配工装的旋转块左视图。

图4为包括用于遮物帘装配工装的旋转块的逆止环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3所示,一种用于遮物帘装配工装的旋转块,该旋转块包括左斜向部1、右斜向部2。

从图1可以看出,所述左斜向部包括左上边缘1a、左下边缘1b、设置于左上边缘和右下边缘左端部的左圆弧形端部1c,所述左斜向部靠近左圆弧形端部设置有第一圆孔1d。

参见图1,所述右斜向部包括右上边缘2a、右下边缘2b、设置于右上边缘和右下边缘右端部的右圆弧形端部2c,所述右斜向部靠近右弧形端部设置有第二圆孔2d。

所述左斜向部的正投影长度大于右斜向部正投影的长度,可以让由斜向部的第二圆孔固定于扭力传感器连接轴上。

而在所述左上边缘与右上边缘之间设置有圆弧形倒角结构3a,所述左下边缘与右下边缘之间设置有圆弧形倒角结构3b,从而避免相邻部位出现应力集中而发生断裂。

从图1可以看出,所述左上边缘与右上边缘之间的夹角为168°,所述左下边缘与右下边缘之间的夹角为149°。

另外,所述左圆弧形端部所在的圆心与第一圆孔的圆心重合,所述右圆弧形端部所在的圆心与第二圆孔的圆心重合。

参见图4,一种包括用于遮物帘装配工装的旋转块的逆止环,其包括环状体4,在环状体设置有六个止动块组件5,止动块组件5通过转轴5b而可转动地安装于环状体所设容置槽4a内的止动块5a,所述容置槽的转轴安装处设置有防止止动块沿着转轴逆时针转动的限位斜面4b,所述止动块设置有与限位斜面配合的倾斜面,所述止动块的自由端与容置槽底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6。该止动块只可以沿着转轴顺时针转动而无法逆时针转动。在使用时,将旋转块的第二圆孔安装到扭力传感器连接轴上,此图4中假定待检测物体逆时针旋转(预定方向也为逆时针旋转),而在旋转块的回转路径上设置的反向移动限制块(其设置有在被旋转块逆时针运动时触碰后被挤压出旋转块移动路径的复位弹簧),当旋转块逆时针运动时,可以利用旋转块把反向移动限制块推出旋转块移动路径而让旋转块正常移动,而当旋转块顺时针运动时,此种运动轨迹为非允许状态,当旋转块左倾斜部自由端触碰到反向移动限制块而可以被其阻挡住不再发生移动。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各实施方式是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各种改变,而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