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快速测定肉类中三聚氰胺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849860发布日期:2019-06-11 22:06阅读:50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检测领域,具体为一种快速测定肉类中三聚氰胺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在2008年9月,多数国内知名品牌奶粉发现被三聚氰胺污染。国家立刻采取相应措施,在2008年10月初出台了原料乳和乳制品中三聚氰胺检测国家标准。对于食品和饲料中三聚氰胺检测研究主要集中于近年,一些不法分子利用现行蛋白含量分析的漏洞,为了提高饲料和食品检出中蛋白质的含量而向其中恶意添三聚氰胺,对社会造成了恶劣的影响。

现有技术中用于测定三聚氰胺的分析方法主要为高效液相色谱法、液相色谱质谱法和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其中以高效液相色谱法的使用最为普遍。然而,上述用于测定三聚氰胺的分析方法存在如下缺点:上述分析检测的过程较为复杂,对实验室条件的要求较高。并且,传统的检测方法多为定量检测,而定量检测不仅耗时长,不利于针对大批量样品进行检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快速测定肉类中三聚氰胺的方法,该方法具有操作简单以及可快速检测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快速测定肉类中三聚氰胺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三聚氰胺的定性检测

(1.1)将待测的肉类样品匀浆,得到浆液;

(1.2)在得到的浆液中加入蛋白沉淀剂和除脂剂,净化反应完成后,经冷冻离心处理,过滤,得到纯化液;

(1.3)在纯化液中加入由磁性复合材料制成的吸附剂,超声处理20~30min,得到固液混合物;

(1.4)采用磁性物质对固液混合物中的固体吸附剂进行分离,得到吸附有吸附质的吸附剂以及余液;

(1.5)采用酸化乙腈洗脱附着有吸附质的吸附剂,得到洗脱液以及固体吸附剂;余液弃去;

(1.6)所述洗脱液经旋蒸至干,得到残渣;固体吸附剂经纯净水清洗回收;

(1.7)取残渣,用富集剂复溶,过滤,得到滤出液;

(1.8)在得到的滤出液中,依次加入甲醛、无机碱,摇匀溶解后在60~80℃的条件下反应60~90min,得到待测试液;

(1.9)在待测试液中加入测试药品,测试药品显象,则表明肉类样品中含有三聚氰胺;否则,表明肉类样品中不含有三聚氰胺。

作为优选,在步骤(1.7)中,富集剂选自乙二醇或吡啶的任意一种。

作为优选,在步骤(1.8)中,无机碱选自氢氧化钾、氢氧化铜以及碳酸钠中的任意一种。

作为优选,在步骤(1.8)中,反应温度为75℃,反应时间为80min。

作为优选,在步骤(1.9)中,无机碱选自氢氧化钾或碳酸钠的任意一种,则:测试药品选用金属钠或金属钾。

作为优选,在步骤(1.9)中,无机碱选自氢氧化铜,则:测试药品选用碘化钾。

作为优选,在步骤(1.2)中,蛋白沉淀剂选自乙腈、丙酮中的任意一种;除脂剂选自正己烷以及c18中的任意一种。

作为优选,在步骤(1.3)中,吸附剂选自壳聚糖和纳米fe3o4的交联产物、cofe2o4-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中的任意一种。

作为优选,交联剂选自戊二醛、甲醛、环氧氯丙烷、β-环糊精中的任意一种,或是它们的混合物。

作为优选,在步骤(1.9)之后,还包括步骤(2),所述步骤(2)为:

(2)三聚氰胺的定量检测

(2.1)在得到的残渣中,加入缓冲溶液复溶,加入抗菌剂,并先后加入衍生化试剂与内标溶液,振荡至反应完成,过滤,并定容至1ml,得到可上机分析的待检测物;

其中,抗菌剂选自二氧化钛、二氧化锌或壳聚糖中的至少一种。

作为优选,壳聚糖和纳米fe3o4的交联产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01、将壳聚糖浸没在交联剂中,并不断搅拌,持续60~120min,过滤,得到吸附有交联剂的壳聚糖;

s02、在吸附有交联剂的壳聚糖中加入纳米fe3o4,于60~80℃的温度条件下,不断搅拌30~50min,即得到壳聚糖和纳米fe3o4的交联产物。

作为优选,在步骤(2.1)中,缓冲溶液是0.1mol/l三乙胺-碳酸缓冲溶液。

作为优选,衍生化试剂是10mg/l的2-硝基苯甲醛二甲亚砜溶液。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在本发明中,肉类样品经提取剂的提取,以析出其内部含有的三聚氰胺、脂类以及蛋白质等组分。并且提取液经除脂和除蛋白处理,净化后得到纯化液。纯化液为三聚氰胺和提取剂的混合物,其中含有的少量杂质可忽略。纯化液通过吸附剂的吸附,可将三聚氰胺富集。因此,在得到的残渣中有三聚氰胺,也有其他的杂质,为了进一步净化杂质,残渣可采用富集剂复溶,使得三聚氰胺以较高浓度的形式存在。在得到较为纯净的三聚氰胺溶液后,通过反应,且采用测试药品的检测,使其显象。则,技术人员即可根据显象定性得出样本中是否含有三聚氰胺。通过上述方法对样本中的溶液进行定性检测,可加快实验人员对肉类样本质量的筛选,使得检测效率更高。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快速测定肉类中三聚氰胺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三聚氰胺的定性检测

(1.1)将待测的肉类样品匀浆,得到浆液。

(1.2)在得到的浆液中加入乙腈和正己烷,净化反应完成后,经冷冻离心处理,过滤,得到纯化液。除去蛋白质和脂肪可进一步对提取液进行净化。

(1.3)在纯化液中加入cofe2o4-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超声处理25min,得到固液混合物。

(1.4)采用磁性物质对cofe2o4-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进行分离,得到吸附有吸附质的cofe2o4-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以及余液。

(1.5)采用酸化乙腈洗脱附着有吸附质的cofe2o4-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得到洗脱液以及cofe2o4-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余液弃去。

(1.6)所述洗脱液经旋蒸至干,得到残渣;cofe2o4-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经纯净水清洗回收。

(1.7)取残渣,用乙二醇复溶,过滤,得到滤出液。此处选用乙二醇的原因在于,三聚氰胺在乙二醇中的溶解度很高,可起到富集的作用。

(1.8)在得到的滤出液中,依次加入甲醛、氢氧化钾,摇匀溶解后在75℃的条件下反应80min,得到待测试液。由于氢氧化钾在乙二醇中也是可以溶解的,故可是整个反应体系呈现碱性,反应原理如下式:

(1.9)在待测试液中加入金属钠,测试药品显象,如果产生气泡则表明肉类样品中含有三聚氰胺;否则,未产生气泡表明肉类样品中不含有三聚氰胺。

实施例2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做进一步阐述:

当实施例1中得到的结果为:肉类样品中含有三聚氰胺。则需要进行如下步骤:

在实施例1步骤(1.6)中得到的残渣中,加入0.1mol/l三乙胺-碳酸缓冲溶液复溶,加入壳聚糖,并先后加入衍生化试剂与内标溶液,振荡至反应完成,过滤,并定容至1ml,得到可上机分析的待检测物。壳聚糖的作用在于,可起到抑菌的作用,防止样本溶液中的杂质滋生微生物,从而影响检测结果。且壳聚糖较难溶于一般的溶剂,可通过过滤除去,不会影响检测结果。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