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篮仿真智能加载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01748发布日期:2019-11-12 22:08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挂篮仿真智能加载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模平台加载装置(1)、外模加载装置(2)及内模加载装置(3),

所述底模平台加载装置(1)包括与箱梁腹板固定连接的牛腿(11),所述牛腿(11)下设有两根横梁(12),所述横梁(12)下方对应每根纵梁位置设有扁担梁(13),每根所述纵梁在加载位置设有分配梁(14),所述分配梁(14)与扁担梁(13)之间设有智能液压千斤顶Ⅰ(15);

所述外模加载装置(2)包括与箱梁翼缘板固定连接的反力梁(21),所述反力梁(21)下方设有垫梁(22),所述反力梁(21)与垫梁(22)之间设有智能液压千斤顶Ⅱ(23);

所述内模加载装置(3)包括上横梁(31),所述上横梁(31)置于内模走形梁上,所述上横梁(31)上设有智能液压千斤顶Ⅲ(33),所述智能液压千斤顶Ⅲ(33)的顶面与底模平台加载装置(1)的横梁(12)之间锚固有拉锚杆(34);

所述底模平台加载装置(1)的前后两端分别通过吊杆连接到前横梁(4)、后横梁(12)的悬臂梁上,所述外模加载装置(2)设置在前横梁(4)、后横梁(12)之间的悬臂梁上,所述内模加载装置(3)的前后两段分别通过吊杆连接到前横梁(4)、后吊梁上,所述后吊梁通过吊杆悬吊在已成梁段顶板上,所述智能液压千斤顶Ⅰ(15)、智能液压千斤顶Ⅱ(23)及智能液压千斤顶Ⅲ(33)均与同一智能控制台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挂篮仿真智能加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模平台加载装置(1)的前端通过四根吊杆连接到前横梁(4),所述底模平台加载装置(1)的后端通过两根边后吊杆连接在后横梁(12)的悬臂梁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挂篮仿真智能加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牛腿(11)通过锚栓固定在箱梁腹板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挂篮仿真智能加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牛腿(11)下方设置的两根横梁(12)之间的间距为1000mm,横梁(12)采用2I40b工字钢,长6650mm;所述横梁(12)下方的扁担梁(13)采用2125b工字钢,长130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挂篮仿真智能加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力梁(21)通过锚栓固定在箱梁翼缘板顶面,锚栓采用精轧螺纹钢,所述反力梁(21)采用2136B工字钢,长5000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挂篮仿真智能加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垫梁(22)采用钢板焊接的楔形工字梁。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挂篮仿真智能加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横梁(31)采用2125B工字钢,长3250m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挂篮仿真智能加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拉锚杆(34)采用Ф32精扎螺纹钢。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