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硅灰浆粘度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48097发布日期:2019-08-16 22:39阅读:236来源:国知局
一种硅灰浆粘度计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测试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硅灰浆粘度计。



背景技术:

目前硅灰也叫微硅粉,是铁合金在冶炼硅铁和工业硅(金属硅)时,矿热电炉内产生出大量挥发性很强的SiO2和Si气体,气体排放后与空气迅速氧化冷凝沉淀而成,微硅粉的粘度大小对建筑行业有着重要的作用。

现有的粘度计包括粘度计主体、转子和转动轴,转动轴和转子竖直设置在粘度计主体的一侧,并且转子和转动轴同轴设置。在使用粘度计进行硅灰粘度测试过程中,将转子放入到盛有硅灰浆的容器内部,然后粘度计主体带动转动轴以及转子转动,直到转子的转矩与硅灰浆的阻力矩平衡时停止,进行多次不同液体高度测试和不同的液体盛装仪器时,得出硅灰浆的粘度。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在使用该粘度计对硅灰粘度测定结束之后,如果对其他浓度的硅灰粘度进行测定,需要将粘度计的转子取下更换别的转子,现有的转子通过螺纹与转动轴连接,这样在更换的时候十分不方便,而且在转动轴带动转子转动的过程中,也可能导致转子于转动轴之间的螺纹变松,影响粘度的测试结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硅灰浆粘度计,达到了方便更换转子,提高测定准确度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硅灰浆粘度计,包括底座、立柱、控制箱、转动轴和转子,立柱竖直设置在底座的上表面,用于带动转动轴转动的控制箱设置在立柱的一侧,并且控制箱位于底座的正上方,转动轴为中空结构并且竖直设置在控制箱下方,转子同轴竖直设置在转动轴的下方,在转子的上端头设置有连接轴,在所述连接轴的周面上设置有插接组件,插接组件包括弹性件和转动板,转动板与连接轴的周面铰接,转动板与连接轴的铰接轴设置在转动板的上端面,弹性件设置转动板的下侧并且与连接轴固定连接,在转动轴内部开设有与转动板相适配的卡槽,在转动板卡接在卡槽内部时,连接轴的上端面与转动轴的上端面存在有缝隙。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在使用该粘度计对硅灰浆的粘度进行测定时,将盛有硅灰浆的容器放置在底座的上表面,为了避免转子引起硅灰浆发生溅射,先将转子放入到容器内部,然后将连接轴以及插接组件从下到上插入到转动轴内部,在插接的过程中,转动轴的侧壁使转动板向下方转动并将转动板下方的弹性件压缩,然后在连接轴插入的过程中,转动板会在弹性件的弹力作用下向上旋转到卡槽内,这样便完成了转子的安装,如果需要取下转子,继续向上移动连接轴以及转子,转动轴的侧壁会再次使转动板向下方转动并将转动板下方的弹性件压缩,然后转动连接轴以及转子,向下拉动转子,便可以将转子取出,这样就完成了转子的更换。达到了方便更换转子,提高测定准确度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在所述连接轴的周面上开设有与转动板相适配的凹槽,在凹槽内部开设有与弹性件相适配的凹孔,在连接轴插入到转动轴内部时,转动板完全嵌入到连接轴周面的凹槽内,弹性件被压缩到凹孔内。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这样就可以使转动轴的内壁与连接轴的周面相抵接,使转动轴对连接轴固定的更加牢固,防止在转子转动的过程中发生晃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插接组件设置在连接轴靠近上端面的位置,在转动轴的周面上设置有限位螺栓,限位螺栓从外到内贯穿转动轴的侧壁并抵接在连接轴的周面上,限位螺栓与连接轴的抵接点位于插接组件的下方。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需要更换转子时,首先松开限位螺栓然后进行更换,更换结束之后,再次将限位螺栓拧紧,通过限位螺栓,可以进一步使转子固定的更加牢固。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在所述连接轴的周面上开设有水平方向的T型卡槽,卡槽开设在插接组件的下方。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因为在更换完转子之后,仍然需要对转子进行标记,通过设置T型卡槽,工作人员可以将标签插入到T型卡槽内,避免标签丢失。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在所述控制箱靠近立柱的一侧设置有固定环,固定环套设在立柱的周面上,在立柱远离控制箱的一侧设置有带动固定环上下移动的驱动件。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控制箱通过卡环固定在立柱的周面上,这样使控制箱可以根据工作人员的需要,对控制箱的高度进行调整。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在所述立柱的上端面设置有挡片。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工作人员在对控制箱进行移动时,使用驱动件便可实现对控制箱的调整,而且因为设置有挡片,所以可以防止在驱动件带动控制箱向上移动时脱离立柱。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件为驱动气缸,驱动气缸的下表面与底座的下表面平齐。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因为在对硅灰浆进行粘度检测时,仪器需要处在水平状态下,所以驱动气缸的下表面与底座的下表面平齐,可以方便工作人员对仪器进行调平。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在所述底座的下表面设置有调平螺栓,调平螺栓从下到上贯穿底座并延伸到底座的内部。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工作人员对仪器进行调平时,工作人员通过调整调平螺栓延伸到底座上方的长度来对仪器进行调平。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1.通过设置了插接组件,使转子能够轻易的实现拆装,达到了方便更换转子,提高测定准确度的效果;

2.通过设置了T型卡槽,在更换下转子之后,可以将标签插入到T型卡槽内,达到了防止标签丢失的效果;

3.通过设置了调平螺栓,达到了方便对粘度计进行调平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硅灰粘度计整体结构图;

图2是粘度计中转动轴、连接轴以及转子的剖视图;

图3是图2中A处局部放大图。

图中,1、底座;11、调平螺栓;2、立柱;21、挡片;3、控制箱;31、固定环;32、驱动气缸;4、转动轴;41、限位螺栓;5、连接轴;51、插接组件;511、弹簧;512、转动板;42、T型卡槽;6、转子。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硅灰浆粘度计,包括底座1、立柱2、控制箱3、转动轴4、连接轴5和转子6,底座1设置在地面上,立柱2设置在底座1的上表面的一侧,控制箱3设置在立柱2的一侧,转动轴4的形状为中空的圆柱体,转动轴4竖直设置在控制箱3的正下方,连接轴5同轴设置在转子6的上端面,并且连接轴5靠近上端面的部分从转动轴4的下端面向上插入到转动轴4内部,在粘度计工作状态下,转动轴4与连接轴5相对固定。在使用粘度计对硅灰浆的粘度进行测定时,盛有硅灰浆的容器放置在控制箱3的下方,将转子6放入到容器内部之后在通过连接轴5将转子6固定在内部,然后控制箱3通过转动轴4带动转子6在容器内部转动,直到转子6的转矩与硅灰浆的阻力矩平衡时停止,进行多次不同液体高度测试和不同的液体盛装仪器时,得出硅灰浆的粘度。

参照图2和图3,在连接轴5的周面上设置有插接组件51,插接组件51设置在连接轴5靠近上端面的位置,插接组件51包括弹性件和转动板512,转动板512设置在连接轴5的周面上并且转动板512与连接轴5铰接,铰接轴位于转动板512靠近上端面的位置,弹性件设置在转动板512与连接轴5之间,在连接轴5插入到转动轴4内部之前,转动板512在弹性件的弹力作用下转动板512围绕铰接轴向远离连接轴5的方向转动,在连接轴5的周面上开设有与转动板512相适配的凹槽,在凹槽内部开设置有与弹性件相适配的凹孔,在转动轴4的内部开设有卡槽,在转子6固定在转动轴4内部时,连接轴5的上端面与转动轴4的上端面存在有缝隙。在连接轴5与插接组件51插入到转动轴4内部的过程中,转动轴4的侧壁会与转动板512的上表面抵接并会使转动板512围绕铰接轴向下转动将弹性件进行压缩,弹性件会被转动板512压入到凹孔内,转动板512会被转动轴4压入到凹槽内;在连接轴5深入到插接组件51与卡槽在同一水平面时,对连接轴5进行转动,当转动板512被转到卡槽的位置之后,弹性件会将转动板512弹出并卡在卡槽内部,这样便完成了转子6的固定;需要对转子6进行拆卸时,继续向上推动连接轴5,连接轴5带动插接组件51一起向上移动,在这一过程中,转动板512同样会被转动轴4的侧壁压缩到凹槽内部,然后再次对连接轴5进行旋转并向下将连接轴5以及插接组件51拉出,这样便完成了转子6的拆卸,操作简单方便快捷,而且不会影响粘度计的测定精度。这样便达到了方便更换转子6,提高测定准确度的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中,弹性件首选为弹簧511,其他具有相同效果的弹性件仍然适用。

参照图2,在转动轴4的周面上设置有限位螺栓41,限位螺栓41从外到内贯穿转动轴4的侧壁并且抵接在内部的连接轴5周面上,并且限位螺栓41与连接轴5的抵接点位于插接组件51的下方。在对粘度计的转子6进行更换之前,首先将转动轴4周面上的限位螺栓41松开,然后取下转子6;在更换完转子6之后,需要再次将限位螺栓41拧紧,使限位螺栓41再次抵紧在连接轴5的周面上;这样可以有效地防止转动轴4在带动连接轴5以及转子6转动的过程中,连接轴5发生晃动,影响测定的结果。

参照图2,在连接轴5的周面上开设有水平的T型卡槽42,T型卡槽42开设在插接组件51的下方,并且在连接轴5带动插接组件51插入到转动轴4内部的时候,T型卡槽42位于转动轴4的下方。每个转子6都会有相应的编号,在对转子6进行编号时,可以将编号插入T型卡槽42内部,防止编号丢失,这样就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编号的转子6,避免选错转子6,影响粘度测定范围。

参照图1,在控制箱3靠近立柱2的侧面设置有固定环31,并且固定环31套接在立柱2的周面上,在立柱2远离控制箱3的一侧设置有驱动件,并且驱动件可以带动固定环31以及控制箱3在立柱2的周面上上下移动。在对硅灰浆的粘度进行测定时,需要对容器内不同深度的硅灰浆进行测定,所以就需要通过驱动件对固定环31以及控制箱3的高度进行调节,节省了人力,而且调节更加方便。

参照图1,为了防止驱动件带动固定环31以及控制箱3向上的移动的过程中脱离立柱2,所以在立柱2的上端面设置有用于阻挡固定环31的挡片21。

在本实用新型中,驱动件首选为驱动气缸32,其他具有相同效果的驱动件仍然适用。

参照图1,在底座1的下表面设置有调平螺栓11,调平螺栓11分别设置在底座1靠近端面的位置以及立柱2的正下方,调平螺栓11从底座1的下方向上延伸到底座1的内部。在使用粘度计对硅灰浆进行粘度测定时,必须要保证粘度计水平,所以在进行测定之前,将粘度计放置在地面上,然后通过调节调平螺栓11拧入底座1的长度来对粘度计进行调平。

参照图1,为了方便粘度计调平,驱动气缸32的底面与底座1的下表面相平。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过程为:在对硅灰浆的粘度测定之前,先将粘度计放置在在地面上,然后通过调节调平螺栓11拧入底座1的长度来对粘度计进行调平;然后将盛有硅灰浆的容器放置在转动轴4的正下方,为了防止转子6使容器内部硅灰浆发生溅射,所以先将转子6放入到容器内部,然后将转子6上方的连接轴5以及插接组件51插入到转动轴4内部,在连接轴5与插接组件51插入到转动轴4内部的过程中,转动轴4的侧壁会与转动板512的上表面抵接并会使转动板512围绕铰接轴向下转动将弹性件进行压缩,弹性件会被转动板512压入到凹孔内,转动板512会被转动轴4压入到凹槽内;在连接轴5深入到插接组件51与卡槽在同一水平面时,对连接轴5进行转动,当转动板512被转到卡槽的位置之后,弹性件会将转动板512弹出并卡在卡槽内部,这样便完成了转子6的固定;然后控制箱3带动转动轴4、连接轴5以及转子6转动,直到转子6的转矩与硅灰浆的阻力矩平衡时停止,进行多次不同液体高度测试和不同的液体盛装仪器时,得出硅灰浆的粘度;在拆卸转子6时,向上推动连接轴5,连接轴5带动插接组件51一起向上移动,在这一过程中,转动板512同样会被转动轴4的侧壁压缩到凹槽内部,然后再次对连接轴5进行旋转并向下将连接轴5以及插接组件51拉出,这样便完成了转子6的拆卸,操作简单方便快捷,而且不会影响粘度计的测定精度。这样便达到了方便更换转子6,提高测定准确度的效果。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