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水冷电机生产的外壳气密性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55599发布日期:2019-08-17 01:34阅读:248来源:国知局
用于水冷电机生产的外壳气密性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电机壳体防漏检测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水冷电机生产的外壳气密性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由于传统的风冷电机的噪声较大、散热效果容易受环境和使用时间推移所影响,并且不能在潜水状态下使用,因此人们在电机稳定性要求较高或使用环境较为恶劣的情况下多采用水冷电机替代风冷电机。目前的水冷电机结构多为在电机壳体内开设水冷通道,并将水冷通道布满电机内部以满足冷却效果。

但是,水冷电机在量产过程中,密封性能参差不齐,在投入使用后经常出现翻工、翻修的情况,大大影响了后期使用体验以及效率,也加大了生产、维修所需要的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检测电机外壳密封性的用于水冷电机生产的外壳气密性检测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水冷电机生产的外壳气密性检测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设有检测机构和输送机构,所述检测机构和输送机构相配合,所述箱体顶部设有第一开口;通过上述检测机构的设置,可以有效的对水冷电机外壳进行气密性的检测,以便于对量产后的水冷电机外壳进行筛选,避免水冷电机外壳的泄漏而影响使用体验及效率,提高了水冷电机外壳的实用性,而上述输送机构用于对水冷电机外壳进行输送,实现了对水冷电机外壳输送的自动化,提高了对水冷电机外壳的输送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检测机构包括设于箱体内的检测箱、设于检测箱内的输气装置及与输气装置相配合的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与输送机构相连接,所述检测箱顶部设有第二开口;通过上述对于检测机构的结构设置,可以将水冷电机外壳通过固定装置进行固定,避免水冷电机外壳的脱落,且便于对水冷电机外壳进行气密性检测,提高检测的准确率,输气装置可将气体通过固定装置通入水电机外壳中,以便于对水冷电机外壳进行气密性的检测。

进一步的,所述输送机构包括与固定装置连接的横移装置和与横移装置相配合的升降装置,所述横移装置设于升降装置上,所述升降装置设于检测箱外;通过上述对于输送机构的设置,可以有效的将水冷电机外壳通过横移装置和升降装置的配合进行输送,使得水冷电机外壳的气密性检测可以实现自动化的运行,提高了水冷电机外壳的气密性检测的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输气装置包括设于检测箱底部的储泵腔、设于储泵腔内的气泵及设于检测箱内的插接管,所述插接管与气泵上的输气管相连通,所述插接管穿设于检测箱的底部;通过上述输气装置的设置,使得储泵腔内的气泵可以直接将气体通入插接管内,而上述插接管的设置,用于输送气体进入水冷电机外壳内,同时可以避免检测箱内的液体倒流进入输气管内,而造成气泵的损坏。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装置包括与水冷电机外壳底部密封配合的第一连接座和与水冷电机外壳顶部密封配合的第二连接座,所述第一连接座的底部设有与插接管密封配合的通气管,所述第二连接座通过一连接块与横移装置固定连接;通过上述第一连接座和第二连接座的设置,可以有效的将水冷电机外壳固定在输送机构上,并将水冷电机外壳上的水冷腔内的一端进行封堵,另一端通过第一连接座可以直接通过气泵导入气体,以便于对水冷电机外壳进行有效的气密性检测。

进一步的,所述横移装置包括与升降装置活动连接的壳体、设于壳体内的第一驱动电机及设于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的第一螺杆,所述第一螺杆的两侧分别固设有滑杆,所述滑杆上分别设有与固定装置连接的滑块;通过上述对于横移装置的设置,可以有效的实现对滑块进行横向移动的效果,从而可以通过连接块带动第二连接座进行横向移动,继而可以驱动水冷电机外壳实现横向移动,以便于将水冷电机外壳移动至检测箱内,亦或检测完毕后将水冷电机外壳移动至箱体外部,提高了水冷电机外壳的输送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升降装置包括设于箱体底部的第二驱动电机、与第二驱动电机固定连接的第二螺杆、与第二螺杆啮合连接的第三螺杆,所述第二螺杆和第三螺杆的底部分别设有第一传动齿轮和第二传动齿轮,所述壳体的侧壁套设于第二螺杆和第三螺杆上;通过上述对于升降装置的结构设置,使得横移机构中的壳体可以套设在第二螺杆和第三螺杆上,以实现壳体的升降移动,从而可以带动横移装置实现纵向的升降移动,以便于更有效的对水冷电机外壳进行输送,提高了水冷电机外壳的输送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插接管内设有通气阀组,所述插接管的顶部呈漏斗状,所述通气阀组包括设于插接管顶部的筛板、设于筛板底部的支持柱、设于筛板下方的限位块及设于限位块底部的阻挡块,所述阻挡块底部设有与支持柱底部的一密封块相配合的密封槽,所述密封块底部呈弧状设置,所述限位块中部的内壁上嵌设有多个通过一挡片固定的滚珠;通过上述通气阀组的设置,可以有效避免检测箱内的水流倒流至插接管内,导致气泵中积水而无法工作,甚至造成气泵的损坏,上述漏斗状的结构设置,可以对通气管起到导向的作用,让通气管可以更准确的插入插接管内,同时插接管顶部的内壁上设有第三密封垫,用于加强通气管与插接管之间的密封性,避免水流的渗入,加强气体通入水冷电机外壳上的水冷腔的效果,提高对水冷电机外壳的气密性检测的准确率,而上述滚珠的设置,可以有效的减少限位块与支持柱之间的摩擦力,延长部件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座内部设有与通气管连接的通气腔,所述通气腔顶部设有多个与水冷电机外壳上的进水孔相配合的送气管,所述送气管的侧壁上套设有上薄下厚的第一密封垫,所述第一连接座的中部设有与水冷电机外壳中部的空腔相配合的突起部,所述突起部的侧壁上设有第二密封垫,所述第一连接座的两侧分别设有与水冷电机外壳的外壁相配合的第一弹性压块,所述第一弹性压块的侧壁上设有嵌入第一连接座内的第一压缩弹簧;通过上述通气腔的设置,可以有效的实现对气体的导向输送,可以将气体分别输送至各个水冷腔内,上述第一密封垫的设置,使得送气管插入水冷电机外壳的水冷腔内更加的省力,且可以加强送气管和水冷腔之间的密封性,以便于更有效的将气体导入水冷腔内进行气密性的检测,同时可以增加送气管外壁和水冷腔内壁之间的摩擦力,避免水冷电机外壳轻易的从送气管上脱离,加强了送气管外壁和水冷腔内壁之间的结构稳定性,而第二密封垫的设置,可以有效加强第一连接座的突起部和水冷电机外壳中部的空腔之间的摩擦力,加强对水冷电机外壳的固定力,提高结构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连接座的底部设有多个与水冷电机外壳的出水口相配合的突起块,所述突起块的顶部呈弧状设置,所述第二连接座的两侧设有分别与水冷电机外壳的内壁和外壁相配合的第二弹性压块,所述第二弹性压块的侧壁上设有嵌入第二连接座内的第二压缩弹簧;通过上述第二连接座的设置,可以有效的对水冷电机外壳的出水口进行封堵,以便于更有效的对水冷电机外壳进行气密性的检测,而上述杜尔弹性压块的设置,可以加强对水冷电机外壳的夹持力,可以有效避免水冷电机外壳发生脱落,加强结构的稳定可靠性,而上述突起块的设置,可以加强水冷电机外壳的出水口的密闭性,可以有效加强对水冷电机外壳的气密性。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本用于水冷电机生产的外壳气密性检测装置通过上述检测机构和输送机构的设置,可以有效的实现对水冷电机外壳自动化输送以及对水冷电机外壳的气密性的检测,从而可以保证水冷电机外壳的密封性,减少水冷电机的返工检修,提高水冷电机的使用体验,降低了生产维修所需的成本,非常的实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固定装置与水冷电机外壳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的插接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的横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2中的a处的结构放大图。

图6为图2中的b处的结构放大图。

图7为图2中的c处的结构放大图。

图8为图3中的d处的结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8所示,一种用于水冷电机生产的外壳气密性检测装置,包括箱体1,所述箱体1内设有检测机构和输送机构,所述检测机构和输送机构相配合,所述箱体1顶部设有第一开口11,通过上述检测机构的设置,可以有效的对水冷电机外壳12进行气密性的检测,以便于对量产后的水冷电机外壳12进行筛选,避免水冷电机外壳12的泄漏而影响使用体验及效率,提高了水冷电机外壳12的实用性,而上述输送机构用于对水冷电机外壳12进行输送,实现了对水冷电机外壳12输送的自动化,提高了对水冷电机外壳12的输送效率;当在对水冷电机外壳进行检测的时候,检测箱2内注满无色酚酞溶液,可以通过第一开口11和第二开口21对检测箱2内的水冷电机外壳进行观察,在水冷电机外壳12内通入氨气,当无色酚酞溶液发生变成红色的现象时,说明水冷电机外壳上有漏洞,需返工重新检修,而当无色酚酞溶液未变色时,说明水冷电机外壳的气密性很好,无漏洞,便无需返工检修,可以使用,观察完毕后,可更换新的溶液继续反应观察,提高了水冷电机外壳12气密性检测的精确度,上述气体与溶液混合发生反应,其中的气体和溶液不仅限于本实施例中的材料,也可采用其他气体与溶液,只要气体与溶液混合发生肉眼可见的反应,便属于本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所述检测机构包括设于箱体1内的检测箱2、设于检测箱2内的输气装置及与输气装置相配合的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与输送机构相连接,所述检测箱2顶部设有第二开口21,通过上述对于检测机构的结构设置,可以将水冷电机外壳12通过固定装置进行固定,避免水冷电机外壳12的脱落,且便于对水冷电机外壳12进行气密性检测,提高检测的准确率,输气装置可将气体通过固定装置通入水电机外壳12中,以便于对水冷电机外壳12进行气密性的检测;当检测水冷电机外壳12时,输送机构将通过固定装置固定的水冷电机外壳12置入检测箱2内,输气装置将气体通入水冷电机外壳12上的水冷腔内,根据观察无色酚酞溶液是否发生变色,来检测水冷电机外壳是否具有漏洞。

所述输送机构包括与固定装置连接的横移装置和与横移装置相配合的升降装置,所述横移装置设于升降装置上,所述升降装置设于检测箱2外,通过上述对于输送机构的设置,可以有效的将水冷电机外壳12通过横移装置和升降装置的配合进行输送,使得水冷电机外壳12的气密性检测可以实现自动化的运行,提高了水冷电机外壳12的气密性检测的效率;横移装置控制水冷电机外壳12的横向左右移动,升降装置控制水冷电机外壳12的纵向上下移动。

所述输气装置包括设于检测箱2底部的储泵腔22、设于储泵腔22内的气泵23及设于检测箱2内的插接管24,所述插接管24与气泵23上的输气管相连通,所述插接管24穿设于检测箱2的底部,通过上述输气装置的设置,使得储泵腔22内的气泵23可以直接将气体通入插接管24内,而上述插接管24的设置,用于输送气体进入水冷电机外壳12内,同时可以避免检测箱2内的液体倒流进入输气管内,而造成气泵23的损坏;上述储泵腔22用于存取气泵23,气泵23抽取气体通过输气管充入插接管24内,插接管24将气体充入第一连接座31内,从而将气体充入水冷电机外壳12内,实现气密性的检测。

所述固定装置包括与水冷电机外壳12底部密封配合的第一连接座31和与水冷电机外壳12顶部密封配合的第二连接座32,所述第一连接座31的底部设有与插接管24密封配合的通气管311,所述第二连接座32通过一连接块321与横移装置固定连接,通过上述第一连接座31和第二连接座32的设置,可以有效的将水冷电机外壳12固定在输送机构上,并将水冷电机外壳12上的水冷腔内的一端进行封堵,另一端通过第一连接座31可以直接通过气泵23导入气体,以便于对水冷电机外壳12进行有效的气密性检测;上述第一连接座31固定在水冷电机外壳12的底部,用以连接插接管24,上述第二连接座32固定在水冷电机外壳12的顶部,与固定装置连接。

所述横移装置包括与升降装置活动连接的壳体4、设于壳体4内的第一驱动电机41及设于第一驱动电机41的输出轴上的第一螺杆42,所述第一螺杆42的两侧分别固设有滑杆43,所述滑杆43上分别设有与固定装置连接的滑块44,通过上述对于横移装置的设置,可以有效的实现对滑块44进行横向移动的效果,从而可以通过连接块321带动第二连接座32进行横向移动,继而可以驱动水冷电机外壳12实现横向移动,以便于将水冷电机外壳12移动至检测箱2内,亦或检测完毕后将水冷电机外壳12移动至箱体1外部,提高了水冷电机外壳12的输送效率;第一驱动电机41驱动第一螺杆42进行转动,滑块44套设于第一螺杆42上,滑块44与第一螺杆42相啮合,通过滑杆43的固定限位,使得第一螺杆42的旋转带动滑块44实现横向移动的效果。

所述升降装置包括设于箱体1底部的第二驱动电机51、与第二驱动电机51固定连接的第二螺杆52、与第二螺杆52啮合连接的第三螺杆53,所述第二螺杆52和第三螺杆53的底部分别设有第一传动齿轮521和第二传动齿轮531,所述壳体4的侧壁套设于第二螺杆52和第三螺杆53上,通过上述对于升降装置的结构设置,使得横移机构中的壳体4可以套设在第二螺杆52和第三螺杆53上,以实现壳体4的升降移动,从而可以带动横移装置实现纵向的升降移动,以便于更有效的对水冷电机外壳12进行输送,提高了水冷电机外壳12的输送效率;上述第二驱动电机51带动第二螺杆52转动,第二螺杆52通过第一传动齿轮521带动第二传动齿轮531转动,第二传动齿轮531从而带动第二螺杆52转动,从而实现壳体4的上下升降移动。

所述插接管24内设有通气阀组,所述插接管24的顶部呈漏斗状,所述通气阀组包括设于插接管24顶部的筛板241、设于筛板241底部的支持柱242、设于筛板241下方的限位块243及设于限位块243底部的阻挡块244,所述阻挡块244底部设有与支持柱242底部的一密封块245相配合的密封槽246,所述密封块245底部呈弧状设置,所述限位块243中部的内壁上嵌设有多个通过一挡片固定的滚珠2431,通过上述通气阀组的设置,可以有效避免检测箱体1内的水流倒流至插接管24内,导致气泵23中积水而无法工作,甚至造成气泵23的损坏,上述漏斗状的结构设置,可以对通气管311起到导向的作用,让通气管311可以更准确的插入插接管24内,同时插接管24顶部的内壁上设有第三密封垫247,用于加强通气管311与插接管24之间的密封性,避免水流的渗入,加强气体通入水冷电机外壳12上的水冷腔的效果,提高对水冷电机外壳12的气密性检测的准确率,而上述滚珠2431的设置,可以有效的减少限位块243与支持柱242之间的摩擦力,延长部件的使用寿命;当对水冷电机外壳12进行检测时,通气管311插入插接管24内,筛板241受到通气管311的挤压,向下移动,筛板241带动支持柱242向下移动,支持柱242通过限位块243的导向限位,穿过阻挡块244向下移动,筛板241与限位块243之间设有一伸缩弹簧248,筛板241向下移动,伸缩弹簧同时收缩,密封块245与密封槽246分离,实现插接阀24的开启,当检测完毕后,通气管311离开插接管24,筛板241通过伸缩弹簧248的回弹向上移动,筛板241带动支持柱242向上移动,密封块245随之与密封槽246紧密贴合,实现密封,上述密封块245和第三密封垫247均采用橡胶材料制成。

所述第一连接座31内部设有与通气管311连接的通气腔312,所述通气腔312顶部设有多个与水冷电机外壳12上的进水孔相配合的送气管313,所述送气管313的侧壁上套设有上薄下厚的第一密封垫3131,所述第一连接座31的中部设有与水冷电机外壳12中部的空腔相配合的突起部314,所述突起部314的侧壁上设有第二密封垫3141,所述第一连接座31的两侧分别设有与水冷电机外壳12的外壁相配合的第一弹性压块315,所述第一弹性压块315的侧壁上设有嵌入第一连接座31内的第一压缩弹簧316,通过上述通气腔312的设置,可以有效的实现对气体的导向输送,可以将气体分别输送至各个水冷腔内,上述第一密封垫3131的设置,使得送气管313插入水冷电机外壳12的水冷腔内更加的省力,且可以加强送气管313和水冷腔之间的密封性,以便于更有效的将气体导入水冷腔内进行气密性的检测,同时可以增加送气管313外壁和水冷腔内壁之间的摩擦力,避免水冷电机外壳12轻易的从送气管313上脱离,加强了送气管313外壁和水冷腔内壁之间的结构稳定性,而第二密封垫3141的设置,可以有效加强第一连接座31的突起部和水冷电机外壳12中部的空腔之间的摩擦力,加强对水冷电机外壳12的固定力,提高结构的稳定性;上述第一密封垫3131和第二密封垫3141均采用橡胶材料制成;所述第二连接座32的底部设有多个与水冷电机外壳12的出水口相配合的突起块322,所述突起块322的顶部呈弧状设置,所述第二连接座32的两侧设有分别与水冷电机外壳12的内壁和外壁相配合的第二弹性压块323,所述第二弹性压块323的侧壁上设有嵌入第二连接座32内的第二压缩弹簧324,通过上述第二连接座32的设置,可以有效的对水冷电机外壳12的出水口进行封堵,以便于更有效的对水冷电机外壳12进行气密性的检测,而上述第二弹性压块323的设置,可以加强对水冷电机外壳12的夹持力,可以有效避免水冷电机外壳12发生脱落,加强结构的稳定可靠性,而上述突起块322的设置,可以加强水冷电机外壳12的出水口的密闭性,可以有效加强对水冷电机外壳12的气密性;上述第一连接座31和第二连接座32可直接插入水冷电机外壳12上对水冷电机外壳12进行气密性的检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