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现场用换流阀触发试验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591878发布日期:2019-09-03 20:35阅读:146来源:国知局
便携式现场用换流阀触发试验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测试仪器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便携式现场用换流阀触发试验装置。



背景技术:

换流阀是换流站的重要组件之一,它的安全运行是电网安全的重要一环,其例行检修工作是唯一的有效保障手段。换流站内设备密集、设备间距小,工程车辆无法直接行驶到换流阀设备附近,对换流阀进行测试时需工作人员将测试仪从工程车上取下并携带至换流阀附近,由于检测仪自身重量相对较大,为便于工作人员携带,通常在检测仪底部安装滚轮,由工作人员拖行至现场。正在建设中的换流站以及偏远地区的换流站往往没有进行地面铺装硬化,地面平整度较差,尤其雨后地面较为泥泞,小直径的滚轮难以在这种地面上通行,而加装大直径的滚轮则会使整体设备无法在工程车中存放,为换流阀的检修工作带来了困难。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携式现场用换流阀触发试验装置,其测试仪底板两侧安装了大直径的移动轮,使测试仪底板距离地面较高,可适应复杂路况,大大提升其通过性能。并且移动轮可在矩形滑套的带动下,折叠至换流阀触发试验装置的两侧,使整体设备的纵向高度大大减少,以便于存放在工程车之中转移使用。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所述便携式现场用换流阀触发试验装置包括有换流阀触发试验装置,所述换流阀触发试验装置下设有测试仪底板,所述测试仪底板为矩形,在测试仪底板的两侧位置处各设有一个矩形滑套,所述矩形滑套沿测试仪底板的长度方向设置,各矩形滑套与测试仪底板通过铰接轴连接,各铰接轴上都设有扭簧,扭簧让其对应的矩形滑套始终有向外转动的趋势,各矩形滑套内均设有可在其内上下滑动的矩形滑板,所述矩形滑板的顶端均设有定位块,定位块可落至矩形滑套的顶端,所述矩形滑板底部的外侧均设有两个轮轴,各轮轴上均设有移动轮,所述矩形滑套的外侧均设有两个条形滑槽,所述条形滑槽所处的位置与轮轴相对应,在测试仪底板的上方设有矩形框架,所述矩形框架的宽度方向与测试仪底板的宽度方向通过V型支架相连接,当各矩形滑套垂直于测试仪底板时,矩形滑套内部的矩形滑板的顶端能够与矩形框架的底端相接触,所述矩形框架的外周设有测试连接线缠绕凹槽。测试仪底板上安装伸缩杆,伸缩杆下端与测试仪底板连接,伸缩杆上端安装遥控云台,遥控云台上安装遥控摄像头和遥控照明灯。所述伸缩杆是中空结构,遥控摄像头和遥控照明灯的供电线路为螺旋弹簧线缆,螺旋弹簧线缆从伸缩杆内部中穿过后与换流阀触发试验装置连接。在所述V型支架的一侧安装数个导线定位装置,导线定位装置包括调节螺母,调节螺母的外侧与V型支架连接,调节螺母内螺纹连接调节丝杆,调节丝杆的上端连接弹性固定夹。所述两个矩形滑套的内侧分别与一根拉绳的一端连接,矩形框架宽度方向的底部设有滑轮,所述两根拉绳从滑轮中穿过,并连接到同一定位环上。所述V型支架之间设有定位钩,定位环可带动拉绳挂到定位钩上。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在于:测试仪底板两侧安装了大直径的移动轮,使测试仪底板距离地面较高,可适应复杂路况,大大提升其通过性能。并且移动轮可在矩形滑套的带动下,折叠至换流阀触发试验装置的两侧,使整体设备的纵向高度大大减少,以便于存放在工程车之中转移使用。定位环的设置可保证一人即可将移动轮和矩形滑套更快地折叠起来,便于在到达换流阀位置时更迅速地将换流阀触发试验装置投入使用。定位环挂在定位钩上时,可对矩形滑套和移动轮的折叠状态进行锁定,在搬运向工程车内时不会由于晃动等情况而意外打开,在提高设备使用寿命的同时还保证了操作人员的安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图中所示为行走状态;

图2是图1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结构移动轮折起的状态示意图;

图4是换流阀触发试验装置的原理框图;

图5是本地触发试验的连接示意图;

图6是后台触发试验的连接示意图;

图7是换流阀触发试验装置的结构及组装示意图。

图中1测试仪底板,2矩形滑套,3铰接轴,4扭簧,5矩形滑板,6定位块,7轮轴,8移动轮,9条形滑槽,10换流阀触发试验装置,11矩形框架,12V型支架,13测试连接线缠绕凹槽,14拉绳,15滑轮,16定位环,17定位钩,1A前面板,2A前面板框,3A主板,4A散热器,5A下盖板,6A风扇,7A开关电源,8A右侧板,9A背面板,10A上盖板,11A左侧板,12A功率电阻,13A变压器,14A光纤转接板,100弹性固定夹,101调节丝杆,102调节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所述的便携式现场用换流阀触发试验装置包括换流阀触发试验装置10,所述换流阀触发试验装置10下设有测试仪底板1,所述测试仪底板1为矩形,在测试仪底板1的两侧位置处各设有一个矩形滑套2,所述矩形滑套2沿测试仪底板1的长度方向设置,各矩形滑套2与测试仪底板1通过铰接轴3连接,各铰接轴3上都设有扭簧4,扭簧4让其对应的矩形滑套2始终有向外转动的趋势,各矩形滑套2内均设有可在其内上下滑动的矩形滑板5,所述矩形滑板5的顶端均设有定位块6,定位块6可落至矩形滑套2的顶端,所述矩形滑板5底部的外侧均设有两个轮轴7,各轮轴7上均设有移动轮8,所述矩形滑套2的外侧均设有两个条形滑槽9,所述条形滑槽9所处的位置与轮轴7相对应,在测试仪底板1的上方设有矩形框架11,所述矩形框架11的宽度方向与测试仪底板1的宽度方向通过V型支架12相连接,当各矩形滑套2垂直于测试仪底板1时,矩形滑套2内部的矩形滑板5的顶端能够与矩形框架11的底端相接触,所述矩形框架11的外周设有测试连接线缠绕凹槽13。在所述V型支架12的一侧安装数个导线定位装置,导线定位装置包括调节螺母102,调节螺母102的外侧与V型支架12连接,调节螺母102内螺纹连接调节丝杆101,调节丝杆101的上端连接弹性固定夹100。

当便携式现场用换流阀触发试验装置需要存储在工程车中时,首先推动矩形滑套2向内旋转一定角度,使矩形滑板5的顶端与矩形框架11的底部分离,然后推动移动轮8向上,使轮轴7位于条形滑槽9的上端位置处,此时移动轮8脱离地面,位于换流阀触发试验装置10的两侧,所述矩形框架11在失去矩形滑板5和移动轮8的支撑之后,在重力的作用下,测试仪底板1、两矩形滑套2、换流阀触发试验装置10和矩形框架11向下落至地面位置处,此时整体设备在纵向高度上有了明显的缩减,便于收纳存放在工程车上,用于转移至不同地方换流阀的测试工作。

当需要将便携式现场用换流阀触发试验装置从工程车上取下移动至换流阀时,可首先将矩形框架11向上抬起,在自重的作用下,矩形滑板5和移动轮8向下移动,在扭簧4的推力作用下,矩形滑套2向外旋转,当矩形滑套2与测试仪底板1垂直时,如图1所示,定位块6抵住矩形框架11的内侧使矩形滑套2不再转动,移动轮8处于地面上,位于测试仪底板1两侧的下方,所述矩形滑板5与移动轮8为矩形框架11提供了支撑,测试仪底板1保持离开地面的状态。所述移动轮8可以是大直径的移动轮,测试仪底板1距离地面较高,可适应复杂路况,大大提升其通过性能。所述换流阀触发试验装置的测试连接线可缠绕在测试连接线缠绕凹槽13内,与测试仪一同移动,无需再找额外的空间来存储连接线,在抵达换流阀位置时,便可进行接线测试,节约了测试时间。

由于换流阀在安装时基本都是架空安装,离开地面一定距离,测试人员在对换流阀进行触发测试时需先核对换流阀上的型号、编号等信息,本实用新型为了便于施工人员观察换流阀的信息,可在测试仪底板1上安装伸缩杆201,伸缩杆201下端与测试仪底板1连接,伸缩杆201上端安装遥控云台202,遥控云台202上安装遥控摄像头203和遥控照明灯204。到达测试位置后,测试人员可先将伸缩杆201伸展,使遥控云台202上升,通过遥控设备或手机端软件调节遥控云台202的角度并使用遥控摄像头203拍摄换流阀的型号、编号等信息,供测试人员核验,在光线不佳时,可通过遥控设备或手机端软件遥控开启遥控照明灯204,对遥控摄像头203的拍摄区域进行补光。在测试人员进行对接测试线路接口操作时,也可开启遥控照明灯204进行照明。

本实用新型为了防止遥控摄像头203和遥控照明灯204的供电线路影响移动轮8的折叠,可将所述伸缩杆201支撑中空结构,遥控摄像头203和遥控照明灯204的供电线路为螺旋弹簧线缆205,螺旋弹簧线缆205从伸缩杆201内部中穿过后与换流阀触发试验装置10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导线定位装置能够夹住换流阀触发试验装置的导电中部,从而为导线的中部起到固定作用,使电线更加整齐,同时方便使用者快速找到并取用导线。本实用新型的调节螺母102与调节丝杆101相结合能够方便通过旋转调节丝杆101调节弹性固定夹100所在的高度,从而方便调节弹性固定夹100固定导线的高度。

优选的,为了使整个装置的折叠操作更为简便,在所述两个矩形滑套2的内侧分别与一根拉绳14的一端连接,矩形框架11宽度方向的底部设有滑轮15,所述两根拉绳14从滑轮15中穿过,并连接到同一定位环16上。拉动定位环16可将移动轮8和矩形滑套2更快地折叠起来,一人即可操作完成,便于在到达换流阀位置时更迅速地将换流阀触发试验装置投入使用。

优选的,为了使便携式现场用换流阀触发试验装置更稳定地放置入工程车内,V型支架12之间还设有定位钩17,定位环16可带动拉绳14挂到定位钩17上。定位环16挂在定位钩17上时,可对矩形滑套2和移动轮8的折叠状态进行锁定,在搬运向工程车内时不会由于晃动等情况而意外打开。

上述换流阀触发试验装置可以是现有的一种换流阀晶闸管单元的触发测试装置。优选的,本实用新型还可采取以下方案实施:本方案是这样实现的,实验装置的原理框图如图4所示,包括49V直流源、工频高压源、调频低压源、信号采集电路、人机界面、开关组、显控单元和电光转换主要组件。其中信号采集电路由基准分压、偏差取样、电压取样、电流取样、以及模数转换构成,连接至显控单元。人机界面部分由LCD、按键组、指示灯与脚踏开关组成,直接连接到显控单元。

进一步的,49V直流电源直接输出到端子辅助电源,与端子公共端构成辅助供电回路,给测试对象供电。

进一步的,工频高压源与变频低压源通过开关组按照试验需求自动切换到端子高压端与端子公共端上,给测试对象提供激励,输出高压的同时,点亮警示灯。

进一步的,变频低压源还可以通过开关组从BNC接头“变频输出”上断开或接入。基准分压从BNC接头“变频输出”上取电压,进行200:1分压后,与来自与BNC接头“补偿输入”上的信号通过偏差取样进行求差,得到放大的误差信号,进入模数转换。

进一步的,电压取样从端子高压端与端子公共端两端取样,经过信号调理后进入模数转换。

进一步的,电流取样从连接在端子公共端上的Rs两端取样,经信号调理后进入模数转换。模数转换的输出结果进入显控单元。

进一步的,过零检测从工频高压源上取信号,经比较器后直接进入显控单元。

进一步的,显控单元控制电光转换输出编码报文到GU光纤到VBE光纤端口。

进一步的,显控单元还控制开关组,实现激励源的选择。

为了说明本方案所述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进行说明。

图5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本地触发试验示意图,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相关的部分,其测试过程是这样的:试验前,将辅助源端子连接至触发板的供电端口,高压端连接至晶闸管阳极,公共端连接至晶闸管阴极,GU光纤连接至触发板的触发端口。试验时,踩下脚踏开关,测试仪输出250V/5A的激励,以预先指定的触发角从GU光纤上发出触发指令,使晶闸管导通。过零检测电路就是用于触发角参照的。测量回路检测晶闸管两端电压与流通电流判断晶闸管的导通状况,生成试验报告。

图6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后台触发试验示意图,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相关的部分,其测试过程是这样的:试验前,将辅助源端子连接至触发板的供电端口,高压端连接至晶闸管阳极,公共端连接至晶闸管阴极,VBE光纤连接至后台系统端口。试验时踩下脚踏开关,测试仪输出250V/5A的激励,VBE光纤向换流阀后台系统提出触发请求,再由后台系统发出导通指令,使晶闸管导通。

图7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及组装示意图,整机采用全金属机箱由前面板1A、前面板框2A、下盖板5A、右侧板8A、背面板9A、背面板框、上盖板10A、左侧板11A等组件构成。装置内部含主板3A、散热器4A、风扇6A、开关电源7A、功率电阻12A、变压器13A、光纤转接板14A等组件。其中,前面板1A集成了操作接口、LCD、指示灯、接线端子等组件,背面板9A主要用作电源输入。装置内部的散热器4A与风扇6A为主板3A上的电源组件及功放组件散热。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并不限制于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实施例的范围内。本实用新型未详尽描述的技术内容均为公知技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