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度管理方法、精度管理系统、管理装置、分析装置以及精度管理异常判定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8667321发布日期:2019-09-13 20:21阅读:404来源:国知局
精度管理方法、精度管理系统、管理装置、分析装置以及精度管理异常判定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用于进行分析装置的精度管理的精度管理方法、精度管理系统、管理装置、分析装置以及精度管理异常判定方法。



背景技术: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如图18所示,用网络403连接被设置于多个用户各自的设施的分析装置402和管理装置401而成的系统。在该系统中,各分析装置402测定人工地生成的精度管理物质而得到的测定结果被发送到管理装置401,管理装置401取测定结果的合计,用网页提供合计结果。各设施的用户访问网页而进行本设施的分析装置402的测定结果和整体设施的合计结果的比较,实施外部精度管理。

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使用精度管理物质的测定结果和检体的测定结果的精度管理手法。如图19所示,在专利文献2记载的精度管理系统500中,从检体试样供给部501和精度管理试样供给部503向搬送线502分别供给检体试样和精度管理试样。在分析装置504中测定检体试样和精度管理试样,测定后的检体试样和精度管理试样分别被检体试样回收部506和精度管理试样回收部505回收。主机计算机510控制各部,并且根据由分析装置504分析的检体试样的测定结果和精度管理试样的测定结果,进行分析装置的精度管理的处理。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4105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7-108136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如上述专利文献1以及专利文献2,在精度管理中有多个手法,但在精度管理中主要使用精度管理物质。确切而言,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使用精度管理物质和检体的手法,但由于检体有时根据提取的被检者而性状大幅不同,所以存在在检体之间测定结果的偏差大,检体的测定结果未被充分用于精度管理的实际状态。

精度管理在担保检查结果的可靠性的方面上极其重要,所以要求充分地活用精度管理物质和检体这两方的测定结果来提高精度管理的质量。

本发明的第1方案涉及在经由网络(13)与设置于多个设施(12)的各个设施的分析装置(20)连接的管理装置(30)中使用的精度管理方法。在本方案所涉及的精度管理方法中,经由网络(13),从各设施(12)的分析装置(20)分别取得各设施(12)的分析装置(20)测定人工地生成的精度管理物质而得到的第1精度管理信息和测定多个检体而得到的第2精度管理信息,根据取得的第1精度管理信息以及第2精度管理信息,输出至少一个设施(12)的分析装置(20)的精度管理有关信息。

根据本方案所涉及的精度管理方法,能够将从设置于多个设施的各个设施的分析装置取得的第1精度管理信息以及第2精度管理信息汇集到管理装置。因此,能够在管理装置侧,由分析装置的监视担当者等恰当地评价分析装置中的精度管理的状况。另外,发明人新发现第2精度管理信息在预定的项目中偏差显著小,发现通过关于该项目参照第2精度管理信息来能够精度良好地评价分析装置中的精度管理的状况。因此,根据第1精度管理信息以及第2精度管理信息输出精度管理有关信息,从而能够更恰当并且精度良好地评价分析装置的状态。因此,能够充分地活用精度管理物质和检体这两方的测定结果来提高精度管理的质量。

此外,“精度管理物质”可广泛包括仿造包含于检体的粒子的胶乳粒子、由从动物提取的检体抽出预定的成分而调制的物质等人工地生成的精度管理用的物质。精度管理有关信息是指,例如,能够比较两方的精度管理信息的画面、基于两方的精度管理信息的精度管理状态的判定结果等。精度管理有关信息例如通过向显示部显示、发出声音、发送到其他装置等来输出。

在本方案所涉及的精度管理方法中,经由网络(13)从各设施(12)的分析装置(20)分别取得各设施(12)的分析装置(20)对测定多个检体的各个检体而得到的多个测定结果进行统计处理而得到的统计信息作为第2精度管理信息。由此,对多个检体的测定结果进行统计处理,所以即使经由网络取得通过统计处理得到的统计信息,也能够抑制各检体的测定结果流出到外部。因此,能够在防止各检体的测定结果流出到外部的同时,恰当地评价精度管理的状况。

在该情况下,分析装置(20)具备光学式的流式细胞仪(54),测定结果包括测定检体而得到的光的强度。在此,取得对通过流式细胞仪(54)测定多个检体的各个检体而得到的光的强度进行统计处理而得到的统计信息作为第2精度管理信息。发明人发现在取得对通过流式细胞仪从多个检体取得的光的强度进行统计处理而得到的统计信息作为第2精度管理信息的情况下,第2精度管理信息的偏差被显著地抑制。因此,通过输出将光的强度作为测定结果进行统计处理而得到的统计信息,能够更恰当地评价精度管理的状况。

在该情况下,测定结果还包括根据光的强度计算的检体中的每个粒子种类的粒子计数值,第2精度管理信息包括对光的强度进行统计处理而得到的第1统计信息和对粒子计数值进行统计处理而得到的第2统计信息。在此,根据包含于第2精度管理信息的第1统计信息以及第1精度管理信息,输出精度管理有关信息。包含于第2精度管理信息的第2统计信息的偏差大于包含于第2精度管理信息的第1统计信息的偏差。即,包含于第2精度管理信息的第2统计信息的可靠性不高。因此,通过如上所述使用包含于第2精度管理信息的第1统计信息,进行精度管理的评价的用户能够恰当地评价精度管理的状况。

在本方案所涉及的精度管理方法中,用通过激励光产生荧光的染料对检体进行染色,光的强度是从对检体进行染色的染料产生的荧光的强度。在此,精度管理物质是人工地生成的,通常,在一定的使用期间保存而被用于精度管理,所以有时在使用期间中经时劣化。另一方面,为了担保分析精度而检体是在新鲜的状态下测定的。另外,产生荧光的染料的反应性根据染色对象的试样的劣化状态而不同。因此,检体向染料的反应性相比于精度管理物质向染料的反应性,偏差更小。由此,在第1精度管理信息和第2精度管理信息的取得中使用荧光作为光的强度的情况下,能够比第1精度管理信息显著抑制第2精度管理信息的偏差。因此,通过输出第2精度管理信息,能够恰当地评价精度管理的状况。

在本方案所涉及的精度管理方法中,各设施(12)的分析装置(20)通过从包含于预定的期间的测定结果选择预定数量的测定结果,并对选择的预定数量的测定结果进行统计处理,从而计算第2精度管理信息。通过选择适合于统计处理的检体的测定结果进行统计处理,能够提高基于检体的精度管理信息的质量。

在本方案所涉及的精度管理方法中,使能够参照第1精度管理信息的画面和能够参照第2精度管理信息的画面作为精度管理有关信息分别显示于显示部(40)。由此,通过使2个画面分别显示,能够在视觉上评价分析装置的精度管理状况。

在本方案所涉及的精度管理方法中,使能够分别参照第1精度管理信息以及第2精度管理信息的画面(310)作为精度管理有关信息显示于显示部(40)。由此,通过能够参照第1精度管理信息以及第2精度管理信息的画面,能够在视觉上评价分析装置的精度管理状况。此外,显示部也可以并非一定是管理装置的显示部,还包括设置有管理装置的设施内的其他装置的显示部、设置于设置有管理装置的设施以外的设施的显示部。

在该情况下,在画面(310)中,使第2精度管理信息以时间序列显示。由此,能够掌握第2精度管理信息大幅变化的定时,能够掌握在该定时有在精度管理中产生了异常的可能性。因此,通过在该定时,参照第1精度管理信息如何推移,进而,适当地掌握在精度管理上应研究的其他信息,由此能够推测精度管理的异常及其原因,能够实施恰当的精度管理。

在该情况下,在画面(310)中,与第2精度管理信息一起,使第1精度管理信息以时间序列显示。由此,能够在1个画面中对比第2精度管理信息的推移和第1精度管理信息的推移。因此,通过比较第1精度管理信息以及第2精度管理信息,能够顺利并且简便地判断是否有在精度管理中产生了异常的可能性。

在本方案所涉及的精度管理方法中,使在以第1精度管理信息以及第2精度管理信息为2轴的坐标空间中表示第1精度管理信息以及第2精度管理信息的组合的图表作为精度管理有关信显示于显示部(40)。由此,能够一边参照第1精度管理信息和第2精度管理信息,一边顺利地进行精度管理的评价。

在本方案所涉及的精度管理方法中,使能够将从一个设施(12)的分析装置(20)取得的第2精度管理信息在与从与一个设施(12)不同的其他设施(12)的分析装置(20)取得的第2精度管理信息之间比较的画面(330)显示于显示部(40)。由此,能够掌握一个设施的分析装置的状态从其他设施的分析装置的状态背离何种程度。因此,能够调整一个设施的分析装置以抑制精度管理结果的背离。

在本方案所涉及的精度管理方法中,在从一个设施(12)的分析装置(20)取得的第2精度管理信息和从与一个设施(12)不同的其他设施(12)的分析装置(20)取得的第2精度管理信息的关系与预定的条件符合的情况下,输出报告信息作为与精度管理信息有关的信息。此外,“报告信息”是指,除了包括图像、声音以外,还可能包括振动等操作者能够掌握的各种信息。另外,“报告信息”也可以包括表示精度管理信息与哪个条件符合的信息。

在该情况下,在从一个设施(12)的分析装置(20)取得的第2精度管理信息分布于超过根据从与一个设施(12)不同的其他设施(12)的分析装置(20)取得的第2精度管理信息设定的预定的范围的区域的情况下,使报告信息输出。通过使用该条件,能够适当地判定有在分析装置的测定结果的准确性中产生了异常的可能性。

另外,在从一个设施(12)的分析装置(20)取得的第2精度管理信息的偏差的幅度脱离根据从与一个设施(12)不同的其他设施(12)的分析装置(20)取得的第2精度管理信息设定的预定的幅度的范围的情况下,使报告信息输出。通过使用该条件,能够适当地判定有在分析装置的测定结果的精密度中产生了异常的可能性。

在本方案所涉及的精度管理方法中,在第2精度管理信息与预定的条件符合的情况下,使表示有在精度管理中产生了异常的可能性的报告信息作为精度管理有关信息输出。由此,能够可靠地掌握有在分析装置中产生精度管理异常的可能性,所以能够顺利地调查在精度管理中是否产生了异常。

在该情况下,在第2精度管理信息脱离预定的偏差的范围的情况下,使报告信息输出。通过使用该条件,能够适当地判定有在分析装置中产生精度管理异常的可能性。

在本方案所涉及的精度管理方法中,在从一个设施(12)的分析装置(20)取得的第2精度管理信息与预定的条件符合的情况下,经由网络(13)远程访问一个设施(12)的分析装置(20),使分析装置(20)的画面显示于显示部(40)。由此,无需移动至分析装置20的设置场所,而能够直接确认分析装置的精度管理的状况。

在本方案所涉及的精度管理方法中,在第2精度管理信息与预定的条件符合的情况下,还取得用于显示在第2精度管理信息的生成中使用的检体的分析结果的信息,根据取得的信息,使分析结果显示于显示部(40)。由此,能够详细地调查在精度管理中产生了异常的原因。

在本方案所涉及的精度管理方法中,在第2精度管理信息与预定的条件符合的情况下,使表示有在试剂中产生了异常的可能性的报告信息作为精度管理有关信息输出。由此,能够掌握有在试剂中产生了异常的可能性。

在该情况下,在第2精度管理信息与预定的条件符合的情况下,还取得测定在精度管理信息的生成中使用的检体而得到的测定数据,根据取得的测定数据,作为试剂的异常的判定,判定是否使用了纯正的试剂以外的试剂。由此,能够可靠地判定是否使用了纯正的试剂以外的试剂。

在本方案所涉及的精度管理方法中,根据从多个分析装置(20)取得的第2精度管理信息,设定用于判定在精度管理中是否产生了异常的条件。由此,能够设定与分析装置的特性对应的条件。

在本方案所涉及的精度管理方法中,分析装置(20)具备光学式的流式细胞仪(54)。在此,组合对通过流式细胞仪(54)测定多个检体的各个检体而得到的光的强度进行统计处理而得到的统计信息和对测定精度管理物质而得到的测定数据进行分析而得到的测定结果,判定是否有在精度管理中产生了异常的可能性。由此,在取得基于通过流式细胞仪从多个检体取得的光的强度的统计信息作为第2精度管理信息的情况下,第2精度管理信息的偏差被显著地抑制。另外,在取得分析从精度管理物质取得的测定数据而得到的测定结果作为第1精度管理信息的情况下,第1精度管理信息的偏差被显著地抑制。因此,在组合这些2个精度管理信息时,能够精度良好地判定是否有在精度管理中产生了异常的可能性。

在本方案所涉及的精度管理方法中,在第1精度管理信息正常、且第2精度管理信息与预定的条件符合的情况下,使表示有在试剂中产生了异常的可能性的报告信息作为精度管理有关信息输出。由此,能够掌握有在试剂中产生了异常的可能性。

本发明的第2方案涉及精度管理系统(10)。本方案所涉及的精度管理系统(10)具备设置于多个设施(12)的各个设施的分析装置(20)和经由网络(13)与各设施(12)的分析装置(20)连接的管理装置(30)。分析装置(20)将测定人工地生成的精度管理物质而得到的第1精度管理信息和测定多个检体而得到的第2精度管理信息经由网络(13)发送到管理装置(30),管理装置(30)根据从分析装置(20)接收到的第1精度管理信息以及第2精度管理信息,输出至少一个设施(12)的分析装置(20)的精度管理有关信息。

根据本方案所涉及的精度管理系统,起到与第1方案同样的效果。

在本方案所涉及的精度管理系统(10)中,能够构成为分析装置(20)将对测定多个检体的各个检体而得到的多个测定结果进行统计处理而得到的统计信息作为第2精度管理信息,经由网络(13)发送到管理装置(30)。

在该情况下,测定结果包括测定检体而得到的光的强度。能够构成为分析装置(20)具备光学式的流式细胞仪(54),将对通过流式细胞仪(54)测定多个检体的各个检体而得到的光的强度进行统计处理而得到的统计信息作为第2精度管理信息发送到管理装置(30),管理装置(30)输出接收到的统计信息。

在该情况下,测定结果还包括根据光的强度计算的检体中的每个粒子种类的粒子计数值。能够构成为分析装置(20)将包括对光的强度进行统计处理而得到的第1统计信息和对粒子计数值进行统计处理而得到的第2统计信息的第2精度管理信息发送到管理装置(30),管理装置(30)根据包含于接收到的第2精度管理信息的第1统计信息以及第1精度管理信息输出精度管理有关信息。

在本方案所涉及的精度管理系统(10)中,能够构成为分析装置(20)用通过激励光产生荧光的染料对检体进行染色,光的强度是从对检体进行染色的染料产生的荧光的强度。

在本方案所涉及的精度管理系统(10)中,能够构成为分析装置(20)通过从包含于预定的期间的测定结果选择预定数量的测定结果,并对选择的预定数量的测定结果进行统计处理,从而计算第2精度管理信息。

在本方案所涉及的精度管理系统(10)中,能够构成为管理装置(30)进行用于使能够参照第1精度管理信息的画面和能够参照第2精度管理信息的画面作为精度管理有关信息分别显示于显示部(40)的处理。

在本方案所涉及的精度管理系统(10)中,能够构成为管理装置(30)进行用于使能够分别参照第1精度管理信息以及第2精度管理信息的画面(310)作为精度管理有关信息显示于显示部(40)的处理。

在该情况下,能够构成为管理装置(30)进行用于在画面(310)中使第2精度管理信息以时间序列显示的处理。

在该情况下,能够构成为管理装置(30)用于进行在画面(310)中与第2精度管理信息一起使第1精度管理信息以时间序列显示的处理。

在本方案所涉及的精度管理系统(10)中,能够构成为管理装置(30)进行用于使在以第1精度管理信息以及第2精度管理信息为2轴的坐标空间中表示第1精度管理信息以及第2精度管理信息的组合的图表作为精度管理有关信息显示于显示部(40)的处理。

在本方案所涉及的精度管理系统(10)中,能够构成为管理装置(30)进行用于使能够将从一个设施(12)的分析装置(20)取得的第2精度管理信息在与从与一个设施(12)不同的其他设施(12)的分析装置(20)取得的第2精度管理信息之间比较的画面(330)显示于显示部(40)的处理。

在本方案所涉及的精度管理系统(10)中,能够构成为管理装置(30)进行在从一个设施(12)的分析装置(20)取得的第2精度管理信息和从与一个设施(12)不同的其他设施(12)的分析装置(20)取得的第2精度管理信息的关系与预定的条件符合的情况下输出报告信息作为精度管理有关信息的处理。

在该情况下,能够构成为管理装置(30)进行用于在从一个设施(12)的分析装置(20)取得的第2精度管理信息分布于超过根据从与一个设施(12)不同的其他设施(12)的分析装置(20)取得的第2精度管理信息设定的预定的范围的区域的情况下使报告信息输出的处理。

另外,能够构成为管理装置(30)进行用于在从一个设施(12)的分析装置(20)取得的第2精度管理信息的偏差的幅度脱离根据从与一个设施(12)不同的其他设施(12)的分析装置(20)取得的第2精度管理信息设定的预定的幅度的范围的情况下使报告信息输出的处理。

在本方案所涉及的精度管理系统(10)中,能够构成为管理装置(30)进行用于在第2精度管理信息与预定的条件符合的情况下使表示有在精度管理中产生了异常的可能性的报告信息作为精度管理有关信息输出的处理。

在该情况下,能够构成为管理装置(30)进行用于在第2精度管理信息脱离预定的偏差的范围的情况下使报告信息输出的处理。

在本方案所涉及的精度管理系统(10)中,管理装置(30)进行用于在从一个设施(12)的分析装置(20)取得的第2精度管理信息与预定的条件符合的情况下经由网络(13)远程访问一个设施(12)的分析装置(20)并使分析装置(20)的画面显示于显示部(40)的处理。

在本方案所涉及的精度管理系统(10)中,能够构成为管理装置(30)进行用于在第2精度管理信息与预定的条件符合的情况下,还取得用于显示在第2精度管理信息的生成中使用的检体的分析结果的信息并根据取得的信息使分析结果显示于显示部(40)的处理。

在本方案所涉及的精度管理系统(10)中,能够构成为管理装置(30)进行在第2精度管理信息与预定的条件符合的情况下使表示有在试剂中产生了异常的可能性的报告信息作为精度管理有关信息输出的处理。

在该情况下,能够构成为管理装置(30)在第2精度管理信息与预定的条件符合的情况下,还取得测定在精度管理信息的生成中使用的检体而得到的测定数据,根据取得的测定数据,作为试剂的异常的判定,判定是否使用了纯正的试剂以外的试剂。

在本方案所涉及的精度管理系统(10)中,能够构成为管理装置(30)根据从多个分析装置(20)取得的第2精度管理信息,设定用于判定在精度管理中是否产生了异常的条件。

在本方案所涉及的精度管理系统(10)中,能够构成为分析装置(20)具备光学式的流式细胞仪(54),将对通过流式细胞仪(54)测定多个检体的各个检体而得到的光的强度进行统计处理而得到的统计信息和对测定精度管理物质而得到的测定数据进行分析而得到的测定结果发送到管理装置(30),管理装置(30)组合接收到的统计信息和测定结果,判定是否有在精度管理中产生了异常的可能性。

在本方案所涉及的精度管理系统(10)中,能够构成为管理装置(30)进行用于在第1精度管理信息正常、且第2精度管理信息与预定的条件符合的情况下使表示有在试剂中产生了异常的可能性的报告信息作为精度管理有关信息输出的处理。

本发明的第3方案涉及管理装置(30)。本方案所涉及的管理装置(30)经由网络(13)从设置于多个设施(12)的各个设施的分析装置(20)取得测定人工地生成的精度管理物质而得到的第1精度管理信息和测定多个检体而得到的第2精度管理信息,根据取得的第1精度管理信息以及第2精度管理信息,输出至少一个设施(12)的分析装置(20)的精度管理有关信息。

根据本方案所涉及的管理装置,起到与第1方案同样的效果。

本发明的第4方案涉及经由网络(13)与管理装置(30)连接的分析装置(20)。本方案所涉及的分析装置(20)具备:测定部(50),用于测定检体;分析部(61),用于分析由测定部(50)得到的测定数据;以及发送部(65),用于将由分析部(61)得到的分析结果发送到管理装置(30)。分析部(61)根据测定部(50)测定人工地生成的精度管理物质而得到的测定数据,生成第1精度管理信息,根据测定部(50)测定多个检体而得到的测定数据,针对每个检体取得测定结果,根据取得的每个检体的测定结果,生成第2精度管理信息。发送部(65)将由分析部(61)生成的第1精度管理信息以及第2精度管理信息发送到管理装置(30)。

根据本方案所涉及的分析装置,起到与第1方案同样的效果。

本发明的第5方案涉及精度管理异常判定方法。在本方案所涉及的精度管理异常判定方法中,根据测定人工地生成的精度管理物质而得到的第1精度管理信息和测定多个检体而得到的第2精度管理信息,判定分析装置(20)的精度管理异常。

根据本方案所涉及的精度管理异常判定方法,相比于根据第1精度管理信息和第2精度管理信息中的任意一个判定精度管理异常的情况,能够精度更良好地判定精度管理异常。

在本方案所涉及的精度管理异常判定方法中,能够构成为第2精度管理信息是分析装置(20)对测定多个检体的各个检体而得到的多个测定结果进行统计处理而得到的统计信息。

在本方案所涉及的精度管理异常判定方法中,能够构成为分析装置(20)具备光学式的流式细胞仪(54),测定结果包括测定检体而得到的光的强度,统计信息是对通过流式细胞仪(54)测定多个检体的各个检体而得到的光的强度进行统计处理而得到的统计信息。

根据本发明,能够充分地活用精度管理物质和检体这两方的测定结果来提高精度管理的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精度管理系统的结构的框图。

图2是示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分析装置的结构的框图。

图3是示意地示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流式细胞仪的结构的图。

图4是示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管理装置的结构的框图。

图5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从信息处理部发送到管理装置的精度管理信息的图。

图6是示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用于计算xbarm的式的图。

图7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第1精度管理信息以及第2精度管理信息的特征的图。

图8(a)是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用于比较第1精度管理信息以及第2精度管理信息的变动系数的图表。图8(b)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能够通过第2精度管理信息掌握分析装置之间的精度管理的状况的差异的图表。

图9是以时间序列示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取得的第1精度管理物质以及第2精度管理物质的图表。

图10是示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分析装置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11是示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管理装置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12是示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管理装置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13(a)、(b)是示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显示于显示部的画面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14(a)是示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显示于显示部的画面的一个例子的图。图14(b)、(c)是用于说明变更例所涉及的精度管理异常的判定的图表。

图15是示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显示于显示部的画面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16(a)是示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管理装置的处理的流程图。图16(b)是示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分析装置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17(a)是示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显示于显示部的使用纯正的试剂的情况的散布图的一个例子的图。图17(b)是示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使用纯正的试剂以外的试剂的情况的散布图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18是用于说明相关技术所涉及的结构的示意图。

图19是用于说明相关技术所涉及的结构的示意图。

(符号说明)

10:精度管理系统;12:设施;13:网络;20:分析装置;30:管理装置;40:显示部;50:测定部;54:流式细胞仪;61:分析部;65:发送部;310、320、330:画面。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精度管理系统10具备分析装置20和管理装置30。管理装置30设置于客户支持中心等设施11。分析装置20设置于医院、检查中心等设施12。设施12是与设施11不同的设施。分析装置20和管理装置30与因特网等网络13连接,能够经由网络13相互通信。在图1所示的例子中,精度管理系统10具备多个设施12。另外,多个设施12分别具备1个以上的分析装置20。

在设施12中,通常配置1名以上的检查技师。检查技师在配置的设施12中操作分析装置20。分析装置20测定人工地生成的精度管理物质,测定从被检者、患者等提取的检体。分析装置20分析通过测定得到的测定数据,取得测定结果。分析装置20将通过测定精度管理物质而得到的第1精度管理信息和通过测定多个检体而得到的第2精度管理信息经由网络13发送到管理装置30。管理装置30经由网络13从各设施12的分析装置20取得第1精度管理信息以及第2精度管理信息并存储。

此外,“精度管理物质”可广泛包括仿造包含于检体的粒子的胶乳粒子、由从动物提取的检体抽出预定的成分而调制的物质等人工地生成的精度管理用的物质。

管理装置30根据从分析装置20取得并存储的第1精度管理信息以及第2精度管理信息,输出至少一个设施12的分析装置20的精度管理有关信息。精度管理有关信息是指,例如,能够比较第1精度管理信息以及第2精度管理信息的画面、基于第1精度管理信息以及第2精度管理信息的精度管理状态的判定结果等。精度管理信息有关信息例如通过向管理装置30的显示部40显示、使管理装置30的扬声器发出声音、发送到其他装置等来输出。

在设施11中,配置有分析装置20的监视担当者。监视担当者操作管理装置30,并且应付来自检查技师的与分析装置20有关的查询。管理装置30使显示部40显示能够分别参照从分析装置20接收到的第1精度管理信息以及第2精度管理信息的画面等。监视担当者参照显示于显示部40的画面,进行分析装置20中的精度管理的状况的评价。

这样,根据实施方式,能够将从设置于多个设施12各自的分析装置20取得的第1精度管理信息以及第2精度管理信息汇集到管理装置30。因此,能够在管理装置30侧,由监视担当者恰当地评价分析装置20中的精度管理的状况。另外,如后所述,发明人新发现测定多个检体而得到的第2精度管理信息在预定的项目中偏差显著小,发现了通过关于该项目参照第2精度管理信息来能够精度良好地评价分析装置20中的精度管理的状况。因此,通过根据第1精度管理信息和第2精度管理信息输出精度管理有关信息,能够更恰当并且精度良好地评价分析装置20的精度管理状况。因此,能够充分地活用精度管理物质和检体这两方的测定结果来提高精度管理的质量。

如图2所示,分析装置20具备测定部50和信息处理部60。

测定部50具备测定控制部51、检体吸引部52、试样调制部53、流式细胞仪54、电阻式检测部55、血红蛋白检测部56、以及信号处理电路57。

测定控制部51例如由cpu、mpu等构成。测定控制部51接收测定部50的各部输出的信号,控制测定部50的各部。测定控制部51与信息处理部60进行通信。测定控制部51具备存储部51a。存储部51a例如由rom、ram、硬盘等构成。测定控制部51根据存储于存储部51a的程序执行处理。检体吸引部52具有未图示的吸引管,通过吸引管吸引收容于检体容器的检体以及收容于容器的精度管理物质。实施方式的检体是从被检者提取的末梢血的全血。

对试样调制部53连接分别收容用于测定的多个试剂的多个容器。试样调制部53混合检体和预定的试剂,调制用于对白细胞进行计数并对嗜碱性粒细胞以及有核红细胞进行分类以及计数的测定试样。以下,将该测定试样称为“wnr测定试样”。试样调制部53混合检体和预定的试剂,调制用于对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以及嗜酸性粒细胞进行分类以及计数并对幼稚白细胞以及非典型淋巴细胞等异常细胞进行检测的测定试样。以下,将该测定试样称为“wdf测定试样”。试样调制部53混合检体和预定的试剂,调制用于对网织红细胞进行分类以及计数的测定试样。以下,将该测定试样称为“ret测定试样”。试样调制部53混合检体和预定的试剂,调制用于对母细胞、淋巴细胞系的异常细胞进行检测的测定试样。以下,将该测定试样称为“wpc测定试样”。在调制wnr测定试样、wdf测定试样、ret测定试样以及wpc测定试样时使用的试剂都包含通过激励光产生荧光的染料。

另外,试样调制部53混合检体和预定的试剂,调制用于对红细胞数以及血小板进行计数的测定试样。以下,将该测定试样称为“rbc/plt测定试样”。试样调制部53混合检体和预定的试剂,调制用于对血红蛋白浓度进行测定的测定试样。以下,将该测定试样称为“hgb测定试样”。

另外,试样调制部53与检体同样地,混合精度管理物质和预定的试剂,调制wnr测定试样、wdf测定试样、ret测定试样、wpc测定试样、rbc/plt测定试样、以及hgb测定试样。

wnr测定试样、wdf测定试样、ret测定试样以及wpc测定试样被送到流式细胞仪54,通过流式细胞仪54测定。rbc/plt测定试样被送到电阻式检测部55,由电阻式检测部55测定。hgb测定试样被送到血红蛋白检测部56,由血红蛋白检测部56测定。

如图3所示,流式细胞仪54是通过流式细胞术法进行血球的测定的光学式的流式细胞仪。流式细胞仪54具备流通池101、光源102、受光部103、104、105、准直透镜111、聚光透镜112、光束阻挡器113、聚光透镜114、二向色镜115、以及光学滤光片116。

在测定时,对流通池101分别供给wnr测定试样、wdf测定试样、ret测定试样以及wpc测定试样。流通池101通过具有透光性的材料管状地构成。各测定试样以裹在鞘液的状态流到流通池101内。由此,包含于各测定试样的粒子以排列成一列的状态通过流通池101内。光源102是半导体激光光源,射出预定波长的激光。从光源102射出的光是激励包含于各测定试样的染料以使得从染料产生预定波长频带的荧光的激励光。

准直透镜111和聚光透镜112对从光源102射出的光进行聚光,照射到在流通池101内流过的各测定试样。在来自光源102的光被照射到各测定试样时,从各测定试样中的粒子产生前方散射光、侧方散射光、以及荧光。前方散射光反映与粒子的大小有关的信息,侧方散射光反映粒子的内部信息,荧光反映粒子的染色程度。照射到流通池101的光中的、未照射到粒子而透射流通池101的光被光束阻挡器113切断。受光部103例如由光电二极管构成。受光部103对前方散射光进行受光,输出与受光的前方散射光对应的电信号。

聚光透镜114对在流通池101的侧方产生的侧方散射光以及荧光进行聚光。二向色镜115使由聚光透镜114聚光的侧方散射光反射,使由聚光透镜114聚光的荧光透射。受光部104例如由光电二极管构成。受光部104对由二向色镜115反射的侧方散射光进行受光,输出与受光的侧方散射光对应的电信号。光学滤光片116仅使透射二向色镜115的光中的、由受光部105受光的荧光透射。受光部105例如由雪崩光电二极管构成。受光部105对透射光学滤光片116的荧光进行受光,输出与受光的荧光对应的电信号。

返回到图2,电阻式检测部55通过鞘流dc检测法进行血球的测定。在测定时,对电阻式检测部55的未图示的流通池供给rbc/plt测定试样。电阻式检测部55对在电阻式检测部55的流通池中流过的rbc/plt测定试样施加电压,捕捉粒子通过所致的电压的变化来检测粒子。电阻式检测部55输出检测信号。

血红蛋白检测部56通过sls-血红蛋白法进行血红蛋白的测定。在测定时,对血红蛋白检测部56的未图示的单元供给hgb测定试样。血红蛋白检测部56对收容于血红蛋白检测部56的单元中的hgb测定试样照射光,检测hgb测定试样所致的吸光度。血红蛋白检测部56输出检测信号。

信号处理电路57针对从受光部103~105输出的信号进行信号处理。具体而言,信号处理电路57根据从受光部103~105输出的信号,抽出与粒子对应的波形,计算每个粒子的波形的峰值、宽度、面积等。以下,将基于从受光部103~105输出的信号的波形的峰值分别称为“前方散射光强度”、“侧方散射光强度”以及“荧光强度”。此外,前方散射光强度、侧方散射光强度以及荧光强度也可以分别是波形的宽度、面积。

另外,信号处理电路57根据从电阻式检测部55输出的信号,抽出与粒子对应的波形,计算每个粒子的波形的峰值。信号处理电路57根据从血红蛋白检测部56输出的信号,计算血红蛋白浓度。

信号处理电路57针对从流式细胞仪54、电阻式检测部55以及血红蛋白检测部56输出的信号进行如上述的信号处理来取得测定数据,将取得的测定数据输出到测定控制部51。

测定控制部51将从信号处理电路57输出的测定数据存储到存储部51a。在检体以及精度管理物质的测定结束后,测定控制部51将存储于存储部51a的测定数据发送到信息处理部60。“测定数据”表示由信号处理电路57取得并从测定部50发送到信息处理部60的数据。

信息处理部60具备分析部61、存储部62、显示部63、输入部64、以及发送部65。

分析部61例如由cpu构成。分析部61接收信息处理部60的各部输出的信号,控制信息处理部60的各部。分析部61经由发送部65与测定部50进行通信。分析部61经由发送部65和网络13,与管理装置30进行通信。存储部62例如由rom、ram、硬盘等构成。分析部61根据存储于存储部62的程序执行处理。

显示部63例如由显示器构成。显示部63显示表示分析结果的画面。输入部64例如由鼠标、键盘等构成。输入部64受理由检查技师进行的输入。显示部63和输入部64也可以通过触摸面板等一体地构成。发送部65例如由网络接口卡构成。发送部65将从其他装置接收到的信息输出到分析部61,将从分析部61输出的信息发送到其他装置。

分析部61将从测定部50接收到的测定数据存储到存储部62。分析部61根据从测定部50接收到的测定数据,如以下所示生成分析结果。

分析部61根据检体的测定数据,进行血球的分类以及计数这样的分析,计算多个测定项目的测定结果。另外,分析部61根据精度管理物质的测定数据,与血球的分析同样地进行粒子的分类以及计数这样的分析,计算多个测定项目的测定结果。在测定项目中,例如包括白细胞数、红细胞数、血小板数、血红蛋白量、血细胞比容值、平均红细胞容积、平均红细胞血色素量、以及平均红细胞血色素浓度等所谓cbc项目。

另外,分析部61根据包含于测定数据的前方散射光强度、侧方散射光强度以及荧光强度,计算1个前方散射光强度、1个侧方散射光强度以及1个荧光强度作为测定结果。例如,在wnr测定试样的情况下,通过测定取得与粒子的数量对应的多个前方散射光强度。分析部61根据包含于测定数据的多个前方散射光强度,计算中央值,将计算出的中央值作为1个前方散射光强度。同样地,分析部61根据从wnr测定试样得到的多个侧方散射光强度以及多个荧光强度,分别计算中央值,将计算出的中央值作为1个侧方散射光强度以及1个荧光强度。分析部61也可以针对基于精度管理物质的wnr测定试样、wdf测定试样、ret测定试样以及wpc测定试样进行如上述的处理,针对基于检体的wnr测定试样、wdf测定试样、ret测定试样以及wpc测定试样进行如上述的处理。此外,也可以代替中央值而使用平均值。

这样,分析部61根据精度管理物质以及检体的测定数据中包含的各光的强度,计算1个前方散射光强度、1个侧方散射光强度以及1个荧光强度作为测定结果。以下,将如上所述计算出的各光的1个强度称为“灵敏度项目”。在灵敏度项目中,wnr测定试样、wdf测定试样、ret测定试样以及wpc测定试样的每一个包括1个前方散射光强度、1个侧方散射光强度以及1个荧光强度。

进而,分析部61对基于多个检体的测定项目的测定结果进行统计处理来取得统计信息,对基于多个检体的灵敏度项目的测定结果进行统计处理来取得统计信息。关于统计信息,随后参照图5、6进行说明。

“测定结果”表示针对每个测定项目计算的数值和针对每个灵敏度项目计算的数值。“分析结果”是指,包括测定结果、与测定结果的计算关联的散布图、以及对测定结果进行统计处理而得到的统计信息的概念。

分析部61将基于精度管理物质的测定项目的测定结果和基于精度管理物质的灵敏度项目的测定结果作为第1精度管理信息,经由网络13发送到管理装置30。另外,分析部61将基于多个检体的测定项目的统计信息和基于多个检体的灵敏度项目的统计信息作为第2精度管理信息,经由网络13发送到管理装置30。

在如上所述基于多个检体的测定结果被统计处理后,即使经由网络13发送通过统计处理得到的统计信息,也能够抑制各检体的测定结果流出到外部。因此,能够在防止各检体的测定结果流出到外部的同时,在管理装置30侧恰当地评价分析装置20中的精度管理的状况。

另外,分析部61除了第1精度管理信息以及第2精度管理信息以外,将装置信息经由网络13发送到管理装置30。装置信息包括设施名、设施编号、分析装置编号、分析装置的种类、试剂名、试剂批次、精度管理物质名、精度管理物质批次、日期时间、装置温度等。

如图4所示,管理装置30具备控制部31、存储部32、输入部33、发送部34、以及显示部40。

控制部31例如由cpu构成。控制部31接收管理装置30的各部输出的信号,控制管理装置30的各部。控制部31经由网络13,与分析装置20的信息处理部60进行通信。存储部32例如由rom、ram、硬盘等构成。存储部32存储有程序32a、接收数据库32b、以及判定结果数据库32c。控制部31根据存储于存储部32的程序32a,执行处理。

接收数据库32b存储从各分析装置20发送的第1精度管理信息、第2精度管理信息、以及装置信息。判定结果数据库32c包括精度管理异常的判定结果。用于判定精度管理异常的条件被存储到存储部32。

显示部40例如由显示器构成。输入部33例如由鼠标、键盘等构成。显示部40和输入部33也可以通过触摸面板等一体地构成。发送部34例如由网络接口卡构成。发送部34将从其他装置接收到的信息输出到控制部31,将从控制部31输出的信息发送到其他装置。

接下来,参照图5,说明从信息处理部60发送到管理装置30的精度管理信息。

如上所述,信息处理部60的分析部61计算基于精度管理物质的测定项目的测定结果和基于精度管理物质的灵敏度项目的测定结果。另外,分析部61计算对基于多个检体的测定项目的测定结果进行统计处理而得到的统计信息和对基于多个检体的灵敏度项目的测定结果进行统计处理而得到的统计信息。

在图5中,测定结果群201包括从1个精度管理物质得到的测定项目的测定结果以及灵敏度项目的测定结果。测定结果群202包括从1个检体得到的测定项目的测定结果以及灵敏度项目的测定结果。每隔预定的时间间隔进行精度管理物质的测定,在精度管理物质的测定的期间进行检体的测定。因此,如图5所示,测定结果群201、202沿着时间序列排列,在2个测定结果群201之间排列多个测定结果群202。

分析部61在从测定部50接收到基于精度管理物质的测定数据时,根据接收到的测定数据生成测定结果群201,在从测定部50接收到基于检体的测定数据时,根据接收到的测定数据生成测定结果群202。

分析部61在生成测定结果群201后,将生成的测定结果群201作为第1精度管理信息发送到管理装置30。此时,分析部61根据处于生成的测定结果群201与前1个生成的测定结果群201之间的多个测定结果群202和前1个计算的xbarm(i-1),计算本次的xbarm(i)作为统计信息。xbarm是使用后述计算式对多个检体的测定结果进行加权平均而得到的值。针对每个测定项目以及每个灵敏度项目,计算xbarm(i)。分析部61将计算出的每个测定项目以及每个灵敏度项目的xbarm(i)作为第2精度管理信息发送到管理装置30。

具体而言,以分析部61生成位于图5的右端的测定结果群201时的处理为例子进行说明。如以下所示,实施方式中的使用检体的测定结果的精度管理手法基于正常者平均值法。

分析部61从处于位于右端的测定结果群201与前1个测定结果群201之间的测定结果群202,选择n个测定结果群202。具体而言,分析部61选择包含于测定结果群202的测定项目的测定结果是正常的值的测定结果群202。此外,也可以并非一定选择测定结果是正常的值的测定结果群202,包括适合于统计处理的测定结果的测定结果群202即可。另外,实施方式的n的值是20,但也可以是20以外的值。

将挑选的n个测定结果群202的集合称为“第i批”。包含于第i批的各测定结果群202分别包括多个测定项目的测定结果以及多个灵敏度项目的测定结果。以下,将测定项目以及灵敏度项目中的1个项目称为“对象项目”,说明关于对象项目计算xbarm(i)的步骤。

在将第i批中的第j个测定结果群202中包含的对象项目的测定结果设为xbar(j、i),将第(i-1)批的对象项目的统计信息设为xbarm(i-1)时,通过图6所示的式(1),计算作为第i批的对象项目的统计信息的xbarm(i)。在图6所示的式(1)中,通过图6所示的式(2),计算f的值。分析部61关于第i批的其他项目也进行上述步骤,将计算出的每个测定项目以及每个灵敏度项目的xbarm作为第2精度管理信息,发送到管理装置30。

此外,上述批既可以在2个精度管理物质的测定的期间仅设定1个,也可以设定多个。另外,分析部61也可以在已生成位于右端的测定结果群201时,将紧接着之前生成的测定结果群201作为第1精度管理信息发送到管理装置30,将基于第i批的xbarm(i)作为第2精度管理信息发送到管理装置30。即,相对第1精度管理信息的生成定时,既可以发送紧接着之前的期间的xbarm,也可以发送紧接着之后的期间的xbarm。

图7是用于在以第1精度管理信息和第2精度管理信息为2轴的坐标空间中描绘关于在相同的定时生成的预定项目的第1精度管理信息以及第2精度管理信息的组合的图表。在该图表中,一并示出表示第1精度管理信息以及第2精度管理信息中的频度的直方图。在表示第1精度管理信息的值的横轴中,示出在根据第1精度管理信息判定精度管理的情况下判定为精度管理适当的范围211。在表示第2精度管理信息的值的纵轴中,示出在根据第2精度管理信息判定精度管理的情况下判定为精度管理适当的范围212。

一般,精度管理的判定仅根据从精度管理物质得到的第1精度管理信息进行。在该情况下,例如,在坐标点包含于范围211时,判定为分析装置20的精度管理适当,在坐标点脱离范围211时,判定为分析装置20的精度管理不适当。另一方面,在根据从多个检体得到的第2精度管理信息进行精度管理的判定的情况下,例如,在坐标点包含于范围212时,判定为分析装置20的精度管理适当,在坐标点脱离范围212时,判定为分析装置20的精度管理不适当。

因此,如果在精度管理的判定中除了使用第1精度管理信息以外还使用第2精度管理信息,则在坐标点包含于在图7中用虚线表示的区域213的情况下,尽管基于第1精度管理信息的判定是适当的,但基于第2精度管理信息的判定是不适当的。即,如果在精度管理的判定中除了使用第1精度管理信息以外还使用第2精度管理信息,则能够检测仅通过基于第1精度管理信息的判定无法发现的精度管理的异常。

接下来,说明第1精度管理信息和第2精度管理信息的特征。

图8(a)是针对每个项目示出从设置于6个设施12的18个分析装置20实际取得的精度管理信息的变动系数cv的图。wbc表示白细胞数,rbc表示红细胞数,plt表示血小板数,hgb表示血红蛋白量,hct表示血细胞比容值,mcv表示平均红细胞容积,mch表示平均红细胞血色素量,mchc表示平均红细胞血色素浓度。

wnr-x、wnr-y以及wnr-z是基于wnr测定试样的测定结果,分别表示侧方散射光强度、荧光强度以及前方散射光强度。wdf-x、wdf-y以及wdf-z是基于wdf测定试样的测定结果,分别表示侧方散射光强度、荧光强度以及前方散射光强度。ret-rbc-x、ret-rbc-y以及ret-rbc-z是基于ret测定试样的测定结果,分别表示侧方散射光强度、荧光强度以及前方散射光强度。wpc-x、wpc-y以及wpc-z是基于wpc测定试样的测定结果,分别表示侧方散射光强度、荧光强度以及前方散射光强度。此外,关于精度管理物质,在各分析装置20中使用同一批次编号的精度管理物质。第2精度管理信息的计算中的n的值被设为20。

如图8(a)所示,在wbc至mchc的测定项目即cbc项目中,大体上第1精度管理信息的变动系数cv比第2精度管理信息的变动系数cv小。特别是,在wbc至hct的测定项目中,第1精度管理信息的变动系数cv比第2精度管理信息的变动系数cv显著小。

因此,可知在使用cbc项目来进行精度管理的情况下,优选使用通过测定精度管理物质而得到的第1精度管理信息进行精度管理。此外,以往取得cbc项目的第1精度管理信息,除此以外还取得cbc项目的第2精度管理信息。然而,如上所述,由于cbc项目的第2精度管理信息的偏差大,所以在基于cbc项目的精度管理中优选使用第1精度管理信息。

另一方面,在wnr-x至wpc-z的灵敏度项目中,大体上第2精度管理信息的变动系数cv比第1精度管理信息的变动系数cv小。特别是,在基于wdf测定试样以及ret测定试样的灵敏度项目中,有第2精度管理信息的变动系数cv比第1精度管理信息的变动系数cv显著小的项目。因此,可知在使用灵敏度项目进行精度管理的情况下,优选使用通过测定多个检体而得到的第2精度管理信息来进行精度管理。

这样,发明人在关于测定项目以及灵敏度项目比较第1精度管理信息的变动系数cv和第2精度管理信息的变动系数cv时,发现了在灵敏度项目中,第2精度管理信息的变动系数cv更小。因此,在进行精度管理时,如果在测定项目中使用第1精度管理信息,在灵敏度项目中使用第2精度管理信息,则能够减小精度管理信息的偏差,所以能够可靠地掌握产生了精度管理异常,能够稳定地进行精度管理。

另外,如上所述,在测定项目中第1精度管理信息的变动系数cv小,且在灵敏度项目中第2精度管理信息的变动系数cv的值小。因此,如图7所示,在组合第1精度管理信息和第2精度管理信息来判定在精度管理中是否有产生了异常的可能性的情况下,优选关于第1精度管理信息使用测定项目的测定结果,关于第2精度管理信息使用灵敏度项目的测定结果。在该情况下,在基于第1精度管理信息以及第2精度管理信息的坐标点在图7中包含于范围211、212这两方的情况下,判定为精度管理被适当地进行,在此以外的情况下,判定为产生精度管理异常。

在分析装置20不将第1精度管理信息以及第2精度管理信息发送到管理装置30而在设置的设施12内进行精度管理的情况下,例如进行使用第1精度管理信息以及第2精度管理信息的所有项目判定精度管理异常的处理。在实施这样的精度管理的情况下,如图8(a)所示在第1精度管理信息和第2精度管理信息中有偏差大的项目,所以根据第1精度管理信息以及第2精度管理信息的各项目中的、偏差大的项目频繁地进行可靠性低的精度管理异常的报告。在这样频繁地进行可靠性低的报告时,阅览报告信息的操作人员难以相信报告信息。

然而,实施方式的精度管理系统10构成为根据第1精度管理信息以及第2精度管理信息的各项目中的、偏差小的项目进行可靠性高的精度管理异常的报告。具体而言,关于测定项目,使用第1精度管理信息来判定精度管理异常,关于灵敏度项目,使用第2精度管理信息来判定精度管理异常。由此,仅报告可靠性高的精度管理异常。在这样对操作人员仅提供可靠性高的报告信息时,操作人员恰当地评价分析装置20的精度管理的状态,采取为了使精度管理提高而所需的措施。

此外,根据发明人的调查,可知在将第2精度管理信息的计算中的n的值进一步增大例如设定为99时,在测定项目中也能够抑制第2精度管理信息的变动系数cv。因此,如果增大n的值,则在进行基于测定项目的精度管理时,即使使用第2精度管理信息,也有能够实现稳定的精度管理的可能性。

图8(b)是用于在以第1精度管理信息和第2精度管理信息为2轴的坐标空间中描绘在相同的定时生成的第1精度管理信息以及第2精度管理信息的组合的图表。区域221、222、223例示表示关于wdf-y的项目分别从3个不同的分析装置20得到的第1精度管理信息以及第2精度管理信息的组合的坐标点所分布的区域。

如图8(b)所示,在区域221~223中,与第2精度管理信息对应的纵向的宽度都小于与第1精度管理信息对应的横向的宽度。这对应于在图8(a)所示的wdf-y的项目中,第2精度管理信息的变动系数cv小于第1精度管理信息的变动系数cv。

在着眼于横轴的第1精度管理信息时,区域221~223相互重叠。由此可以说在第1精度管理信息的偏差中,不会根据分析装置20而存在大差。另一方面,在着眼于纵轴的第2精度管理信息时,虽然相邻的区域相互重叠,但区域221、223未相互重叠。由此可以说在第2精度管理信息的偏差中,根据分析装置20不同而有差。因此,如果使用灵敏度项目的第2精度管理信息,则能够掌握成为对象的分析装置20的精度管理从其他分析装置20的精度管理背离何种程度。换言之,如果关于灵敏度项目针对每个分析装置20取得第2精度管理信息的分布,则在进行精度管理的分析装置20中,能够掌握与其他分析装置2的精度管理的状况的差异。

在图9所示的图表中,横轴表示基于日期的时间序列,纵轴表示wdf-y中的精度管理信息的值。此外,在实际的精度管理时,如图9所示测定浓度级别不同的2种精度管理物质,针对每个浓度级别计算第1精度管理信息。在图9的图表中央附近示出的虚线表示精度管理物质被更换的定时。

如图9所示,测定精度管理物质而得到的第1精度管理信息存在随着时间的经过而变小的趋势。另外,在第1精度管理信息的情况下,存在在精度管理物质被更换时其值大幅变化的趋势。另一方面,测定多个检体而得到的第2精度管理信息即使经过时间也几乎恒定。由此也可知,在灵敏度项目中,相比于第1精度管理信息,第2精度管理信息的偏差程度更小。因此,如果使用第2精度管理信息,则精度管理信息的值不易产生偏差,所以能够稳定地进行精度管理。

在此,精度管理物质是人工地生成的,通常,在一定的使用期间保存而被用于精度管理,所以有时在使用期间中经时劣化。另一方面,检体为了担保分析精度而在新鲜的状态下测定。另外,产生荧光的染料的反应性根据染色对象的试样的劣化状态而不同。因此,检体向染料的反应性相比于精度管理物质向染料的反应性,偏差更小。根据这样的理由,如图9所示,第1精度管理信息随着时间的经过而变化,第2精度管理信息不论时间是否经过而几乎恒定。由此,在第1精度管理信息和第2精度管理信息的取得中使用荧光作为光的强度的情况下,能够比第1精度管理信息显著抑制第2精度管理信息的偏差。因此,通过输出第2精度管理信息,能够恰当地评价精度管理的状况。

接下来,参照图10~图12,说明精度管理系统10的处理。

图10是示出分析装置20的处理的流程图。图10的各步骤由测定部50的测定控制部51或者信息处理部60的分析部61执行。

在分析部61将测定开始指示发送到测定部50后,在步骤s101中,测定控制部51控制测定部50的各部,关于精度管理物质或者检体进行测定处理。然后,如上所述,测定控制部51将通过测定取得的测定数据发送到信息处理部60。

在步骤s102中,分析部61根据接收到的测定数据计算测定结果群,将计算出的测定结果群存储到存储部62。具体而言,在步骤s101中测定出精度管理物质的情况下,分析部61根据接收到的测定数据计算图5所示的测定结果群201。在步骤s101中测定出检体的情况下,分析部61根据接收到的测定数据计算图5所示的测定结果群202。计算出的测定结果群201或者测定结果群202如上所述包括测定项目以及灵敏度项目的测定结果。

在步骤s103中,分析部61判定在紧接着之前的步骤s101中是否测定出精度管理物质。在紧接着之前的步骤s101中未测定到精度管理物质的情况、即在紧接着之前的步骤s101中测定出检体的情况下,处理结束。在紧接着之前的步骤s101中测定出精度管理物质的情况下,在步骤s104中,分析部61依照参照图5、6说明的步骤,关于各测定项目以及各灵敏度项目,分别根据第i批中的测定结果群202和前1个计算出的xbarm(i-1),计算本次的xbarm(i)。

接下来,在步骤s105中,分析部61将第1精度管理信息、第2精度管理信息、以及装置信息发送到管理装置30。第1精度管理信息是测定精度管理物质而得到的、包括每个测定项目以及每个灵敏度项目的测定结果的测定结果群201。第2精度管理信息是在步骤s104中计算出的、每个测定项目以及每个灵敏度项目的xbarm(i)。

此外,在图10所示的处理中,步骤s105的各信息在精度管理物质的测定时被发送到管理装置30,但不限于此,也可以每隔预定的定时、例如每隔6小时发送到管理装置30。

图11是示出管理装置30的处理的流程图。

在步骤s201中,管理装置30的控制部31判定是否接收到第1精度管理信息、第2精度管理信息、以及装置信息。控制部31在接收到通过图10的步骤s105的处理发送的这些信息时,在步骤s202中,将接收到的第1精度管理信息、第2精度管理信息、以及装置信息以相互关联的状态存储到接收数据库32b。

接下来,在步骤s203中,控制部31根据在紧接着之前的步骤s202中存储的信息,进行与精度管理有关的异常判定处理。控制部31通过判定接收到的第1精度管理信息、第2精度管理信息、以及装置信息是否与预定的条件符合,进行与精度管理有关的异常判定。关于在步骤s203的判定中使用的预定的条件,被预先存储到管理装置30的存储部32,除此以外,也可以根据从多个分析装置20取得的第1精度管理信息、第2精度管理信息、以及装置信息,通过控制部31设定。在通过控制部31设定条件时,能够设定与分析装置20的特性对应的条件。关于异常判定处理的具体的例子,随后参照图14(a)~图15进行说明。接下来,在步骤s204中,控制部31将在步骤s203中进行的异常判定处理的结果存储到判定结果数据库32c。

图12是示出管理装置30的处理的流程图。

在步骤s301中,管理装置30的控制部31判定是否经由输入部33从监视担当者输入了显示指示。在显示指示中,包括设施编号、分析装置编号、显示期间、项目名等。在进行显示指示的输入后,在步骤s302中,控制部31从接收数据库32b以及判定结果数据库32c,根据包含于显示请求的设施编号、分析装置编号、显示期间、项目名等,抽出第1精度管理信息、第2精度管理信息以及异常判定结果。

接下来,在步骤s303中,控制部31将包括第1精度管理信息和第2精度管理信息的画面显示于显示部40。此外,控制部31也可以根据标签的切换操作,将能够参照第1精度管理信息的画面和能够参照第2精度管理信息的画面分别显示于显示部40。在步骤s304中,控制部31判定在步骤s302中抽出的异常判定结果是否为“精度管理异常”。在异常判定结果为“精度管理异常”的情况下,在步骤s305中,控制部31输出表示在成为对象的分析装置20中产生精度管理异常的报告信息。具体而言,控制部31在步骤s303中显示于显示部40的画面上,显示产生了精度管理异常的意思。

此外,在步骤s305中,控制部31既可以从设置于管理装置30或者其他装置的扬声器输出表示产生了精度管理异常的意思的声音,也可以从设置于管理装置30或者其他装置的振动发生装置输出监视担当者能够掌握的振动等信息。报告信息也可以包括表示与什么样的精度管理异常的判定条件符合的信息。

在图12所示的处理中,响应于由监视担当者输入显示指示,将包括精度管理信息等的画面显示于显示部40,但也可以在图11中将精度管理信息等存储于接收数据库32b,在异常判定结果被存储到判定结果数据库32c的定时,自动地在显示部40上显示包括精度管理信息等的画面。

在图11所示的处理中,异常判定处理以及异常判定结果的存储是在管理装置30从分析装置20接收到精度管理信息等的定时进行的,但不限于此,也可以在图12的步骤s301中输入了显示指示时进行。

在图12所示的处理中,控制部31也可以在从管理装置30以外的装置例如设施11内的其他装置接收到显示请求的情况下,也将精度管理信息和异常判定结果向发送显示请求的装置发送。在该情况下,在发送显示请求的装置中,显示精度管理信息和异常判定结果。

如以上所述,在步骤s303中,能够参照第1精度管理信息以及第2精度管理信息的画面显示于显示部40时,监视担当者能够在视觉上掌握分析装置20的精度管理的状况。另外,在步骤s305中,输出表示在分析装置20中产生精度管理异常的报告信息时,监视担当者能够得知在分析装置20的精度管理中产生了异常。由此,监视担当者能够采取与设置有产生精度管理异常的分析装置20的设施12的检查技师联络等用于改善精度管理的措施。

图13(a)、(b)是示出在图12的步骤s303中显示的画面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13(a)、(b)所示的画面310具备以时间序列显示第1精度管理信息以及第2精度管理信息的图表311、表示精度管理物质的名称及批次编号的显示区域312、以及表示试剂的名称及批次编号的显示区域313。图13(a)所示的画面310表示作为项目显示wdf-x的状态,图13(b)所示的画面310表示作为项目显示wdf-y的状态。

操作管理装置30的监视担当者通过参照画面310,能够确认第1精度管理信息以及第2精度管理信息沿着时间序列变化的状况。另外,监视担当者通过参照画面310,能够掌握第1精度管理信息以及第2精度管理信息大幅变化的定时,能够掌握在该定时有在精度管理中产生了异常的可能性。因此,监视担当者在该定时参照精度管理信息如何推移,进而适当地掌握在精度管理上应研究的其他信息,从而能够推测精度管理的异常及其原因,能够实施恰当的精度管理。另外,监视担当者能够在1个画面310中对比第1精度管理信息的推移和第2精度管理信息的推移。因此,监视担当者通过比较2个精度管理信息,能够顺利并且简便地判断是否有在精度管理中产生了异常的可能性。

在此,在图13(a)、(b)所示的画面310的例子中,可知在试剂的批次被变更的定时,在第2精度管理信息中产生变化。即,在图13(a)的情况下,在试剂的批次被变更的定时,如在图表311中虚线箭头所示,wdf-x的第2精度管理信息变小一级。在图13(b)的情况下,在试剂的批次被变更的定时,如在图表311中虚线箭头所示,wdf-y的第2精度管理信息变大一级。然而,不论在图13(a)、(b)的哪一个情况下,在第1精度管理信息中都未观察到变化。这样,在尽管在基于精度管理物质的第1精度管理信息中未观察到变化,但在基于检体的第2精度管理信息中观察到变化的情况下,观察画面310的监视担当者能够设想在试剂中产生问题的可能性。

此外,如图13(a)、(b)所示,在第1精度管理信息正常、且通过第2精度管理信息大幅变化而与预定的条件符合的情况下,也可以输出表示有在试剂中产生了异常的可能性的报告信息。在该情况下,例如,也可以在图13(a)、(b)的画面310内显示“试剂异常”,还可以输出用于报告试剂异常的声音、振动。由此,监视担当者能够掌握有在试剂中产生了异常的可能性。

图14(a)是示出在图12的步骤s305中显示的画面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14(a)所示的画面320具备:图表321,以时间序列显示精度管理信息;以及显示区域322,表示精度管理状况。图14(a)所示的画面320示出作为项目显示wdf-y的状态、以及作为成为对象的精度管理信息显示第2精度管理信息的状态。在图14(a)所示的例子中,最近的值连续脱离预定的偏差的范围,所以在图11的步骤s203中判定为在精度管理中产生了异常。更具体而言,最近的2个值超过3sd,所以判定为在精度管理中产生了异常。sd是指标准偏差(standarddeviation)。在使用这样的条件时,能够适当地判定有在分析装置20中产生精度管理异常的可能性。通过判定为在精度管理中产生了异常,在显示区域322中显示“有异常”。

此外,也可以在最近的1个值脱离预定的偏差的范围的情况下,判定为在精度管理中产生了异常。另外,也可以如图14(b)所示,在最近的值相对中心线连续预定的次数偏向正侧或者负侧的情况下,判定为在精度管理中产生了异常。也可以如图14(c)所示,在最近的点连续预定的次数上升或者下降的情况下,判定为在精度管理中产生了异常。

根据成为对象的分析装置20中的对象项目的多个值,设定图表321中示出的中心线以及偏差的范围。此外,也可以根据成为对象的分析装置20以及其他分析装置20中的对象项目的多个值,设定图表321中示出的中心线以及偏差的范围。在该情况下,能够将成为对象的分析装置20的精度管理信息与其他分析装置20的精度管理信息进行比较。

操作管理装置30的监视担当者通过参照画面320,能够可靠地掌握在成为对象的分析装置20中精度管理信息脱离预定的范围、以及有产生精度管理异常的可能性。由此,监视担当者能够顺利地调查在精度管理中是否产生了异常。另外,监视担当者能够掌握成为对象的分析装置20从其他分析装置20中的精度管理背离何种程度。因此,监视担当者能够采取调整分析装置20来抑制精度管理的背离的措施。

此外,也可以在管理装置30的控制部31根据如图7所示的以第1精度管理信息和第2精度管理信息为2轴的图表判定精度管理异常的情况下,在显示部40中显示包括如图7所示的图表的画面。在该情况下,监视担当者能够一边参照2个精度管理信息,一边顺利地进行精度管理的评价。另外,也可以在根据如图7所示的图表判定为产生精度管理异常的情况下,也在管理装置30中输出表示产生精度管理异常的报告信息。

图15是示出在图12的步骤s305中显示的画面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15所示的画面330具备图表331、332和表示精度管理状况的显示区域333。图表331表示成为对象的分析装置20的精度管理信息的准确性。即,图表331表示精度管理信息群以何种程度接近根据从其他分析装置20取得的精度管理信息设定的值。图表332表示成为对象的分析装置20的精度管理信息的精密度。即,图表332表示精度管理信息的偏差的幅度以何种程度接近根据从其他分析装置20取得的精度管理信息设定的预定的幅度的范围。

图表331的横轴以及纵轴分别表示第1精度管理信息的对象项目的sdi以及第2精度管理信息的对象项目的sdi。成为对象的分析装置20中的精度管理信息的对象项目的sdi通过以下的式计算。

sdi=(从成为对象的分析装置得到的测定值-从全部设施的分析装置得到的测定值的平均值)/整体的sd

图表332的横轴以及纵轴分别表示第1精度管理信息的对象项目的pi以及第2精度管理信息的对象项目的pi。成为对象的分析装置20中的精度管理信息的对象项目的pi通过以下的式计算。

pi=从成为对象的分析装置得到的测定值的sd/从全部设施的分析装置得到的测定值的sd的平均值

在上述2个式中,关于“测定值”,在第1精度管理信息的情况下是指对象项目的测定结果,在第2精度管理信息的情况下是指对象项目的统计信息。

例如,说明通过1天的测定,在图表331、332的各个中描绘1个点的情况。在精度管理物质的测定进行早晚2次的情况下,根据2个测定结果,通过上述式,计算1个描绘中的第1精度管理信息的sdi以及pi。在该情况下,sdi的计算式中的“从成为对象的分析装置得到的测定值”为2个测定结果的平均值。另外,在该情况下,假设在2次精度管理物质的测定的期间设定5批时,根据5个统计信息,通过上述式,计算1个描绘中的第2精度管理信息的sdi以及pi。在该情况下,sdi的计算式中的“从成为对象的分析装置得到的测定值”为5个统计信息的平均值。此外,不限于1天,也可以通过例如1星期的测定,在图表331、332的各个中描绘1个点。

在图表331、332中,不限于根据在1天、1星期等预定期间的期间得到的测定值描绘1个点,也可以在取得每批的统计信息的定时描绘1个点。例如,也可以在早上测定精度管理物质而取得第1精度管理信息时,在直至接下来测定精度管理物质为止的期间,与在早上得到的第1精度管理信息的sdi以及pi对应地,关联针对多批的每一批得到的第2精度管理信息的sdi以及pi。由此,在图表331、332上,根据批数纵向排列多个点,能够掌握精度管理状况的经时的变化。

在图15所示的画面330中,作为项目指定了“灵敏度项目”。在这样指定了灵敏度项目时,如图15的图表331、332所示,描绘与所有灵敏度项目对应的sdi和pi。此外,在指定了1个项目的情况下,在图表331、332中分别描绘与1个项目对应的sdi和pi。

在图15所示的画面330的例子中,作为项目指定灵敏度项目,第2精度管理信息的sdi以及pi都分布于超过3的区域。因此,在显示区域333中,根据第2精度管理信息的sdi,显示与其他分析装置20比较在精度管理信息的准确性中产生问题。另外,在显示区域333中,根据第2精度管理信息的pi,显示与其他分析装置20比较在精度管理信息的精密度中产生问题。

这样,在与其他分析装置20比较而判定出精度管理的异常时,相比于在分析装置20侧判定出精度管理的异常的情况,能够提高判定精度。由此,能够抑制频繁地进行可靠性低的报告,仅进行可靠性高的报告。因此,监视担当者通过电话等来与分析装置20的检查技师联络,从而能够可靠地传达应在分析装置20中采取措施。

在图15所示的画面330的例子中,第1精度管理信息的sdi以及pi都分布于小于3的区域,但第2精度管理信息的sdi以及pi都分布于超过3的区域。在该情况下,如果仅根据第1精度管理信息,则会判定为在精度管理中无异常。然而,通过如实施方式那样使用第2精度管理信息,能够适当地判定在精度管理中产生了异常。

另外,根据图表331、332,能够判定精度管理异常是由于什么样的原因而产生的。

例如,在图表331中,描绘的点分布于右上、右下、左上或者左下的情况下,根据第1精度管理信息和第2精度管理信息的哪一个,都被判定为精度管理异常。在该情况下,例如,能够判定为在分析装置20以及试剂这两方中产生了异常。另外,在图表331中,描绘的点分布于中央上侧或者中央下侧的情况下,根据第1精度管理信息判定为精度管理正常,根据第2精度管理信息判定为精度管理异常。在该情况下,例如,能够判定为在检体或者试剂中产生了异常。另外,在图表331中,描绘的点分布于中央左侧或者中央右侧的情况下,根据第1精度管理信息判定为精度管理异常,根据第2精度管理信息判定为精度管理正常。在该情况下,例如,能够判定为在精度管理物质中产生劣化。

这样,操作管理装置30的监视担当者通过组合第1精度管理信息和第2精度管理信息,能够详细地确定精度管理异常的原因。另外,如上述的精度管理异常的判定以及精度管理异常的原因确定不限于由监视担当者进行,而也可以由管理装置30的控制部31自动地进行。另外,也可以根据图表331、332这两方,确定精度管理的原因。

另外,监视担当者通过参照画面330,能够在与其他分析装置20之间比较成为对象的分析装置20的精度管理信息,所以能够恰当并且精度良好地掌握精度管理的状况。另外,在显示区域333中,显示用于报告与如上述的准确性以及精密度有关的异常的内容,所以监视担当者能够适当地判定有在分析装置20的测定结果的准确性以及精密度中产生了异常的可能性。

此外,显示于显示区域333的内容不限于图15所示的内容,也可以显示表示有在成为对象的分析装置20中进行与其他分析装置20不同的精度管理的可能性的内容。另外,基于图表331、332的精度管理异常的判定也可以根据第1精度管理信息和第2精度管理信息这两方进行。另外,在作为项目选择出测定项目的一部分或者整体的情况下,基于图表331、332的精度管理异常的判定也可以根据第1精度管理信息进行。

接下来,说明在监视担当者参照画面310、320、330来猜测在精度管理中产生了异常的情况下,进而查找异常的原因的方法的一个例子。

监视担当者操作管理装置30,针对认为在精度管理中产生了异常的分析装置20,发送共享信息处理部60的显示部63的画面的指示。由此,在成为对象的分析装置20的信息处理部60与管理装置30之间进行用于画面共享的通信处理,显示部63的画面显示于管理装置30的显示部40。监视担当者参照显示于显示部40的信息处理部60的画面,更详细地掌握精度管理状况。

图16(a)、(b)分别是示出管理装置30以及分析装置20的处理的流程图。

在以下说明的处理中,为了实现画面共享,进行以使管理装置30能够直接操作信息处理部60的方式通信的所谓远程访问。在实施方式中,作为用于实现远程访问的计算机程序,例如使用能够在微软公司的操作系统“windows(注册商标)”上执行的通信应用“远程桌面”。

管理装置30的控制部31在图12的步骤s304中判定为产生精度管理异常的情况下,开始图16(a)的处理,将用于输入远程访问的开始指示的输入画面显示于显示部40。输入画面具备用于输入用于登录到分析装置20的用户名以及口令和用于确定分析装置20的ip地址的区域。另外,输入画面具备用于开始远程访问的开始按钮。

如图16(a)所示,在步骤s401中,控制部31判定是否经由输入画面的开始按钮输入了远程访问的开始指示。在输入了远程访问的开始指示时,在步骤s402中,控制部31根据输入到输入画面的信息,向成为对象的分析装置20的信息处理部60发送连接请求。然后,在与成为对象的分析装置20的信息处理部60之间建立通信后,在步骤s403中,控制部31在与信息处理部60之间开始远程访问的通信。

在分析装置20的信息处理部60起动后开始图16(b)的处理。操作分析装置20的检查技师在从操作管理装置30的监视担当者通过电话等接受到开始远程访问的指示的情况下,操作输入部64,执行使远程访问的受理开始的程序。

如图16(b)所示,在步骤s411中,信息处理部60的分析部61判定是否通过执行使远程访问的受理开始的程序来输入了远程访问的受理指示。在输入了远程访问的受理指示时,在步骤s412中,分析部61开始远程访问的受理。接下来,在步骤s413中,分析部61判定是否接收到在图16(a)的步骤s402中从管理装置30发送的连接请求。在接收到管理装置30的连接请求时,在步骤s414中,分析部61在与管理装置30之间开始远程访问的通信。

这样管理装置30针对分析装置20远程访问时,在管理装置30的显示部40上显示信息处理部60的显示部63的显示画面,通过管理装置30的输入部33,能够与信息处理部60的输入部64同样地操作信息处理部60。由此,操作管理装置30的监视担当者能够直接操作信息处理部60,将由分析部61进行的检体以及精度管理物质的测定结果等显示于管理装置30的显示部40。因此,监视担当者无需移动至分析装置20的设置场所,而能够直接确认分析装置20的精度管理的状况。

具体而言,操作管理装置30的监视担当者能够通过画面共享,将如图17(a)、(b)所示的、分析装置20的显示部63中显示的散布图340显示于管理装置30的显示部40。在图17(a)、(b)所示的例子中,散布图340的横轴表示ssc即侧方散射光强度,散布图340的纵轴表示fl即荧光强度。在图17(a)、(b)所示的例子中,示出通过wdf测定试样的测定而得到的散布图340,在散布图340中,描绘出将通过wdf测定试样的测定而得到的侧方散射光强度以及荧光强度作为坐标点的粒子。图17(b)的散布图340上的粒子分布成为如与图17(a)的散布图340上的粒子分布相比纵向即荧光强度的值被压缩的形状。

操作管理装置30的监视担当者在通过画面共享在显示部40上关于如图17(a)所示应显示纵向的宽度为正常级别的散布图340的情形显示如图17(b)所示纵向的宽度小的散布图340的情况下,能够判定为使用了纯正的试剂以外的试剂的可能性高。这样,监视担当者在猜测精度管理异常的情况下,通过共享画面,能够更详细地得知分析装置20的状态。

管理装置30的控制部31也可以在根据第2精度管理信息判定为在精度管理中产生了异常的情况下,针对分析装置20发送请求用于显示在第2精度管理信息的生成中使用的检体的分析结果的信息的信号。在该情况下,分析装置20从存储部62读出对在第2精度管理信息的生成中使用的检体进行测定而得到的测定数据,将读出的测定数据发送到管理装置30。除了确定被检者的信息以外,测定数据也被发送到管理装置30。

管理装置30在从分析装置20接收到测定数据时,根据接收到的测定数据,作为分析结果生成散布图340,将生成的散布图340显示于显示部40。由此,监视担当者能够参照显示于显示部40的散布图340,进行试剂的异常的判定、即是否使用了纯正的试剂以外的试剂的判定。

另外,管理装置30也可以在根据接收到的测定数据生成散布图340时,进一步判定散布图340上的粒子分布是否在纵向上被压缩,由此判定在成为对象的分析装置20中是否使用了纯正的试剂以外的试剂。由此,能够自动地判定是否使用了纯正的试剂以外的试剂。另外,在判定结果显示于显示部40时,监视担当者能够在视觉上迅速地掌握试剂的异常。此外,控制部31也可以不根据接收到的测定数据生成散布图340,而通过针对测定数据进行数据处理来判定粒子分布的荧光强度是否被压缩。另外,控制部31也可以代替从分析装置20接收测定数据,而仅接收基于测定数据的散布图340的图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