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血液分析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62928发布日期:2019-07-27 08:48阅读:139来源:国知局
一种血液分析仪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血液分析仪。



背景技术:

目前,在使用血液分析仪对crp(c反应蛋白)进行测量的过程中,血液分析仪需要吸取乳胶试剂进行检测,这类试剂通常需要存储于2-8℃的低温环境中。当前较常见的存储方式是将乳胶试剂存放于一可提供低温环境的制冷装置中并将该制冷装置设置于血液分析仪的内部。

但是,将制冷装置设置入血液分析仪内部时,由于血液分析仪内部空间有限,所以需要将制冷装置设置于血液分析仪内部较深的位置。当更换乳胶试剂时,用户需要将手伸入血液分析仪内部较深的位置进行更换操作,不利于试剂的取放,而且容易存在较高的生物污染的风险。

此外,在更换乳胶试剂的过程中,操作人员需要专门进行制冷装置的冷室门(制冷装置包括围成低温空间的冷室腔体和冷室门,乳胶试剂存放于低温空间中,冷室门开启时低温空间打开,冷室门闭合时低温空间封闭)的开闭操作,导致乳胶试剂的更换操作较为繁琐。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血液分析仪,其不仅能够更加简单、方便的进行试剂的更换操作,而且也能够降低生物污染的风险。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血液分析仪,包括外壳和制冷装置,所述制冷装置包括:

设置在所述外壳内侧的底座;

滑动的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滑动结构,所述滑动结构包括用于存储试剂并具有冷室门的冷室,所述滑动结构通过在所述底座上滑动,能够至少使所述冷室门伸出至所述外壳的外侧,以在所述外壳的外侧实现试剂在所述冷室中的取放;

与所述冷室门和所述底座均连接的开闭机构,所述开闭机构能够在所述滑动结构向所述外壳的外侧伸出的同时带动所述冷室门开启,并在所述滑动结构向所述外壳的内侧回缩的同时带动所述冷室门关闭。

优选的,上述血液分析仪中,所述滑动结构包括把手,通过所述把手能够手动驱动所述滑动结构在所述底座上滑动,以实现所述滑动结构相对于所述外壳的伸出和回缩。

优选的,上述血液分析仪中,所述冷室门通过转动实现开闭,所述开闭机构包括:

固定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导向件,所述导向件上开设有导向槽;

第一转动臂,所述第一转动臂的一端与所述冷室门连接,另一端伸入到所述导向槽中并能够随所述滑动结构的滑动在所述导向槽中移动,以使所述冷室门在所述滑动结构滑动的同时实现开闭。

优选的,上述血液分析仪中,所述导向槽包括:

相对于所述滑动结构的滑动方向倾斜设置的倾斜段;

位于所述倾斜段底端的第一水平段;

位于所述倾斜段的顶端,并能够防止所述冷室门在打开的过程中过量转动和/或过量移动的第二水平段,所述第二水平段的设置高度大于所述第一水平段的设置高度。

优选的,上述血液分析仪中,所述冷室包括所述冷室门和腔体,所述冷室门转动设置在所述腔体上,并且所述腔体上设置有在打开方向上为所述冷室门提供阻尼力的扭簧。

优选的,上述血液分析仪中,还包括对位于所述外壳内侧的所述滑动结构进行定位的定位机构。

优选的,上述血液分析仪中,所述定位机构包括:

设置在所述把手的拉力受力面上,并能够在拉力作用下旋转的旋转按键;

与所述旋转按键连接,并在所述旋转按键的带动下同步转动的第二转动臂;

设置在所述滑动结构上,并且一端与所述第二转动臂连接的杠杆,所述杠杆在所述第二转动臂的带动下转动;

与所述杠杆的另一端连接的柱销,所述柱销在所述杠杆的带动下轴向移动;

开设在所述底座上的第一定位孔,所述柱销通过轴向移动能够进出所述第一定位孔,所述旋转按键在正向转动的过程中带动所述柱销从所述第一定位孔中移出。

优选的,上述血液分析仪中,所述把手上设置有驱动所述旋转按键反向转动而实现复位的第一复位弹簧;所述滑动结构上设置有驱动所述柱销进入所述第一定位孔的第二复位弹簧。

优选的,上述血液分析仪中,所述底座上开设有允许所述柱销进出的第二定位孔,所述柱销通过进入所述第二定位孔,实现对位于所述外壳外侧的所述滑动结构的定位。

优选的,上述血液分析仪中,所述第二定位孔具有倾斜设置的导向侧壁,所述柱销在所述滑动结构的带动下能够在所述导向侧壁上滑动,以实现所述柱销从所述第二定位孔中的脱出。

优选的,上述血液分析仪中,所述底座上开设有滑槽,所述滑动结构上设置有滑轨,所述滑轨通过在所述滑槽中滑动实现所述滑动结构相对于所述底座的滑动,并且所述滑槽的顶部设置有防尘板,所述滑槽的底部开设有藏油槽。

优选的,上述血液分析仪中,所述滑动结构包括位于所述冷室底部的风道,所述风道内设置有散热器和风扇,所述底座上设置有能够与所述风道连通的进风口、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

优选的,上述血液分析仪中,所述把手包括:

筒状的护罩,所述护罩的一端与风道连接;

与所述护罩的另一端连接的端板,所述端板上开设有允许手指穿过的通孔,所述旋转按键位于所述护罩的内腔中,并设置在所述端板的内壁上,以使穿过所述通孔的手指能够按压所述旋转按键。

优选的,上述血液分析仪中,所述底座上设置有调节所述底座与所述滑动结构之间配合间隙的柱塞。

本发明提供的血液分析仪,其制冷装置包括始终位于血液分析仪外壳内侧的底座,和滑动的设置在底座上的滑动结构,该滑动结构包括冷室,而冷室又具有冷室门,当滑动结构在底座上滑动时,能够至少使冷室门伸出到外壳的外侧,从而使得操作人员能够在外壳的外侧实现试剂在冷室中的取放,即操作人员可以在外壳外侧将试剂从冷室中取出,以及将试剂放入到冷室中,从而实现试剂在血液分析仪外侧的更换。在能够外侧更换试剂的基础上,本发明进一步还令冷室门与开闭机构配合,使得滑动结构向外壳的外侧伸出的同时能够令冷室门同步开启,并且在滑动结构向外壳内侧回缩的同时能够令冷室门同步关闭,从而实现了冷室门的自动开闭,令操作人员无需再专门进行冷室门的开闭操作。上述结构的血液分析仪,通过采用滑动结构,使得试剂可以在外壳外侧进行更换,操作人员无需再将手伸入到血液分析仪的内侧,而且也无需再进行冷室门的开闭操作,令试剂的更换操作更加简单、方便,同时也降低了生物污染的风险。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血液分析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冷室门关闭且滑动结构未伸出外壳时制冷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滑动结构伸出过程中制冷装置的侧视图;

图4为滑动结构伸出至外壳外侧后制冷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旋转按键、第一复位弹簧与把手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旋转按键、第二转动臂、杠杆和柱销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另一视角中第二转动臂和杠杆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柱销与第二复位弹簧、第一定位孔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设置有第二定位孔的底座的剖视图;

图11为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风道与底座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以上图1-图12中:

1-外壳,2-底座,3-冷室,4-把手,5-导向件,6-导向槽,7-第一转动臂,8-第一轴承,9-安装座,10-扭簧,11-旋转按键,12-转轴,13-第二转动臂,14-第二轴承,15-杠杆,16-柱销,17-第一定位孔,18-第一复位弹簧,19-第二复位弹簧,20-第二定位孔,21-滑槽,22-滑轨,23-防尘板,24-藏油槽,25-风道,26-散热器,27-风扇,28-进风口,29-第一出风口,30-第二出风口,31-柱塞;

301-冷室门,302-腔体,401-护罩,402-端板,403-通孔,601-上导向边,602-下导向边,603-倾斜段,604-第一水平段,605-第二水平段。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血液分析仪,其不仅能够更加简单、方便的进行试剂的更换操作,而且也能够降低生物污染的风险。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图1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血液分析仪,其能够对crp进行测量,该血液分析仪主要包括外壳1和制冷装置,本申请主要对制冷装置进行改进,优选的是,令制冷装置主要包括底座2、滑动结构和开闭机构,其中:底座2固定设置在外壳1的内侧,其为滑动结构的承载部件,并优选为板状结构;滑动结构为制冷装置的主体结构,其包括能够在底座2上滑动的多个部件,如冷室3和后续提到的风道25等,冷室3即为用于存储试剂(该试剂优选为乳胶试剂)并为试剂提供低温环境的部件,并且冷室3具有能够打开和关闭的冷室门301,当滑动结构在底座2上向外壳1的外侧滑动时(如图2和图5中箭头所示),能够至少使滑动结构所包括的多个部件中的冷室门301伸出至外壳1的外侧,如图1所示,以使得操作人员能够在血液分析仪外壳1的外侧将冷室3中的试剂取出,或者将试剂放入到冷室3内,相对于现有技术中操作人员将手伸入到血液分析仪内部并在内部进行试剂取放的操作方式,外部取放的操作方式更加简单、快捷;开闭机构与冷室门301和底座2均连接,其能够在滑动结构滑动的过程中,自动实现冷室门301的开启和关闭,具体的是在滑动结构向外壳1外侧滑动的过程中(即向外壳1外侧伸出的过程中),通过开闭机构使冷室门301在向外滑动的同时开启,以及在滑动结构向外壳1内侧滑动的过程中(即向外壳1内侧回缩的过程中),通过开闭机构使冷室门301在向内滑动的同时关闭,从而使得操作人员在取放试剂时,无需再进行冷室门301的开闭操作,简化了操作步骤,令操作过程更加简单、快捷。

为了进一步优化技术方案,本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如图1-图7所示,优选滑动结构包括把手4,通过把手4能够手动驱动滑动结构在底座2上滑动,以实现滑动结构相对于外壳1的伸出和回缩。即,当需要使滑动结构向外壳1的外侧移动时,则操作人员可以用手握住把手4并向外拉动把手4即可,当需要滑动结构回缩至外壳1内侧时,操作人员向内推动把手4即可。本实施例中,优选采用人工驱动的方式令滑动结构在底座2上进行滑动,此种驱动方式,相比于使用电动机、控制器等器件的电动或半电动的驱动、控制方式,完全采用的是机械机构,避免了电子器件的使用,不仅降低了成本,而且还令伸缩过程能够更加可靠的完成。

具体的,本实施例优选把手4包括:一端与风道25连接的筒状的护罩401,以及与护罩401的另一端连接的端板402,该端板402的中心开设有通孔403,并且旋转按键11(旋转按键11在后续内容中说明)位于护罩401的内腔中,且设置在端板402的内壁(此内壁的表面即为后续内容中提到的拉力受力面)上,以使穿过通孔403的手指能够按压旋转按键11而使旋转按键11转动,如图2所示。当操作人员握持把手4时,需要先将手指穿过通孔403并伸入到护罩401的内腔中,并使手指向上弯曲以与旋转按键11接触,当施加拉力时,手指按压旋转按键11,以使旋转按键11发生转动,同时在拉力的作用下令滑动结构在底座2上向外壳的外侧滑动,反之,当操作人员对端板402的外壁施加推力时,滑动结构在底座2上向外壳的内侧滑动。

本实施例中,冷室门301的开闭方式可以通过相对于滑动结构的其他部分转动或移动实现,本实施例中,优选冷室门301采用转动的方式实现开闭,在此基础之上,优选开闭机构包括:固定设置在底座2上的导向件5,导向件5上开设有导向槽6,导向槽6具有上导向边601和下导向边602;第一转动臂7,该第一转动臂7的一端与冷室门301连接,另一端伸入到导向槽6中并能够随滑动结构的滑动在导向槽6中移动,第一转动臂7通过与导向槽6进行此种移动配合,使冷室门301在滑动的同时实现开闭,如图2-图5所示。此种结构的开闭结构,与其他结构的开闭机构相比,最主要的优点在于其在滑动结构滑动的过程中,能够同时实现冷室门301的开启和关闭,即通过进行一步操作就能够达到多个效果。其中,导向件5优选为竖直设置在底座2上的板状件,并且板状的导向件5平行于滑动结构的滑动方向设置,导向槽6为开设在导向件5上的条形槽,上导向边601和下导向边602为条形槽的四周边缘中相对设置且长度最长的两个边缘。同时,为了减小第一转动臂7与上导向边601和下导向边602的滑动摩擦力,本实施例优选第一转动臂7伸入到导向槽6中的一端上设置有第一轴承8,如图2和图3所示,第一轴承8的内圈固定在第一转动臂7上,而第一轴承8的外圈则用于与上导向边601和下导向边602滚动接触。并且导向槽6具有相对于滑动结构的滑动方向倾斜设置的倾斜段603,且令倾斜段603的上导向边601和下导向边602之间的间距(即倾斜段603的宽度)大于第一轴承8的外径。在冷室门301向外壳1外侧移动的过程中,与冷室门301连接的第一转动臂7也沿该方向同步移动,从而使得第一转动臂7伸入到导向槽6内的一端能够进入到倾斜段603中并在倾斜段603中移动,当第一轴承8刚刚进入到倾斜段603的底端时,由于倾斜段603倾斜设置,所以第一轴承8会与倾斜段603的下导向边602接触,并通过下导向边602的阻挡,使得第一轴承8向上导向边601所在的方向转动(即图3中箭头所示的逆时针方向),从而使得第一轴承8转动至与倾斜段603的上导向边601接触的位置,在此转动过程中,通过第一转动臂7的带动使得冷室门301也同步转动,从而令冷室门301开启,之后随着整个滑动结构的继续滑动,第一轴承8沿倾斜段603的上导向边601滚动,同样的,由于此部分的上导向边601倾斜设置,所以第一轴承8沿此部分的上导向边601滚动的同时也在沿逆时针方向继续进行转动,从而令冷室门301继续转动以实现更大角度的开启,直至第一轴承8移出倾斜段603,此时冷室门301伸出至外壳1的外侧。当向外壳1的内侧回推滑动结构时,第一轴承8在倾斜段603中反向移动,在此移动过程中,由于冷室门301自身重力的作用,第一轴承8始终与倾斜段603的上导向边601接触,在第一轴承8沿倾斜段603的上导向边601滚动的过程中,第一轴承8、第一转动臂7和冷室门301都沿顺时针转动,直至第一轴承8移出倾斜段603,此时冷室门301关闭,整个滑动结构即将或者已经回缩至外壳1的内侧。

在导向槽6具有倾斜段603的基础上,如图3所示,优选导向槽6在倾斜段603的底端(或者说倾斜段603的前端)具有第一水平段604,通过调节第一转动臂7在冷室门301上的设置高度,优选令第一轴承8进入到第一水平段604时,第一轴承8恰好与第一水平段604的上导向边601接触,以通过上导向边601对第一轴承8的限位,避免冷室门301发生意外的逆时针转动而开启。

进一步的,在导向槽6具有第一水平段604和倾斜段603的基础上,还令导向槽6包括第二水平段605,第二水平段605位于倾斜段603的顶端(或者说后端),其设置高度大于第一水平段604,如图3所示。第一轴承8在此第二水平段605中移动时,由于冷室门301重力的作用,第一轴承8也始终与第二水平段605的上导向边601接触,同时该第二水平段605也为导向槽6对伸出至外壳1外侧的冷室门301进行限位的限位端部(第一水平段604也可以理解为对回缩至外壳1内侧的冷室门301进行限位的限位端部),当第一轴承8移动至限位端部时,冷室门301不仅无法再继续伸出而且也无法再继续逆时针转动,所以该限位端部能够防止冷室门301在打开的过程中过量转动和/或过量移动,保证了制冷装置的安全、可靠工作。

如图2-图5所示,具体的,组成滑动结构的多个部件中,冷室3包括与冷室门301围成低温空间的腔体302,冷室门301转动设置在腔体302上,并且腔体302上设置有在打开方向上为冷室门301提供阻尼力的扭簧10。在本实施例优选冷室门301通过转动开闭的基础之上,具体可以令冷室门301转动的设置在腔体302上,更优选的是,令腔体302包括安装座9,冷室门301转动的设置在此安装座9上。由于冷室门301通过逆时针转动实现开启,所以令扭簧10提供的阻尼力的方向为顺时针方向,以给冷室门301提供一定的打开阻力,但是需要使扭簧10提供的阻尼力小于冷室门301自身重力在逆时针转动方向上的分力,以保证冷室门301在逆时针转动时能够克服阻尼力而实现正常开启。在冷室门301和安装座9连接的部位设置扭簧10,使其在打开方向上为冷室门301提供阻尼力,能够使得冷室门301可以平缓的进行转动而打开,避免第一轴承8在与倾斜段603的上导向边601接触时发生猛烈撞击而产生较大的异响,同时,在冷室门301处于关闭状态时,由于冷室门301竖直设置,所以其不存在转动分力,扭簧10提供的阻尼力没有被克服,因此扭簧10提供的阻尼力可以令冷室门301与腔体302更加紧密的贴合,减少了冷室3内低温环境与外界环境的热交换,使得制冷装置的工作效果可以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本实施例中,为了更进一步的提升制冷装置的工作效果,令滑动结构还包括对位于外壳1内侧的滑动结构进行定位的定位机构,即该定位机构对滑动结构处于外壳1的内侧时进行定位。设置该定位机构,能够使得整个滑动结构可以稳定的设置在血液分析仪的内部,避免了滑动结构的意外滑动。

如图6-图9所示,本实施例中,定位机构优选包括:设置在把手4的拉力受力面(即前述内容中提到的端板402的内壁表面)上,并能够在拉力作用下旋转的旋转按键11,即在手指的按压下转动;与旋转按键11连接,并在旋转按键11的带动下同步转动的第二转动臂13;设置在滑动结构上,并且一端与第二转动臂13连接的杠杆15,该杠杆15在第二转动臂13的带动下转动;与杠杆15的另一端连接的柱销16,柱销16在杠杆15的带动下轴向移动;开设在底座2上的第一定位孔17,柱销16通过轴向移动能够进出第一定位孔17,其中,当旋转按键11在进行正向转动时,其能够通过上述结构带动柱销16从第一定位孔17中移出。此种结构的定位机构,具体的操作过程为:初始状态下,滑动结构完全位于外壳1的内侧,此时柱销16伸入到第一定位孔17中以将滑动结构锁定在底座2上,当需要拉出滑动结构时,操作人员用手握持把手4,手指与把手4的拉力受力面(即前述内容中提到的端板402的内壁表面)接触的同时,也与旋转按键11接触(或者可以通过手指与旋转按键11接触实现与把手4拉力受力面的接触),之后用手拉动把手4以使滑动结构具有向外壳1外侧移动的趋势,同时由于手指对旋转按键11施加了作用力,所以旋转按键11会围绕转轴12的轴心发生正向转动(此正向转动指的是向靠近端板402的方向转动,即沿图6和图7视角中的逆时针方向转动),通过转轴12与旋转按键11连接的第二转动臂13也进行同步转动,进而使得杠杆15在第二转动臂13的带动下转动,在该转动过程中,杠杆15与第二转动臂13连接的一端下移,与柱销16连接的一端上移,如图8中箭头所示,从而能够给使得柱销16从第一定位孔17中移出,滑动结构和底座2解除定位,滑动结构在拉力的作用下向外壳1的外侧移动;在将滑动结构推回到外壳1内侧的过程中,操作人员可以直接对把手4的推力受力面(该推力受力面可以为端板402的外壁)施加推力,当滑动结构完全回缩至外壳1的内侧时,柱销16移动至第一定位孔17处并进入到其中,从而实现滑动结构在底座2上的再次锁定。

在上述的定位机构中,优选第二转动臂13与杠杆15的连接方式为抵接,杠杆15上与第二转动臂13抵接的部位设置有凸缘,如图7和图8所示,转动的第二转动臂13通过对凸缘进行抵压、推动以实现杠杆15此端的下移。在此种连接方式中,由于第二转动臂13和杠杆15之间具有相对滑动,所以为了避免滑动产生的摩擦力对旋转按键11的按压造成影响,优选第二转动臂13上设置有第二轴承14,并通过第二轴承14与杠杆15的滚动接触,避免摩擦力的产生,令操作人员可以更加轻松、省力的使旋转按键11转动。

如图6和图7所示,还优选把手4上设置有驱动旋转按键11反向转动(此反向转动指的是向远离端板402的方向转动,即沿图6和图7视角中的顺时针方向转动)而实现复位的第一复位弹簧18;如图9所示,优选滑动结构上设置有驱动柱销16进入第一定位孔17的第二复位弹簧19。通过设置第一复位弹簧18,使得操作人员通过按压使旋转按键11转动后,能够自动实现旋转按键11的回转、复位,以方便操作人员的下次按压。同理,设置第二复位弹簧19,在滑动结构回缩过程中柱销16与第一定位孔17对正时,能够使柱销16自动进入到第一定位孔17中,实现自动锁定。此外,旋转按键11的复位、柱销16的复位也可以通过操作人员进行手动操作而实现。

另外,如图10所示,本实施例还优选底座2上开设有允许柱销16进出的第二定位孔20,柱销16通过进入第二定位孔20,实现对位于外壳1外侧的滑动结构的定位。即,通过前述的柱销16与第一定位孔17的配合,能够实现滑动结构在外壳1内侧的定位,而为了避免伸出外壳1的滑动结构意外滑动,优选还对处于伸出位置的滑动结构进行定位,即在底座2上开设第二定位孔20,当滑动结构伸出时,柱销16随同滑动结构移动至第二定位孔20所在位置,并在第二复位弹簧19的驱动下,使柱销16插入到第二定位孔20中,以实现滑动结构在伸出位置的定位。

优选的,第二定位孔20具有倾斜设置的导向侧壁,柱销16在滑动结构的带动下能够在导向侧壁上滑动,以实现柱销16从第二定位孔中的移出。如此设置,能够便于柱销16从第二定位孔20中脱出,以使滑动结构能够回缩或继续伸出,更加优选的,令第二定位孔20为截面形状呈v型的锥形孔,如图10所示。

如图5和图11所示,滑动结构和底座2的滑动连接方式,优选采用以下结构实现:底座2上开设有滑槽21,滑动结构上设置有滑轨22,滑轨22通过在滑槽21中滑动实现滑动结构相对于底座2的滑动,并且滑槽21的顶部设置有防尘板23,滑槽21的底部开设有藏油槽24。其中,藏油槽24内涂有润滑油脂,通过润滑油脂的润滑,可降低滑动结构与底座2之间的摩擦力,从而使操作人员仅需施加较小的力即可拉动滑动结构,防尘板23可避免灰尘等杂物掉落至藏油槽24内。本实施例中,顶部设置有防尘本的滑槽21为侧部开口的凹槽,并且其在滑动结构的两侧均有设置,与之对应的,滑动结构上的滑轨22也为在滑动结构侧部凸出的滑轨,且在滑动结构的两侧同样也均有设置。

本实施例中,如图2、图3、图4、图5和图12所示,正如前面所说,滑动结构包括位于冷室3底部的风道25,风道25内设置有散热器26和风扇27,底座2上设置有能够与风道25连通的进风口28、第一出风口29和第二出风口30。由于本实施例中的制冷装置,优选采用半导体制冷片来进行制冷,而半导体制冷片工作时一端制冷(制冷端位于冷室3内),另一端制热(制热端位于风道25内),以实现热量交换,所以只有持续不断地将半导体制冷片制热端产生的热量散走才能持续不断制冷,而风道25则为提供半导体制冷片制热端强迫风冷散热的场所,即通过风道25将热量导流至血液分析仪的外部,以保证冷室3内的低温,并避免对仪器内部其它组件产生较大影响。具体的是:当滑动结构完全回缩至外壳1内侧时,风道25与底座2上的进风口28和第一出风口29连通,血液分析仪外部的冷风被风扇27从进风口28吸入到风道25中,冷风在流经散热器26时与散热器26进行热交换,携带有热量的热风从第一出风口29排出至血液分析仪的外部;当滑动结构伸出至外壳1外侧时,风道25与底座2上的进风口28和第二出风口30连通,血液分析仪外部的冷风被风扇27从进风口28吸入到风道25中,冷风在流经散热器26时与散热器26进行热交换,携带有热量的热风从第二出风口30排出至血液分析仪的外部。

此外,如图2、图3和图5所示,底座2上位于滑动结构的两侧装有柱塞31,该柱塞31优选为滚动式球头柱塞,其能够调节底座2与滑动结构之间的配合间隙,以防止操作人员在拉动和推动滑动结构的过程中滑动结构上下晃动。

本说明书中对各部分结构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部分的结构重点说明的都是与现有结构的不同之处,血液分析仪的整体及部分结构可通过组合上述多个部分的结构而得到。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