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测量精度高的全站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86919发布日期:2019-08-21 00:17阅读:341来源:国知局
一种测量精度高的全站仪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全站仪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测量精度高的全站仪。



背景技术:

仪器高就是架设全站仪的地面基准点至仪器目镜中心点的高度。全站仪仪器高的精度直接决定所测坐标高程的精度,对于整个测量精度的影响很大。仪器高是量测控制点至仪器中心的垂直距离,传统方法直接测量,因为测量环境不是平面的关系,绝对存在误差,另外钢卷尺等传统测量误差较大,为了满足某些高程高精度测量场合,需要能高精度、简便易行地测量全站仪仪器高设备和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测量精度高的全站仪,具备精确测量地面基准点至仪器目镜中心点的高度和对全站仪平衡和角度的微调使得测量更加精确等优点,解决了传统的仪器高测量方法存在误差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测量精度高的全站仪,包括主台座、望远镜部、测距器、把手、测量台座、底座和连接台座,所述望远镜部位于主台座内部活动连接,所述测距器位于主台座左侧固定连接,所述把手底部与主台座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测量台座与主台座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底座位于测量台座底部活动连接,所述连接台座位于底座底部固定连接,所述主台座包括固定块和两个固定槽,所述固定块位于主台座右侧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固定槽均开设与主台座内壁两侧,所述望远镜部包括目镜和两个固定轴,所述目镜位于望远镜部正面,两个所述固定轴相对一端均与望远镜部两侧固定连接。

所述测距器包括转轴、连接杆、铰链、转把、出带口、测距带、吊锥、连接块、螺栓和转盘,所述转轴左端与转盘右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顶端的左侧与转轴右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底端的右侧与铰链左端固定连接,所述铰链右端与转把左端固定连接,所述出带口顶端与测距器底端连通,所述测距带外壁与转盘外壁绕接,所述吊锥顶部与测距带底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块底端与测距器顶端固定连接,所述把手包括防滑套和螺纹槽,所述防滑套内壁与把手外壁绕接,所述螺纹槽开设与把手右侧,所述测量台座包括圆盘和轴承,所述圆盘顶部与测量台座底部固定连接,所述轴承顶部与圆盘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底座包括三个连接螺栓、三个调节旋钮和三个固定螺栓,三个所述连接螺栓顶部均与三个底座固定连接,三个所述调节旋钮外壁均与三个连接螺栓内壁活动连接,三个所述固定螺栓内壁均与三个调节旋钮外壁活动连接。

进一步的,两个所述固定槽内壁均与两个固定轴外壁相互匹配,两个所述固定槽内壁均与两固定轴外壁活动连接,所述测距器底部左侧与固定块顶部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测距器右侧开设有与连接杆相互匹配的孔,且与连接杆外壁活动连接,所述连接块开设有与螺栓相适配的内螺纹,且与螺栓螺纹连接,所述螺纹槽内壁与螺栓外壁螺纹连接,所述测距带上设置有刻度。

进一步的,所述圆盘与底座相互匹配,所述轴承底部与底座内部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三个所述连接螺栓均开设有与三个调节旋钮相适配的内螺纹,三个所述固定螺栓均开设有与三个调节旋钮相适配的内螺纹,三个所述固定螺栓底端均与连接台座顶部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台座底部开设有与三角架相互匹配的连接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该测量精度高的全站仪,通过摇动转把,使得转盘转动,通过测距带与转盘绕接,使得测距带从出带口滑出,通过吊锥顶部与测距带底端固定连接,使得吊锥垂直与地面下滑,通过测距带上设置的刻度,使得测出全站仪离地高度,达到了精确测量地面基准点至仪器目镜中心点的高度。

2、该测量精度高的全站仪,通过转动调节旋钮,使得底座与连接台座间距进行微调,通过设置轴承,通过圆盘与轴承固定连接和底座与轴承固定连接,使得圆盘与底座活动连接,达到了对全站仪平衡和角度的微调使得测量更加精确。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或现有技术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B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C局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主台座、101-固定块、102-固定槽、2-望远镜部、201-目镜、202-固定轴、3-测距器、31-转轴、32-连接杆、33-铰链、34-转把、35-出带口、36-测距带、37-吊锥、38-连接块、39-螺栓、310-转盘、4-把手、41-防滑套、42-螺纹槽、5-测量台座、51-圆盘、52-轴承、6-底座、61-连接螺栓、62-调节旋钮、63-固定螺栓、7-连接台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请参阅图1-4,一种测量精度高的全站仪,包括主台座1、望远镜部2、测距器3、把手4、测量台座5、底座6和连接台座7,望远镜部2位于主台座1内部活动连接,测距器3位于主台座1左侧固定连接,把手4底部与主台座1顶部固定连接,测量台座5与主台座1底部固定连接,底座6位于测量台座5底部活动连接,连接台座7位于底座6底部固定连接,主台座1包括固定块101和两个固定槽102,固定块101位于主台座1右侧固定连接,两个固定槽102均开设与主台座1内壁两侧,望远镜部2包括目镜201和两个固定轴202,目镜201位于望远镜部2正面,两个固定轴202相对一端均与望远镜部2两侧固定连接,两个固定槽102内壁均与两个固定轴202外壁相互匹配,两个固定槽102内壁均与两固定轴202外壁活动连接,测距器3底部左侧与固定块101顶部固定连接。

测距器3包括转轴31、连接杆32、铰链33、转把34、出带口35、测距带36、吊锥37、连接块38、螺栓39和转盘310,转轴31左端与转盘310右端固定连接,连接杆32顶端的左侧与转轴31右端固定连接,连接杆32底端的右侧与铰链33左端固定连接,铰链33右端与转把34左端固定连接,出带口35顶端与测距器3底端连通,测距带36外壁与转盘310外壁绕接,吊锥37顶部与测距带36底端固定连接,连接块38底端与测距器3顶端固定连接,测距器3右侧开设有与连接杆32相互匹配的孔,且与连接杆32外壁活动连接,连接块38开设有与螺栓39相适配的内螺纹,且与螺栓39螺纹连接,螺纹槽42内壁与螺栓39外壁螺纹连接,测距带36上设置有刻度,把手4包括防滑套41和螺纹槽42,防滑套41内壁与把手4外壁绕接,螺纹槽42开设与把手4右侧,测量台座5包括圆盘51和轴承52,圆盘51顶部与测量台座5底部固定连接,轴承52顶部与圆盘51底部固定连接,圆盘51与底座6相互匹配,轴承52底部与底座6内部固定连接,底座6包括三个连接螺栓61、三个调节旋钮62和三个固定螺栓63,三个连接螺栓61顶部均与三个底座6固定连接,三个调节旋钮62外壁均与三个连接螺栓61内壁活动连接,三个固定螺栓63内壁均与三个调节旋钮62外壁活动连接,三个连接螺栓61均开设有与三个调节旋钮62相适配的内螺纹,三个固定螺栓63均开设有与三个调节旋钮62相适配的内螺纹,三个固定螺栓63底端均与连接台座7顶部固定连接,连接台座7底部开设有与三角架相互匹配的连接槽。

在使用时,通过设置连接台座7,使得全站仪连接三脚架固定并垂直摆放与地面上,通过设置测距器3,通过摇动转把34,使得转盘310转动,通过测距带36与转盘310绕接,使得测距带36从出带口35滑出,通过吊锥37顶部与测距带36底端固定连接,使得吊锥37垂直与地面下滑,通过测距带36上设置的刻度,使得测出全站仪离地高度。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