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箱气密性智能检测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40421发布日期:2019-03-30 08:33阅读:221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池箱气密性智能检测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密闭容器气密性检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池箱气密性智能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纯动力电车作为新能源汽车的一种,采用的电池系统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汽车的行驶里程、使用便利性等性能,其电池系统一般采用IP67防护等级的电池箱,IP67防护具体指,防护灰尘吸入(整体防止接触,防护灰尘渗透);防护短暂浸泡(防浸)。IP67防护即产品不得进入灰尘、可进行短时间的水浸泡。动力电池生产企业在电池箱出厂的时候会采用充气保压的方式进行电池箱体IP67检测,而且在动力电池装到客车上的时候会进行安装施工,会对电池箱有一定程度的破坏,因此在整车企业在整车下线后会对车辆进行整车涉水试验,检验电池箱的密闭性能。由于整车对于续航时间的要求,电池箱的容积一般较大,在采用充气保压的方式进行检测时,对于大容积的小泄露采用整个容器的压强来检验的情况,由于检测系统的系统误差容易造成误判;另外由于电池箱的体积一般较大,对电池箱的逐一检查耗时长,易导致生产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检测效率高、精度高的电池箱气密性智能检测系统及电池箱气密性智能检测方法。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池箱气密性智能检测系统,其包括:一主管,其连接一气源与一供气罐,所述气源与所述供气罐之间设置有一第一电动阀;至少一支管,其连接所述供气罐与一电池箱,所述支管上沿所述供气罐至所述电池箱方向依次设置有一第二电动阀、一流量传感器及一压力传感器;一微处理器,其接受并处理所述流量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的信息,所述微处理器向所述第一电动阀及所述第二电动阀传送控制信号;任意相邻的两支管之间通过一短管连通,所述短管设置于所述流量传感器与所述压力传感器之间,所述短管上设置有一第三电动阀,所述第三电动阀接收所述微处理器的控制信号。

优选的,至少一支管连接的电池箱为标准电池箱,所述标准电池箱气密性良好。

优选的,所述主管上设置有一过滤器,所述过滤器设置于所述气源与所述第一电动阀之间。

优选的,所述主管上设置有一调节阀,所述调节阀设置于所述第一电动阀与所述供气罐之间。

优选的,所述电池箱气密性智能检测系统包括一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与所述微处理器电连接,用于手动控制所述第一电动阀、所述第二电动阀及所述第三电动阀。

优选的,所述电池箱气密性智能检测系统包括一显示器,所述显示器与所述微处理器电连接,用于实时显示所述微处理器接收到的所述流量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的信息。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电池箱气密性智能检测方法,所述电池箱气密性智能检测方法由所述电池箱气密性智能检测系统实施,所述电池箱气密性智能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关闭全部支管上的第二电动阀,打开所述主管上的第一电动阀,从所述气源向所述供气罐供气;

步骤二:待步骤一中对所述供气罐的供气完成之后,打开任意一支管上的第二电动阀,并打开全部短管上的第三电动阀,由所述供气罐向全部支管连接的电池箱供气;

步骤三:当所述压力传感器的值达到一定值P1后,关闭所述步骤一中打开的第二电动阀;

步骤四:进行一时间段T的保压,保压结束后,当流量传感器的值Q1小于等于第一设定流量值Qs时,认定全部支管连接的电池箱气密性合格,当流量传感器的数值Q1大于第一设定流量值Qs时,关闭全部短管上的第三电动阀;

步骤五:当支管上流量传感器的值Q2小于等于第二设定流量值Q0时,认定对应支管连接的电池箱气密性合格,否则认定对应支管连接的电池箱气密性不合格。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电池箱气密性智能检测方法,所述电池箱气密性智能检测方法由所述的电池箱气密性智能检测系统实施,所述电池箱气密性智能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关闭所述支管上的第二电动阀,打开所述主管上的第一电动阀,从所述气源向所述供气罐供气;

步骤二:待步骤一中对所述供气罐的供气完成之后,打开任意一支管上的第二电动阀,打开全部短管上的第三电动阀,由所述供气罐向全部支管连接的电池箱供气;

步骤三:当所述压力传感器的值达到一定值P1后,关闭所述步骤一中打开的第二电动阀;

步骤四:进行一时间段T的保压,保压结束后,当流量传感器的值Q1小于等于第一设定流量值Qs时,认定全部支管连接的电池箱气密性合格,当流量传感器的数值Q1大于第一设定流量值Qs时,关闭全部短管上的第三电动阀;

步骤五:当支管上流量传感器的值Q2小于等于所述标准电池箱所在支管上流量传感器的值Q01时,认定对应支管连接的电池箱气密性合格,否则认定对应支管连接的电池箱气密性不合格。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池箱气密性智能检测系统,所述电池箱气密性智能检测系统设置有预定数量的支管,且所述支管上依次设置有第二电磁阀、流量传感器及压力传感器,其任意两相邻支管之间采用短管连接,可首先打开一选定支管上的第二电动阀及全部短管上的第三电动阀,通过该选定支管上的流量传感器感测全部支管连接的电池箱的气密性,当该选定支管上的流量传感器的数值Q1小于等于设定值Qs时,则认定所有支管连接的电池箱的气密性良好,否则关闭全部短管上的第三电动阀,利用各支管上对应的流量传感器进行详细检测,当支管上的流量传感器的值Q2小于等于第二设定流量值Q0时,认定该支管连接的电池箱气密性合格,否则气密性不合格,所述电池箱气密性智能检测系统利用流量传感器检测电池箱的气密性精度高期且效率高,另外首先通过一选定支管上的流量传感器检测全部支管连接的电池箱的气密性,在认定存在电池箱气密性不合格情况下,再分别利用各支管的对应的流量传感器检测是否存在气密性不合格的电池箱,可进一步提高电池气密性检测的效率;当一支管连接有一标准电池箱时,可为待检测电池箱提供一参照值,降低所述电池箱气密性智能检测系统的系统误差,提高电池箱气密性检测的精确度;另外,所述主管上在气源与所述供气罐之间设置有过滤器,可对充注的气体进行过滤,防止气体夹带的水分等损害电池箱内部结构,影响电池箱的使用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电池箱气密性智能检测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电池箱气密性智能检测方法流程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的电池箱气密性智能检测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的电池箱气密性智能检测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参阅图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池箱气密性智能检测系统,其包括一主管1、至少一支管2及一微处理器3。

所述主管1连接一气源4与一供气罐5,所述气源4与所述供气罐5之间设置有一第一电动阀11。所述支管2连接所述供气罐5与一电池箱6,所述支管2上沿所述供气罐5至所述电池箱6方向依次设置有一第二电动阀21、一流量传感器22及一压力传感器23,任意相邻的两支管2之间通过一短管7连通,所述短管7设置于所述流量传感器22与所述压力传感器23之间,所述短管7上设置有一第三电动阀71。所述微处理器3接受并处理所述流量传感器22及所述压力传感器23的信息,所述微处理器3向所述第一电动阀11、所述第二电动阀21及所述第三电动阀71传送控制信号。

本实施例中,所述主管1上设置有一过滤器12,所述过滤器12设置于所述气源4与所述第一电动阀11之间;所述主管1上设置有一调节阀13,所述调节阀13设置于所述第一电动阀11与所述供气罐5之间;所述电池箱气密性智能检测系统包括一控制面板8,所述控制面板8与所述微处理器3电连接,用于手动控制所述第一电动阀11、所述第二电动阀21及所述第三电动阀71;所述电池箱气密性智能检测系统还包括一显示器9,所述显示器9与所述微处理器3电连接,用于实时显示所述微处理器3接收到的所述流量传感器22、所述压力传感器23的信息。

参阅图2,本实例还提供一种电池箱气密性智能检测方法,其由上述电池箱气密性智能检测系统实施,所述电池箱气密性智能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关闭全部支管2上的第二电动阀21,打开所述主管上的第一电动阀11,从所述气源4向所述供气罐5供气;

步骤二:待步骤一中对所述供气罐5的供气完成之后,打开任意一支管2上的第二电动阀21,打开全部短管7上的第三电动阀71,由所述供气罐5向全部支管2连接的电池箱6供气;

步骤三:当所述压力传感器23的值达到一定值P1后,关闭所述步骤一中打开的第二电动阀21;

步骤四:进行一时间段T的保压,保压结束后,当流量传感器22的数值Q1小于等于第一设定流量值Qs时,认定全部支管连接的电池箱气密性合格,当流量传感器22的数值Q1大于第一设定流量值Qs时,关闭全部短管上的第三电动阀71;

步骤五:当各支管2上流量传感器22的值Q2小于等于第二设定流量值Q0时,认定对应支管2连接的电池箱6气密性合格,否则认定为气密性不合格。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池箱气密性智能检测系统,所述电池箱气密性智能检测系统设置有五根支管2,且所述支管2上依次设置有第二电磁阀21流量传感器22及压力传感器23,任意两相邻支管2之间采用短管7连接,首先打开一选定支管2上的第二电动阀21及全部短管7上的第三电动阀71,通过该选定支管2上的流量传感器22感测全部支管2连接的电池箱的气密性,当该选定支管上的流量传感器的数值Q1小于等于设定值Qs时,则认定所有支管2连接的电池箱6的气密性良好,否则关闭全部短管7上的第三电动阀71,利用各支管2上对应的流量传感器22进行详细检测,当支管2上的流量传感器22的值Q2小于等于第二设定流量值Q0时,认定该支管2连接的电池箱6气密性合格,否则气密性不合格,所述电池箱气密性智能检测系统利用流量传感器检测电池箱的气密性精度高、耗时短、效率高,另外首先通过一选定支管2上的流量传感器22检测全部支管2连接的电池箱6的气密性,在认定存在电池箱6气密性不合格情况下,再分别利用各支管2的对应的流量传感器22检测是否存在气密性不合格的电池箱6,可进一步提高电池气密性检测的效率;另外,所述主管2上在气源4与所述供气罐5之间设置有过滤器12,可对充注的气体进行过滤,防止气体夹带的水分等损害电池箱6内部结构,影响电池箱6的使用性能。

实施例二:

参阅图3及图4,本实施例提供的电池箱气密性智能检测系统与实施例一提供的电池箱气密性智能检测系统区别在于,其中一支管2连接的电池箱为一标准电池箱61,所述标准电池箱61具有良好的气密性,达到了IP67防护等级。

本实施例提供的电池箱气密性智能检测方法与实施例一提供的电池箱气密性智能检测方法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利用所述标准电池箱61所在支管2上的流量传感器的值Q01替代实施例一中步骤五采用的第二设定流量值Q0,使得本实施例提供的电池箱气密性智能检测系统不仅具有实施例一具有的优点,还能利用标准电池箱的参照作用,降低系统误差,使得测量精确度更高。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