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新能源电池外壳气密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55886发布日期:2019-06-29 01:56阅读:149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新能源电池外壳气密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密检测设备领域技术,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新能源电池外壳气密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新能源电池外壳是用于包裹电池主体部件的壳体,只要是为了减小外部环境因素对电池内部结构产生影响及防止电池内部组成成分产生泄露的一种保护装置,理所当然,在新能源电池外壳的生产加工过程中,对其气密性有着严格的要求,目前最主要的检测方法是通过封堵壳体预设的漏孔再通过对其内部加压并观察气压变化来判定新能源电池外壳的气密性是否达标,现有技术中,大多采用人工的方式操作,检测效率低,增加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新能源电池外壳气密检测装置,对新能源电池外壳的气密性检测效果显著,同时检测时无需手工操作,自动化程度较高,不仅节约了人工成本,还大大提高了检测效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新能源电池外壳气密检测装置,包括主体框架、送料架、工作台和气源箱,所述主体框架为多根金属杆体围合而成的长方体框架,在所述主体框架两侧各设有一根侧梁,在所述主体框架顶部设有复数根顶梁,各根所述侧梁和顶梁均水平横向设置且两端均与所述主体框架固定连接,在所述侧梁上固设有复数个侧压气缸,且各个所述侧压气缸的伸缩端均朝向所述主体框架内部设置,各个所述侧压气缸的伸缩端端部均设有第一封堵块,在各根所述顶梁上固设有复数个下压气缸,且各个所述下压气缸的伸缩端均竖直朝向所述主体框架内部设置,各个所述下压气缸的伸缩端端部均设有第二封堵块,所述送料架与所述主体框架成T型设置,且所述送料架一端延伸入所述主体框架底部并与所述主体框架固定连接,所述送料架上部设有滑轨,所述工作台通过所述滑轨滑动设置于所述送料架上方,且所述工作台的设置高度略小于主体框架上侧梁的设置高度,在所述工作台上设有用于固定待检测工件的复数个卡块和注气装置,且各个所述卡块均与所述下压气缸相对应,所述气源箱设于所述主体框架底部,且所述气源箱内部设有气源处理器和气源控制器,各个所述侧压气缸、下压气缸、和注气装置均连接所述气源处理器工作并受控于所述气源控制器。

进一步的,还包括气压检测装置,所述气压检测装置包括用于显示对工作台待检测工件内部注入气压强度的数显压力表和压力传感器,所述数显压力表设于所述主体框架外侧,所述压力传感器设于所述工作台上,所述数显压力表与所述压力传感器信号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注气装置为型号PCF5015N的微型高压气泵,且位置分布于工作台上表面边沿。

进一步的,所述主体框架底部设有复数个用于调节高度的第一脚杯,所述送料架前端底部设有复数个用于调节高度的第二脚杯,且所述主体框架和所述送料架通过调节各个所述第一脚杯和第二脚杯使装置保持水平设置。

进一步的,在所述送料架延伸入所述主体框架内部的末端上还设有用于控制工作台在送料架上滑动的送料气缸,所述送料气缸的伸缩端与所述工作台固定连接,且所述送料气缸连接所述气源处理器工作并受控于所述气源控制器。

由上述对本实用新型结构的描述可知,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新能源电池外壳气密检测装置,使用时通过工作台上表面的卡块将待检测壳体固定于工作台上,并通过控制送料气缸收缩带动工作台沿送料架上所设滑轨向主体框架内部运动,当到达指定位置时,通过控制侧压气缸伸长并利用第一封堵块块对待检测壳体进一步固定及封堵住壳体侧边上的漏孔,同时下压气缸的伸缩端向下伸出抵住壳体上表面,第二封堵块压紧并封堵住壳体上表面的漏孔,使壳体与工作台密封贴合形成密闭空间,并通过注气装置向密闭空间内注入空气进行加压,压力传感器感应到密闭空间内部气压变化并通过数显压力表显示数值,当达到预设值后,停止加压,然后静置一段时间,若数显压力表显示壳体内部气压未发生较大变化,则判定产品合格,反之则为不合格,检测完毕后,排出壳体内部气体至常压状态,然后依次控制下压气缸和侧压气缸收缩,第一封堵块和第二封堵块均与工作台上壳体脱离,再通过控制送料气缸伸长,将工作台及置于工作台上的壳体沿滑轨送出主体框架,最后松开卡块并取出壳体,检测完成;本实用新型针对新能源电池外壳的气密性检测效果显著,同时检测时无需手工操作,自动化程度较高,不仅节约了人工成本,还大大提高了检测效率。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新能源电池外壳气密检测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新能源电池外壳气密检测装置的正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新能源电池外壳气密检测装置的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新能源电池外壳气密检测装置的俯视图;

图中:1主体框架、2工作台、3送料架、4气源箱、5数显压力表、11侧梁、12顶梁、13侧压气缸、14下压气缸、15第一脚杯、21注气装置、22卡块、31滑轨、32送料气缸、33第二脚杯、41气源处理器、42气源控制器、130第一封堵块、140第二封堵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参考图1-4,一种用于新能源电池外壳气密检测装置,包括主体框架1、送料架3、工作台2和气源箱4,所述主体框架1为多根金属杆体围合而成的长方体框架,在所述主体框架1两侧各设有一根侧梁11,在所述主体框架1顶部设有复数根顶梁12,各根所述侧梁11和顶梁12均水平横向设置且两端均与所述主体框架1固定连接,在所述侧梁11上固设有复数个侧压气缸13,且各个所述侧压气缸13的伸缩端均朝向所述主体框架1内部设置,各个所述侧压气缸13的伸缩端端部均设有第一封堵块130,在各根所述顶梁12上固设有复数个下压气缸14,且各个所述下压气缸14的伸缩端均竖直朝向所述主体框架1内部设置,各个所述下压气缸14的伸缩端端部均设有第二封堵块140,所述送料架3与所述主体框架1成T型设置,且所述送料架3一端延伸入所述主体框架1底部并与所述主体框架1固定连接,所述送料架3上部设有滑轨31,所述工作台2通过所述滑轨31滑动设置于所述送料架3上方,且所述工作台2的设置高度略小于主体框架1上侧梁11的设置高度,在所述工作台2上设有用于固定待检测工件的复数个卡块22和注气装置21,且各个所述卡块22均与所述下压气缸14相对应,在所述送料架3延伸入所述主体框架1内部的末端上还设有用于控制工作台2在送料架3上滑动的送料气缸32,所述送料气缸32的伸缩端与所述工作台2固定连接,所述气源箱4设于所述主体框架1底部,且所述气源箱4内部设有气源处理器41和气源控制器42,各个所述侧压气缸13、下压气缸14、注气装置21和所述送料气缸32均连接所述气源处理器41工作并受控于所述气源控制器42,所述主体框架1底部设有复数个用于调节高度的第一脚杯15,所述送料架3前端底部设有复数个用于调节高度的第二脚杯33,且所述主体框架1和所述送料架3通过调节各个所述第一脚杯15和第二脚杯33使装置保持水平设置,还包括气压检测装置,所述气压检测装置包括用于显示对工作台待检测工件内部注入气压强度的数显压力表5和压力传感器(未标示),所述数显压力表5设于所述主体框架外侧,所述压力传感器设于所述工作台2上,所述数显压力表5与所述压力传感器信号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气源控制器42为TPC8-8TDLS型控制器,配置一台24V的开关电源,每个气缸配置一个直流24V的电磁阀,输入端配置启动、停止开关和手动开关,理所当然地,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配置磁性开关、接近开关或光电开关等各种感应开关;可以方便地实现定时控制、感应开关控制、循环控制等气缸的各种动作的控制。

本实施例中,注气装置21采用型号为PCF5015N的微型高压气泵,它具有体积小巧、噪音低、功耗小、而且压力高,易于操作免维护、可24小时连续运转,还允许介质富含水汽等优点,最重要的是,因为是干式、无油的,不需要真空泵油或润滑油,所以不会污染工作介质,不会干扰对介质的分析等等,而且价格相对便宜得多。

使用时,通过工作台2上表面的卡块22将待检测壳体固定于工作台2上,并通过控制送料气缸32收缩带动工作台2沿送料架3上所设滑轨31向主体框架1内部运动,当到达指定位置时,通过控制侧压气缸13伸长并利用第一封堵块130对待检测壳体进一步固定及封堵住壳体侧边上的漏孔,同时下压气缸14的伸缩端向下伸出抵住壳体上表面,第二封堵块140压紧并封堵住壳体上表面的漏孔,使壳体与工作台2密封贴合形成密闭空间,并通过注气装置21向密闭空间内注入空气进行加压,压力传感器感应到密闭空间内部气压变化并通过数显压力表5显示数值,当达到预设值后,停止加压,然后静置一段时间,若数显压力表5显示壳体内部气压未发生较大变化,则判定产品合格,反之则为不合格,检测完毕后,排出壳体内部气体至常压状态,然后依次控制下压气缸14和侧压气缸13收缩,第一封堵块130和第二封堵块140均与工作台2上壳体脱离,再通过控制送料气缸32伸长,将工作台2及置于工作台2上的壳体沿滑轨31送至主体框架1外,最后松开卡块22并取出壳体,检测完成;本实用新型针对新能源电池外壳的气密性检测效果显著,同时检测时无需手工操作,自动化程度较高,不仅节约了人工成本,还大大提高了检测效率。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