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分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67323发布日期:2019-09-13 20:21阅读:137来源:国知局
自动分析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使用消耗品来分析血液等源自生物体的样本的自动分析装置以及该消耗品的供给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自动分析装置中存在将用于分注的吸头、反应容器等作为一次性的消耗品来使用的装置。上述消耗品由使用者供给至装置,之后由装置的搬运机构供给至预定部位。上述消耗品需要以被委托的测定个数以上的个数存在于装置内,在不足的情况下,测定停止。为了不因消耗品不足而使测定停止,即使装置处于测定动作中,使用者也必须能够向装置供给消耗品。但是,在使用者供给的场所与搬运机构访问的场所相同的情况下,从安全的观点看,在使用者进行供给动作的情况下,搬运机构必须停止,需要暂时停止测定。但是,近年来,迅速地输出检查结果的要求变高,需要减少因消耗品不足导致的结果报告延迟的风险。

专利文献1中公开如下自动分析装置:“由供给用升降机将保持有未使用部件的部件支架从最大下降位置上升至支架分离站a,仅层叠的最上层的部件支架分离为,留在支架分离站上。分离出的部件支架移动至部件取出站b,并在该场所,部件支架上的部件由可动把持部逐个取出。在消耗部件后,通过打开部件取出站b的底部,从而使用完毕的部件支架落下,并回收到回收用升降机的升降台上”。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01/069263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技术中,为了更换搭载有反应容器、分注吸头的消耗品收纳容器,需要供给用升降机以及从分离站向取出站的移动机构、回收用升降机等多个复杂的机构。并且,在自动分析装置内部,上述机构部在上下方向且在平面方向上占据较大的面积,从而在大小受限的自动分析装置中,导致内部机构的配置等设计的自由度的降低。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分析装置,其利用简易且较少的机构,在测定中也能够由使用者供给消耗品,减少因消耗品不足导致的结果报告延迟的风险。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用于解决上述课题的本申请发明的结构如下述。即,一种自动分析装置,具备:单元,其执行样本的分析所需的处理;消耗品供给单元,其向上述单元供给样本的分析所需的消耗品;以及控制装置,其控制上述单元及上述消耗品供给单元的动作,上述自动分析装置的特征在于,上述消耗品供给单元具备保持排列地容纳有消耗品的消耗品收纳容器的消耗品容器保持部、暂时保持从消耗品收纳容器取出的上述消耗品的预备收纳部、以及将消耗品搬运至上述单元的搬运机构,上述控制装置将从上述消耗品收纳容器取出的消耗品的至少一部分搬运至上述预备收纳部并收纳在上述预备收纳部。

发明的效果如下。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能够减少因消耗品不足导致的结果报告延迟的风险的自动分析装置。

附图说明

图1示出搭载有本专利所示的消耗品供给方式的自动分析装置的简图。

图2示出本专利所示的消耗品供给单元和周边单元的简图。

图3示出实施例1所示的测定动作中的搬运机构的典型的动作流程图。

图4-1示出在实施例1所示的测定动作中使用者更换消耗品收纳容器的情况下的消耗品搬运单元的动作流程图。

图4-2示出在实施例1所示的测定动作中使用者更换消耗品收纳容器的情况下的消耗品搬运单元的动作流程图。

图4-3示出在实施例1所示的测定动作中使用者更换消耗品收纳容器的情况下的消耗品搬运单元的动作流程图。

图5示出在使用者能够更换收纳容器时显示于显示部的画面的一例。

图6示出实施例1所示的预备收纳部上的反应容器、分注吸头的时间管理的流程图。

图7示出在实施例2所示的测定开始前准备动作中向预备收纳部供给反应容器、分注吸头的情况下的动作流程。

图8示出在实施例2所示的刚开始测定动作后向预备收纳部供给反应容器以及分注吸头的情况下的动作流程。

图9示出在实施例2所示的测定动作中由使用者实施了收纳容器的更换的情况下向预备收纳部供给反应容器以及分注吸头的动作流程。

图10示出实施例3所示的经常经由预备收纳部供给反应容器、分注吸头的情况下的搬运机构的基本动作流程。

图11-1示出实施例3所示的有使用者的消耗品收纳容器的更换要求的情况下的消耗品搬运单元的动作流程。

图11-2示出实施例3所示的有使用者的消耗品收纳容器的更换要求的情况下的消耗品搬运单元的动作流程。

图11-3示出实施例3所示的有使用者的消耗品收纳容器的更换要求的情况下的消耗品搬运单元的动作流程。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本实施例中,以自动分析装置作为一例进行说明。对于自动分析装置,例如可举出生化自动分析装置、免疫自动分析装置等。但是,这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例,本发明不限定于在下文中说明的实施方式,广泛包括使样本与试剂反应并基于该反应的结果来进行样本的分析的装置。例如,还包括在临床检查中使用的质量分析装置、测定血液的凝固时间的凝血分析装置等。并且,也能够适用于上述分析装置与生化自动分析装置、免疫自动分析装置的复合系统、或者应用了上述分析装置的自动分析系统。

实施例1

图1是应用了本实施例的消耗品补充方式的自动分析装置201的简要结构图。

图1中,自动分析装置201具备搬运支架202的支架搬运线203、试剂保冷单元204、恒温盘(反应盘)205、样本分注机构(试样分注机构)206、试剂分注机构207、消耗品搬运单元208、以及检测部单元209。有时也将以上的各构成要素称作单元。

支架202收纳多个样本容器(试样容器)210,多个样本容器(试样容器)210容纳血液、尿等生物体样本(样本),支架202在收纳有样本容器210的状态下在支架搬运线203上进行搬运。

在试剂保冷单元204内,对试剂容器保管部亦即容纳有在样本(试样)的分析中使用的各种试剂的多个试剂容器211进行收纳、保冷。试剂保冷单元204的上表面的至少一部分由试剂盘罩212覆盖。

恒温盘205具有:反应容器配置部214,配置用于使样本与试剂反应的多个反应容器213;和温度调整机构,将反应容器213的温度调整至所希望的温度。

样本分注机构206具有旋转驱动机构、上下驱动机构,利用上述驱动机构,能够从样本容器210向容纳于恒温盘205的反应容器213分注样本。并且,试剂分注机构207也相同地具有旋转驱动机构、上下驱动机构,利用上述驱动机构,能够从试剂容器211向容纳于恒温盘205的反应容器213分注试剂。检测部单元209具备光电倍增管或光源灯、分光器、光电二极管,具有调整上述部件的温度的功能,进行反应液的分析。

接下来,基于图2对上述自动分析装置201具备的消耗品搬运单元208进行详细说明。

消耗品搬运单元208由保持消耗品收纳容器216的收纳容器保持部217、暂时保持上述消耗品的预备收纳部218、以及把持并搬运消耗品的搬运机构219构成,其中,消耗品收纳容器216收纳容器保持部217保持收纳多个反应容器、分注吸头等用于试样的分析的消耗品,消耗品搬运单元208具有由搬运机构219将消耗品收纳容器216、预备收纳部218上的反应容器213、分注吸头215搬运至预定位置的功能。

消耗品容器216也被称作存储库,在上表面设有多个凹部或者孔,以在该凹部或者孔内各一个地收纳有消耗品的状态向操作人员供给。由于上述消耗品是一次性的,所以操作人员需要定期地向自动分析装置供给消耗品容器216,并且需要从装置排出所有消耗品被消耗后的空的消耗品容器216。

搬运机构219设置为能够沿设于x轴、y轴、z轴方向(未图示)的导轨移动,将收纳于消耗品收纳容器216、预备收纳部218的反应容器213搬运至恒温盘205、或者将分注吸头215搬运至吸头装配位置220。并且,将恒温盘205上的使用完毕反应容器213废弃至废弃孔221。另外,搬运机构219将消耗品收纳容器216上的未使用的反应容器213、分注吸头215搬运至预备收纳部210、或者将预备收纳部210上的反应容器213、分注吸头215分别搬运至恒温盘207、吸头装配位置220。因此,搬运机构219具有抓取反应容器、分注吸头的臂构造。

预备收纳部218以与消耗品收纳容器216相同的形态保持反应容器213、分注吸头215。搬运机构219能够将反应容器213、分注吸头215搬运至预备收纳部218,另外,能够将保持在预备收纳部218上的反应容器213、分注吸头215移送至恒温盘205、分注吸头供给位置220。

收纳容器保持部217能够与其它机构部相独立地向装置前面、背面或侧面方向拉出,在其它机构不访问消耗品收纳容器216的状态下,能够由使用者更换消耗品收纳容器216。此外,收纳容器保持部217也可以设有门、盖,通过开闭上述门、盖,允许操作人员的访问。并且,收纳容器保持部217具备锁定机构,在搬运机构219等机构访问消耗品收纳容器216的情况下,利用锁定机构能够防止拉出。另外,收纳容器保持部217具有用于检测是否设置有消耗品收纳容器216的传感器,能够检测在拉出收纳容器保持部217后是否更换了消耗品收纳容器216。

此外,将自动分析装置201中的以上说明的支架搬运线202、试剂容器盘204、恒温盘205、样本分注机构206、试剂分注机构207、消耗品搬运单元208、检测部单元209等称作分析动作部。

另外,除以上说明的分析动作部之外,自动分析装置201还具备控制自动分析装置201整体的动作的控制装置(控制部)222和操作部223。控制部222例如由硬件基板构成,与计算机等控制装置224、硬盘等存储装置225连接。操作部223例如由作为显示器的显示部、鼠标、键盘等输入装置构成。在存储装置225中例如存储有与各单元对应的温度范围。控制部222、控制装置224可以由专用的电路基板作为硬件来构成,也可以由利用与自动分析装置201连接的计算机执行的软件构成。在由硬件构成的情况下,能够通过将执行处理的多个运算器集成在布线基板上或者半导体晶片又或者封装体内来实现。在由软件构成的情况下,能够通过在计算机搭载高速的通用cpu并执行进行所希望的运算处理的程序来实现。利用记录有该程序的记录介质,也能够升级现有的装置。并且,上述装置、电路、计算机间通过有线或者无线的网络连接,适当地收发数据。

图3示出测定动作中的搬运机构219的一般动作流程图。

就搬运机构219而言,在开始测定后,使搬运机构219从起始位置水平移动至消耗品收纳容器216的上方(s301)。接下来,下降至消耗品收纳容器216上的任意位置,利用臂把持所设置的反应容器(s302),之后上升。接下来,水平移动至恒温盘205的反应容器设置位置(s303),将搬运来的反应容器设置于该位置(s304)。

接下来,使搬运机构219再次水平移动至消耗品收纳容器216的上方(s305),并下降至任意位置,把持所设置的分注吸头215(s306),之后上升。取出来的分注吸头由搬运机构219搬运至分注吸头设置位置220(s307),并设置于该设置位置(s308)。

然后,搬运机构219移动至恒温盘的使用完毕反应容器废废弃位置,把持使用完毕的反应容器(s310)。使把持的使用完毕反应容器从恒温盘205移动至废弃孔221(s311),废弃至废弃孔221(s312)。若至此的动作结束,则搬运机构219从废弃孔221返回至起始位置(s313)。

接下来,图4-1~图4-3中示出在测定动作中使用者更换消耗品收纳容器216的情况下的消耗品搬运单元208的动作流程图。

图4-1是从待机状态至有操作人员的消耗品收纳容器216的更换要求为止的动作流程图。

若自动分析装置201在待机中(s401)中接受到测定委托(s402),则开始测定准备动作(s403)。在测定前准备动作中,实施各机构部的复位动作、与样本分注机构206、试剂分注机构207连接的注射器、流路中的系统水的替换等。此时,消耗品搬运单元208实施预备收纳部218的填充状况的检查(s404)。在填充状况的检查中,使用搬运机构219来确认预备收纳部218上的反应容器213以及分注吸头215等消耗品的填充状态。具体而言,搬运机构219对预备收纳部218的保持反应容器213、分注吸头215的各位置实施把持动作,如果实际上能够抓取,则判定为在该位置保持有反应容器或者分注吸头(填充状态),在无法抓取的情况下,判定为该位置为空。该动作可以对预备收纳部218的所有位置实施,也可以仅确认预先决定的多个位置。并且,也可以代替搬运机构219的把持动作,在预备收纳部218上方设置照相机,根据图像解析来确认消耗品的有无,也可以在搬运机构219安装激光位移计之类的距离计测设备,根据搬运机构219与预备收纳部218之间的距离计测来确认消耗品的有无。

控制部222判定预备收纳部218的填充状况与存储装置存储的上一次的填充状况是否有差异(s405)。存储装置225存储有上次测定结束时的预备收纳部218的填充状况,比较存储于存储装置225的填充状况与由搬运机构219确认到的填充状况,在填充状况一致的情况下,结束消耗品搬运单元208的测定前准备动作。

另一方面,在填充状况不同的情况下,判断为对预备收纳部218内的分注吸头、反应容器进行了某些操作,将保持在预备收纳部218上的所有消耗品废弃(s406)。这是因为:因使用者对消耗品进行操作,有反应容器213破损而搬运机构219把持失败的担忧、分注吸头215的前端关闭而无法正确地进行样本的分注的担忧。

若消耗品搬运单元208以及其它单元的测定前准备动作结束,则自动分析装置201开始测定动作(s407)。在测定动作中,消耗品搬运单元208反复实施图3所示的一般动作流程图(s408~s411)。在每个装置动作循环中,控制部222检查是否因使用者对操作部223、设置在装置上的固定的按钮进行输入而产生了更换消耗品收纳容器216的要求(s410)。

在没有更换要求的情况下,检查消耗品收纳容器上的消耗品的剩余数量(s411),在下一动作循环中能够供给消耗品的情况下,返回至s407并反复进行从s408起的动作。在s411中判断为消耗品收纳容器上的消耗品的剩余数量为零的情况下,停止反应容器以及分注吸头的供给,从而停止新的测定(s412)。

若在s410中接受到使用者的更换要求,则移至图4-2的流程图。

图4-2中,搬运机构219一边实施一般的动作流程(s413、s414),一边将反应容器213和分注吸头215从消耗品收纳容器216搬运至预备收纳部218(s415、s416)。具体而言,搬运机构219在同一装置动作循环内预先决定的定时a将反应容器213和分注吸头215从消耗品收纳容器216搬运至恒温盘205、分注吸头装配位置220(s413、s414)。另外,在没有s413、s414的动作的定时b,将反应容器213和分注吸头215从消耗品收纳容器216搬运至预备收纳部218(s415、s416)。此外,在定时a未安排从消耗品收纳容器216向恒温盘205、分注吸头装配位置220搬运消耗品的情况下,搬运装置在定时a也实施s415及s416的动作。

s413至s416的动作在同一装置动作循环中实施。控制部222在每个装置动作循环中确认预备收纳部218上的填充状况(s417),反复进行s413至s417的动作直至将反应容器213和分注吸头215填充至预备收纳部218。

若将预定量的反应容器213和分注吸头215搬运至预备收纳部218,则搬运机构219将向恒温盘205、分注吸头装配位置220搬运的反应容器213和分注吸头215的供给源从消耗品收纳容器216变更至预备收纳部218。若变更供给源,则控制部222解除收纳容器保持部217的锁定,成为能够由操作人员更换消耗品收纳容器的状态(s418)。另外,对操作人员通知能够更换消耗品收纳容器216的意思(s419)。作为通知,可以在画面上输出图5所示的消息,也可以通过蜂鸣器等的报警音来通知,并且也可以利用led、派特莱(patlite,注册商标)等的光来通知。

若发出对操作人员的通知,则搬运机构219从预备收纳部218开始供给消耗品(s420、s421)。

控制部222监视收纳容器保持部217,在每个装置动作循环中,判定是否实施了基于操作人员的消耗品收纳容器的更换作业。更换作业的实施能够应用公知的各种方法。例如,在收纳容器保持部217具有抽屉构造的情况下,由传感器监视并判定该抽屉是否已被拉出。并且,在收纳容器保持部217由门开闭的情况下,也可以监视并判定该门的开闭状态。并且,也可以将基于操作部223、固定按钮的来自使用者的更换结束的信号作为触发条件来进行判定。若通过任一方法检测到操作人员实施了消耗品收纳容器的更换,则为了执行新更换后的消耗品收纳容器216的检查动作,移至图4-3的动作流程图。

另一方面,在s422中未检测到储存有收纳容器保持部217时,确认预备收纳部218上的反应容器213和分注吸头215的剩余数量(s423),在有剩余数量的情况下反复进行s420至s422的动作。另一方面,在没有余量的情况下停止新的测定(s424)。

图4-3中,由搬运机构219检查新供给后的消耗品收纳容器216是否是未使用的部件(s426)。s426中,搬运机构219通过在预先决定的多个位置执行反应容器213和分注吸头215的把持动作,来判别消耗品收纳容器216是否是未使用的部件。或者,可以在消耗品收纳容器216上方设置照相机,根据图像解析来确认消耗品的有无,并且也可以在搬运机构219安装激光位移计之类的距离计测设备,根据搬运机构219与消耗品收纳容器216之间的距离计测来确认消耗品的有无。

此外,s426在装置动作循环的空闲定时实施,并与s427及s428、s432及s433的从预备收纳部218向恒温盘205、分注吸头装配位置220的供给平行地实施。因此,不会因s426的动作而中断测定动作。

在s426中判断为更换后的消耗品收纳容器216未使用的情况下,供给预备收纳部218上的反应容器以及分注吸头(s427、s428)。检查预备收纳部218上的反应容器以及分注吸头是否全部已被消耗(s429),若判定为预备收纳部218为空,则从新供给的消耗品收纳容器216向恒温盘205、分注吸头装配位置220供给反应容器213、分注吸头215(s430、s431)。

另一方面,在s426中没有判断为更换后的消耗品收纳容器未使用的情况(即判断为至少一部分为使用完毕的情况),继续进行预备收纳部218上的消耗品的使用(s432、s433)。搬运机构219再次实施更换后的消耗品收纳容器216的检查(s434)。此时,对与在s426中检查的消耗品收纳容器216上的位置不同的位置,实施搬运机构219的把持动作,检查更换后的消耗品收纳容器是在对收纳容器保持部217实施更换作业前使用的消耗品收纳容器216、或是已使用完毕并有空位置的消耗品收纳容器216(s435)。此时,也可以使用s426中的检查结果。

在判定为设置的消耗品收纳容器216是在实施对收纳容器保持部217的更换作业前使用的消耗品收纳容器216的情况下,继续测定直至消耗预备收纳部218上的消耗品(s436、s438)。在全部被使用了的情况下,将供给源从预备收纳部218变更至消耗品收纳容器216,继续向恒温盘205以及分注吸头装配位置220的消耗品的供给(s441、s442)。

另一方面,在s435中判断为搭载了使用完毕的消耗品收纳容器的情况下,确认预备收纳部218上的消耗品的剩余数量(s443),在有余量的情况下从预备收纳部218供给消耗品(s444、s445)。另一方面,在s443中判断为没有余量的情况下停止新的测定。

接下来,基于图6的流程图对预备收纳部218上的反应容器213、分注吸头215的管理进行说明。

在预备收纳部218上填充了反应容器213、分注吸头215的状态下,并且在使用者在测定动作停止中经常更换了消耗品收纳容器216的情况下,有预备收纳部218上的反应容器213、分注吸头215成为未被使用而长时间放置的状态的担忧。若长时间放置,则在使用者为了进行维护而想要在预备收纳部218上通过来访问比预备收纳部218靠背面侧的单元的该情况下,有意外地与预备收纳部218接触而使阻碍免疫反应、其它测定所需要的反应的物质附着于消耗品的可能性。因此,在本实施例中,期望:不实施测定动作中的消耗品收纳容器216的更换,来防止预备收纳部218上的反应容器213、分注吸头215被长时间放置,从而在反应容器213、分注吸头215被填充至预备收纳部218之后的经过一定时间的情况下,即使在测定动作中不实施消耗品收纳容器216的更换,搬运装置219也将预备收纳部218上的反应容器213、分注吸头215供给至恒温盘205、分注吸头装配位置220。

若开始测定动作(s601),则在每个装置动作循环中,控制部222确认预备收纳部218上的反应容器213、分注吸头215在被填充至预备收纳部218之后经过了多长时间(s602)。

在经过时间超过预先设定的时间x的情况下,搬运装置219停止从消耗品收纳容器216向恒温盘205、分注吸头装配位置220的供给,切换消耗品的供给来源从而从预备收纳部218向恒温盘205、分注吸头装配位置220供给消耗品(s605、606)。在每个装置动作循环中,控制部222检查预备收纳部218上的消耗品的剩余数量(s607)。

在s607中判定为有剩余数量的情况下,返回至s605,继续供给直至预备收纳部218上的消耗品用完。在消耗了预备收纳部218上的所有消耗品的情况下,搬运机构219在同一装置动作循环内预先决定的定时a将反应容器213和分注吸头215从消耗品收纳容器216搬运至恒温盘205、分注吸头装配位置220(s608、s609)。另外,在没有s608及s609的动作的定时b,将反应容器213和分注吸头215从消耗品收纳容器216搬运至预备收纳部218(s610、s611)。

另外,在定时a未安排向恒温盘205、分注吸头装配位置220的消耗品搬运的情况下,搬运装置219在定时a也实施s610及s611的动作。上述s608至s611的动作在同一装置动作循环中实施。

控制部222在每个装置动作循环中确认预备收纳部218上的填充状况(s612),反复进行s608至s612的动作直至将预定量的反应容器213和分注吸头215填充至预备收纳部218。

此外,图6中示出基于一个设定时间x来切换动作的动作流程,但也可以具有多个设定时间。例如,也能够使用设定时间x1作为用于从预备收纳部218开始使用消耗品的参数,也能够使用设定时间x2作为用于不使用消耗品而从预备收纳部218废弃的参数。由此,能够定期地自动更新被填充在预备收纳部218上的反应容器213、分注吸头215,从而能够减少因未预料的污染而产生再检查的风险。

综上所述,在实施例1中,在使用者的消耗品收纳容器216的更换要求时进行了向预备收纳部218的消耗品的供给。根据本实施例1,使用者能够在消耗品收纳容器216上的反应容器213、分注吸头215用完前更换消耗品收纳容器216,从而使用者不需要在消耗品收纳容器216变空前等待更换,能够以使用者方便的定时供给消耗品。并且,不需要为了更换消耗品收纳容器216而设置特别的机构,利用简单的机构,在测定动作中不停止测定动作也能够更换消耗品收纳容器216,能够减少因消耗品不足导致的结果报告延迟的风险。

实施例2

接下来,对作为实施例1的变形例的实施例2进行说明。在实施例2中,装置在测定开始前的准备动作中或测定中等预定定时自动地实施向预备收纳部218的消耗品的供给,从而在测定动作中使用者要求了消耗品收纳容器216的更换的情况下,立即将供给源从消耗品收纳容器216切换至预备收纳部218,使用者能够进行消耗品收纳容器216的更换。向预备收纳部218的消耗品的供给定时是测定开始前的准备动作中或者刚开始测定动作开始后、使用者刚完成更换消耗品收纳容器216后。

图7示出在测定开始前的准备动作中向预备收纳部218供给消耗品的情况下的动作流程。

若自动分析装置201接受到测定委托(s701),则开始测定前准备动作(s702)。根据实施例1所记载的方法来确认预备收纳部218的填充状况,判定与已存储的填充状况是否有差异(s703、s704),在有差异的情况下,将预备收纳部上的反应容器以及分注吸头全部废弃(s705)。

接下来,检查在预备收纳部内是否有空位置(s706)。在有空位置的情况下,搬运机构219将消耗品从消耗品收纳容器216搬运至预备收纳部218,继续该动作直至所有位置被填充(s707、s708)。若所有位置被填充,则消耗品搬运单元208结束测定前准备动作(s709),若其它单元的测定前准备动作结束,则移至示出测定动作的图8。搬运机构219按照图3所示的一般动作流程来执行测定动作。

接下来,图8中说明在测定动作开始后向预备收纳部218供给消耗品的情况下的动作流程。

若接受到测定委托(s801),则自动分析装置开始测定开始前的准备动作(s802)。消耗品搬运单元208根据实施例1所记载的方法来确认预备收纳部218的填充状况(s804)。在填充状况有差异的情况下,将预备收纳部218上的所有位置的消耗品废弃(s805),结束测定准备动作(s806),并移至测定动作(s807)。在填充状况与存储装置225所存储的填充状况一致的情况下,结束测定前准备动作(s806),结束其它单元的测定前准备动作,之后移至测定动作(s807)。

若开始测定动作,则搬运机构219将消耗品从消耗品收纳容器216供给至恒温盘205以及吸头装配位置220(s808、s809)。

作为在s803中确认到填充状况的结果而判断为有空位置的情况下,或者作为在s804中对照填充状况的结果由于存储的填充状况与实际的填充状况不同,而将所有位置的反应容器和分注吸头废弃的情况下,进一步,在与向恒温盘205、吸头装配位置220的消耗品供给相同的动作循环中向预备收纳部218的空位置供给消耗品(s811、s812)。搬运机构219在同一装置动作循环内预先决定的定时a实施向恒温盘205、分注吸头装配位置220的消耗品搬运(s808、s809),在没有上述动作的定时b,实施向预备收纳部218的消耗品搬运(s811、s812)。并且,当在定时a未安排消耗品搬运的情况下,搬运装置在定时a也实施向预备收纳部的消耗品搬运。平行地实施向恒温盘205、吸头装配位置220的供给和向预备收纳部218的供给直至预备收纳部218的位置全部被填充。若向预备收纳部218的供给结束,则搬运机构219按照于图3所示的一般动作流程来继续测定动作(s813)。

接下来,图9中示出在测定动作中由使用者实施了消耗品收纳容器216的更换的情况下的向预备收纳部218的消耗品供给动作流程。

由于从测定前准备动作至使用者更换消耗品收纳容器216为止的动作流程按照实施例1以及至图4-2为止的流程图,所以省略详细说明。

若基于使用者的消耗品收纳容器216的更换作业结束,则搬运机构219实施向恒温盘205、吸头装配位置220的消耗品供给(s901、s902),在该同一动作循环中实施向预备收纳部218的空位置的消耗品供给(s903、s904)。此外,搬运机构219在同一装置动作循环内预先决定的定时a实施s901及s902的动作,并在没有上述动作的定时b实施s903及s904的动作。并且,在定时a未安排消耗品供给的情况下,搬运装置在定时a也实施s903及s904。平行地实施向恒温盘205、吸头装配位置220的供给和向预备收纳部218的供给直至预备收纳部218的位置全部被填充。

判定向预备收纳部218的所有空位置的消耗品的供给是否已结束(s905),在判定为在预备收纳部218上没有空位置的情况下,移至图3所示的一般动作流程并继续测定动作。另一方面,在判定为还留有空位置的情况下,返回至s901并继续向预备收纳部的消耗品供给。

在本实施例中,作为实施例1的变形例,对变更从消耗品收纳容器216向预备收纳部218的反应容器213、分注吸头215的填充开始定时后的例子进行了说明。对于从消耗品收纳容器216向预备收纳部218的反应容器213、分注吸头215的填充开始定时以外的部分基于实施例1所记载的例子。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在预备收纳部218预先填充有反应容器213、分注吸头215,因而除实施例1的效果之外,使用者不需要等待用于更换消耗品的准备动作,能够节约消耗品的更换所需的时间。

实施例3

在实施例3中,对将保持于消耗品收纳容器216的所有消耗品经常暂时经由预备收纳部218之后供给至恒温盘205以及吸头装配位置220的情况下的动作流程进行说明。此外,本实施例中的预备收纳部218优选设定为与实施例1、2的预备收纳部218相比,反应容器213、分注吸头215的可填充个数变多。

图10示出本实施例3中的搬运机构219的一般动作流程。此外,省略与图3的动作流程相同的部分的说明。

若开始测定动作,则搬运机构219把持消耗品收纳容器216上的未使用的反应容器213、分注吸头215,供给至预备收纳部218(s1001~1009)。另外,在s1010~s1016中,搬运机构219反复进行向预备收纳部218的消耗品的供给动作。

之后,搬运机构219把持预备收纳部218上的消耗品,分别供给至恒温盘205以及吸头装配位置220(s1017~s1024),执行分析动作。分析动作完成后的恒温盘205上的使用完毕反应容器213由搬运机构219搬运至废弃孔221并废弃(s1025~s1029)。在有下一个测定的情况下,返回至s1001,再次从消耗品收纳容器216搬运至预备收纳部216的消耗品搬送开始反复进行动作流程。

s1001至s1029的动作全部在同一动作循环内实施。此外,在本实施例中,对在一个动作循环内反复进行两次从消耗品收纳容器216向预备收纳部218的供给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在同一动作循环内实施三次以上。通过在同一动作循环内,实施多次从消耗品收纳容器216向预备收纳部218的供给,从而从消耗品收纳容器216供给的反应容器213、分注吸头215的个数比从预备收纳部218消耗的反应容器213、分注吸头215的个数多,因而预备收纳部218上的反应容器213、分注吸头215的个数不断增加。

在本实施例中,与实施例1、2相比,预备收纳部218的可填充个数变多,因而即使消耗品收纳容器216上的消耗品被消耗,也能够由预备收纳部218上的反应容器213、分注吸头215继续长时间的测定。因此,使用者能够等待更换直至消耗品收纳容器216变为空,能够减少必须废弃未使用的反应容器213、分注吸头215的机会。

接下来,图11中示出有了来自使用者的消耗品收纳容器216的更换要求的情况下的动作流程。

若接受到来自使用者的测定委托(s1101),则自动分析装置201开始各单元的测定前的准备动作(s1102)。在测定前准备动作中,实施各机构部的复位动作、与样本分注机构206、试剂分注机构207连接的注射器、流路中的系统水的替换等。此时,消耗品搬运单元208使用搬运机构219来确认预备收纳部218上的消耗品的填充状态(s1103)。搬运机构219通过对预备收纳部218上的各位置执行把持动作来确认填充状态。此时,可以确认预备收纳部218的所有位置的填充状况,也可以仅确认预先决定的多个位置。并且,对于填充状况,可以在预备收纳部218上方设置照相机,根据图像解析来确认消耗品的有无,也可以在搬运机构219安装激光位移计之类的距离计测设备,根据搬运机构219与预备收纳部218之间的距离计测来确认消耗品的有无。

存储装置225存储有上一次测定结束时的预备收纳部218的填充状况,比较存储装置225存储的填充状况与由搬运机构219确认到的实际的填充状况,来判定是否有差异(s1104)。在填充状况没有变化的情况下,结束消耗品搬运单元208的测定前准备动作。另一方面,在填充状况变化了的情况下,判断为由使用者操作了填充状况,将预备收纳部218上的所有消耗品废弃(s1105)。

若消耗品搬运单元208以及其它单元的测定前准备动作结束,则自动分析装置201开始测定动作(s1106)。消耗品搬运单元208实施图10所示的一般动作(s1107~s1110)直至在由使用者在操作部223上或由固定按钮等示出消耗品收纳容器216的更换意思。

控制部222在每个动作循环中确认是否由使用者要求了消耗品收纳容器的更换(s1111)。在有更换要求的情况下移至图11-2的动作流程图。在没有更换要求的情况下反复进行s1107至s1111的动作。

若识别有了来自操作人员的更换要求,则搬运机构219停止从消耗品收纳容器216向预备收纳部218的消耗品供给,切换为来自预备收纳部218的消耗品供给(s1112、s1113)。控制部222解除收纳容器保持部217的锁定机构(s1114),向操作部223通知能够更换消耗品收纳容器216的意思(s1115)。此外,通知的方法可以是任意方法。

之后,搬运机构219继续来自预备收纳部218的消耗品供给直至检测到操作人员访问收纳容器保持部217(s1116、s1117)。若检测到操作人员的访问,则移至图11-3的动作流程。此外,移至图11-3的触发条件也可以是基于操作部223、固定按钮的来自使用者的更换结束的信号。

另一方面,在未检测到对收纳容器保持部的访问的情况下,确认预备收纳部218上的反应容器213以及分注吸头215的剩余数量(s1119),在有余量的情况下反复进行s1116至s1119的动作。在s1119中判断为没有余量的情况下,停止新的测定动作。此外,s1116至s1119的动作在同一装置动作循环中实施。

在图11-3的动作流程中,因对收纳容器保持部217的访问而有更换成新的消耗品收纳容器216的可能性,因而由搬运机构219检查保持在收纳容器保持部217上的消耗品收纳容器216是否是未使用的部件(s1121)。此外,s1121在装置动作循环的空闲定时实施,并与来自预备收纳部218的消耗品供给平行地实施。因此,不会因s1121的动作而中断测定动作。

搬运机构219对消耗品收纳容器216上的预先决定的多个位置实施把持动作,来判别消耗品收纳容器216是否是未使用的部件。作为其它方法,可以在消耗品收纳容器216上方设置照相机,根据图像解析来确认消耗品的有无,也可以在搬运机构219安装激光位移计之类的距离计测设备,根据搬运机构219与消耗品收纳容器216之间的距离计测来确认消耗品的有无。

基于s1121的检查结果来判定更换后的消耗品收纳容器216是否是未使用的部件(s1122)。在判断为未使用的情况下,搬运装置219在s1123至s1126中实施在图10中说明的一般供给动作。

另一方面,在s1122中没有判断为更换后的消耗品收纳容器为未使用的情况下,使用预备收纳部218上的消耗品来继续向恒温盘205、分注吸头装配位置220的供给(s1127、s1128)。搬运机构219在每个装置动作循环中实施更换后的消耗品收纳容器216的检查(s1129),并对与在s1121中检查后的消耗品收纳容器216上的位置不同的位置,进行填充状况检查,检查该消耗品收纳容器216是否是在更换作业前使用了的消耗品收纳容器216(s1130)。此时,也可以使用s1122中的检查结果。

在判定为设置的消耗品收纳容器216与在更换作业前使用了的消耗品收纳容器216相同的情况下,实施在图10中说明的一般供给动作(s1131~s1134)。

另一方面,在s1130中判断为是与在更换作业前使用了的消耗品收纳容器216不同的使用完毕的消耗品收纳容器的情况下,确认预备收纳部218上的消耗品的剩余数量(s1135),在有剩余数量的情况下从预备收纳部218供给消耗品(s1136、s1137)。另一方面,当在s1135中判断为没有余量的情况下停止新的测定。

根据本实施例,由于处于经常在预备收纳部218保持有消耗品的状态,所以操作人员能够在想要更换的定时随时更换消耗品收纳容器216。

符号的说明

201—自动分析装置,202—检体支架,203—支架搬运线,204—试剂保冷单元,205—恒温盘,206—样本分注机构(试样分注机构),207—试剂分注机构,208—消耗品搬运单元,209—检测部单元,210—样本容器(试样容器),211—试剂容器,212—试剂盘罩,213—反应容器,214—反应容器配置部,215—分注吸头,216—消耗品收纳容器,217—收纳容器保持部,218—预备收纳部,219—搬运机构,220—吸头装配位置,221—废弃孔,222—控制部,223—操作部,224—控制装置,225—存储装置。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