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储罐底板腐蚀漏磁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35494发布日期:2019-05-22 03:09阅读:158来源:国知局
一种储罐底板腐蚀漏磁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检测装置领域,尤其是一种储罐底板腐蚀漏磁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储罐作为石油、化工行业存储介质的一种静设备,应用广泛,但是,在应用时,储罐底板较易发生电化学腐蚀,腐蚀程度要比罐壁严重,有时甚至会产生腐蚀穿孔而出现漏油的现象。罐底不易检查修理,又是容易发生腐蚀的部位,底板焊接时焊缝附近的防腐涂料又往往被烧掉,这就更增加了腐蚀的严重性。罐体除焊缝附近较易腐蚀外,周边的也容易受腐蚀的部位,罐体四周如果没有用沥青很好封住,雨水或顺管壁留下的滴水很容易侵入罐底的周边部位,使它形成有利的腐蚀条件。从实际情况来看,罐底底板的腐蚀情况是最常见的,也是最严重的,据有关的资料调查分析,在原油储罐因腐蚀漏油而造成的罐停运中,底板腐蚀占76.4%。

漏磁无损检测法具有检测精度高、速度快的优点,是目前储罐检修前缺陷定位的主要方法,漏磁无损检测法具有检测精度高、速度快的优点,是目前储罐检修前缺陷定位的主要方法,但还是存在一些缺陷,如由于检测小车与被检测底板之间存在着磁吸力而造成检测小车转弯难的问题,从而降低漏磁检测器检测效率。

申请号为cn201510716544.2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储罐底板腐蚀漏磁检测装置,包括检测小车,磁化机构和检测机构,所述的检测小车包括框形车架和扶手架,框形车架的前端两端安装有定位轮,框形车架的后端向上弯折形成竖直车背,车背的后端固定连接有上支撑板和下支撑板,所述的检测小车还包括与上支撑板和下支撑板转动连的转轴,转轴的下端穿过下支撑板与转向轮相连,所述的扶手架固定连接在上平板与下平板之间的转轴上;所述的磁化机构包括与框型车架固定相连的衔铁和紧贴于衔铁两端下部的磁铁;所述的检测机构包括置于两个磁铁中间用于检测底板的探头,固定于上支撑板上的数据采集器和安装于扶手架上的便携机,探头上的导线与数据采集器相连,数据采集器与便携机相连,结构简单紧凑,行走灵活,转向方便,漏磁检测装置的检测效率得到提高。

但是其体积较大,且由于磁化装置与底板之间的吸引力很大,通过控制转向轮的方向也难以实现有效的快速换向,且由于换向时,左右轮同时转向的话,需要的转向半径较大,会造成工作效率降低的同时导致漏检面积比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储罐底板腐蚀漏磁检测装置,可以实现快速换向且转向半径较小。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储罐底板腐蚀漏磁检测装置,包括检测装置本体,本发明还包括:

换向机构,其包括中部铰接在所述本体上的转向手柄、一端铰接在所述转向手柄的一侧的第一驱动齿条和一端铰接在所述转向手柄另一侧的第二驱动齿条,所述第一驱动齿条和所述第二驱动齿条均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检测装置本体内,所述第一驱动齿条和所述第二驱动齿条均包括第一动力齿条和第二动力齿条,所述第一动力齿条和所述第二动力齿条彼此错位设置;

转向装置,其包括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检测装置本体内的驱动齿轮、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检测装置本体内的转向齿条和转向连杆,其中,

所述驱动齿轮包括与所述第一驱动齿条相啮合的左驱动齿轮、与所述第二驱动齿条相啮合的右驱动齿轮,所述左驱动齿轮和右驱动齿轮均包括与所述第一动力齿条相啮合的第一驱动齿轮、与所述第二动力齿条相啮合的第二驱动齿轮和用于驱动所述转向齿条移动的第三驱动齿轮,所述第一驱动齿轮和所述第二驱动齿轮的齿数不同;

所述转向齿条包括分别于所述左驱动齿轮的第三驱动齿轮和所述右驱动齿轮的第三驱动齿轮相啮合的第一转向齿条和第二转向齿条;

所述转向连杆包括均呈v字形结构的第一转向连杆和第二转向连杆,所述第一转向连杆上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二转向连杆上开设有第二滑槽,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呈内八字形布置,朝向前进方向的一端开口较大,所述第一转向齿条上设置有能够在所述第一滑槽内滑动的滑杆,所述第二转向齿条上设置有能够在所述第二滑槽内滑动的滑杆,所述第二转向连杆一端连接至检测装置本体前端的左轮上,其中部铰接在检测装置本体上;所述第二转向连杆的一端连接至检测装置本体前端的右轮上,其中部铰接在检测装置本体上。

更优地,所述检测装置本体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开设有用于收纳所述转向手柄的转向槽,所述转向手柄的两端均通过所述转向槽延伸至所述壳体外部。

更优地,所述检测装置本体内开设有用于容纳所述第一驱动齿条和所述第二驱动齿条的驱动滑道,所述第一驱动齿条和所述第二驱动齿条均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驱动滑道内。

更优地,所述第一驱动齿轮、所述第二驱动齿轮和所述第三驱动齿轮为一体成型。

更优地,所述检测装置本体内开设有用于容纳所述转向齿条的转向滑道,所述转向齿条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转向滑道内。

更优地,所述转向手柄通过阻尼转轴设置在所述检测装置本体上。

本发明提供一种储罐底板腐蚀漏磁检测装置,通过换向机构带动转向齿条转动,转向齿条带动转向连杆转动,转向连杆带动左轮和右轮转动,且由于第一驱动齿轮和第二驱动齿轮的齿数不同,因此其带动第三驱动齿轮进而最终带动转向齿条的移动距离也不同,而由于第一动力齿条和第二动力齿条错位设置,因此在驱动齿条上下运动时,每个驱动齿轮只会收到第一动力齿条或第二动力齿条其中一个驱动,且两个驱动齿轮的转向相反,因此就会造成左轮和右轮的转向相同但是转向速度不同,转向速度快的轮子会形成较小的转向半径从而带动转向慢的轮子快速转向。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换向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转向装置的工作示意图一;

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转向装置的工作示意图二;

图5是根据本发明的转向装置的工作示意图三。

附图标记:10、壳体;11、驱动电机;12、支撑轮;13、驱动壳;20、换向机构;21、转向手柄;22、驱动齿条;221、第一动力齿条;222、第二动力齿条;23、驱动齿轮;231、第一驱动齿轮231;232、第二驱动齿轮232;233、第三驱动齿轮233;31、转向齿条;311、第一转向齿条;312、第二转向齿条;32、转向连杆;321、第一转向连杆;322、第二转向连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用于揭露本发明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发明。以下描述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型。

如图1-5所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一种储罐底板腐蚀漏磁检测装置,包括检测装置本体,检测装置本体包括一壳体10和设置在壳体10底部的驱动壳13,驱动壳13前端设置有前驱动轮、后端设置有支撑轮12,前驱动轮包括位于左边的左轮和位于右边的右轮,驱动壳13上方设置有驱动电机11,驱动电机11通过第一锥齿轮带动同轴设置在输出轴上的第二锥齿轮带动输出轴转动,输出轴的两端通过联轴器驱动连接至左轮和右轮,以带动左轮和右轮转动,并可以保证左轮和右轮方向发生变化的情况下依然可以带动左轮和右轮转动。此部分为现有技术,可参考汽车前驱结构。

本发明还包括:

换向机构20,其包括中部铰接在所述本体上的转向手柄21、一端铰接在所述转向手柄21的一侧的第一驱动齿条22和一端铰接在所述转向手柄21另一侧的第二驱动齿条22,所述第一驱动齿条22和所述第二驱动齿条22均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检测装置本体内,所述第一驱动齿条22和所述第二驱动齿条22均包括第一动力齿条221和第二动力齿条222,所述第一动力齿条221和所述第二动力齿条222彼此错位设置;

转向装置,其包括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检测装置本体内的驱动齿轮23、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检测装置本体内的转向齿条31和转向连杆32中,

所述驱动齿轮23包括与所述第一驱动齿条22相啮合的左驱动齿轮、与所述第二驱动齿条22相啮合的右驱动齿轮,所述左驱动齿轮和右驱动齿轮均包括与所述第一动力齿条221相啮合的第一驱动齿轮231、与所述第二动力齿条222相啮合的第二驱动齿轮232和用于驱动所述转向齿条31移动的第三驱动齿轮233,所述第一驱动齿轮231和所述第二驱动齿轮232的齿数不同;

所述转向齿条31包括分别于所述左驱动齿轮的第三驱动齿轮233和所述右驱动齿轮的第三驱动齿轮233相啮合的第一转向齿条311和第二转向齿条312;

所述转向连杆包括均呈v字形结构的第一转向连杆321和第二转向连杆322,所述第一转向连杆321上开设有第一滑槽3211,所述第二转向连杆322上开设有第二滑槽3221,第一滑槽3211和第二滑槽3221呈内八字形布置,朝向前进方向的一端开口较大,所述第一转向齿条311上设置有能够在所述第一滑槽3221内滑动的滑杆,所述第二转向齿条312上设置有能够在所述第二滑槽3221内滑动的滑杆,所述第二转向连杆322一端连接至检测装置本体前端的左轮上,其中部铰接在检测装置本体上;所述第二转向连杆322的一端连接至检测装置本体前端的右轮上,其中部铰接在检测装置本体上。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10上开设有用于收纳所述转向手柄21的转向槽,所述转向手柄21的两端均通过所述转向槽延伸至所述壳体10外部。

进一步地,所述检测装置本体内开设有用于容纳所述第一驱动齿条22和所述第二驱动齿条22的驱动滑道,所述第一驱动齿条22和所述第二驱动齿条22均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驱动滑道内。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驱动齿轮231、所述第二驱动齿轮232和所述第三驱动齿轮233为一体成型。

进一步地,所述检测装置本体内开设有用于容纳所述转向齿条31的转向滑道,所述转向齿条31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转向滑道内。

进一步地,所述转向手柄21通过阻尼转轴设置在所述检测装置本体上。

本发明在工作时,手握住转向手柄21,由于转向手柄21通过阻尼转轴铰接在壳体10的侧壁上,因此转向手柄21不会轻易的发生偏转,转向手柄21向一侧发生偏转时,以向右转向为例,右手一侧下压,左手同步会上抬,此时第一驱动齿条22向下运动,而第一驱动齿条22向下运动时,第二动力齿条222带动第二驱动齿轮232转动,而第一动力齿条221由于和第二动力齿条222错位设置,因此此时第一驱动齿轮231和第一动力齿条221之间由于缺乏齿条与齿轮的啮合而不会发生转动,因此此时是第二动力齿条222带动第三驱动齿轮233转动进而带动第一转向齿条311移动最终带动第一转向连杆321带动左轮转动;而此过程中第二驱动齿条22向上移动,此时第一动力齿条221与第一驱动齿轮231啮合,带动第一驱动齿轮231转动,而第二动力齿条222与第二驱动齿轮232之间没有齿轮啮合,因此此时是第一驱动齿轮231带动第三驱动齿轮233转动进而带动第二转向齿条312移动最终带动第二转向机构带动右轮转动,且由于第一驱动齿轮231与第二驱动齿轮232的齿数不同,因而两侧的轮子的转动速度不一致,转动方向相一致的一侧的轮子转动速度快,另一侧慢,而如果要保证转向半径最小,最优的是使一侧的a轮子不动,另一侧b轮子以a轮子为中心点转动,而本发明正是采用这一原理,转动快的轮子由于轮子的转动方向和检测装置的转动方向不同步,因而会产生绕原地打转的趋势,因此可以减小转弯半径。

本发明提供一种储罐底板腐蚀漏磁检测装置,通过换向机构20带动转向齿条31转动,转向齿条31带动转向连杆32,转向连杆带动左轮和右轮转动,且由于第一驱动齿轮231和第二驱动齿轮232的齿数不同,因此其带动第三驱动齿轮233进而最终带动转向齿条31的移动距离也不同,而由于第一动力齿条221和第二动力齿条222错位设置,因此在驱动齿条22上下运动时,每个驱动齿轮23只会受到第一动力齿条221或第二动力齿条222其中一个驱动,且两个驱动齿轮23的转向相反,因此就会造成左轮和右轮的转向相同但是转向速度不同,转向速度快的轮子会形成较小的转向半径从而带动转向慢的轮子快速转向。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内。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