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融雪功能的汽车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32821发布日期:2019-05-11 00:13阅读:241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融雪功能的汽车衡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称重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融雪功能的汽车衡。



背景技术:

汽车衡也被称为地磅,是厂矿、商家等用于大宗货物计量的主要称重设备,现今较多应用于装有货物汽车的称重,并通过称重总数减去汽车自重以获取货物重量。在二十世纪80年代之前常见的汽车衡也称作机械地磅。二十世纪80年代中期,随着高精度称重传感器技术的日趋成熟,机械式地磅逐渐被精度高、稳定性好、操作方便的电子汽车衡所取代。

汽车衡的主要组成部分为传感器、秤台、仪表、接线盒、数据线、引坡(无基式),汽车驾驶至称台台面上,通过传感器绝对称台台面上的汽车进行称重,并通过仪表进行显示,以得出称台台面上的重量总值。

但是,在北方的冬天,温度较低,降雪较多,而当称台上产生积雪后,会使得车辆在称台上打滑,从而使得车辆滑出称台,即使车辆未滑出称台,也会由于积雪对称重结果产生较大的影响,从而为保证正常称量,则需要人工对积雪进行清扫,较为不便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融雪功能的汽车衡,具有方便融化称台上积雪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具有融雪功能的汽车衡,包括称台,所述称台沿其长度方向的一侧设置有用于对称台上的积雪进行融化的融雪装置,所述融雪装置包括固定连接于称台侧壁上的安装箱,所述安装箱靠近称台的一侧开设有若干个出气孔,所述安装箱远离称台的一侧开设有若干个进气孔,安装箱上安装有若干个覆盖于进气孔用于使得空气流向从进气孔向出气孔方向流通的风机,且位于出气孔和进气孔之间的安装箱内安装有电加热管。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对称台上的积雪进行清理时,启动风机和电加热管,电加热管对附近空气进行加热,而风机则空气通过进气孔引入安装箱内加热后从出气孔吹出,从而实现对称台台面进行热风处理,从而促使称台台面上积雪受热融化,而无需人工进行清扫,非常便利。

进一步的,若干个所述风机并联连接,且电加热管同时并联连接于风机的供电回路中。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并联连接的风机增加汽车衡的运行容错性,即其中一个风机出现故障时,其他风机不受影响可正常进行工作,且将电加热管与风机并联连接,从便于风机和电加热管的同步启动,减少工作人员忘记启动其中一个的现象的发生,提高融雪工作出发准确性。

进一步的,所述称台上设置有用于检测称台上是否有积雪并控制风机和电加热管启闭的控制电路。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控制电路对称台上是否有积雪进行检测,并通过控制电路实现风机和加热管供电回路的通断,从而提高汽车衡融雪的及时性,缩短测量的等待时间,进一步提高汽车衡的称量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电路包括:

雨雪传感器,安装于称台上用于检测称台台面上是否有积雪,并输出检测信号;

开关电路,耦接于雨雪传感器的输出端以接收检测信号,并控制风机和电加热管供电回路的通断。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雨雪传感器对称台台面上是否有积雪进行检测,并当称台上有积雪时雨雪传感器输出高电平的检测信号,开关电路接收到高电平的检测信号后导通风机和电加热管的供电回路;当雨雪传感器未检测到积雪时,雨雪传感器输出低电平的,此时,开关电路切断风机和电加热管的供电回路。

且通过对称台上是否存有雨水进行检测和对风机以及电加热管的启闭控制,实现称台上雨水的快速风干,从而在进一步提高汽车衡的适用性的同时达到通过风干雨水提高汽车衡测量准确性的目的。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箱上连接有若干个分别覆盖于对应进气孔上的透气网。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透气网对进风孔进行封闭,从而减少杂物进入安装箱后对风机和电加热管的损坏,进一步提高风机和电加热管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箱上转动连接有若干个覆盖于对应出气孔的盖板,且所述盖板与安装箱的转动连接处位于出气孔的上方。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风机启动时,风机将风从出气孔吹出,盖板被吹起,而当风机关闭后,盖板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回位对出气孔进行封闭,从而减少风机和电加热管未使用时杂物从进气孔进入安装箱后对风机和电加热管进行损伤。

进一步的,所述盖板和所述安装箱之间固定连接有用于对盖板转动角度进行限定的限位绳。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限位绳对盖板的转动角度进行进一步的限定,从而减少盖板由于转动角度过大而无法复位的现象的发生。

进一步的,所述称台上开设有若干个用于排放雪水的排水槽,且排水槽沿称台的长度方向延伸,且排水槽靠近称台中心位置的深度小于称台两端的深度。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深度渐变的排水槽加快称台上雪水的排放速度,从而进一步提高汽车衡的测量准确性。

进一步的,所述称台上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分别覆盖于排水槽上的过滤网。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过滤网对进入排水槽的雪水进行过滤,减少杂质进入排水槽时对排水槽进行堵塞从而影响排水效果的现象的发生。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风机将电加热管加热后的空气从出气孔吹入称台上,从而促使称台台面上的积雪受热融化,达到无需人工清扫的目的,非常便利;

(2)通过控制电路对称台台面上是否有积雪进行检测,并实现风机和电加热管供电回路通断的控制,提高汽车衡融雪的及时性,进一步提高汽车衡的称量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施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主要示出融雪装置的结构;

图3是本实施例中盖板和安装箱之间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主要示出排水槽和称台之间的关系;

图5是本实施例中控制电路的电路图。

附图标记:1、称台;2、支撑脚;3、融雪装置;4、安装箱;5、出气孔;6、进气孔;7、风机;8、电加热管;9、透气网;10、盖板;11、转动轴;12、连接片;13、限位绳;14、排水槽;15、过滤网;16、控制电路;17、雨雪传感器;18、开关电路。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具有融雪功能的汽车衡,如图1所示,包括称台1,称台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四个支撑脚2,支撑脚2和称台1之间固定连接有称重传感器(图中未示出)。

当称台1上有积雪而影响汽车衡的称量时,为达到便于对称台1进行积雪清扫的目的,称台1的一侧侧壁上设置有融雪装置3。

如图2和图3所示,融雪装置3包括固定连接于称台1一侧侧壁上的安装箱4,安装箱4沿称台1的长度方向延伸,安装箱4靠近称台1的一侧开设有若干个出气孔5,安装箱4远离称台1的一侧开设有若干个进气孔6,安装箱4内安装有若干个并联连接的风机7,风机7的数量与进气孔6的数量相同,且每个风机7覆盖一个进气孔6,当风机7启动时,风机7将安装箱4外的空气从进气孔6吹向出气孔5,且位于出气孔5和进气孔6之间的安装箱4内安装有电加热管8,电加热管8同时并联连接于风机7的供电回路中。

为进一步提高风机7和电加热管8的使用寿命,安装箱4上连接有若干个分别覆盖于对应进气孔6上的透气网9,同时,安装箱4上设置有若干个覆盖于对应出气孔5的盖板10,盖板10上固定连接有转动轴11,每个出气孔5上方的安装箱4侧壁上固定连接有两个连接片12,转动轴11穿设置于两个连接片12之间,故盖板10位于两个连接片12之间。且为实现对盖板10转动角度的限制,盖板10底部和出气孔5下方的安装箱4之间固定连接有限位绳13。

在风机7启动时,风机7将风从出气孔5吹出,盖板10被吹起,盖板10在限位绳13的限制转动角度范围内暴露出气孔5;

而当风机7关闭后,盖板10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回位对出气孔5进行封闭,从而减少风机7和电加热管8未使用时杂物从进气孔6进入安装箱4后对风机7和电加热管8进行损伤。

如图4所示,且在融雪装置3启动对积雪进行融化后,为加快称台1上雪水的排放速度,称台1上开设有若干个平行设置的用于排放雪水的排水槽14,排水槽14沿称台1的长度方向延伸,排水槽14靠近称台1中心位置的深度小于称台1两端的深度,且称台1上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分别覆盖于排水槽14上的过滤网15,通过过滤网15对进入排水槽14的雪水进行过滤,减少杂质进入排水槽14时对排水槽14进行堵塞从而影响排水效果的现象的发生。

为进一步提高汽车衡的称量效率,称台1上设置有用于检测称台1上是否有积雪并控制风机7和电加热管8启闭的控制电路16。

如图4和图5所示,控制电路16包括:

雨雪传感器17,安装于称台1台面上,用于检测称台1台面上是否有积雪,并输出检测信号;

开关电路18,耦接于雨雪传感器17的输出端以接收检测信号,并控制风机7和电加热管8供电回路的通断。

开关电路18包括三极管Q1、续流二极管D1、继电器KM1。三极管Q1基极耦接于雨雪传感器17的输出端,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地,继电器KM1具有线圈和常开触头,继电器KM1的线圈串接于三极管Q1的集电极和直流电VCC之间,继电器KM1的常开触头串接于风机7和电加热管8的供电回路中,续流二极管D1的阳极耦接于三极管Q1的集电极,续流二极管D1的阴极耦接于直流电VCC。

通过雨雪传感器17对称台1台面上是否有积雪进行检测,并当称台1上有积雪时雨雪传感器17输出高电平的检测信号,三极管Q1导通,继电器KM1的线圈得电,继电器KM1的常开触头闭合,风机7和电加热管8的供电回路导通;

当雨雪传感器17未检测到积雪时,雨雪传感器17输出低电平的,此时,三极管Q1处于截止状态,继电器KM1的线圈失电,继电器KM1的常开触头断开,风机7和电加热管8的供电回路被切断。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