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喷射混凝土厚度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54813发布日期:2019-06-29 01:49阅读:184来源:国知局
一种喷射混凝土厚度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喷射混凝土监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喷射混凝土厚度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喷射混凝土是用压力喷枪喷涂灌筑细石混凝土的施工法,通常用在隧道内壁以及基坑斜坡的支护保护,常用的施工方法是在距离隧道内壁面一定距离处或者距离基坑斜坡面一定距离处架设钢筋网,然后喷射混凝土,在较深的隧道或是基坑面稳定差的场所喷射混凝土时,由于喷射的混凝土层较厚,因此施工时通常需要依次分层喷射混凝土。在喷射混凝土厚度检测时,通常是喷射完成等待混凝土终凝后,在混凝土表面打孔测量,使用工具繁多,操作复杂,另外,隧道内壁、基坑斜坡属于土质层,质地松软,打孔测量完成后,从孔中渗出的水会造成土壤流失,使得钻孔处混凝土背面产生空洞变形,增加裂缝、坍塌的危险;此外,分层喷射混凝土时,在每一层喷射完成后,没有相应的厚度检测验收,无法测量每层混凝土喷射的厚度均匀性,导致喷射下一层混凝土时的喷射量不能精确控制,最终导致喷射的混凝土厚度不能达到验收标准。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喷射混凝土厚度检测装置,不仅能对每层喷射的混凝土厚度检测,同时能在混凝土喷射完成后对总厚度有质量监控功能,操作简单、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喷射混凝土厚度检测装置,包括基准组件和测量组件,所述基准组件包括量筒和锚钉,所述锚钉固定在所述量筒的底面上,所述锚钉垂直固定插接在夯土层内,所述量筒的底面与夯土层的表面平齐,所述量筒的高度等于喷射混凝土层的总厚度;所述测量组件包括连接板、基准杆和量尺,所述基准杆固定连接在连接板上,所述量尺滑动插接在所述连接板上,所述量尺与所述基准杆平行设置;所述基准杆插在所述量筒内并且端面抵在所述量筒的底面上,所述量尺位于所述量筒外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连接板上设有螺纹孔,螺纹孔与所述量尺在连接板上的穿接孔连通,螺纹孔内螺纹连接有螺钉,所述螺钉端面抵在量尺上。螺钉拧松,量尺能滑动移动;当量尺测量时,螺钉拧紧,能将量尺固定定位,方便读数。

优选的,所述量筒的底面设置有校准板,所述校准板与夯土层表面平齐,所述量尺的中心轴线与所述校准板的板面相交。校准板起到量尺校准的作用,基准杆的端部抵在量筒底部时,量尺的端部抵在校准板上,此时基准杆与量尺的端部平齐,并且同时与夯土层的表面平齐,为后续喷射混凝土后的测量提供基准尺寸。

优选的,所述量筒还配有筒盖,所述筒盖可拆卸的与所述量筒连接。在喷射混凝土的过程中,将筒盖盖在量筒上,防止混凝土在喷射时喷溅到量筒内,使量筒内保持干净,确保测量的准确性。

优选的,所述量尺的尺身上设有长度刻度线。方便读取尺寸数据。

优选的,所述量筒的侧壁抵在钢筋网网格的边角处。钢筋网网面与夯土层具有间距,量筒抵在网格边角处,增加量筒在喷射混凝土时的扶持力,确保基准组件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按照如下步骤使用:

1.校准:将基准杆插进量筒内端部抵在底面上,量尺的端部抵在校准板上,进行量尺尺寸的校准;

2.安装基准组件:在准备喷射混凝土之前,将基准组件安装在待喷射的夯土层表面,即将锚钉固定插接在夯土层内,插入的深度以校准板与夯土层表面平齐为准,同时确保量筒抵在钢筋网网格的边角处;

3.逐层测量喷射混凝土层:将筒盖盖上,进行第一层的混凝土喷射,喷射完成后,将筒盖打开,将基准杆插在量筒内,拧松螺钉,量尺的端部抵在第一层混凝土表面上,读取量尺的尺寸,即为第一层喷射混凝土的厚度;然后,取出测量组件,进行第二层混凝土的喷射,喷射完成后按照第一层混凝土的测量方法测量两层混凝土的总厚度,总厚度与第一层混凝土厚度的差值即为第二层混凝土的厚度;如此按照上述方法依次测量出喷射混凝土每一层的厚度。

4.在最后一层混凝土喷射前,将桶盖盖在量筒上,然后进行最后一层的喷射,当喷射的混凝土将桶盖全部包覆在混凝土层内后,混凝土的喷射最终完成。

本实用新型所带来的综合效果包括:本实用新型构造简单合理,使用方便,基准组件作为测量喷射混凝土厚度的基准,测量组件的基准杆插接在量筒内作为每次测量的基准位置,同时配合量尺的滑动连接测量混凝土的厚度,基准尺在每次定位基准线时均以量筒的底面为基准,确保量尺测量尺寸的精确性,同时还保证能对每一层的喷射混凝土进行厚度测量,精确检测每一层混凝土喷射的厚度,确保混凝土喷射的均匀性;最后,量筒的高度与混凝土的总厚度相同,因此能控制喷射混凝土的总厚度均匀。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喷射混凝土厚度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喷射混凝土厚度检测装置测量第一层喷射厚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喷射混凝土厚度检测装置喷射第二层混凝土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喷射混凝土厚度检测装置喷射最后一层混凝土完成后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在附图中相同的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附图并未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

一种喷射混凝土厚度检测装置,包括基准组件和测量组件,所述基准组件包括量筒1和锚钉2,所述锚钉2固定在所述量筒1的底面上,所述锚钉2垂直固定插接在夯土层3内,所述量筒1的底面与夯土层3的表面平齐,所述量筒1的高度等于喷射混凝土层的总厚度;所述测量组件包括连接板4、基准杆5和量尺6,所述基准杆5固定连接在连接板4上,所述量尺6滑动插接在所述连接板4上,所述量尺6与所述基准杆5平行设置;所述基准杆5插在所述量筒1内并且端面抵在所述量筒1的底面上,所述量尺6位于所述量筒1外滑动连接。所述连接板4上设有螺纹孔,螺纹孔与所述量尺6在连接板4上的穿接孔连通,螺纹孔内螺纹连接有螺钉7,所述螺钉7端面抵在量尺6上。螺钉7拧松,量尺6能滑动移动;当量尺6测量时,螺钉7拧紧,能将量尺6固定定位,方便读数。所述量筒1的底面设置有校准板8,所述校准板8与夯土层3表面平齐,所述量尺6的中心轴线与所述校准板8的板面相交。校准板8起到量尺6校准的作用,基准杆5的端部抵在量筒1底部时,量尺6的端部抵在校准板8上,此时基准杆5与量尺6的端部平齐,并且同时与夯土层3的表面平齐,为后续喷射混凝土后的测量提供基准尺寸。

所述量筒1还配有筒盖9,所述筒盖9可拆卸的与所述量筒1连接。在喷射混凝土的过程中,将筒盖9盖在量筒1上,防止混凝土在喷射时喷溅到量筒1内,使量筒1内保持干净,确保测量的准确性。所述量尺6的尺身上设有长度刻度线10。方便读取尺寸数据。所述量筒1的侧壁抵在钢筋网11网格的边角处。钢筋网11网面与夯土层3具有间距,量筒1抵在网格边角处,增加量筒1在喷射混凝土时的扶持力,确保基准组件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按照如下步骤使用:

1.校准:将基准杆5插进量筒1内端部抵在底面上,量尺6的端部抵在校准板8上,进行量尺6尺寸的校准;

2.安装基准组件:在准备喷射混凝土之前,将基准组件安装在待喷射的夯土层3表面,即将锚钉2固定插接在夯土层3内,插入的深度以校准板8与夯土层3表面平齐为准,同时确保量筒1抵在钢筋网11网格的边角处;

3.逐层测量喷射混凝土层:以喷三层为例,将筒盖9盖上,进行第一层的混凝土喷射,喷射完成后,将筒盖9打开,将基准杆5插在量筒1内,拧松螺钉7,量尺6的端部抵在第一层混凝土表面上,读取量尺6的尺寸,即为第一层喷射混凝土的厚度;然后,取出测量组件,进行第二层混凝土的喷射,喷射完成后按照第一层混凝土的测量方法测量两层混凝土的总厚度,总厚度与第一层混凝土厚度的差值即为第二层混凝土的厚度;

4.在第三层混凝土喷射前,将桶盖盖在量筒1上,然后进行喷射,当喷射的混凝土将桶盖全部包覆在混凝土层内后,混凝土的喷射最终完成。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带来的综合效果包括: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构造简单合理,使用方便,基准组件作为测量喷射混凝土厚度的基准,测量组件的基准杆5插接在量筒1内作为每次测量的基准位置,同时配合量尺6的滑动连接测量混凝土的厚度,基准尺在每次定位基准线时均以量筒1的底面为基准,确保量尺6测量尺6寸的精确性,同时还保证能对每一层的喷射混凝土进行厚度测量,精确检测每一层混凝土喷射的厚度,确保混凝土喷射的均匀性;最后,量筒1的高度与混凝土的总厚度相同,因此能控制喷射混凝土的总厚度均匀。

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以上参考了优选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限制于此,任何落入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所有技术方案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其进行各种改进并且可以用等效物替换其中的部件。尤其是,只要不存在结构冲突,各个实施例中所提到的各项技术特征均可以任意方式组合起来。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