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微裂缝显影拍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63188发布日期:2019-08-07 00:57阅读:372来源:国知局
混凝土微裂缝显影拍摄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混凝土检测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混凝土表观、微观裂缝拍摄装置。



背景技术:

钢筋混凝土桥梁裂缝直接影响结构的外观破损及钢筋的锈蚀,且与刚度关系密切,成为结构破坏的初始阶段。对于旧桥结构的定期检查和日常巡检工作而言,裂缝问题成为业内关注度最高的问题。根据混凝土裂缝宽度的不同,可分为宏观裂缝(裂缝宽度大于0.1mm)和微观裂缝(裂缝宽度小于0.1mm)。目前,裂缝的检测技术和设备已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但仍主要依赖于检测人员的肉眼辨别来完成。通过工程实践证明,这种传统人工检测技术能够较好的满足宏观裂缝检测工作。但对于微观裂缝而言,因检测人员肉眼辨识度限制,极易漏检或错检微裂缝,造成桥梁运营安全隐患。因此,亟需设计一种能够一定程度克服上述缺陷的显影拍摄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提供混凝土微裂缝显影拍摄装置,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应用于在役混凝土裂缝快速识别,从而提高定检工作效率,减小人力物力耗费。

为了实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混凝土微裂缝显影拍摄装置,包括:

底板;

储液箱,其设置在所述底板上表面,所述储液箱内部间隔设置有两块隔板,并将所述储液箱内部分隔为第一储液腔、第二储液腔和第三储液腔,所述第一储液腔、所述第二储液腔和所述第三储液腔内分别储存有着色剂、清洗剂和显像剂,所述第一储液腔、所述第二储液腔和所述第三储液腔对应的储液箱表面分别设置有第一出液口、第二出液口和第三出液口,所述第一出液口、所述第二出液口和所述第三出液口分别与第一导液管、第二导液管和第三导液管的连通;

转轴和旋转座,所述转轴竖直设置在所述储液箱上表面,所述旋转座水平固定在所述转轴上端;

升降杆和升降板,所述升降杆垂直设置在所述旋转座上表面,所述升降板水平固定在所述升降杆上端;

安装座、伸缩杆、支撑杆、第一喷头、第二喷头和第三喷头,所述升降板上表面一侧设置有支撑杆,所述安装座与所述支撑杆铰接,所述伸缩杆一端与安装座铰接,另一端与所述支撑杆中部铰接,所述第一喷头、所述第二喷头和所述第三喷头均固定在所述安装座上,所述第一喷头、所述第二喷头和所述第三喷头分别与所述第一导液管、所述第二导液管和所述第三导液管连通;

导轨、滑动块和相机,所述导轨设置在所述升降板上表面另一侧,所述滑动块滑动设置在所述导轨上,所述相机固定在所述滑动块上。

优选的是,所述的混凝土微裂缝显影拍摄装置,所述着色剂为硝酸锰溶液,所述清洗剂为十二烷基磺酸钠溶液,所述显像剂为乙二胺四乙酸溶液,所述第一导液管、所述第二导液管和所述第三导液管上分别设置有第一水泵、第二水泵和第三水泵。

优选的是,所述的混凝土微裂缝显影拍摄装置,所述转轴由电机驱动,所述升降杆为电动升降杆,所述伸缩杆为电动伸缩杆。

优选的是,所述的混凝土微裂缝显影拍摄装置,所述升降板表面还设置有一气缸,所述气缸的活塞杆与所述滑动块连接。

优选的是,所述的混凝土微裂缝显影拍摄装置,所述底板下表面设置有行走轮,所述行走轮由行车轮电机驱动。

优选的是,所述的混凝土微裂缝显影拍摄装置,所述第一储液腔、所述第二储液腔和所述第三储液腔对应的储液箱表面分别设置有第一注液口、第二注液口和第三注液口。

本实用新型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喷洒装置和图像采集装置的配合,能够实现混凝土微观裂缝的快速定位,省时省力,提高了检测的效率,能够改善现有人工检测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实用性好。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升降板上表面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并不配出一个或多个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

在一种技术方案中,如图1、2所示,混凝土微裂缝显影拍摄装置,包括:

底板1;

储液箱2,其设置在所述底板1上表面,所述储液箱2内部间隔设置有两块隔板,并将所述储液箱2内部分隔为第一储液腔21、第二储液腔22和第三储液腔23,所述第一储液腔21、所述第二储液腔22和所述第三储液腔23内分别储存有着色剂、清洗剂和显像剂,所述第一储液腔21、所述第二储液腔22和所述第三储液腔23对应的储液箱2表面分别设置有第一出液口、第二出液口和第三出液口,所述第一出液口、所述第二出液口和所述第三出液口分别与第一导液管、第二导液管和第三导液管的连通;

转轴31和旋转座3,所述转轴31竖直设置在所述储液箱2上表面,所述旋转座3水平固定在所述转轴31上端;

升降杆41和升降板4,所述升降杆41垂直设置在所述旋转座3上表面,所述升降板4水平固定在所述升降杆41上端;

安装座64、伸缩杆66、支撑杆65、第一喷头61、第二喷头62和第三喷头63,所述升降板4上表面一侧设置有支撑杆65,所述安装座64与所述支撑杆65铰接,所述伸缩杆66一端与安装座64铰接,另一端与所述支撑杆65中部铰接,所述第一喷头61、所述第二喷头62和所述第三喷头63均固定在所述安装座64上,所述第一喷头61、所述第二喷头62和所述第三喷头63分别与所述第一导液管、所述第二导液管和所述第三导液管连通;

导轨52、滑动块51和相机5,所述导轨52设置在所述升降板4上表面另一侧,所述滑动块51滑动设置在所述导轨52上,所述相机5固定在所述滑动块51上。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底板1、储液箱2、转轴31、旋转座3、升降杆41、升降板4由下至上依次设置,旋转座3可在转轴31的带动下旋转,升降板4可在升降杆41的带动下上下移动。储液箱2内分隔有三个腔室,分别储存着色剂、清洗剂和显像剂。升降板4上设置有支撑杆65,支撑杆65上设置有安装座64,安装座64上设置有三个喷射方向相同的喷头,分别用于喷着色剂、清洗剂和显像剂。安装座64与支撑杆65铰接,伸缩杆66与安装座64和支撑杆65均铰接,使得伸缩杆66伸长或缩短时,安装座64与支撑杆65的角度能够改变,进而改变第一喷头61、第二喷头62和第三喷头63的喷射角度。导轨52设置在升降板4另一侧,且延伸方向与喷头的喷射方向相同,滑动块51与导轨52滑动连接,滑动块51上设置相机5,使得相机5可以调节拍摄距离。使用时,第一喷头61首先对检测区域喷射着色剂,并等待一段时间,使得着色剂渗入裂缝中,然后第二喷头62对检测区域喷射清洗剂,并干燥一段时间,清洗剂会将非裂缝区域的着色剂清洗掉,随后喷射显像剂,显像剂与着色剂有一定程度的反应,从而将裂缝更清晰地显示出来,最后相机5对检测区域进行拍照,得到的图像会较清晰地显示裂缝。本技术方案中,转轴31可以旋转,进而改变喷头和相机5的朝向,方便对附近的区域进行检测,升降杆41可以升降,改变喷头和相机5的高度,方便对不同高度低的区域进行检测,伸缩杆66在喷头喷射液体时伸缩,改变喷头的喷射角度,使得喷头的覆盖区域更大,增大检测面积,相机5可由滑动块51改变与检测区域的距离,使得相机5的拍摄范围更大,得到远、中、近等各类图像。可以看出,本技术方案无复杂结构,通过喷头和相机5的配合,能够实现混凝土微观裂缝的快速定位,省时省力,提高了检测的效率,能够改善现有人工检测的缺陷,实用性好。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混凝土微裂缝显影拍摄装置,所述着色剂为硝酸锰溶液,所述清洗剂为十二烷基磺酸钠溶液,所述显像剂为乙二胺四乙酸溶液,所述第一导液管、所述第二导液管和所述第三导液管上分别设置有第一水泵、第二水泵和第三水泵。这里,提供了优选的着色剂、清洗剂和显像剂,硝酸锰溶液为红色,喷射在检测区域后,渗入裂缝中,十二烷基磺酸钠溶液清洗掉非裂缝区域的硝酸锰,乙二胺四乙酸溶液与裂缝中的硝酸锰反应,将硝酸锰从裂缝中吸附出来,进而沿着裂缝形成“红线”,相机5对检测区域进行拍摄,得到带有“红线”的图像,方便后续对裂缝进行分析。第一水泵、第二水泵和第三水泵为喷射提供动力。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混凝土微裂缝显影拍摄装置,所述转轴31由电机驱动,所述升降杆41为电动升降杆,所述伸缩杆66为电动伸缩杆。这里,提供了优选的转轴31、升降杆41和伸缩杆66,方便实现自动化旋转、升降和调整角度,进一步省时省力,电机驱动转轴的方式、电动升降杆和电动伸缩杆的选择均可参照现有技术实现,这里不再赘述。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混凝土微裂缝显影拍摄装置,所述升降板4表面还设置有一气缸,所述气缸的活塞杆与所述滑动块51连接。这里,提供了滑动块51的驱动方式,方便自动化移动相机5。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混凝土微裂缝显影拍摄装置,所述底板1下表面设置有行走轮11,所述行走轮11由行车轮电机驱动。这里,提供了行走轮11,方便自动化移动整个拍摄装置,行走轮11的驱动方式参考现有技术。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混凝土微裂缝显影拍摄装置,所述第一储液腔21、所述第二储液腔22和所述第三储液腔23对应的储液箱2表面分别设置有第一注液口、第二注液口和第三注液口。这里,提供了为第一储液腔21、第二储液腔22和第三储液腔23补充着色剂、清洗剂和显像剂的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附图中未显示的各出液口、导液管,本领域技术人员很容易参照现有技术获得,这里不再赘述。

这里说明的设备数量和处理规模是用来简化本实用新型的说明的。对本实用新型混凝土微裂缝显影拍摄装置的应用、修改和变化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

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