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配电网故障定位的便携式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33197发布日期:2019-10-22 20:57阅读:16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配电网故障定位的便携式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配电网的检测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配电网故障定位的便携式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配电网故障自动定位技术主要涉及:故障选线、区段定位、故障测距等;故障选线是为了识别判断母线的多条出线中的故障线路;区段定位旨在迅速隔离故障并恢复非故障区域供电;故障测距的目的是直接定位出故障位置。

常规的检测方法,是将检测器移动到检测点位置附近再进行检测,可以增加检测定位的精度,但是在现有技术中,传统的检测器体积较大,操作复杂,为了方便检测器的移动,通常是在检测器底部安装有滚轮,然而配电网故障位置大部分会在山区崎岖不平的道路上发生,检测器通过滚轮移动困难,且不方便携带,导致工作人员检测作业非常不方便。因此,研制出一种结构简单、设计紧凑、便于携带的用于配电网故障定位的便携式检测装置,显得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的不足提供一种设计紧凑、结构合理、重量轻,能够在崎岖不平的山路上便于工作人员携带的用于配电网故障定位的便携式检测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配电网故障定位的便携式检测装置,它由箱体外壳、盖板、检测器面板和蓄电池构成,箱体外壳的一侧通过合页活动连接有盖板的一端,箱体外壳的另一侧上对称设置有锁扣,其特征在于:箱体外壳内的中间位置设置有分隔板,分隔板将箱体内腔均等分隔为装配槽和存储槽,装配槽内设置有检测器面板,检测器面板下方的箱体外壳内设置有蓄电池,所述的检测器面板上设置有显示屏,显示屏一侧的检测器面板的正面分别设置有第一插口、第二插口、数据连接口、蓄电池充电口,所述的检测器面板的背面固定连接有单片机、第一有源滤波器、第二有源滤波器、放大器、数据储存器,所述的第一插口与第一有源滤波器电连接,所述的第二插口与第二有源滤波器电连接,所述的数据连接口与数据储存器电连接,所述的蓄电池充电口与蓄电池电连接,所述的显示屏、第一有源滤波器、第二有源滤波器、放大器和数据储存器均通过单片机与蓄电池电连接。

所述的存储槽的中间位置设置有分区隔板,将存储槽分割成两个区域的储存空间。

所述的箱体外壳带锁扣的侧边通过铰链安装有提拉手柄,提拉手柄上通过粘胶粘贴有防滑套。

所述的盖板的材质采用Q235钢板,盖板的内侧设置有海绵垫。

所述的海绵垫的厚度为10mm,海绵垫的面积小于盖板的面积,且与箱体外壳的上端开口大小一致。

所述的装配槽内设置有内凸台。

所述的第一插口和第二插口分别插装有插头,插头通过导线连接有鳄鱼夹。

所述的鳄鱼夹采用铁镀铜,鳄鱼夹上设置有绝缘套。

所述的盖板的一侧上对称设置有与箱体外壳的锁扣相对应的锁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该用于配电网故障定位的便携式检测装置通过第一有源滤波器和第二有源滤波器将波段转换成电信号显示在显示屏上,可以快速找出故障位置,操作简单实用性好。

该用于配电网故障定位的便携式检测装置体积小、结构合理、设计紧凑,箱体外壳上设置有防滑提拉把手,可以通过提拎方式携带,方便在不平的道路上行走移动的便利性,从而解决了检测器在崎岖的山路不方便携带的问题。

该用于配电网故障定位的便携式检测装置的箱体外壳内设置有存储槽,存储槽内可以存放一些维修工具、鳄鱼钳和导线,便于工作人员携带维修工具和鳄鱼钳,方便工作人员的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用于配电网故障定位的便携式检测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检测器面板背面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种用于配电网故障定位的便携式检测装置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一种用于配电网故障定位的便携式检测装置的工作原理框图。

图中:1、箱体外壳,2、盖板,3、检测器面板,4、蓄电池,5、合页,6、海绵垫,7、锁扣,8、分隔板,9、存储槽,10、装配槽,11、内凸台,12、显示屏,13、第一插口,14、第二插口,15、导线,16、数据连接口,17、蓄电池充电口,18、单片机,19、第一有源滤波器,20、第二有源滤波器,21、放大器,22、数据储存器,23、分区隔板,24、提拉手柄,25、防滑套,26、鳄鱼夹,27、插头,28、锁环。

具体实施方式

该用于配电网故障定位的便携式检测装置由箱体外壳1、盖板2、检测器面板3和蓄电池4构成,箱体外壳1的一侧通过合页5活动连接有盖板2的一端,箱体外壳1的另一侧上对称设置有锁扣7;盖板2的材质采用Q235钢板,盖板2的内侧粘贴有海绵垫6,海绵垫6的厚度为10mm,海绵垫6的面积小于盖板2的面积,且与箱体外壳1的上端开口大小一致,海绵垫6可以保护检测器面板3不被盖板2划伤;盖板2的一侧上对称设置有与箱体外壳1的锁扣7相对应的锁环28,锁扣7与锁环28配合锁紧,使箱体外壳1与盖板2可以紧密闭合,从而使箱体外壳1内部形成密闭的腔体。

锁扣7的侧边通过铰链安装有提拉手柄24,提拉手柄24上通过粘胶粘贴有防滑套25,防止手滑的同时增加工作人员提拎的舒适度。

箱体外壳1内的中间位置设置有分隔板8,分隔板8将箱体内腔均等分隔为装配槽10和存储槽9,装配槽10内设置有内凸台11,装配槽10内设置有检测器面板3,检测器面板3上表面通过螺栓固定在装配槽10的内凸台11上,存储槽9的中间位置设置有分区隔板23,将存储槽9分割成两个区域的储存空间,便于分开存放维修工具和鳄鱼夹26。

检测器面板3下方的箱体外壳1内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蓄电池4,检测器面板3上设置有显示屏12,显示屏12的型号为LCM046,显示屏可以显示波形,显示屏12一侧的检测器面板3的正面分别设置有第一插口13、第二插口14、数据连接口16、蓄电池充电口17,检测器面板3的背面固定焊接有单片机18、第一有源滤波器19、第二有源滤波器20、放大器21、数据储存器22,单片机18的型号为C8051F310,第一有源滤波器19和第二有源滤波器20型号均为URF42。第一插口13与第一有源滤波器19电连接,第二插口14与第二有源滤波器20电连接,数据连接口16与数据储存器22电连接,蓄电池充电口17与蓄电池4电连接,工作中,通过蓄电池充电口17为蓄电池充电,显示屏12、第一有源滤波器19、第二有源滤波器20、放大器21和数据储存器22均通过单片机18与蓄电池4电连接,第一插口13和第二插口14分别插装有插头27,插头27通过导线28连接有鳄鱼夹26,鳄鱼夹26可将故障线路中的电流传输至第一有源滤波器19或第二有源滤波器20中。

该用于配电网故障定位的便携式检测装置的工作原理及工作过程:首先工作人员通过箱体外壳1上设置的提拉手柄24,将充满电的检测器通过手提的方式移动到指定的检测位置,将箱体外壳1水平放置,通过开启锁扣7将盖板2以合页5为轴心,盖板2沿着合页5翻开,从箱体外壳1的存储槽9内拿出2个鳄鱼夹26,将鳄鱼夹26的导线28上的插头27分别插入至第一插口13和第二插口14内,蓄电池4为显示屏12、单片机18、第一有源滤波器19、第二有源滤波器20、放大器21、数据储存器22进行供电。

然后,工作人员将鳄鱼夹26夹住所需检测的故障线路,打开电源开关,将信号源向故障相接入低频交流电信号,通过第一有源滤波器19与第二有源滤波器20进行滤波处理;第一有源滤波器19对其他谐波信号予以衰减并生成与电网谐波电流幅值相等、极性相反的补偿电流经过放大器21放大后注入至电网中,放大后的低频交流电信号在电网中可能进入饱和区,数据显示不准确,当低频交流电信号从故障相的回路通过鳄鱼夹26传输至第二有源滤波器20,第二有源滤波器20将大小和频率都变化的低频交流电信号以及变化的无功进行补偿,再次进行滤波处理,输出正弦波,经放大滤波后的低频交流电信号传输至单片机18,单片机18对模拟低频交流电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并将波形反馈至显示屏12上,同时数据储存器22对检测数据进行存储。

工作人员通过观察显示屏12有电流反馈时,说明故障点在测量点的下游,若配电线路无电流反馈时,说明故障点在测量点的上游,在故障点的前后,工作人员通过显示屏12观察波形有明显的大幅度变化,根据其明显变化判断故障点的信息,现场可以解决的,工作人员进行简单维修,如果不能现场解决的,工作人员记录标记位置,方便维修人员后期直接进行维修作业,检测结束后,关闭电源开关,将鳄鱼夹26整理好收纳于存储槽9中,关闭盖板2,将锁扣7与锁环28锁紧,前往下一个检测位置。

以上所述只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上述举例说明不对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内容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阅读了本说明书后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具体实施方式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或变形,以及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而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