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车联网的静态电流检测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30693发布日期:2019-08-13 21:45阅读:212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车联网的静态电流检测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电子及车联网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基于车联网的静态电流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汽车熄火后,蓄电池提供全车电器部件的电源,并为下次发动机启动提供启动电源,为了在下一次启动时蓄电池具备足够的电量顺利启动,停车熄火后各电器部件应当按照网络管理策略相继进入休眠,并且按照网络管理策略进行唤醒及再次休眠,以确保蓄电池电量的有效利用。车联网功能,除了为智能汽车提供网络在线服务外,还有一项功能为远程监控功能,通过对整车运行数据的实时或按需监测,分析车辆运行的规律及存在的问题,为研发、售后以及车主提供改进依据及增值服务。因此,汽车熄火后,通过车联网系统对静态电流进行监测分析,是一个有效的解决蓄电池亏电问题的方法。

现有的汽车静态电流监控方法在监测静态电流的同时引入了额外的静态电流监测模块,来对整车回路中的静态电流进行检测和分析,增加了额外的静态电流消耗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车联网的静态电流检测系统,旨在解决现有汽车静态电流监控系统在监测静态电流的同时,增加了额外的静态电流消耗源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基于车联网的静态电流检测系统,该系统包括:

给整车回路供电的蓄电池;

及串联于整车回路的蓄电池传感器;

通过LIN线或硬线与蓄电池传感器通讯连接的T-BOX;

T-BOX与TSP后台通讯连接。

进一步的,蓄电池传感器检测整车回路的静态电流及非静态电流,并发送至T-BOX;

在整车网络休眠时,T-BOX将采集到的静态电流进行存储,在整车网络唤醒后上传至TSP后台,在整车网络正常工作时,T-BOX将采集到的非静态电流上传至TSP后台;

TSP后台监测静态电流值及非静态电流值,并针对异常静态电流值及异常非静态电流值发出警示。

进一步的,所述TSP后台与至少一辆车的T-BOX通讯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系统还包括:

与TSP后台通讯连接的移动终端或车载屏;

TSP后台将异常静态电流值及异常非静态电流值发送至移动终端或车载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基于车联网的静态电流检测系统,该系统通过在整车回路中设置蓄电池传感器,检测整车回路中的静态电流值及非静态电流值,在网络正常时,T-BOX将蓄电池传感器检测到的电流静态电流值及非静态电流值上传至TSP后台,由TSP后台来进行数据的监测和分析,相比于现有技术而言,减少了静态电流的消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基于车联网的静态电流检测系统结构示意图;

1.蓄电池、2.蓄电池传感器、3.T-BOX、4.TSP后台、5、移动终端、6.车载屏。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基于车联网的静态电流检测系统结构示意图,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相关的部分。

该系统包括:

给整车回路供电的蓄电池1,及串联于整车回路的蓄电池传感器2;

通过LIN线或硬线与蓄电池传感器2通讯连接的T-BOX3;

T-BOX3与TSP后台4通讯连接,其中,

电池传感器2检测整车回路的静态电流及非静态电流,并发送至T-BOX3;

在本实用新型中,静态电流值是指汽车熄火后,各电器部件像机进入休眠状态后的整车回路电流,非静态电流值是指车辆启动后,相继唤醒各电器部件后的整车回路电流。

在整车网络休眠时,T-BOX3将采集到的静态电流进行存储,在整车网络唤醒后上传至TSP后4台,在整车网络正常工作时,T-BOX3将采集到的非静态电流上传至TSP后台4;

TSP后台4监测静态电流值或非静态电流值,并针对异常静态电流值及异常非静态电流值发出警示。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基于车联网的静态电流检测系统,该系统通过在整车回路中设置蓄电池传感器,检测整车回路中的静态电流值及非静态电流值,在网络正常时,T-BOX将蓄电池传感器检测到的电流静态电流值及非静态电流值上传至TSP后台,由TSP后台来进行数据的监测和分析,相比于现有技术而言,减少了静态电流的消耗。

在本实用新型中,该TSP后台4与至少一个T-BOX3通讯连接;

TSP后台4与众多车辆的T-BOX3通讯连接,可以针对相同车型的静态电流值及非静态电流值来异常分析和判断,监测结果更为真实和客观。

在本实用新型中,该系统还包括:

与TSP后台4通讯连接的移动终端5或车载屏6,TSP后台4将异常静态电流值及异常非静态电流值发送至移动终端5或车载屏6;便于用户针对异常的进行反应。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