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体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038654发布日期:2019-11-05 22:46阅读:249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体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领域,特别是一种水体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进行科学研究和水体养殖的过程中,经常需要对水底进行各种参数的检测,传统方法中大多数通过在水底设置各种传感器的形式完成检测,但是传感器通常设置在底部或者河床处,只能检测固定区域的参数,对于底部外的区域无法进行检测。现有技术中大多数采用水下探测机构进行移动检测,但是现有的水下探测机构通常搭载在船上,体积大且笨重,而且现有技术中的探测仪器通常只用导线捆绑搭载仪器的载物台,而水体中的水通常不是静止不动,因此载物台在使用过程中很容易因为水流或者浮力导致不稳,尤其是上升回收阶段,由于检测设备的重量不可能均匀分布在载物台上,因此在上升过程中很容易因为受力不均匀导致载物台侧翻,导致不必要的损失。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体检测装置,在载物台设置稳定装置,在实际应用中能避免水流和浮力所引起的载物台的侧翻,确保检测仪器的安全稳定。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水体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船体、用于设置检测仪器的载物装置和用于控制载物装置升降的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连接于与船体表面,所述载物装置与升降装置之间通过导线相连接;

所述载物装置包括载物台和用于保持载物台的稳定性的导向法兰,所述载物台与导线相连接,所述导向法兰与载物台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所述导向法兰中设置有三角连接架,所述三角连接架与导向法兰一体成型,所述三角连接架与导线之间通过连接绳相连接。

进一步,所述三角连接架的数量为3;所述三角连接架之间等距离分布。

进一步,所述三角连接架的表面设置有通孔,所述导线与三角连接架之间通过连接绳固定连接于通孔中。

进一步,所述连接绳为钢丝绳。

进一步,所述升降装置包括电机和卷筒,所述电机与卷筒通过法兰联轴器相连接;所述卷筒与导线相连接。

进一步,所述升降装置还包括用于维持载物台升降时稳定的剪叉连接架,所述剪叉连接架的两端分别与载物台和船体相连接;所述剪叉连接架在载物台两侧个设置有一个。

进一步,所述载物台的与所述剪叉连接架所连接的两侧各设置有一个用于剪叉连接架一端滑动的直槽孔。

进一步,还包括用于使船体浮于水面的浮筒,所述浮筒在船体两侧各设置有一个,所述浮筒为圆柱形浮筒。

进一步,所述浮筒与船体之间通过连接杆连接,所述连接杆为分叉式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分别固定连接于浮筒的顶侧和内侧;所述连接杆的数量为3。

进一步,还包括设置于载物台底侧的用于检测数据的检测装置。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在船体中设置载物台用于放置检测仪器,并设置升降装置用于控制载物台的升降,同时升降装置和载物台之间通过导向法兰以及一体成型的三角连接架连接固定,所述导向法兰固定连接于载物台中,所述三角连接架与导线之间通过连接绳相连接。相对比起现有技术中仅将载物台连接至导线的做法,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通过设置了具有三角连接架的导线法兰,通过三角连接架与连接绳的配合,加强了载物台与导线之间的连接稳定性,避免了上升过程中由于水流或受力不均导致的侧翻,确保了检测设备的安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水体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的水体检测装置的升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的水体检测装置的升降装置的右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的水体检测装置的载物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目前,在进行科学研究和水体养殖的过程中,经常需要对水底进行各种参数的检测,传统方法中大多数通过在水底设置各种传感器的形式完成检测,但是传感器通常设置在底部或者河床处,只能检测固定区域的参数,对于底部外的区域无法进行检测。现有技术中大多数采用水下探测机构进行移动检测,但是现有的水下探测机构通常搭载在船上,体积大且笨重,而且现有技术中的探测仪器通常只用导线捆绑搭载仪器的载物台,而水体中的水通常不是静止不动,因此载物台在使用过程中很容易因为水流或者浮力导致不稳,尤其是上升回收阶段,由于检测设备的重量不可能均匀分布在载物台上,因此在上升过程中很容易因为受力不均匀导致载物台侧翻,导致不必要的损失。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在船体中设置载物装置用于放置检测仪器,并设置升降装置用于控制载物装置的升降,同时升降装置和载物装置之间通过导向法兰以及一体成型的三角连接架连接固定,所述导向法兰固定连接于载物台中,所述三角连接架与导线之间通过连接绳相连接。相对比起现有技术中仅将载物台连接至导线的做法,本实用新型中的方案通过设置了具有三角连接架的导线法兰,通过三角连接架与连接绳的配合,加强了载物台与导线之间的连接稳定性,避免了上升过程中由于水流或受力不均导致的侧翻,确保了检测设备的安全。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进一步阐述。

参照图1-图3,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水体检测装置,包括:船体5、用于设置检测仪器的载物装置和用于控制载物装置升降的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连接于船体5表面,所述载物装置与升降装置之间通过导线3相连接;

所述载物装置包括载物台12和用于保持载物台12的稳定性的导向法兰11,所述载物台12与导线3相连接,所述导向法兰11与载物台1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所述导向法兰11中设置有三角连接架8,所述三角连接架8与导向法兰11一体成型,所述三角连接架8与导线3之间通过连接绳 9相连接。

其中,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船体5可以是任意形状的船体,能实现用于连接其他部件即可,本实施例中优选方形板,能更有利于设置直线连接,扩大可连接的范围。

其中,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载物台12可以是任意形式的载物台,能实现装载检测仪器即可,本实施例优选方形凹槽,方形凹槽的直线边能够更好地与其他装置相连接。

其中,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导线3与载物台2可以是任意形式的连接,本实施例中优选导线3的末端与载物台2的底面的中心点固定连接,从而确保升降时的稳定性。

其中,在本实施例中,优选所述导向法兰11为圆柱形空心法兰,以便于导线3穿过导线法兰11与载物台12相连接;所述导向法兰 11的底部通过螺栓与载物台12固定连接,以确保稳定性。

其中,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三角连接架8可以是任意三角形的连接架,本实施例中优选直角三角形。

参考图4,在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进一步,所述三角连接架8的数量为3;所述三角连接架8之间等距离分布。

其中,在实施例中,三角连接架8可以是任意数量,本实施例中优选3个,且优选等距离分布,由于导线法兰11为圆柱形法兰,因此3个三角连接架8之间呈120度夹角,从而在受力时能从多个角度分解所受到的力,确保升降时的稳定。

进一步,在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三角连接架8的表面设置有通孔15,所述导线3与三角连接架8之间通过连接绳9固定连接于通孔15中。

其中,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导线3与三角连接架8之间可以是任意形式的连接,本实施例中优选通过通孔15以连接绳9相连接。在本实施例中,3个三角连接架8属于相同规格的连接架,因此通孔15 设定的位置是相同的,采用连接绳9连接能够简化设计,同时能使连接绳9受力时拉紧与导线3中,从而保证载物台12的稳定。

进一步,在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绳9为钢丝绳。

其中,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绳9可以是任意材质的连接绳,本实施例中优选钢丝绳,钢丝绳能确保强度,同时在水下不会因为浸泡导致变形,适用于水下工作。

进一步,在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升降装置包括电机 1和卷筒4,所述电机1与卷筒4通过法兰联轴器2相连接;所述卷筒4与导线3相连接。

其中,在本实施例中,升降装置优选电机1和卷筒4,由于水下的深度通常较大,因此所需要的导线3较长,使用独立的卷筒4能增加导线3的长度。

其中,在本实施例中,电机1和卷筒4可以通过任意形式连接,本实施例中优选法兰联轴器2相连接,能够在确保传动效率的同时加强连接的稳定性。

其中,在本实施例中,电机1可以以任意形式固定于船体5中,本实施例中优选通过L型连接架的形式,能有效提高电机1的高度,避免电机1因为湿水而损坏。

参考图3和图4,进一步,在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升降装置还包括用于维持载物台12升降时稳定的剪叉连接架13,所述剪叉连接架13的两端分别与载物台12和船体相连接;所述剪叉连接架13在载物台12两侧各设置有一个。

其中,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载物台12与船体5之间可以仅通过导线3连接。本实施例中还优选地在船体5和载物台12之间通过剪叉连接架13连接。如图4所示,剪叉连接架13的上端优选通过直角型角码与船体5连接,下端通过螺栓与载物台12相连接。所述剪叉连接架13优选采用多个连杆交叉连接成的X型连接架,每个连杆上包括3个大小相同的安装孔,连杆之间通过螺栓和防松螺母连接。

其中,在本实施例中,载物台12中可以设置任意数量的剪叉连接架13,本实施例中优选两侧各设置一个,简化结构的同时通过剪叉连接架13确保了升降过程中载物台12的稳定性。

进一步,在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载物台12的与所述剪叉连接架13所连接的两侧各设置有一个用于剪叉连接架13一端滑动的直槽孔16。

其中,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剪叉连接架13在升降过程中需要伸缩,因此本实施例中优选通过在载物台12一侧设置直槽孔16,以实现剪叉连接架13伸缩时的移动。

进一步,在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用于使船体5浮于水面的浮筒14,所述浮筒14在船体5两侧各设置有一个,所述浮筒14为圆柱形浮筒。

其中,在本实施例中,船体5可以通过任意形式的设备浮在水面上,本实施例中优选浮筒14。采用浮筒14的结构简单,且圆柱形浮筒能保证船体5浮在水面上时保持稳定。

进一步,在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浮筒14与船体5 之间通过连接杆6连接,所述连接杆6为分叉式连接杆,所述连接杆 6分别固定连接于浮筒14的顶侧和内侧;所述连接杆6的数量为3。

其中,在本实施例中,浮筒14可以通过任意形式与船体5相连接,本实施例中优选通过连接杆6,且连接杆6为分叉式连接杆。即连接杆6的两臂分别连接于浮筒14的顶侧和内侧。本实施例中优选采用3个连接杆6,且每个连接杆6的两臂分别通过2个弧形连接件 7与浮筒14相连接,确保稳定性。

进一步,在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设置于载物台 12底侧的用于检测数据的检测装置10。

其中,在本实施例中,检测装置10可以设置于载物台12的任意位置,本实施例中优选在载物台12的底侧设置检测装置10。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水下探测装置:包括船体5和设置于船体5上的电机1和卷筒4,所述电机1 和卷筒4通过法兰联轴器2相连接,所述卷筒4中连接有导线3;还包括用于放置探测仪器的载物台12,所述载物台12的两侧通过剪叉连接架13与船体5相连接,所述载物台12侧面设置有用于连接剪叉连接架13的直槽孔16;还包括固定连接于载物台12的导线法兰11,所述导向法兰11中设置有一体成型的3个三角连接架8,所述三角连接架8中设置有通孔15,所述导线3通过连接绳9与三角连接架8 连接于通孔15中;还包括用于提供浮力的浮筒14,所述浮筒14设置于船体5的两侧,所述浮筒14通过3个连接杆6与船体固定连接。

其中,本实施例通过在载物台12中的导线法兰11中设置三角连接架8,并通过连接绳9与导线3相连接,确保了上升受力时载物台 12的稳定,并在载物台12两侧设置剪叉连接架13用于保持升降的稳定。同时在船体5中通过连接杆6连接浮筒14,确保了船体5在水面上的稳定性。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水体检测装置能稳定浮在水面上,且能稳定控制载物台12的升降,提高检测的稳定性。

以上所述,只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只要其以相同的手段达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