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灰灼烧测碳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90977发布日期:2019-10-29 20:43阅读:357来源:国知局
飞灰灼烧测碳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测碳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飞灰灼烧测碳装置。



背景技术:

锅炉飞灰含碳量大小是火力发电厂燃煤锅炉燃烧效率和运行经济性的主要指标之一。及时掌握锅炉飞灰含碳量数据,有利于火电厂锅炉运行人员及时进行锅炉燃烧和制粉系统的调整,提高锅炉燃烧效率,降低发电煤耗,提高飞灰的利用价值,飞灰含碳量测量装置是从烟道内收集飞灰样品后再分析。由于锅炉负荷变化,导致烟道内飞灰流量变化很大,且收到的灰样极不稳定,或多或少。这样就给飞灰含碳量在线分析仪器测量带来了很大困难,飞灰样品量过大,经飞灰含碳量在线分析仪器内部电炉灼烧,在一定的时间内灼烧,飞灰中的碳不能完全氧化挥发,导致测量的含碳量值严重偏低,飞灰样品量过小,经飞灰含碳量在线分析仪器内部天平称重,且相对误差变大,导致测量的含碳量值不准。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飞灰灼烧测碳装置,通过冷却箱和集灰箱的相互配合能够对处于不同烟气温度下的飞灰进行收集以便用于研究,收集后的飞灰可以通过飞灰处理装置进行精确处理,提高了飞灰收集的精确性,同时提高了工作效率。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飞灰灼烧测碳装置,飞灰灼烧测碳装置,包括烟道、冷却箱、水箱、集灰箱和飞灰处理装置,所述烟道侧面开设有第一入烟管和第二入烟管,所述第一入烟管和第二入烟管连通冷却箱一侧,所述冷却箱远离第一入烟管和第二入烟管的另一侧通过连通管连接集灰箱,所述集灰箱内设有除尘网,所述集灰箱侧面通过出灰管连接飞灰处理装置,所述集灰箱远离连通管的另一侧通过回烟管连接烟道。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冷却箱内设有换热管,所述换热管两端分别连接入水管和出水管且入水管和出水管上安装有止回阀,所述入水管和出水管另一端连接水箱。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飞灰处理装置包括第一气缸、第二气缸和第三气缸,所述第一气缸、第二气缸和第三气缸分别对应连接第一闸阀、第二闸阀和第三闸阀,所述第一闸阀、第二闸阀和第三闸阀上贯穿设有定量管,所述定量管一侧连接出灰管,所述定量管远离出灰管的另一侧通过出样管连接样本箱。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闸阀、第二闸阀和第三闸阀均包括闸阀体和插入闸阀体中的闸板,所述闸阀体上设有用于安装定量管的阀孔,所述闸板上设有与阀孔形状相同的闸板孔,所述闸板孔与阀孔相贯通,所述闸板与闸阀体相接处设有密封件。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入烟管上固定安装第一烟气阀,所述第二入烟管上固定安装第二烟气阀,所述回烟管上固定安装第三烟气阀。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回烟管上安装有风机。

本实用新型中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冷却箱和集灰箱的相互配合能够对处于不同烟气温度下的飞灰进行收集以便用于研究,收集后的飞灰可以通过飞灰处理装置进行精确处理,提高了飞灰收集的精确性,第一入烟管和第二入烟管可以通过自由打开来对管道不同位置的飞灰进行采集,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飞灰灼烧测碳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飞灰灼烧测碳装置集灰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飞灰灼烧测碳装置冷却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飞灰灼烧测碳装置飞灰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飞灰灼烧测碳装置第一闸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烟道、2-第一入烟管、3-第二入烟管、4-第一烟气阀、5-第二烟气阀、6-冷却箱、61-入水管、62-换热管、63-止回阀、64-出水管、7-水箱、8-集灰箱、81-除尘网、82-出灰管、9-飞灰处理装置、91-第一气缸、92-第二气缸、93-第三气缸、94-样本箱、95-出样管、96-第三闸阀、97-第二闸阀、98-第一闸阀、981-闸板、982-密封件、983-闸板孔、984-阀孔、985-闸阀体、99-定量管、10-风机、11-回烟管、12-第三烟气阀、13-连通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5,飞灰灼烧测碳装置,包括烟道1、冷却箱6、水箱7、集灰箱8和飞灰处理装置9,烟道1侧面开设有第一入烟管2和第二入烟管3,第一入烟管2和第二入烟管3可以通过自由打开来对管道不同位置的飞灰进行采集,提高了工作效率,第一入烟管2和第二入烟管3连通冷却箱6一侧,冷却箱6远离第一入烟管2和第二入烟管3的另一侧通过连通管13连接集灰箱8,集灰箱8内设有除尘网81,集灰箱8侧面通过出灰管82连接飞灰处理装置9,集灰箱8远离连通管13的另一侧通过回烟管11连接烟道1。

冷却箱6内设有换热管62,换热管62两端分别连接入水管61和出水管64且入水管61和出水管64上安装有止回阀63,入水管61和出水管64另一端连接水箱7,水箱7内安装有制冷器。飞灰处理装置9包括第一气缸91、第二气缸92和第三气缸93,第一气缸91、第二气缸92和第三气缸93分别对应连接第一闸阀98、第二闸阀97和第三闸阀96,第一闸阀98、第二闸阀97和第三闸阀96上贯穿设有定量管99,定量管99一侧连接出灰管82,定量管99远离出灰管82的另一侧通过出样管95连接样本箱94。第一闸阀98、第二闸阀97和第三闸阀96的独立设计可以防止一个出现故障时整个系统不能使用的情况,第一闸阀98、第二闸阀97和第三闸阀96均包括闸阀体985和插入闸阀体985中的闸板981,闸阀体985上设有用于安装定量管99的阀孔984,闸板981上设有与阀孔984形状相同的闸板孔983,闸板孔983与阀孔984相贯通,闸板981与闸阀体985相接处设有密封件982。第一入烟管2上固定安装第一烟气阀4,第二入烟管3上固定安装第二烟气阀5,回烟管11上固定安装第三烟气阀12。回烟管11上安装有风机10。

具体实施例一:

取灰时,打开第一烟气阀4和第二烟气阀5和风机10,烟气在风机10的作用下在烟道1外形成流道,依次经过第一入烟管2、第二入烟管3、冷却箱6、集灰箱8和回烟管11再次回到烟道1内部,在冷却箱6通过换热管62与出水管64和入水管61的配合下降低烟气的温度,在集灰箱8,烟气中的飞灰被除尘网81过滤并由出灰管82进入定量管99和第一闸阀98内,第一汽缸抽出第一闸阀98内的闸板981,当加入的飞灰样品足够多时第一汽缸推进第一闸阀98内的闸板981,同时第二和第三汽缸抽出下闸阀内的闸板981,留在定量管99内的飞灰样品经过出样管95进入样本箱94,留样结束以后第一汽缸抽出第一闸阀98内的闸板981。

具体实施例二:

取灰时,打开第一烟气阀4或第二烟气阀5和风机10,烟气在风机10的作用下在烟道1外形成流道,依次经过第一入烟管2、第二入烟管3、冷却箱6、集灰箱8和回烟管11再次回到烟道1内部,在冷却箱6通过换热管62与出水管64和入水管61的配合下降低烟气的温度,在集灰箱8,烟气中的飞灰被除尘网81过滤并由出灰管82进入定量管99和第一闸阀98内,第一汽缸抽出第一闸阀98内的闸板981,当加入的飞灰样品足够多时第一汽缸推进第一闸阀98内的闸板981,同时第二和第三汽缸抽出下闸阀内的闸板981,留在定量管99内的飞灰样品经过出样管95进入样本箱94,留样结束以后第一汽缸抽出第一闸阀98内的闸板981。

通过冷却箱6和集灰箱8的相互配合能够对处于不同烟气温度下的飞灰进行收集以便用于研究,收集后的飞灰可以通过飞灰处理装置9进行精确处理,提高了飞灰收集的精确性,同时提高了工作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