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尾矿混凝土路用收缩性能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96807发布日期:2019-09-17 22:03阅读:295来源:国知局
铁尾矿混凝土路用收缩性能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检测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铁尾矿混凝土路用收缩性能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铁尾矿是选矿后的废弃物,是工业固体废弃物的主要组成部分,为了提高资源利用率,我国将铁尾矿应用于建筑材料中,如用于配置铁尾矿混凝土,铁尾矿混凝土可应用于道路工程中,但是在将铁尾矿混凝土应用于道路工程之前,需要对铁尾矿混凝土进行收缩性能检测。

现有的混凝土收缩性能检测仪器结构都比较复杂、整体重量较沉,操作起来十分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操作的铁尾矿混凝土路用收缩性能检测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铁尾矿混凝土路用收缩性能检测装置,包括箱体,箱体上开设有进料口,所述箱体相对的两侧开设有测量孔,测量孔内滑动插设有测量杆,测量杆水平设置,测量杆远离箱体的一端位置处设置有检测件,检测件包括底座以及测量尺,测量杆与测量尺位于同一条直线上,且测量尺与测量杆水平滑动配合,测量尺远离箱体的端部固定连接有拉杆以及引导杆,拉杆与测量尺的端部垂直固定连接,引导杆与拉杆远离测量尺的端部固接且引导杆与测量尺平行,引导杆与底座滑动连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对铁尾矿混凝土路的收缩性进行检测时,可以利用铁尾矿混凝土试制的试件进行检测,检测方式如下,首先测量杆水平插设于测量孔内,然后从进料口向着箱体内添加铁尾矿混凝土,混凝土在箱体内凝结变硬,从而将测量杆与混凝土固定连接为一体,在混凝土凝结之前,首先将测量尺的端部与测量杆的端部抵接,等待凝结过程结束后,铁尾矿混凝土会发生收缩,此时测量杆会随着混凝土一起移动,测量杆与测量尺之间会出现间隙,测出这个间隙即能快速得到收缩性能,并且在凝结之前将测量尺与测量杆抵接或者在凝结之后将测量尺与测量杆抵接,可以得到铁尾矿混凝土的早期收缩性或者后期收缩性(也可以将箱体一侧的测量尺与测量杆在凝结之前抵接,另一侧的测量尺与测量杆在凝结之后抵接,最后将两个收缩距离进行对比研究),从而提高了收缩性能测量的准确性和全面性;引导杆与测量尺平行并且均与底座滑动连接,因此使得测量尺能够保持水平状态、滑动省力可靠,提高了检测时的便利性。综上,该检测装置结构简单,使用起来十分便利。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箱体上转动连接有滚轮,滚轮的周向面上开设有放置槽,滚轮的转动轴线与测量杆垂直,且测量杆从测量孔伸出箱体后水平放置于放置槽内。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将测量杆放置于放置槽内,因此铁尾矿混凝土在收缩时带动测量杆水平移动,放置槽能够对测量杆起到位移引导作用,时的检测结果较为准确,并且滚轮能够降低测量杆水平移动使得摩擦阻力,进一步提高检测的精确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测量杆位于箱体内部的一端固定设置有竖直的受力板,受力板的截面尺寸大于测量杆的截面尺寸。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受力板的截面尺寸大于测量杆的截面尺寸,因此铁尾矿混凝土收缩时,通过受力板会使得测量杆受力面积增大,从而能够铁尾矿混凝土的收缩性能能够通过测量杆的位移精准地表现出来,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测量杆远离受力板的端部固定设置有竖直的对齐板,测量尺靠近对齐板的端部固定设置有精度板,精度板与对齐板平行。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进行检测之前,将对齐板与精度板抵接,对齐板与精度板的设置使得对齐过程简单快速、并且在收缩结束后再次对齐也比较简便,从而间接提高了该检测装置的使用便利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箱体包括上箱和下箱,测量孔包括开设于上箱的上凹槽以及开设于下箱的下凹槽。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检测结束后,可以将上箱和下箱相互分开,将凝结的混凝土倒出并敲碎,取出测量杆以便于下次继续使用,测量孔分为上凹槽和下凹槽,因此在安装测量杆时,只需要将上箱和下箱打开,然后将测量杆置于上凹槽和小凹槽之间,然后将上箱和下箱闭合以对测量杆进行固定,从而提高了检测过程的简便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箱底部的四周固定设置有凸块,下箱顶部的四周内壁开设有与凸块相适配的内槽。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上箱盖设于下箱时,凸块与内槽卡接适配,从而使得上箱与下箱之间的连接配合更加稳定可靠,并且安装较为便利。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箱的上表面固定设置有把手。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把手的设置便于将上箱从下箱上拿开,进一步提高便利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测量尺上设置有刻度。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测量尺上设置有刻度,因此测量杆与测量尺端部的两次抵接距离可以快速读出结果,使得试验结果更加直管,减少一次测量过程,从而提高检测过程的便利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通过设置箱体、测量杆以及检测件,使得该检测装置整体结构简单并且使用起来较为便利;

2、通过在测量杆位于箱体内部的一端固定设置受力板,提高测量杆与箱体内铁尾矿混凝土的接触面积,使得测量结果更准确;

3、通过设置滚轮以及在滚轮的周向面上开设放置槽,使得测量杆能够被限位的同时减少摩擦阻力,进一步提高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爆炸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为测量杆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箱体;11、上箱;111、把手;112、进料口;113、凸块;12、下箱;121、内槽;2、测量孔;21、上凹槽;22、下凹槽;3、测量杆;31、受力板;32、对齐板;4、检测件;41、底座;411、安装槽;412、滚轮;4121、放置槽;413、固定板;42、测量尺;421、拉杆;422、引导杆;423、精度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铁尾矿混凝土路用收缩性能检测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箱体1,箱体1包括上下对正并盖合的上箱11和下箱12,上箱11的底部开设有进料口112,箱体1相对的两侧各设置有一组检测件4,检测件4可以对混凝土的收缩性进行检测。

结合图2和图3,箱体1面向检测件4的一侧开设有测量孔2,测量孔2包括半圆形的上凹槽21以及下凹槽22,其中,上凹槽21开设于上箱11侧面,下凹槽22开设于下箱12侧面的对应位置处,上凹槽21和下凹槽22相互拼合即为圆形的测量孔2,测量孔2内滑动插设有测量杆3,测量杆3伸入箱体1内部的一端固定设置有竖直的受力板31(参考图4),受力板31的截面尺寸大于测量杆3的截面尺寸,测量杆3远离受力板31的一端固定设置有竖直的对齐板32,对齐板32的截面尺寸也大于测量杆3的截面尺寸。

如图2所示,检测件4包括底座41以及测量尺42。底座41与下箱12固定连接,底座41远离箱体1的一侧上表面固定设置有竖直的固定板413,测量尺42水平穿过固定板413并与固定板413滑动连接,测量尺42靠近测量杆3的端部固定设置有竖直的精度板423,精度板423与对齐板32形状相同且可以相互抵接,测量尺42远离精度板423的一端固定设置有拉杆421以及引导杆422,拉杆421与测量尺42垂直且向上,拉杆421远离测量尺42的顶端与引导杆422固接,引导杆422水平滑动穿过固定板413,在使用时,可以握住拉杆421,引导杆422能够对测量尺42的滑动方向起到引导作用,保证测量尺42保持水平滑动状态,从而提高收缩性能检测的精准性。

结合图2和图3,底座41的上表面开设有安装槽411,安装槽411内设置有滚轮412,滚轮412位于测量尺42的正下方,滚轮412与底座41转动连接,且滚轮412的转动轴线与测量尺42垂直,滚轮412的周向面上开设有一圈环形的放置槽4121,放置槽4121的顶面高度与下凹槽22的底面高度一致,因此测量尺42可以水平放置在放置槽4121上,滚轮412的设置使得测量杆3的水平移动摩擦力减小。

如图2所示,上箱11的顶面固定设置有把手111,便于提起上箱11。

如图3所示,上箱11的底端周面上固定设置有一圈凸块113,下箱12顶端周面的内壁开设有一圈与凸块113相适配的内槽121,将上箱11盖设于下箱12时,凸块113恰好卡入内槽121内,使得上箱11和下箱12之间的配合更加紧密、稳固。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当需要对铁尾矿混凝土路的收缩性进行检测时,可以预制一块试块,对试块进行检测进而模拟出铁尾矿混凝土路的收缩性能。首先将上箱11和下箱12打开,并且在上箱11和下箱12的内壁上贴覆一层塑料膜,然后将测量杆3从测量孔2安装在箱体1上,使得受力板31位于箱体1内部,再将上箱11和下箱12盖住,测量杆3水平放置在滚轮412的放置槽4121内,上述工作准备完毕后,将铁尾矿混凝土从进料口112投入箱体1内部,使得铁尾矿混凝土填满箱体1,此时调整测量尺42,使得精度板423与对齐板32抵接,记下测量尺42上的刻度,等待铁尾矿混凝土静置凝结,定好下次检测时间,在这段时间内,铁尾矿混凝土块会发生收缩,收缩时会带动测量杆3向着远离测量尺42的方向移动,等到检测时间过了,再重新移动测量尺42,使得精度板423与对齐板32再次抵接,记下测量尺42上的刻度,两次刻度数之差即为需要收集的收缩性能数据,从而可以检测出铁尾矿混凝土的收缩性能。由于本检测装置原理简单、且结构不复杂,因此使用起来较为简便,提高了使用体验感。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