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饮用水检测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8086352发布日期:2019-07-06 10:32阅读:767来源:国知局
一种饮用水检测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水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饮用水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饮用水是指可以不经处理、直接供给人体饮用的水。水是体液的主要组成部分,是构成细胞、组织液、血浆等的重要物质。水作为体内一切化学反应的媒介,是各种营养素和物质运输的平台。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于饮用水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是,目前在对饮用水进行检测时,无法直观的获得水分子结构中的各项组分和含量,也无法快速准确的对饮用水的性能进行检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饮用水检测方法,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在对饮用水进行检测时,无法直观的获得水分子结构中的各项组分和含量,也无法快速准确的对饮用水的性能进行检测的技术问题,达到了能够对饮用水进行多项检测,操作简便,方法简单,降低成本,检测精度高的技术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饮用水检测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根据预设要求采集饮用水样品;对所述饮用水样品进行过滤,分别获得悬浮物质和沉淀物质;根据原子吸收法检测所述悬浮物质和所述沉淀物质中的重金属含量;对所述饮用水样品进行核磁共振,获得水分子的半幅宽度值,并与第一标准值进行对比;采用量子医学检测所述饮用水样品对于用户的免疫值,并与第二标准值进行对比;根据微生物快速检测方法,检测所述饮用水样品中微生物的含量,并与第三标准值进行对比。

优选的,采用ph计检测所述饮用水样品的ph值,对比所述ph值是否处于7.5~8的范围内。

优选的,所述第一标准值为70~90hz。

优选的,所述第二标准值为大于7500。

优选的,所述第三标准值为0.60mg/l~0.9mg/l。

优选的,所述重金属包括砷、汞、铬、铅、镉、硒。

优选的,所述根据微生物快速检测方法,检测所述饮用水样品中微生物的含量,还包括:每相隔一预定时间检测所述饮用水样品的电导率,并获得电导率的变化曲线;将所述电导率的变化曲线与标准曲线进行对比,获得所述饮用水样品中微生物的含量。

优选的,所述预设时间为5-8min。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一种或多种技术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饮用水检测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根据预设要求采集饮用水样品;对所述饮用水样品进行过滤,分别获得悬浮物质和沉淀物质;根据原子吸收法检测所述悬浮物质和所述沉淀物质中的重金属含量;对所述饮用水样品进行核磁共振,获得水分子的半幅宽度值,并与第一标准值进行对比;采用量子医学检测所述饮用水样品对于用户的免疫值,并与第二标准值进行对比;根据微生物快速检测方法,检测所述饮用水样品中微生物的含量,并与第三标准值进行对比,通过上述的多项检测项目,进一步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在对饮用水进行检测时,无法直观的获得水分子结构中的各项组分和含量,也无法快速准确的对饮用水的性能进行检测的技术问题,达到了能够对饮用水进行多项检测,操作简便,方法简单,降低成本,检测精度高的技术效果。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饮用水检测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饮用水检测方法,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在对饮用水进行检测时,无法直观的获得水分子结构中的各项组分和含量,也无法快速准确的对饮用水的性能进行检测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总体思路如下: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饮用水检测方法,通过根据预设要求采集饮用水样品;对所述饮用水样品进行过滤,分别获得悬浮物质和沉淀物质;根据原子吸收法检测所述悬浮物质和所述沉淀物质中的重金属含量;对所述饮用水样品进行核磁共振,获得水分子的半幅宽度值,并与第一标准值进行对比;采用量子医学检测所述饮用水样品对于用户的免疫值,并与第二标准值进行对比;根据微生物快速检测方法,检测所述饮用水样品中微生物的含量,并与第三标准值进行对比,从而达到了能够对饮用水进行多项检测,操作简便,方法简单,降低成本,检测精度高的技术效果。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饮用水检测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1:根据预设要求采集饮用水样品。

步骤2:对所述饮用水样品进行过滤,分别获得悬浮物质和沉淀物质。

具体而言,预设要求即为按照采集样品的标准进行取样操作,在采集到饮用水样品之后,进一步对饮用水样品进行处理,即通过对饮用水样品过滤和后续的干燥处理,然后得到悬浮物质和沉淀物质。

步骤3:根据原子吸收法检测所述悬浮物质和所述沉淀物质中的重金属含量。

进一步的,所述重金属包括砷、汞、铬、铅、镉、硒。

具体而言,为了进一步确认在悬浮物质和沉淀物质中是否包含有对人体健康有害的物质,因此,需要对悬浮物质和沉淀物质中的元素组成做以检测,此时需要采用原子吸收法来检测悬浮物质和沉淀物质中的重金属含量,其中,原子吸收法是基于待测元素的基态原子蒸汽对其特征谱线的吸收,由特征谱线的特征性和谱线被减弱的程度对待测元素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的一种仪器分析的方法。通过该方法可以检测悬浮物质和沉淀物质中重金属,如砷、汞、铬、铅、镉、硒等的含量是否满足规定要求,以避免因为存在对人体健康有害的元素,而对人们的健康造成损害。

步骤4:对所述饮用水样品进行核磁共振,获得水分子的半幅宽度值,并与第一标准值进行对比。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标准值为70~90hz。

具体而言,核磁共振是磁矩不为零的原子核,在外磁场作用下自旋能级发生塞曼分裂,共振吸收某一定频率的射频辐射的物理过程。核磁共振波谱学是光谱学的一个分支,其共振频率在射频波段,相应的跃迁是核自旋在核塞曼能级上的跃迁。因此,为了检测饮用水样品的半幅宽度值,进行核磁共振。然后将得到的半幅宽度值,与第一标准值进行对比,判断是否满足预设要求中的70~90hz,本实施例中以第一标准值为80hz作为优选。

步骤5:采用量子医学检测所述饮用水样品对于用户的免疫值,并与第二标准值进行对比。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标准值为大于7500。

具体而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用水成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也在逐渐增加,但是随之也会带来很多问题,比如有的饮用水在处理之后缺少人体必须的微量有机物,这样将会对人体的健康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因此,需要检测饮用水对于人们的免疫值,以此来降低对人们健康的危害。因此,本实施例中利用量子医学检测所采集到的饮用水样品对于用户的免疫值,然后将其与第二标准值进行对比,判断检测到的免疫值是否大于7500,当大于7500时,则说明该饮用水有利于人们的健康。

步骤6:根据微生物快速检测方法,检测所述饮用水样品中微生物的含量,并与第三标准值进行对比。

进一步的,所述第三标准值为0.60mg/l~0.9mg/l。

进一步的,所述根据微生物快速检测方法,检测所述饮用水样品中微生物的含量,还包括:每相隔一预定时间检测所述饮用水样品的电导率,并获得电导率的变化曲线;将所述电导率的变化曲线与标准曲线进行对比,获得所述饮用水样品中微生物的含量。

进一步的,所述预设时间为5-8min。

具体而言,微生物快速检测方法是根据微生物在生长过程中利用低电导率的大分子物质(如蛋白质,多肽及碳水化合物等)进行新陈代谢,生成低分子带电荷的分解物,使电导率发生变化,电信号经放大后显示并记录,最后给出相应的结果。因此,在检测饮用水样品中微生物的含量时,需要间隔检测5-8min检测一次电导率的变化,然后通过电导率的变化曲线和标准曲线进行对比计算,就可以达到快速检测微生物含量的目的。

进一步的,所述方法还包括:采用ph计检测所述饮用水样品的ph值,对比所述ph值是否处于7.5~8的范围内。

具体而言,一般的,长期饮用ph值偏酸性的水会造成人体免疫力下降,而中性的饮用水是对人体健康有益处的,故,还需要采用ph计或者其他检测ph的方法来检测所采集到的饮用水样品的ph值,然后对比ph值是否处于7.5~8的范围内,从而以达到进一步保证人们饮用该饮用水是无害的、保证人体健康的技术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一种或多种技术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饮用水检测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根据预设要求采集饮用水样品;对所述饮用水样品进行过滤,分别获得悬浮物质和沉淀物质;根据原子吸收法检测所述悬浮物质和所述沉淀物质中的重金属含量;对所述饮用水样品进行核磁共振,获得水分子的半幅宽度值,并与第一标准值进行对比;采用量子医学检测所述饮用水样品对于用户的免疫值,并与第二标准值进行对比;根据微生物快速检测方法,检测所述饮用水样品中微生物的含量,并与第三标准值进行对比,通过上述的多项检测项目,进一步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在对饮用水进行检测时,无法直观的获得水分子结构中的各项组分和含量,也无法快速准确的对饮用水的性能进行检测的技术问题,达到了能够对饮用水进行多项检测,操作简便,方法简单,降低成本,检测精度高的技术效果。

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实施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实施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